刷题增分练
第2课时 圆柱 圆锥 圆台 球的结构特征 课时目标 1 能认识圆柱 圆锥 圆台和球的结构特征 2 理解圆柱 圆锥 圆台和球的概念 3 通过实例感受旋转体在客观现实和数学问题中的重要意义 识记强化 1 圆柱 以矩形的一边所在。
刷题增分练Tag内容描述:<p>1、第18课时倾斜角与斜率课时目标1.掌握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2掌握直线的斜率的概念,并看清斜率与倾斜角之间的联系3能熟练地运用斜率公式求直线的斜率识记强化1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条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是:直线上的一个定点以及它的倾斜角2直线的斜率的定义:我们把一条直线的倾斜角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表示,即ktan .倾斜角是90的直线没有斜率3斜率的求法:若已知直线的倾斜角(90),则用公式ktan 求,若已知直线经过两点P1(x1,y1),P2(x2,y2)(x1x2),则用公式k求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每个5分,共30分)1下列说。</p><p>2、第17课时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课时目标1.能描述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2会用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垂直关系3会使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转化解决问题识记强化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每个5分,共30分)1若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则()ABC与相交但不垂直D以上都有可能答案:D2设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A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于另一个平面B过交线上一点垂直于一个平面的直线必在另一个平面内C过交线上。</p><p>3、第23课时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课时目标1.掌握通过求方程组解的个数,判定两直线位置关系的方法2能熟练应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解决有关问题3能用建立坐标系的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识记强化1一般地,将两条直线的方程联立,得方程组若方程组有唯一解,则两条直线相交,此解就是交点的坐标;若方程组无解,则两条直线无公共点,此时两直线平行2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已知平面上两点P1(x1,y1),P2(x2,y2),那么这两点间的距离为|P1P2|.特殊情况:原点O (0,0)与任一点P(x,y)的距离为|OP|.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每个5分,共30分)1过直线。</p><p>4、第21课时直线的两点式方程课时目标1.能识记和描述两点式方程及其使用范围2能识记和描述截距式方程及其使用范围3能应用两点式和截距式公式求直线方程识记强化1我们把经过两点P1(x1,y1),P2(x2,y2)(其中x1x2,y1y2)的直线方程叫做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简称两点式若P1(x1,y1),P2(x2,y2)中的x1x2或y1y2时,直线P1P2没有两点式方程当x1x2时,直线P1P2平行于y轴,直线方程为xx10或xx1.当y1y2时,直线P1P2平行于x轴,直线方程为yy10或yy1.2我们把直线与x轴交点(a,0)的横坐标a叫做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此时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是b,方程1由直线l在。</p><p>5、第2课时圆柱、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课时目标1.能认识圆柱、圆锥、圆台和球的结构特征2理解圆柱、圆锥、圆台和球的概念3通过实例感受旋转体在客观现实和数学问题中的重要意义识记强化1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柱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圆台: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2球: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叫做球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每。</p><p>6、第10课时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课时目标1.会对直线和平面以及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2会用符号或图形把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正确地表示出来识记强化1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分类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记作a.直线和平面相交,有1个公共点,记作aA.直线和平面平行,有0个公共点,记作a.其中直线和平面平行与直线和平面相交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2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记作,a.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每个5分,共30分)1若直线l上有无数个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则直线l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p><p>7、第27课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课时目标1.会用代数方法和几何方法讨论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2掌握求圆的切线的方法3初步学习、体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识记强化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有两种方法:代数法:通过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根据解的个数来研究,若有两组不同的实数解,即0,则相交;若有两组相同的实数解,即0,则相切;若无实数解,即0,则相离几何法: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的大小来判断:当dr时,直线与圆相交;当dr时,直线与圆相切;当dr时,直线与圆相离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每个5分,。</p><p>8、第21课时直线的两点式方程课时目标1.能识记和描述两点式方程及其使用范围2能识记和描述截距式方程及其使用范围3能应用两点式和截距式公式求直线方程识记强化1我们把经过两点P1(x1,y1),P2(x2,y2)(其中x1x2,y1y2)的直线方程叫做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简称两点式若P1(x1,y1),P2(x2,y2)中的x1x2或y1y2时,直线P1P2没有两点式方程当x1x2时,直线P1P2平行于y轴,直线方程为xx10或xx1.当y1y2时,直线P1P2平行于x轴,直线方程为yy10或yy1.2我们把直线与x轴交点(a,0)的横坐标a叫做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此时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是b,方程1由直线l在。</p><p>9、第23课时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课时目标1.掌握通过求方程组解的个数,判定两直线位置关系的方法2能熟练应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解决有关问题3能用建立坐标系的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识记强化1一般地,将两条直线的方程联立,得方程组若方程组有唯一解,则两条直线相交,此解就是交点的坐标;若方程组无解,则两条直线无公共点,此时两直线平行2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已知平面上两点P1(x1,y1),P2(x2,y2),那么这两点间的距离为|P1P2|.特殊情况:原点O (0,0)与任一点P(x,y)的距离为|OP|.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每个5分,共30分)1过直线。</p><p>10、第26课时圆的一般方程课时目标1.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一般方程2会用配方法对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进行互化3通过对含参数的二元二次方程的研究,探索二元二次方程表示圆的等价条件4通过本节学习,初步体会求动点轨迹的方法和方程的思想识记强化圆的一般方程的形式为x2y2DxEyF0,它配方可化为22.(1)当D2E24F0时,它表示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2)当D2E24F0时,它表示一个点.(3)当D2E24F0时,它不表示任何图形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每个5分,共30分)1圆x2y22x6y80的周长等于()A.B2C2 D4答案:C解析:求得圆x2y22x6y80的半径r,即得其周长为2 ,。</p><p>11、第11课时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课时目标 1 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其应用 2 掌握转化思想 线线平行 线面平行 识记强化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根据定义 判定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只需判定直线与平面有没。</p><p>12、第29课时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 课时目标 1 会应用坐标法解决解析几何问题 2 会应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求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 3 会用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识记强化 1 圆与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p><p>13、第17课时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课时目标 1 能描述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2 会用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垂直关系 3 会使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转化解决问题 识记强化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p><p>14、第19课时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课时目标 1 能根据两条直线的平行或垂直关系确定两条直线的斜率之间的关系 2 能利用两条直线的平行或垂直解决解析几何问题 识记强化 1 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 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p><p>15、第30课时 空间直角坐标系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课时目标 1 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 并能确定空间坐标系中点的坐标 2 会用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解决问题 识记强化 1 空间坐标的定义 空间一点M的坐标可以用有序实数组 x。</p><p>16、第2课时 圆柱 圆锥 圆台 球的结构特征 课时目标 1 能认识圆柱 圆锥 圆台和球的结构特征 2 理解圆柱 圆锥 圆台和球的概念 3 通过实例感受旋转体在客观现实和数学问题中的重要意义 识记强化 1 圆柱 以矩形的一边所在。</p><p>17、第13课时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课时目标 1 会应用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证明线线平行 2 能灵活实现 线线 与 线面 的转化 3 能灵活掌握 线线 线面 与 面面 平行的相互转化 4 会用面面平行。</p><p>18、第28课时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课时目标 1 会用代数法和几何法研究两圆的各种位置关系 2 通过对两圆位置关系的讨论 发现两圆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解的个数对两圆的位置关系的影响 从而发现判断两圆位置关系的方法 识记强。</p><p>19、第26课时 圆的一般方程 课时目标 1 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一般方程 2 会用配方法对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进行互化 3 通过对含参数的二元二次方程的研究 探索二元二次方程表示圆的等价条件 4 通过本节学习 初步体会。</p><p>20、第14课时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课时目标 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会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及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识记强化 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如果直线l与平面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