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一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的观察。微生物学 实 验 指 导 书 目录 实验一 玻璃器皿清洗、包扎与常用灭菌技术 3 实验二 培养基的配制 8 实验三 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及纯化 11 实验四 微生物的接种技术 14 试验五 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及霉菌的形。实验五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

微生物学实验Tag内容描述:<p>1、1. 在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是否只要灭菌锅压力表到达所需的值时锅内就能获 得所需的灭菌温度?为什么? 不是。灭菌温度是通过水和水蒸汽的压力提高锅内温度实现的;当灭菌锅内的 空气未排净或仅排出一半时,虽然压力表指示的数值与排尽空气时相同,但不 能、满足水蒸汽温度函数关系,所以锅内温度并未达到所需值。 2.在手提式高压灭菌锅的盖上有哪些部件?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部件:排气阀、安全阀和压力表。 作 用: 排 气 阀: 点 燃 煤 气 灯, 在 水 煮 沸 后, 排 出 锅 内 空 气 以 蒸 汽 代 替, 及 灭 菌 后, 压 力 降 至 表 头 。</p><p>2、葡萄球菌G+ 显微镜下的杆菌 大肠杆菌G- 霍乱弧菌G- 破伤风梭菌芽孢(G+ 鼓槌状) 变形杆菌鞭毛(G- 周鞭毛) 肺炎双球菌荚膜G+ 负染色 链球菌G+ 脑膜炎奈瑟菌G- (菌体呈肾形或蚕豆形,凹面相对,成双排列) 破伤风梭菌(G+ 鼓槌状) 肉毒梭菌(汤勺状或网球拍状) 产气荚膜梭菌 (G+ 芽孢位于次级端,椭圆形,小于菌体) 钩端螺旋体(“C”形,“S”形) 枯草杆菌 炭疽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 白色念珠菌(真菌) 曲霉。</p><p>3、微生物实验室通则1.0Purpose/目的To define and describe the steps necessary to ensure proper control of the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including equipment monitoring, handling of samples, nonconforming product and documentation and review.定义和描述针对合理控制微生物实验室的必要措施,包括设备监测、样品处理、不合格产品、文件及其审核。2.0Scope/范围This procedure applies to all personnel involved directly with the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and associated support personnel.本程序适用于所有直接涉及微生物实。</p><p>4、实验温度:18 湿度:32% 实验时间:2012年11月13日 实验考查:粪便和脓汁的细菌学检验【主要材料与试剂】脓汁、粪便标本各1份、SS平板、血平板、清洁载玻片、酒精灯、接种环、火柴、显微镜、擦镜纸、结晶紫溶液、NaHCO3溶液、碱性碘液、丙酮酒精、稀释碱性复红、触酶试剂、氧化酶试剂、Optochin纸片、无菌生理盐水、KIA、MIU、志贺菌诊断血清等。【检验程序】(一)脓汁标本(P54)1.肉眼观察脓汁性状、颜色、气味2.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3.接种血平板,1824h 35分离培养,观察菌落形态,涂片、革兰染色镜检:4.生化试验1)G+C触酶:触酶阳。</p><p>5、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前要认真预习,了解实验的目的、 原理、步骤等。 实验过程中要胆大心细、仔细观察、善 于发现问题。 实验结束后,做好清洁卫生。 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 酵母菌细胞形态的观察及死活鉴别 预习讲义P15 显微镜的构造、成像原理 显微镜的性能指标 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步骤 酵母细胞的死活鉴别原理 实验报告 目的要求 实验材料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分析讨论及思考题 细胞形态的观察结果 形态图的绘制 兰色 无色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4016 扫描电镜下酵母菌细胞的形态 显微镜下的酵母细胞形态 假菌丝 酵。</p><p>6、微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 概述概述 微生物学实验项目 实验一 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查 实验二 细菌形态观察和染色实验 实验三 细菌的特殊染色技术 实验四 微生物菌落制片技术 实验五 霉菌、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六 微生物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实验七 酵母菌细胞的形态观察、死活细胞的鉴别 实验八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及纯化(设计性实验) 实验九 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 实验十 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综合性实验) 实验十一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实验十二 厌氧微生物的分离及培养 实验十三 菌种保藏 微微 生生。</p><p>7、微生物学实验课介绍微生物学实验课介绍 任课教师 程立忠(13888812282) 王绍辉(13888336373) 张理珉(13033364856) 余泽芬(13577093398) 今天的主要内容今天的主要内容 1 1、实验课的目的;、实验课的目的; 2 2、实验课的内容介绍;、实验课的内容介绍; 3 3、实验课的具体安排和要求;、实验课的具体安排和要求; 4 4、实验安全知识介绍、实验安全知识介绍 5 5、环境及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测、环境及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测 1 1、实验课的目的、实验课的目的 掌握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掌握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并充分得到训。</p><p>8、一、原理 鸡胚为活的动物机体,组织分化程度低 ,病毒易于增殖,可选择不同的日龄和接种 途径,感染病毒的组织和液体中含大量病毒 。 实验四 鸡胚接种 二、实验目的 了解鸡胚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掌握常用 的鸡胚接种方法。 三、鸡胚的结构与功能 卵壳卵壳 壳膜壳膜 气室气室 绒毛尿囊膜绒毛尿囊膜 尿囊腔尿囊腔 羊膜与羊膜腔羊膜与羊膜腔 卵黄卵黄 卵白卵白 卵壳膜 气室 绒毛尿囊膜 羊膜腔 尿囊腔 卵白 卵壳 卵壳卵壳 壳膜壳膜 上有细孔,进行气体交换上有细孔,进行气体交换 使气体分子和液体分子在内外两方使气体分子和液体分子在内外两。</p><p>9、微生物实验考试复习题1、使用油镜观察细菌染色标本时为何要加香柏油?添加香柏油可增加亮度:空气的折射率为1.0,玻璃的折射率为1.5,香柏油的为1.52,玻璃和香柏油的折射率相差很小,当在高倍镜下观察时加香柏油有聚光作用,从而可增加视野亮度。添加香柏油可增大数值孔径:数值孔径NA=nsin(/2),香柏油的折射率大于空气,因此相比于不加香柏油时n值增大,从而数值孔径NA增大,便于观察到清晰的菌体结构。2、简单染色法有什么用途?简单染色法是只使用一种染料使菌体一次性着色的方法,可用来观察细菌的形状、大小、细胞的排列状态。3。</p><p>10、实验一 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8课时)一、目的要求1、学习配制微生物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2、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二、基本原理正确掌握培养基的配制方法是从事微生物学实验工作的重要基础。由于微生物种类及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因而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的种类也很多,它们的配方及配制方法虽各有差异,但一般培养基的配制程序却大致相同,例如器皿的准备,培养基的配制与分装,棉塞的制作,培养基的灭菌,斜面与平板的制作以及培养基的无菌检查等基本环节大致相同。三、实验材料1、药品: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p><p>11、实验六 微生物的简单染色及革兰氏染色 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 制片和简单染色 革兰氏染色法 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 制片和简单染色 一、实验目的 学习掌握微生物制片及简单染色的基本 技术 初步了解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及 霉菌的形态特征和相互区别 巩固显微镜操作技术及无菌操作 技术 二、基本原理 染色前必须固定细菌 其目的有二: 一是杀死细菌并使菌体粘附于玻片上 二是增加其对染料的亲和力 常用的有加热和化学固定两种方法 固定时尽量维持细胞原有的形 常用碱性染料进行简单染色,原因在于微生物细胞在碱 性、中性及。</p><p>12、微生物学实验试题一、选择题1.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操作步骤是:A.结晶紫染色B.碘液固定C.酒精脱色D.复染答:(C)2.放线菌印片染色的关键操作是:A.印片时不能移动B.染色C.染色后不能吸干D.A和C答:(D)3.高氏培养基用来培养:A.细菌B.真菌C.放线菌答:(C)111821.肉汤培养基用来培养:A.酵母菌B.霉菌C.细菌答:(C)111822.无氮培养基用来培养:A.自生固氮菌。B.硅酸盐细菌C.根瘤菌D.A、B均可培养E.A、B、C均可培养答:(D)111823.在使用显微镜油镜时,为了提高分辨力,通常在镜头和盖玻片之间滴加:A.二甲苯B.水C.香柏油答:(C)111824.常用的消毒酒精浓度为。</p><p>13、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 微生物学实验 课程名称(英文) Experiments of Microbiology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 1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指导、微生物学实验报告。</p><p>14、1.提供营养和条件 2.防止污染 一.培养基:微生物生存的环境和营养物质 1.基本成分: 思考:微生物“吃”什么? 碳源、氮源、水、无机盐 碳源 无机碳源: 有机碳源: CO2、CO32-、HCO3- 牛肉膏、蛋白胨等 自养微生物 异养微生物 氮源 无机氮源: 有机氮源: NH4、NO3- 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尿素等 一.培养基:微生物生存的环境和营养物质 1.基本成分:碳源、氮源、水、无机盐 2.特殊营养:维生素、生长因子等 (牛肉膏、酵母膏、蛋白胨中含有) 3.pH、氧气的需求:细菌:6.5-7.5; 放线菌:7.5-8.5; 真菌:5.0-6.0。 4.种类: 固体培。</p><p>15、抗酸染色、病毒的接种与培养、真菌菌落形态观察 新乡医学院成人高等教育网络课程 Medical microbiology 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屈艳 Tel:0373-3029130 E-mail:quyanxxmu.edu.cn 实验三 抗酸染色 病毒的接种与培养 真菌菌落形态观察 抗酸染色、病毒的接种与培养、真菌菌落形态观察 新乡医学院成人高等教育网络课程 Medical microbiology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抗酸染色方法。 2.了解抗酸染色的原理和意义。 抗 酸 染 色 Acid fast stain 抗酸染色、病毒的接种与培养、真菌菌落形态观察 新乡医学院成人高等教育网络课程 Medical microbio。</p><p>16、微生物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观察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形态和分布二、实验原理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呈椭球状,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可以运动,改变椭球体的方向,这样既能接受较多的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侧面朝向光源;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正面朝向光源。因此,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采集的葫芦藓,其小叶内叶绿体椭球体的形状不完全一样。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以用细胞。</p><p>17、微生物实验讲稿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一. 实验目的1. 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保养.(高,低倍镜的使用)2. 观察细菌,霉菌,酵母菌个体形态,学会生物图的绘制.二实验原理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在物镜一倍焦躁之外二倍焦距之内形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成像在目镜一倍焦距之内,形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利用一组透镜观察物体,能提高上千倍。特别是油镜的使用,油镜的放大倍数最大(100),故镜头焦距短,直径小,但所需光照强度却最大.从标本片透过的光线是从玻片进入空 气,再进入镜头.由于玻璃和空气的。</p><p>18、实验一油镜的使用和细菌的简单染色一、目的要求1.学习并掌握使用油镜的原理和方法。2.通过简单染色,初步认识细菌的形态特征。3.掌握染色的基本技术和无菌操作技术。二、实验原理1、油镜的使用原理普通显微镜通常配置几种物镜,其中油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对微生物学研究最为重要。与其他物镜相比,油镜的使用比较特殊,需在载玻片与镜头之间滴加镜油,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增加照明亮度:油镜的放大倍数为100,其焦距很短,但所需要的光照强度却最大,从玻片透过来的光线,有些会因折射和反射不能进入镜头,致使物象不清。为了不使。</p><p>19、实验一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灭菌与消毒思考题1、培养基配好后,为什么必须立即灭菌?如何检查灭菌后的培养基是无菌的?2、在配制培养基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为什么?3、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应具备哪些条件?为什么?4、培养基的配制原则是什么?5、高压蒸汽灭菌开始之前,为什么要将锅内冷空气排尽?6、灭菌完毕后,为什么要待压力降到0时才能打开排气阀,开盖取物?7、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时,怎样杜绝一切不安全的因素?实验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思考题 1、试列表比较低倍镜、高倍镜及油镜各方面的差异。为什么在使用高倍镜及油镜。</p>
【微生物学实验】相关PPT文档
微生物实验标本片汇总ppt课件
《微生物学实验要求》PPT课件.ppt
《微生物学实验项目》PPT课件.ppt
实验一微生物实验课介绍及要求.ppt
实验三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ppt
动物微生物--病毒的鸡胚接种技术(实验四).ppt
实验六微生物的简单染色及革兰氏染色.ppt
实验五-微生物培养基配制与灭菌.ppt
微生物学实验三.ppt
微生物学实验基本操作与培训ppt课件
实验十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定.ppt
【微生物学实验】相关DOC文档
微生物实验答案整理
微生物实验室通则general operating for microbiology laboratory.doc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__考试报告.docx
微生物实验考试复习题.doc
实验一 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doc
微生物学实验试题集.doc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docx
微生物学实验讲稿.doc
辽师微生物实验.doc
微生物学实验习题.doc
微生物学实验思考讨论错题整理.doc
工科院校微生物学实验改革初探.docx
制药工程专业微生物实验讲义.doc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探.docx
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提升研究.docx
[理学]微生物学实验讲义.doc
制药工程专业微生物实验讲义.docx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考试大纲.doc
微生物与发酵工艺实训.doc
微生物学实验习题及答案.doc
微生物学实验笔试题.doc
微生物实验手册.doc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docx
微生物综训实验报告.doc
发给学生的微生物实验报告.doc
细菌的染色技术及微生物大小的测定-实验四.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