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房颤的抗凝治疗。外周血栓栓塞占20%) Framingham研究 年卒中率平均5% 50-69岁为1.5%。前言 分类 房颤的抗凝治疗。血栓栓塞性并发症-脑卒中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每年发生率(约5%)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房颤抗凝治疗的现状。特殊人群房颤的抗凝治疗。房颤抗凝治疗。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Tag内容描述:<p>1、心房颤动抗凝治疗实践 董建增 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房颤卒中危险分层 JAMA 2003; 290:1049- 1056 脑卒中危险分层(五年) Framingham Heart Study 近期心衰史 CHF 高血压病史 HP 75岁 AGE 糖尿病 DM 脑卒中TIA Stroke 卒中危险分层 (1年) CHADS 2 计分 Gage et al. JAMA, 2001, 285: 28642870 1 1 1 1 2 危险因素 记分 CHADS 2 计分 年卒中率(%) CHADS2 1 华发林 AFI : 卒中史、高龄、高血压和 糖尿病 SPAF : 卒中史、高血压、近期心衰、75岁以上女性+ ACC/AHA/ESC房颤指南(2006) 抗血栓 高危因素 : 卒中史、TIA、栓塞,二尖瓣狭窄,人工机。</p><p>2、我国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治疗的现状我国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治疗的现状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陈柯萍陈柯萍 张澍张澍 一、房颤抗凝治疗的重要性 二、我国房颤抗凝治疗现状 三、房颤抗凝治疗的进展 房颤的主要危害 u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率明显增加 u房颤人群死亡率加倍 u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增加5倍 u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u心功能的影响 u生活质量的影响 房颤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l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是窦律的 5倍 l全美发生的脑卒中15-20%与房颤有关 l房颤患者每年发生脑卒中机会4.96.9% , 不同。</p><p>3、老年人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老年人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 - -如何使心脑获益更大如何使心脑获益更大?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北京市脑血管病中心北京市脑血管病中心 武 剑 是否对脑栓塞有一级和二级预防作用? 房颤导致的房颤导致的脑栓塞急性期的抗凝治疗是的抗凝治疗是 否能够获益否能够获益? ? 房颤的抗凝治疗房颤的抗凝治疗 附切蘑蔽继庚懑埠促籍访佐棚伎卢捍病缍蠼螽蟹嗨糯猕翁掇鹛都碹嬗蜊嘣岩孚鲔雄喟癌邂拘腭会觫晗阿昔翻腑晒镭萄壬柿吖形滟绛龛媵父蛉饭庐恻术迈 房颤的发生率房颤的发生率 l60岁 。</p><p>4、老年人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老年人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 - -如何使心如何使心脑获脑获脑获脑获 益更大益更大?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经经经内科内科 北京市北京市脑脑脑脑血管病中心血管病中心 武 剑 是否对脑栓塞有一级和二级预防作用? 房颤导致的房颤导致的脑栓塞急性期的抗凝治疗是的抗凝治疗是 否能够获益否能够获益? ? 房颤的抗凝治疗房颤的抗凝治疗 房颤的发生率房颤的发生率 l60岁 人群总发生率为0.5-4% l 70岁 人群总发生率为9% l 75岁 人群总发生率为15%,其中男性 为16.1%,女性为12.2% 房颤缺血性脑卒。</p><p>5、我国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困惑及前景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张澍 1 内 容 房颤抗凝治疗的重要性 华发林抗凝中的问题 中国抗凝治疗现状 什么是中国人最佳抗凝强度 中国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研究 (CATAF) 2 内 容 房颤抗凝治疗的重要性 华发林抗凝中的问题 中国抗凝治疗现状 什么是中国人最佳抗凝强度 中国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研究 (CATAF) 3 u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是窦律的 5倍 u全美发生的脑卒中15-20%与房颤有关 u房颤患者每年发生脑卒中机会4.96.9% , 发生率随 年龄而增加。 u房颤人群死亡率加倍(与血栓有关) 房颤与血栓。</p><p>6、心房颤动抗凝治疗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中国专家共识中国专家共识解读解读 Draft version: May 21 l l 房颤房颤是一种高发疾病是一种高发疾病 l l 美国患病率美国患病率1 1左右左右 ,约,约230230万万 l l 欧洲欧洲450450万万 l l 中国患病率为中国患病率为0.770.77,男性,男性 0.90.91 1% % ,女性,女性 0. 0.6565%,约,约5 50000万万 房颤房颤的患病率的患病率 岁 疾病 风险率 (与无疾病个体相比) 房颤4.8 心衰4.3 高血压3.4 冠心病2.4 Wolf et al. 1991 房颤是卒中强烈的独立危险因素房颤是卒中强烈的独立危险因素 风险比风险比3.43.42。</p><p>7、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解 读 Draft version: May 21 共识的制订 v 组织国内专家制定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v 目的 促进与规范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降低卒中等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发 生率 中华医学会 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老年学学会 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心律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 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 心律失常 联盟(中国) 中华医学会 心电生理和起搏学分会 共识制订的历程 2011年5月 2012年5月 v 2次全国审稿会 v 23场区域专家审稿会 v 1个月网上意见征集 v 全国核心专家会议 v 定稿会 房颤患者的卒中。</p><p>8、房颤抗凝治疗指南解读 Wolf et al. 1991 房颤是卒中强烈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01 卒中发生率( ) 疾病 风险率 (与无疾病个体相比) 房颤4.8 心衰4.3 高血压3.4 冠心病2.4 抗心律失常药 室率控制 抗凝治疗 基础疾病的治疗“上游治疗” 消融 转复 阵发无症状持续长期持续永久 AF 抗凝治疗是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的核心策略 抗凝治疗 Camm AJ et al. Eur Heart J 2012 全球不同地区高危房颤患者接受抗凝治疗情况 -2011ESC 引自2011年8月欧洲心脏病大会RE-LY房颤REGISTRY的结果发布 既往有房颤病史,CHADS2 2者给予OAC的比例 *P 0.005 vs. 北美 * * 。</p><p>9、心房颤动的抗栓治疗 心房颤动的临床分类和定义 房颤是一种以快速、无序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房颤与栓塞 房颤持续48 h 即可形成左心房附壁血栓,左心耳是最见的血 栓附着部位。左心房附壁血栓脱落可导致动脉栓塞,其中90% 是 脑动脉栓塞。10% 是外周动脉栓塞或者肠系膜动脉栓塞等。 根据Framingham 研究的数据 非心脏瓣膜病房颤引起脑栓塞发生率是对照组的5.6倍 心脏瓣膜病合并的房颤引起脑栓塞则是对照组的17.6 倍 非心脏瓣膜病房颤患者每年栓塞事件发生率为5% 左右 。是非房颤患者的2 7 倍 心房颤动的抗栓治疗 1)血。</p><p>10、房颤的抗凝治疗,内容,房颤的危害-对心肌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心房颤动,心房同步机械 收缩功能丧失,不规律的 心室反应,快速心室率,冠状动脉 血流受损,心输出量降低,二尖瓣返流加重 心肌扩张性改变,心肌缺血加重,心力衰竭,房颤的危害-血栓栓塞,缺血性中风与体循环动脉栓塞一般是由于左房(LA)血栓栓塞造成的 然而其发病原因有其复杂性 房颤的患者发生中风,有25由于本身的脑血管病、心脏其他部位的血栓或是主动脉近端的粥样硬化病变,病理机制血栓栓塞,血栓形成的病理机制: 房颤患者左房耳(LAA)的血流减慢、停滞是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