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第二章 发展中的学前儿童心理 第三节 学前儿童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本课程主要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规律和有关儿童发展的理论。一、先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 二、先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 三、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1.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学前儿童心理Tag内容描述:<p>1、03岁婴儿的心理特征 1 一、四个基本概念 l 1.年龄特征: 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 在学前儿童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 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l 2.关键期 (敏感期、最佳期):儿童心理 发展过程中某种特征的形成或者某种能力 的发展,在某一个时刻容易出现,过了这 个时期,就难以产生。这个容易形成某种 心理特征的时期,就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 关键期。 2 l 3.转折期(危机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两 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 内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 转折期。 l 4.最近发展区 : 儿童能够独。</p><p>2、学前儿童心理学答疑教案 一、考试题型- 题型及分值:填空(10%,10 分 20 个空) 名词解释(20%,2124 分 6-8 个名词) 判断分析(10%-25%,25 分,5 题) 简答或回答问题(30%-35%,30 分 5-7 题) 论述(10%,11 分) 容易 60%、稍有难度 25%-30%、难度 10%左右 二、考试所涉及内容的知识点分布 本次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与教材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 本研究方法,明确学前心理的研究对象;要求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各个阶段发展的基本 特征及相关发展阶段所使用的特有名词的含义;同时要掌握相关心理学家对学前儿童 。</p><p>3、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及保健 内容提要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概述 一、心理卫生的概念 二、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的意义和内容 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四、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五、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及矫治策略 第二节 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防治 一、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鉴别 二、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矫治 学前儿童的心身疾病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目标:1、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的概念 2、了解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类型及其表现 3、明确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影响因素 4、初步掌握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策。</p><p>4、学前儿童心理学 河南省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适用 主讲教师:刘保俊 E-mail:lbjdyxsina.com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心 理 = 思想 = 精神 = 意识 = 灵魂 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研究心理现象具 体内容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 所谓心理,简单地说也就是人的感觉、记忆、情 绪、意志、思维和想象。感知是最简单和最原始 的心理,刚出生的婴儿,就具有感知。意念、思 维、想象则是高级的心理,人有了高级心理活动 后就开始了个性心理的发生、发展,最终形成了 形形色色、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个性、性格。 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p><p>5、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诊断与矫治 教师:王洲林 副教授 职务:学前教育教研室主任 方向:儿童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办公:综合楼601 电话:13035657536 邮箱:541257515QQ.com 一、几个的概念 1、健康: 2、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没有临床症状,身心都符合正常发展标准,具 有良好适应性并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一种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 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而且是 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完满状态。 心理疾病就是指一个人在情绪、观念、行为、兴趣、个性 等方面出现一系列的失调,亦称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 3、心理疾病 4、儿。</p><p>6、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自我分析】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哪 些因素影响你心理的发展. 是怎样影响,举例说明。 概括来说,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大 体可以归为两类: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哪 一种起决定作用?各占的比例是多少?至今 尚未达成共识。 下面我们来讨论 这两个因素哪个影响 更大吧! 对立的两派:“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 ”。 遗传决定论:创始人高尔顿,遗传决定论认为认 知发展由先天的遗传基因所决定,人的发展过程只 不过是这些内在的遗传因素的自我展开的过程,环 境的作用仅在于引发、促进或延缓这种过程的实 。</p><p>7、第五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l主要内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 、途径和方法、幼儿园及家庭健康环境的创设; 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表现及矫正方法。 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l使学前儿童懂得保护心理健康的粗浅知识和技能 ,纠正不良情绪和态度,形成有利于心理健康的 行为习惯,预防和矫治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保 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l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培养社会交往 能力、锻炼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 习惯:主要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p><p>8、第五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l主要内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 、途径和方法、幼儿园及家庭健康环境的创设; 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表现及矫正方法。 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l使学前儿童懂得保护心理健康的粗浅知识和技能 ,纠正不良情绪和态度,形成有利于心理健康的 行为习惯,预防和矫治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保 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l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培养社会交往 能力、锻炼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 习惯:主要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p><p>9、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l主要内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 、途径和方法;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表现及矫正 方法。 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l使学前儿童懂得保护心理健康的粗浅知识和技能 ,纠正不良情绪和态度,形成有利于心理健康的 行为习惯,预防和矫治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提 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l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 l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l锻炼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习惯特别 是品德行为习惯 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要求 1、体察学前儿童的内心世界。 (真诚。</p><p>10、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诊断与矫治 教师:王洲林 副教授 职务:学前教育教研室主任 方向:儿童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办公:综合楼601 电话:13035657536 邮箱:541257515QQ.com 一、几个的概念 1、健康: 2、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没有临床症状,身心都符合正常发展标准,具 有良好适应性并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一种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 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而且是 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完满状态。 心理疾病就是指一个人在情绪、观念、行为、兴趣、个性 等方面出现一系列的失调,亦称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 3、心理疾病 4、儿。</p><p>11、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引导:偷窃 事例:在广州一家幼儿教育机构里有一天,班主任处理了 一件孩子“偷窃”事件。据班里的很多小朋友反应,他们的 东西被一名小朋友给偷了。当时,班主任把那小朋友狠狠 地批评了一顿,吓唬要把他送到警察叔叔那里,还告诉班 里的小朋友:“如果他再偷小朋友的东西,小朋友们就别 和他玩。”等下节课老师去上课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对老 师说:“老师,我们都不和小朋友玩,他是小偷。” 总结: 不管该小朋友是否真正拿了其他小朋友的东西 ,但这位老师的处理方式是不恰当的。这样给孩子贴上“ 小偷”的。</p><p>12、幼儿常见心理、行为 问题的识别及对策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张颖 Email:zhangying536126.com 幼儿期是个体心理发育与个性形成的关 键时期,家庭与幼儿园的教养方式与教 育模式若有不当,会造成幼儿出现各种 心理行为问题,对其一生的心理健康发 展影响很大。 及早发现,并加以正确引导,对幼儿身 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主要内容 1 幼儿期心理发展的特点 2 幼儿常见心理、行为问题识别与干预策略 2 2.1孩子爱哭怎么办? 2.2解读孩子打架、骂人或咬人背后的原因 2.3揭开“偷窃”的面纱 2.4耐性是培养出来的 2.5没有不爱学习。</p><p>13、幼儿常见心理、行为 问题的识别及对策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张颖 Email:zhangying536126.com 幼儿期是个体心理发育与个性形成的关 键时期,家庭与幼儿园的教养方式与教 育模式若有不当,会造成幼儿出现各种 心理行为问题,对其一生的心理健康发 展影响很大。 及早发现,并加以正确引导,对幼儿身 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主要内容 1 幼儿期心理发展的特点 2 幼儿常见心理、行为问题识别与干预策略 2 2.1孩子爱哭怎么办? 2.2解读孩子打架、骂人或咬人背后的原因 2.3揭开“偷窃”的面纱 2.4耐性是培养出来的 2.5没有不爱学习。</p><p>14、讲授讲授陈姝娟陈姝娟 第五章 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和 心理疾患及其预防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1、掌握学前儿童紧张的根源及减缓和消除的、掌握学前儿童紧张的根源及减缓和消除的 方法;方法; 2 2、掌握学前儿童的恐惧、暴怒发作、口吃、掌握学前儿童的恐惧、暴怒发作、口吃、 多动症等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矫治方法;多动症等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矫治方法; 3 3、了解学前儿童品行障碍、睡眠障碍和饮食、了解学前儿童品行障碍、睡眠障碍和饮食 障碍的种类;障碍的种类; 4 4、了解学前儿童神经症性障碍、精神发育不、了解学前儿童神经症性障。</p><p>15、教师心理健康及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的矫正 第七讲: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及障碍 的矫正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启迪心理咨询中心 杨霞 没有耐心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孩子在做作业时,一会儿玩一玩自己的小玩艺儿,一会要吃 这吃那,很难专心致志地做完一件事。家长和老师对孩子这种“没长性”的毛病伤 透了脑筋。 造成孩子没有耐心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方法不一致。例如,父母一方严厉,另一方溺爱。如果 是三代同堂,老年人更容易偏袒小孩子。这样某一位家长提出的要求,由于其他人 的干预而不能执行,当然不利于孩子耐心地。</p><p>16、目录 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异常问题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的保育 1 2 2 1 3 3 1 1 1 1 4 4 章节小测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P63 智力发展正常,情绪反应适度,人际关 系正常,心理特点和年龄相符,性格特征 良好。 学前儿童 心理异常问题 1、心理发育问题 2、情绪异常问题 3、多动症 4、孤独症 5、智力落后现象 (1)口吃 (2)遗尿症 (3)口吃 (4)攻击行为 (1)焦虑症 (2)强迫症 (3)恐惧症 注意分类 (一)异食癖 1 2 2 2-1 心理发育问题 症状:1、非食用材料 2、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 3、中毒,甚至机体损伤 。</p><p>17、一、名词解释1心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体现在:(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2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3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运用观察法了解学前儿童,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4测验法: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