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病的诊断与治疗医学_第1页
眼病的诊断与治疗医学_第2页
眼病的诊断与治疗医学_第3页
眼病的诊断与治疗医学_第4页
眼病的诊断与治疗医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raves眼病的诊断与治疗 甲亢眼部改变二种类型 n 由 甲亢本身引起,系由交感神经兴奋眼 外肌和上睑肌所致 n 为 GD所特有,为眶内和球后组织体积增 加,淋巴细胞浸润和水肿所致,又称 (Graves Ophthalmopathy,GO) 单纯由甲亢引起的眼部改变 n 上 眼睑挛缩 n 眼裂增宽( Dalrymple征) n 上眼睑移动滞缓( Von Graefe征),眼睛向下 看时上眼睑不能及时随眼球向下移动,可在角 膜上缘看到白色巩膜 n 瞬目减少和凝视 (Stellwag征) n 惊恐眼神( Starting of frightened expression) n 向上看时,前额皮肤不能皱起 (Toffroy征) n 两眼内聚减退或不能( Mobius征) GD眼病( GO) n 主观 症状: 畏光流泪,复视,视力减退,眼部肿痛,刺痛 ,异物感 n 检查发现: 视野缩小,眼球活动减少甚至固定 眼球明显突出,突眼度一般在 18mm以上 ,两侧多不对称 由于眼球明显突出,眼不能闭合,结膜,角膜外露而 引起充血水肿,角膜溃疡,重者可出现全眼球炎,甚 至失明 n GO见于 50%Graves甲亢患者,可伴有或 不伴有甲亢,还可出现在甲亢的前或后 ,或在甲亢经过药物,手术, 131I等治疗后 才发生 n GO早于 Graves甲亢者约 20% n 与 Graves甲亢同时出现约 40% n 在 Graves甲亢治疗后出现约 40% 患病机制 T细胞细胞 眼球后脂肪组织细胞眼球后脂肪组织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细胞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细胞 眼肌周围的成纤维细胞的眼肌周围的成纤维细胞的 细胞膜上细胞膜上 分泌细胞因子分泌细胞因子 IL-1,-干扰素 吸烟 TSH-R细胞增生 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抗原 分泌氨基葡聚糖 眼后肌肉水肿 结缔组织增加 眼后压力 TSH促甲状腺 免疫球蛋白 促进眼球后 纤维细胞 压迫神经 视力模糊 色觉异常 视野缺损 视神经乳头水肿 眶 静脉引流受阻 球后组织内透明质酸累积 突眼 + 眼睑挛缩 暴露性角膜炎 Go的发生与 Graves病治疗相关 n 131I治疗 Graves病者 33%患者 Go恶化 n 手术治疗者 16%Go恶化 n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10%Go恶化 n 治疗前 T3值越高,出现 Go或加重 Go的可能性 越大 诊断 目前已肯定 TSH受体抗体 (TRAb)是本病的病 因, TRAb有异质性,引起 Graves病的是促甲状 腺激素受体刺激抗体( TSAb,TSI).目前国内临床 上所测定的多为血清 TRAb,不能测出特异性 TSI水平,加之测定方法本身问题阳性率相对较 低。因此可通过测定 T3,T4,S-TSH,TG,TM或抗甲 状腺过氧化酶抗体( TpoAb)以观察甲状腺功能 是否正常,但也有很少数人这些检验项目都正 常,也不能排除诊断。 确定是否 Go的临床表现 NOSFECS分级法 0级:没有任何症状 1级:只有外表的变化,为直视,上眼睑挛缩,或向下视时,眼睑不 能往下 2级:软组织症状,如主观上有过度流泪,眼有异物感,怕光,结膜 眼睑水肿,结膜充血等 3级:眼球突出,东方人用 Herted眼突计测量突眼度超过 16mm 4级:眼外肌受累,以致眼球转动受限,复视 5级:角膜受损,损伤或溃疡 6级:视觉障碍,主要与视神经受到肿大的眼外肌压迫有关 n 上述时分类并不是选择药物治疗的唯一 指标,因为 NOSPECS分类并非每一级都 有炎症(即病变活动性),在有炎症时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 治疗才有意义。 Go活动性标准( Mouritis) n 眼球或球后疼痛或压迫感 n 眼球左右上下运动感疼痛 n 眼睑充血 n 眼结膜水肿 n 眼阜水肿 n 眼睑水肿 n 眼突度在 1-3个月内增加 2mm n 眼结膜弥漫充血 n 在 1-3个月内视力表敏感度下降 1行以上 n 1-3个月内眼球运动在任何方向下降 5 n 以上每一种表现得 1分共 10分, 4分定为 活动性,评分越高活动性越大,给予特 殊治疗的疗效将越好。临床活动性评分 表( CAS)的特异性为 86%,如评分有困 难可通过以下特殊检测确定。 n 血或尿中 氨基葡聚糖明显增加 n TSAb增高可作为甲功正常的 Graves眼病诊断依 据之一 n A型超声显示炎性活动期其眼外肌回声波峰降 低( 40%)静止期回声波峰升高( 40%) n CT扫描 4个基本特征是眼球突出,眼外肌肿胀 ,视神经增粗,眶隔前移,其中眼肌变化是诊 断的主要依据,因为球外肌的肿大,若是两端 细,中间粗,是诊断 Graves 眼病的重要指标 n SPECT可显示它与生长抑素受体结合的部位从 而反映眼眶部淋巴浸润的多少来判断其活动性 n MRI测定球后组织的 T2弛豫时间延长 n 球后组织对 111钼标记的奥曲肽摄取率增加 治疗 n 一些研究提示 Go有自发缓解现象,一组 101例未作特殊治疗的 Go患者追踪观察 5 年发现约 2/3轻至中度 Go能自行缓解, 22%病情稳定,仅 13.5%加重,因此决定 Go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其自发缓解的 可能性。 Go伴有甲亢或甲减 在治疗眼病时必须同时将甲功恢复 正常,最好用通常全量的抗甲状腺药物 ,加上通常全量的甲状腺素,例如 30mg 他巴唑加上 100-150 g 的甲状腺素,这 样可以维持正常功能,使 TSH不要上升 。 TSH 受体抗体尽量下降以避免对眼肌 肉的成纤维细胞,眼球后脂肪组织的脂 肪细胞发生刺激作用,这样对眼病变有 助。 Go 的治疗 n 局部保护治疗 睡眠时抬高头部,以减轻眶周水肿,利 尿剂的应用是否有益尚无定论,外出时 戴太阳镜可减轻畏光及风尘刺激,人工 泪液眼膏可防眼球干燥和局部不适,若 睡眠时眼睑闭合不全可涂眼膏,戴眼罩 以保护角膜,戴棱镜可纠正轻度复视 特殊治疗 糖皮质激素 n 减少炎症细胞浸润,抑制免疫活性细胞 功能,减少细胞因子等免疫介导物释放 n 使眶内成纤维细胞合成分泌氨基葡聚糖 减少 n 改善眼外肌或视神经功能并减低眼内压 n 对 减轻软组织炎症和视神经病变效果最佳 n 减轻眼外肌活动受限的效果尚可(有明显的纤 维性病变者效果差) n 减轻突眼作用差 n 因有水钠潴留作用,长期应用可增加眼内压甚 至发生青光眼 n 尚有胃肠道,高血压和停药后易复发等副作用 ,限制其长期使用 给药途径 口服法 要求大剂量,较长疗程如强地松 40- 60mg/d或地塞米松 2.25-4.5mg/d,奏效后 渐减至维持量,疗程需数月,总有效率 60%,停药后常复发,若加上环孢酶素 可降低复发率。 静脉法 大剂量甲基强地松龙间断冲击疗法 ,开始剂量 500-1000mg溶于 200ml生理盐 水中,静滴连续或隔日一次 ,一般为 3次, 后改为口服强的松每天 40mg,每 7-10天 递减 10mg,直至每天 10mg及再维持 3-6 个月,其间可能会出现症状反弹现象必 须再加药量。 局部给药 n即经球后或 结膜下注射糖皮 质激素,因为疗效差(约 25% 有效)近年已少用。 生长抑素( SS)类似物 作用机理: 可能是眶内 SS受体与其结合后使局部释放胰岛素 样生长因子( IGF) -1或其他 CKs减少 SS可抑制 TRH,TSH,T3,T4分泌 方法: 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 Somatuline PR 可每两周注射一次 Somatuline LAR 可每个月注射一次,一般疗程 3-6个月 疗效 一个用 Sandostalin(octreotide)治疗 Go 的前瞻性研究显示其有效率稍低于 60% ,另一用糖皮质激素作对照的随机研究 显示奥曲肽组可有效减轻炎症但糖皮质 激素组降低 CAS更显著,且缩小眼外肌 体积更明显,一般剂量下(奥曲肽 200g 每日三次)几乎无副作用,但大剂量可 致头痛,恶心,乏力,水肿,高血糖或 低血糖,且价贵,限制其作用。 其他免疫抑制剂 n 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酶素等免疫 抑制剂也曾用于治疗 Go并取得一定疗效 ,但病例较少,确切疗效难评估,对环 孢酶素的研究相对较多 一些研究表明 n 单用环孢霉素疗效不如糖皮质激素 n 对两组中无效者合用两药(较低剂量糖 皮质激素)则往往有效 n 环孢霉素耐受性较好,目前公认环孢霉 素可与糖皮质激素合用治疗那些单用糖 皮质激素不敏感的活动性 Go,但其副作 用不容忽视,且剂量应 7.5mg/kg.d 放射治疗(眶外照射) n 作用机理 非特异性抗炎作用和淋巴细胞对射线高 度敏感,低剂量即可抑制淋巴细胞,改 变 Th/Ts比例,还可使眶内成纤维分泌氨 基葡聚糖减少。 剂量与疗效 n 放射治疗的总剂量最宜为 20GY/每只眼 n 放射治疗总有效率 60% n 对软组织炎症及近期眼外肌活动受限者 疗效好 n 对视神经压迫和视野缺损则欠佳 n 对突眼难奏效 副作用 n 病情暂时加重,若及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可预防 ,且可提高疗效 n 致白内障,用分级照射法( 2GY/次, 2周内 10 次)可降低其发生率 n 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罕见 总之,放疗副作用较少,可作为严重 Go的 首选疗法,但不推荐用于 30岁患者,放疗与 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手术治疗 适应症 在药物治疗一段时间,通常一年以 上,已经稳定,也没有炎症表现,但仍 有明显突眼,复视,上眼睑挛缩或明显 眼袋的现象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n 眼窝减压术:主要是利用去除眼窝(通常是内 下侧)的部分骨壁来增加球后组织的空间,让 眼球往后缩,以减少突眼及眼肌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