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药行业污染治理研究现状 由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司法部等 7 部委联合开展的整治违法排污企 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以下简称 “环保专项行动” )到今年已经整整 10 年。就今年的专项行动,环保部有关负责人今日向媒体通报称,除热点环境问 题外,今年将全面排查整治医药行业环境污染问题。 2003 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专项行动确定, 每年围绕解决一两个突出环境问题,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据这位 负责人介绍,今年环保专项行动将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污染和废水污染地下 水的环境违法问题。加强对电力企业(包括企业自备电厂)燃煤机组、钢铁、水 泥企业以及燃煤锅炉除尘、脱硫设施运行的监管,严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 (粉)尘超标排放的违法行为。加大对企业废水排放的排查力度,严查利用渗井 (旱井)、渗坑(坑塘)、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废水的违法行为。 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等污染治理企业的监督检查。同时,集中开展涉铅、汞、 镉、铬和类金属砷排放的重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铅蓄电池、皮革鞣制和电镀 等重点行业的“回头看”活动。重点看“六个一律”整治要求落实情况和企业 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此外,还将首次全面排查整治医药行业环境污染问题。 严肃查处医药企业 超标排放、 偷排漏排、采用非法手段转移偷排废水、违反危险废物管理规定等 环境违法行为。督促企业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建立 健全企业内部危险废物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危险废物的贮存、转移、处置环节。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法制日报/2013 年/6 月/4 日/第 006 版,第一页) 医药污染问题已日渐明显,所以有更对的人来研究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那么医药行业的污染到底有多严重呢?杭州市选择了选取了本市 17 个重点 行业与医药行业的污染问题进行评估,进行比较评估。评估的指标是废水排放 量相对企业总产值指数、废气排放量相对企业总产值指数、固废产生量相对企 业总 产值指数、化学需氧量相对企业总产值指数、SO 2排放量相对企业总产值 指数,评估的结果是在这十八个重点行业的污染问题占中等水平,而江苏省由 于医药单位位于全国前列,所以医药行业的污染问题占总的污染的比例会更大, 所以有必要对其现实状况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倪芝青,医药产业污染有多严重?焦点新闻 15-16) 很多研究人员对中国医药行业的污染问题分别在医疗单位、科研实验室以 及医药行业生产企业的污染问题分别进行了总结和相关建议,例如 冯科民等人在其文章中就重点阐述了医疗单位的医疗废弃物管理中存在的 问题是组织管理及制度不健全;分类环节控制不严格;操作不规范;终末处理 运输不规范;医务人员防护认识不到位;医疗单位环保设施滞后于医疗业务技 术的发展等,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如加强组织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加强 医疗废弃物设施的建设;加强环节控制与规范操作;加强与卫生行政部门的协 调统一;加强医疗单位后勤部门的监管力度;加强专业培训与监督治理;加强 医疗废物包装, 贮存管理。 (冯科民 , 吴怀丽 , 潘国晋 现代预防医学 2007 年第 34 卷第 15 期,2914-2915) 陆 磊等在其文章中则主要阐明的是医疗废弃物污染防治现状、处置技术, 也阐述了自己的针对性建议,文章中指出:据有关资料显示 ,我国大中城市医 院的医废的产生量,以国内目前统计系数为计算依据,核算及预测结果为:2002 年全国产生医废约 65 万吨/年,平均 日产生量 为 1780 吨/日。预计到 2010 年,全国医疗机构床位数 比 2002 年增加 5% ,医废产生量将达到 68 万万吨/ 年,日产生量达到 1870 吨/日。文章还列举了处理医废的关键技术,例如高温焚 烧处 置技术,高温蒸汽灭菌杖术、化学消毒法 、电磁波灭菌法等。 以上两个有关医废的文章虽然分析了现有的医废产生和处理状况及处理技 术,但是在财政经济学以及详细的排放指标方面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陆 磊 张向前,中国环挽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3145-3149) 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多是有毒有害物质 ,有些甚至是剧毒物或强 致癌物 ,其任意排放不仅污染环境 ,破坏生态平衡 ,威胁人类健康 ,而且有悖 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学思想.目前 ,这一问题尚未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我国 仅有少数实验室有三废处理设施 ,大多数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直接排入环境 , 虽然每个实验室排放的污染物量不大 ,但现阶段全国各类学校,科研机构,企 业的科研部门等每天就有数以万计的实验室在做各种各样的化学实验 ,这种 “聚沙成塔” 的污染方式对环境的累积破坏效应实在不容忽视.另外 ,随着人 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学教育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化学教 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实验室三废进行处理 ,有助于在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环 保意识 ,是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重要举措.因此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实验室三 废处理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加强有毒有害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刘 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 年,第 19 卷 第 2 期 47-49) 实验室污染有以下 3 个特点: ( 1) 间歇性, 有实验时有, 无实验时无 或减少; ( 2) 复杂性, 即使是同一个实验也会排出多种污染物,不像工厂那 样单一, 这样就给废物处理带来困难; ( 3) 对人的作用强烈,因为实验人员 距离污染源近,接受污染物的浓度要远远大于室内的平均浓度,所以, 实验中 或实验后出现明显中毒症状的从业人员屡见不鲜。 (刘雪凌 张培兰,浅析高校化学实验室废弃物的综合处理,化学通报 2012 年 第 75 卷 第 5 期,476-480) 实验室需要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称为实验室三废,现在众多高校, 中学以及科研单位,中小企业的化学实验室每天都在排放着各类复杂的污染物, 大都未经严格处理便混入了城市下水管道,实验室成了一种不容忽视的污染源。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世界每年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海洋中的汞约 1104t, 铜 25104t,锌 390104t,铅 30104t,有这些数据我们可推知受重金属污 染的鱼虾贝类被人食用后将会直接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而我们所排出的三废 中所含有的是大量的重金属,如汞,镉,铅,锌,铜等还有一些痕量元素。这 些元素如若处理不当,最终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引入海洋环境,产生水质恶化, 损害生物资源,危及人类健康,妨害包括渔业生活在内的各种海事活动。 我们都知道在医药行业有机试剂的使用量和排放量在所有废弃物排放总量 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有机污染物主要指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质,如烃、醇、 醛、酮、酯、胺等对人体或动植物有害的化合物。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可以 引起两种效应,一是生态效应,即生物在种类和数量上的变化;二是溶解氧效 应,指有机物经生物降解后使水体中溶解氧的浓度降低。当有机污染物在水体 中含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后,水中溶解氧耗尽,则不仅有机污染物无法降解, 还会发生厌氧性细菌参与的分解作用,水面常出现粘稠的絮状物而使水与空气 隔开,妨碍再充气过程的进行,溶解氧不足,而导致的水质恶化,将危及水生 生物的生长、繁衍,以致引起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死亡,造成生态平衡破坏,污 染物的迁移转化作用则会使污染的范围更广、毒害更大。另外,废弃有机试剂 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在常温下可以以蒸 发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它具有毒性、刺激性、致癌性和特殊的气味性,大气 中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是对流层光化学烟雾形成的重要前体物,导致二次有 机气溶胶污染,对人体健康有毒性和致癌作用。 (王 刚 ,大气中挥发性有机 物污染现状分析 ,辽 宁 化 工 ,第 41 卷第 2 期,184-186) 刘娟在其文章中重点讲解了化学实验室常见废弃物的处理的常见方法,张 伟在其文章“实验室度液的达标排放”中有关实验室的三废的预处理手段介绍 的就更较详细,以上两位研究人员都是在技术上给予了详细指导,更加侧重的 是处理的技术,我想如果实验室工作人员如果能按照这些技术对废弃物进行规 范处理,那么实验室污染问题就不成问题了,关键就要看有什么样的政策、法 规、设施等来保障这些工作的进行。 蒋维等人指出了化学实验室废气治理现状,文章中提到目前化学实验室废 气排放绝大多数采用直接排放的方式 ,一般实验室采用管道集中到楼顶 ,风机 直接排放的方式 ,也有的实验室采用分散式排风扇直接排放 ,基本上未作废气 处理 ,只有少数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废气处理后排放。集中直接排放虽在某种 程度上局部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但仍直接对大气造成了污染 ,严重地 影响了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其损失无法用货币来衡量。 (蒋 维, 钟兆平, 张 蕾,资源环境与工程,第 20 卷 第 5 期 2006 年 10 月,575-577) 据某高校一位海外归国人员称,目前广州乃至全国的高校实验室,对实验废 物处理方面都没有具体的约束性规定,实验中产生的废气、废渣、废水也没有经 过合理的环保处理。特别让人担忧的是,一些有放射性的废物也只是被暂时放置 在器皿当中。由于没有一套系统的处置规定,这类废物会越积越多,最后某些实 验室为了装新废物不得不把旧的丢弃,这极易对江河、土壤造成污染。而对于实 验室污染物排放中最主要的废液来说,问题则更为普遍。广州某工科大学化工系 一位教授透露,目前的大部分高校都没有把环保纳入到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 污水治理设施对于大部分高校来说都是一个空白。 “看着各种成分复杂的化学试 剂、溶液等只是经过简单稀释之后就流入到下水道中,然后再进城市生活废我们 很痛心,但是也没有别的办法。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化工专业的教授指出,未 经严格处理的废液经过稀释之后排入下水管网,日积月累将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实验室产生的废液通常成分复杂、毒性较大,如果未经处理就和普通的生活污水 混到一起,极有可能会损害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这也大体上反映了我国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显示状况,这确实令人忧心。那么,我们该怎么改进? (伊欣,广州力阻高校“三废” “聚沙成塔” ,中国环境报/2004 年/04 月 /30 日) 阮 慧等人通过研究若干所美国知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具体做法 ,分析 了安全管理组织架构、 安全管理内容、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安全教育方式 ,开拓 了思路 ,对我国实验室安全在管理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阮 慧 ,项晓慧 ,李五一,美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给我们的启示, 实 验 技 术 与 管 理 第 26 卷 第 10 期 2009 年 10 月,4-8) 乔 刚等人另避蹊径,通过学习英国废弃物管理中的注意义务规则,在废弃 物排放的法律法规建设上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他们指出与英国的废弃物管理 制度相比较, 我国现行的废弃物管理制度还存在着义务分担不尽合理,责任机 制不明晰等问题, 而这正是制约我国废弃物管理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因 素 因此,借鉴英国废弃物管理中注意义务规则的相关立法能为我国废弃物管理 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路径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我国可从善用许可证制度强 化废弃物管理的级次申报合理划分责任和加强废弃物的信息化管理等几个方面 完善废弃物管理制度。他们认为中国在这方面需要加强,具体的做法是善用许 可证制度,规范废弃物的管理;循环利用优先, 强化废弃物管理的级次申报; 合理划分责任,完善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建立信息机制;加强废弃物的信息 化管理等 (乔 刚 王婷婷,论英国废弃物管理中的注意义务规则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2013 年 第 23 卷 第 1 期,33-40) 董佩佩等在其研究中则重点强调了排放“标准”这一概念,当今医药行业快速 发展, 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制药工业废水污染控制也已成为 影响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根据 2007 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 报,医药制造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 21.93 万吨,位居全国前七位。环境管理 是政府管理职能和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制药工业, 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更是环境监管和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因此通过分析 比较中美两国环境管理体系和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得出两者各自的特 点和异同,从而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制药工业的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体系提供借 鉴。他们指出,常规污染物方面,美国制药标准控制指标包括 pH、TSS、BOD5、 COD 氨。 中国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动植物油、粪大肠杆菌数、 色度( 稀释倍数) 总有机碳、总氮和总磷,包含的指标更全面在特征污染物方 面,美国制药标准侧重总氰化 物和有机污染物,其选取的有机污染物类别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且指标数量 多于中国; 另一方面,中国除规定总氰化物和有机有毒污染物指标外,增加了 重金属类的控制,并提出急性毒性当量( HgCl2 毒性当量) 指标,常用的水质 毒性测试方法有鱼类毒性、细菌毒性等。传统的化学物理分析方法等定量分析 污染物中主要成分的含量,但是不能直接和全面地反映各种有毒物质对环境的 综合影响。 生物测试能够弥补理化检测方法的不足,发光菌毒性实验是监测工 业废水污染物综合毒性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中国制药标准采用发光细菌急 性毒性测定方法作为检测废水毒性的方法。在污染物指标限值方面,美国标准 包含日最大浓度和月平均浓度,中国标准只规定出最大污染排放值,以日均值 计;整体而言,中国的指标排放限值远比美国标准严格,这一要求对于制药企 业的污染控制、达标排放、标准的实施和执法力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中国制药标准仅适用于企业直接向环境水体排放的行为,不包含系统的预 处理标准;此外,在有机有毒污染物指标的选取上与美国存在很大差异,且数 量相对少于美国,在制药新标准推行过程中,应通过调研等多种渠道关注标准 实施效果和标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适用范围的区分、衔接、应用、达标判别等 方面的问题。 (董佩佩, 徐祖信, 李怀正, 金伟,中美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 放标准比较分析,环境科学与管理,第 37 卷第 3 期 2012 年,46-51) 有上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知道在法规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不大,但 是我们的污染问题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是为什么呢?一方面我国政府 在污染物处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少,这与污染处理耗资大的实施相反,导致很多 企业没有能力去进行这项工程。另一方面对企业污染物排放、处理情况监督不 严,导致许多企业铤而走险,不愿意去进行污染物的处理。还有一方面也很重 要,就是我国污染物处理,比如有毒有机试剂等的收集、运输、第三方机构等 管理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够强大,大致企业在处理废弃物是困难重重。 实验动物学科的发展是衡量医药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实验动物是生命科 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条件。实验动物废弃物管理是目前各单位开展实验动 物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实验动物在饲养、 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有些 涉及生物安全,如不妥善处理,可能影响环保甚至危害工作人员的健康。 因此, 合理利用好实验动物,做好实验动物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对实验动物废弃物的 管理, 是顺应国家对实验动物科学规范管理的发展趋势,是对实验动物后续处 理的重要步骤。为此,我院实验动物管理部门将实验动物废弃物处理工作规范 化和程序化, 对保护环境、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广大师生员工 对实验动物科学规范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现状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根据现有的有关动物管理方面的宪法和法律,大部 分地区或科研单位、有科研工作的企业等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这些管理 办法详细明确,但是到底有多少单位是按照办法去做的就不得而知了,所以说 还缺乏对本项工作的一个有力的监督。由单位自行设立的监督机构对本单位自 身进行监督的结果肯定是不能得到很大信服的,所以行业内需要专门的部门来 对各个单位的实验动物废弃物处理情况进行有力监督。 韩建红在其文章中对实验动物废弃物的危害进行了概述,包括实验动物在 饲养、 教学、 科学研究等过程中所产生的垫料、实验动物尸体、组织、排泄 物等 其中有些对人动物和环境有微生物性、 化学性或放射性的危害,如不妥 善处理,可能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及动物的健康安全;动物尸体流入市场危害 食品安全,污染环境等。另外,有些动物可能有极大的危险性,如感染烈性传 染病等。如果用后不予处理或处理不当,都会引发疾病扩散、传播。这些危害 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实验动物尸体及其废弃物具有潜在危害的特 性 ,处理不当将会传播疫病、污染环境、威胁食品安全 ,尤其是传播疫病,有 “非典” 、禽流感的警示 ,所以动物尸体及其废弃物必须特殊处理。 (韩建红 赵明德 吴志邦,浅谈我院实验动物废弃物的管理,Seek Medical And Ask The Medicine 2012 年第 10 卷 第 6 期,274-275) 对于实验动物废弃物,我国没有具体的法律文件,一般是各地或各单位根 据行业特点和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法规,总的依据主要是 医疗废弃物管理条 例 、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中华人民共 和国动物防疫法等。 (陶雨风,刘忠华,毕玉春,唐丹舟,藏捷昕,国内外实 验动物管理体制及法规条例的比较,实验动物科学,第 28 卷 第 4 期,2011 年 8 月) 翁顺太等人重点研究了重点实验动物废弃物处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废弃物的贮存 1 原则 废弃物应定期清理。动物房内应有足够的贮存空间来贮存暂时无法立 即处理的废弃物。废弃物贮存区应与其它功能区域分隔,尽量远离动物饲养区、 人员休息区及主要运输线。贮存室必须密闭, 避免臭气外泄, 防止苍蝇、蟑螂、 蚊子及啮齿类动物侵入。废弃物除用塑胶袋密封外,应以贮存桶盛载,避免搬运 中泄漏、渗出、逸散、飞扬、散发恶臭, 盛载废弃物容器应选择金属或塑胶材 料, 坚固耐磨, 贮存容器及设施应经常清洗保持清洁。感染性废弃垫料要包装 密封于有生物危害标志的专用塑胶袋中,贮存在独立场所不得超过 24 h , 最好 当日换出的垫料当日灭菌送出。在清理时要注意避免气溶胶的产生,工作人员要 配备防护措施。放射性废弃垫料要用有黄色放射性物质标志的塑胶袋包装, 于 特定的容器中暂时贮存, 待容器装满后由专人收集处理, 在清理过程中避免产 生气溶胶,工作人员需穿戴防护装备。生物性废弃物需冷藏以免分解腐败。 2 分类存放 黑色包装容器( 袋), 装生活垃圾; 黄色包装容器( 袋), 有生物危险标识 , 装实验或医疗废弃物( 已灭活); 红色包装容器( 袋) 或 专用存放处, 有生物危险标识, 装实验或医疗废弃物( 未灭活)、可回收容器、 器械。 3 防护性存放 坚固硬质包装物或容器,装尖锐物体; 可回收器械污染后 置入消毒液中或置于专用存放区; 指示性存放,带颜色塑胶袋, 并标识专区。 二、废弃物的处理 1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1. 1 垫料 垫料是数量最大的废弃物,其数量涉及处理费用的高低。减少废弃 物的量是解决废弃物污染问题的最佳途径,可依据饲养动物的种类、最大动物饲 养空间、更换垫料的频率来估算废弃垫料的生产量, 以安排贮存空间、运送工 具和人力,其次废弃物清理、搬运、收集、储存及处理应建立一套工作规范,一 切操作按有关法令规定执行。设置负压式废弃垫料收集装置,避免垫料在清理过 程中随空气散布。工作人员穿戴防护装备,如工作眼罩、口罩、面罩、手套和长 筒靴等。不同污染程度的废弃垫料,应以不同方式处理。一般性无害废弃垫料, 指单纯动物实验所清理出来的垫料,可直接进行最终处理, 常用方法包括堆肥和 苗圃处理、焚烧、经下水道排放或视作一般废弃物掩埋 。焚烧方式处理垫料符 合环保要求,但费用高( 需建造专用的焚烧炉) ; 经下水道排放,每年应定期处 理窨井中沉淀下的污泥,处理方法按窨井容积加入 5%生石灰 ,搅拌作用 24 h 后, 可用作肥料; 掩埋处理,应注意的是有传染性或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垫料、感 染性废弃垫料需经灭菌后方可当无害化废弃垫料予以掩埋。 1. 2 动物尸体 动物尸体是实验动物设施产生的主要废弃物之一。设施中必 须设置容量充足的冷藏设备暂时贮存尸体。感染病原微生物或放射性物质的动 物尸体, 可以直接掩埋或焚烧。感染性的动物尸体应用装载生物危害物质的塑 胶袋妥善包装,经蒸汽高温高压灭菌后, 再以一般处理无害性动物尸体方法如置 入冷冻库冷冻保存( 较大动物尸体可经适当肢解), 尸体由冷冻库取出后需先解 冻再予以焚烧以避免燃烧不完全及浪费燃料。解冻时应在适当的场所,避免解冻 水之污染。放射性动物尸体,应以装载放射性物质的塑胶袋妥善包装, 利用专用 烘箱以 60 70将尸体水分烘干。为避免烘干过程产生恶臭,可利用微波炉 加热使水分分离, 经干燥后的动物尸体可按废弃放射性材料处理方法处理。尸 体无害化处理方法有:( 1)化制: 在特设的加工厂中进行处理, 不仅对尸体进行 消毒处理, 还可提取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如工业用油脂、骨粉、肉粉等;( 2)掩 埋: 尸坑深应 2 m 以上;( 3)腐败: 将尸体投入专用尸体坑, 使其腐败以达到 消毒目的。但此法不适于芽孢菌致病死亡的动物尸体处理;( 4)焚烧: 此法最彻 底,但费用高。动物尸体解剖室是产生危害性物质的来源之一, 组织固定液( 如 福尔马林) 和动物身上的病原微生物( 如 LCMV 、结核杆菌或其他人类的病原 菌) 如果没有适当的防护措施, 不但会直接危害工作人员,也可能泄漏污染环境, 所以尸体解剖室应设置负压式解剖台。排气需经过处理去除微生物或化学物。 2 液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在实验动物场, 每天清洗笼、舍、器械及地板, 有大量污水从动物室、洗 笼机、洗涤间经下水道排放。这些废水主要含有动物排泄的粪尿, 如符合排放 标准,可直接排入废水处理系统, 不会造成环保问题。 实验动物设施需定期清 洁消毒,所使用的消毒剂一般含有抗菌物质、清洁剂、 pH 缓冲剂 、去毛剂和 除臭剂等, 要按指示稀释浓度使用,避免过量使用造成污水增加, 使用后要彻底 清洗,避免残留物形成不溶性化合物,对动物有害。啮齿类动物设施一般不设排 水口, 必须有排水口的动物房 ,其排水口的位置、口径大小、排水沟及地板斜 度必须符合标准, 避免排水困难造成积水, 并能做到有效密封。排水管与主干 道间应直接连接,不宜弯曲太多。感染性动物实验设施所产生的废水或许含有致 病微生物,最好能先集中在贮水池中消毒, 需经化学处理消毒( 如次氯酸钠和臭 氧等) 或加热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 气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氨、氯、硫化氢和硫醇等具特殊气味的有害气体,由动物粪尿发酵分解产生。 其中氨的浓度最高,因而以其浓度作为判断有害气体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有害 气体浓度过高,可直接刺激实验动物和人的眼结膜、鼻腔及呼吸道的黏膜导致流 泪、咳嗽并损害动物与人的健康。为减少臭气、粉尘的产生而造成的影响, 在 规划实验动物设施时就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如实验动物设施单独设置, 与办公室 分开, 安装独立的空调系统或脱臭设备, 利用压差控制臭气的外泄等。对啮齿 类动物,降低饲养密度、增加垫料更换次数、增加动物室的通风换气次数、使用 通风换气的 IVC 饲养盒、使用隔离器及层流架等都可减少废气的产生和扩散。 大型动物可通过增加清洗排泄物次数、保持室内干燥、定期药浴控制体外寄生 虫感染来减少臭气的产生。废气需经高效过滤方可向大气中排放,各种过滤器应 定期清洗、消毒或者更换, 排风口不能设置成垂直向上。粉尘又称气溶胶,是指 空气中浮游的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固体和液体粒子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物。 动物室的粉尘主要来源于未经过滤的空气以及室内的动物皮毛、排泄物、饲料 屑及垫料等。作为过敏源,粉尘可引起动物和人的呼吸系统疾病和过敏性皮炎, 还是病原微生物的载体 ,可促使微生物扩散而引起多种疾病。清理废弃垫料时, 使用气罩可减少粉尘的产生。粉尘需经高效过滤方可向大气中排放,各种过滤器 应定期清洗、消毒或者更换。 三、涉及生物安全方面的废弃物的处理程序 1 预处理 化学消毒: 包括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氮、有机汞和氨基甲酸 酯类等; 物理消毒: 包括巴氏消毒、微波、辐照等方法。 2 实验室处置 化学灭菌: 消毒剂高浓度、长时间作用; 物理灭菌: 高 压、煮沸或高强度辐照; 直接焚烧; 物理或化学处理后掩埋。 3 移送处置 生活垃圾的移送处理按常规。 3. 1 医疗垃圾移送处理 承办医疗垃圾移送处理的单位要具备相应的资质,最 好是专业环保单位; 应签订正式合同; 议定移送时间,安排好移送前废弃物的存 放和保护事宜; 确保移送工具能满足生物安全的要求, 应密封并保证途中不泄 漏、不遗失; 应办理移送交接的各项手续。 3. 2 可重复利用器械的回收 灭菌、清洁,彻底去除污染病原微生物。如某些 传染性材料可以用化学消毒剂消毒, 实验室常用的为苯酚和次氯酸钠溶液。放 入消毒液内的吸管、玻片、毛细管等均应浸泡过夜后方可处理, 吸管等应在 65 的热水中漂洗或用水煮沸后再按常规法洗净。盛消毒液的玻璃器皿在重新换 液前应进行高压消毒,以防耐消毒剂的细菌滋生。当存在大量血液时,可用强次 氯酸盐进行消毒。 3.3 含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理 进行放射性实验所产生的废弃物,如果属于短半 衰期且放射性较低的物品,放置 6 10 个半衰期后可焚烧处理。其他放射性 废弃物, 应进行中、长期安全包装后送放射性废物处理站处理。 四、如何加强实验动物废弃物的管理工作 1 分工负责 加强管理 实验教学中心在废弃物的管理方面应遵循以下几方面:1 实验室在废弃物 的管理方面应严格执行“ 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 的原则。2 实验室 管理人员考核范围应包括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及实施情况。3 成立相应的领导 小组进行不定期检查。对没有严格执行的个人和实验室进行整顿,督促其严格 遵守制度。 加强宣传,提高安全意识 在提高科研人员对废弃物危害的认识时,首先,定时对进入实验室的相关 人员进行宣传、培训、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其次,教诲相关人员用 原则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考虑和处理实验中出现的污染问题。杜绝乱排放、 乱丢弃的行为。最后,正确指导科研人员处理实验后的废弃物。 相对于科研用的化学废弃试剂,实验动物的处理技术相对简单,可操作性 性强,所以存在着重视程度不高的弊端,许多实验室对进行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表耕耘专业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地理知识简解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上海短期劳动合同相关规定
- 2025年高温防暑试题及答案
- 2025关于国际贸易合同的新规定
- 2025年甘肃省陇南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合作加盟协议范本
- 2025年无固定期限合同解除策略详解
- 项目进度管理报告表
- 词的韵律美:初三诗词诵读课教案
- 金融科技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 肝脓肿合并糖尿病业务查房
- 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题库实验室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
- 企业员工职业道德考核制度
- 公司安全事故隐患内部举报、报告奖励制度
-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 南外初中小语种课程设计
- 【上海市塑料探究所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论文)8200字】
- Unit2 Whats your hobby-教案人教精通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必刷题】2024五年级英语上册一般过去时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 T-CTSS 86-2024 原味茶饮料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