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院建设标准_第1页
妇幼保健院建设标准_第2页
妇幼保健院建设标准_第3页
妇幼保健院建设标准_第4页
妇幼保健院建设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妇幼保健院、所建设标准 (报批稿) 编 制 说 明 妇幼保健院、所建设标准是根据国家计委计标19872323 号关于制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的几点意见和建设部、国家计委90建标字第 519号关于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工作暂行 办法的要求,由卫生部主编,由贵州、福建、天津、黑龙江、广西、青海省(自治区、直辖市) 卫生厅(局)组成的编制组具体编制。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建设经验,分析 论证了大量资料,遵循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充分利用卫生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卫 生服务需求,贯彻国家的有关政策,多次征求各有关部门、单位及专家的意见,最后召开了全国 审查会议,会同各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建设标准共分七章:总则、建设规模、选址、建筑面积指标、用地指标、建筑标准、仪器 设备装备标准。 本标准系初次编制,在试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 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卫生部计划财务司基建处(北京后海北沿 44号,邮政编码 100725),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1992年 1月 22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妇幼保健院、所工程建设的科学管理,合理确定和正确掌握建设标准,推 动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 本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妇幼保健院、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 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建设标准的尺度。 第三条 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全国妇幼保健院、所的建设。 第四条 妇幼保健院、所的建设必须贯彻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充分利用卫生资源, 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卫生服务需求,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发展的关系。 第五条 妇幼保健院、所的建设,应执行本建设标准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及定额指 标。 第二章 建设规模 第六条 妇幼保健院、所,应根据所在地区的人口数量及密度、经济、地理、交通和服务半 径等因素,合理确定建设规模。 第七条 机构设置,人员配备: 一、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按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妇幼保健院(所),地(市、州、盟)设 妇幼保健院(所),县(市、区、旗)设妇幼保健所。有条件的县,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可设妇 幼保健院。 二、县以上(含县)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员编制总额,一般按人口的 110000 配备;地广人稀、 交通不便的地区和大城市按人口的 15000 配备;人口稠密的省按 115000 配备。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盟)、县(市、区、旗)妇幼保健院、所人员规模按照 卫生部、劳动人事部(86)卫妇第 2号文确定。 四、各级妇幼保健院、所,有条件需设正规床位,其人员按综合医院建筑标准和乡(镇)卫 生院建设标准相应规模床位与人员比例增加人员编制。 第三章 选 址 第八条 妇幼保健院、所的选址应符合当地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医疗网点布局的要求。 第九条 妇幼保健院、所地址确定宜符合下列要求: 一、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 二、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农田; 三、便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 四、环境安静,不宜与市场、学校、幼儿园、公共娱乐场所、交通干线毗邻,且不宜远离居 民区; 五、地形力求规整,场地干燥,并有必要的防洪排涝设施; 六、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并远离污染源和高压线路。 第四章 建筑面积指标 第十条 妇幼保健院、所保健业务用房人均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表 1规定。 妇幼保健院、所保健业务用房人均建筑面积指标表 表 1 其中: 级别 人员编制 (人) 人均建筑 面 积 (平方米) 保健用房 医技用房 辅助用房 行政用房 省(自治区、直 辖市) 妇幼保健 院(所) 12080 3638 18.019.8 3.24.2 9.49.1 5.44.9 地(市、州、盟) 妇幼保健院(所) 6040 3940 20.621.6 4.75.2 9.08.8 4.74.4 县(市、区、旗) 妇幼保健所 4020 4041 21.622.6 5.25.7 8.88.6 4.44.1 注:1.为便于说明,表中人均建筑面积的每一组有幅度的数字,左边的称为下限,右边的称为上 限,下同。 2.省(自治区、直辖市)妇幼保健院(所)人员编制在 99人以下的采用上限指标,100 人以上的采用 下限指标;地(市、州、盟)妇幼保健院(所)人员编制在 49人以下的采用上限指标,50 人以上的 采用下限指标;县(市、区、旗)妇幼保健所人员编制在 29人以下的采用上限指标,30 人以上的 采用下限指标。 第十一条 妇幼保健院、所各类保健业务用房所占比例,宜按表 2控制。 妇幼保健院、所各类保健业务用房所占比例 表 2 其中: 级别 人员编制 (人) 比 例 合 计 (%) 保健用房 医技用房 辅助用房 行政用房 省(自治区、直辖市) 妇幼保健院(所) 12080 100 5052 911 2624 1513 地(市、州、盟) 妇 幼保健院(所) 6040 100 5354 1213 2322 1211 县(市、区、旗) 妇 幼保健所 4020 100 5455 1314 2221 1110 注:妇幼保健院、所保健业务用房所占比例上、下限的采用,同表 1附注。 第十二条 妇幼保健院、所设置正规床位的,按相同规模的综合医院或乡(镇)卫生院床位面 积指标相应增加。 第十三条 有专职科研人员的妇幼保健院、所,可按每名专职科研人员 25平方米另行增加建 筑面积。 第十四条 承担妇幼保健在职人员培训任务,且所在地未设在职卫生人员培训机构的,省(自 治区、直辖市)妇幼保健院(所)按 50名学员,每名学员另行增加 9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学员宿舍; 地(市、州、盟)、县(市、区、旗)妇幼保健院、所按 40名学员,每名学员另行增加 5平方米建筑 面积的学员宿舍。 第十五条 妇幼保健院、所在职工住宅、单身宿舍的建设,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用地指标 第十六条 妇幼保健院、所保健业务用房的用地,应根据当地土地资源状况,建筑布局力求 合理,提高土地的综合使用效益,同时考虑以后的发展。 第十七条 妇幼保健院、所保健业务用房人均用地指标,应符合表 3规定。 妇幼保健院、所保健业务用房人均用地指标表 表 3 级 别 人员编制(人) 人均用地指标(平方米) 省(自治区、直辖市)妇幼保健院(所) 12080 4959 地(市、州、盟)妇幼保健院(所) 6040 5363 县(市、区、旗)妇幼保健所 4020 5565 注:妇幼保健院、所保健业务用房人均用地指标上、下限的采用同表 1附注。 第十八条 妇幼保健院、所设置正规床位的,按相同规模的综合医院或乡(镇)卫生院床位用 地指标相应增加。 第十九条 承担专职科研、在职人员培训任务的妇幼保健院、所,经过申报增加业务用房建 筑面积后,其用地指标也相应增加。 第六章 建筑标准 第二十条 妇幼保健院、所保健业务用房根据安全、卫生、适用的原则和使用功能要求,一 般情况下采用混合结构,但对地质复杂、规模大、层数多、地震裂度高的也可采用框架结构。 第二十一条 保健业务用房的室内净高应不低于 3米。 第二十二条 给排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污水排放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三条 保健业务用房层数在四层及四层以上的应安装电梯。 第二十四条 保健和主要业务用房地面宜采用便于清洗的建筑材料;室内装修应符合表面光 滑洁净、色调舒适明快的要求。 第二十五条 妇幼保健院、所保健业务用房的单方造价,以当地住宅造价的 1.52 倍为宜。 第七章 仪器设备装备标准 第二十六条 妇幼保健院、所应根据所承担的基本任务配备仪器设备,并符合表 4规定。 仪器设备装备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妇幼保健院(所)仪器设备装备标准 表 4 序号 设 备 名 称 必备量 序号 设 备 名 称 必备量 1 生物显微镜 15 32 微量元素测定仪 1 2 氦氖激光治疗仪 1 33 分析天平(1/10 万) 1 3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 1 m 分析天平(1/万) 1 4 电测听仪 2 34 纯水装置 1 5 五官科综合治疗台 2 35 X光机(400-800mA) 1 6 纤维食道镜 1 36 复印机 1 7 牙科综合治疗台 2 37 摄像机 1 8 万能显微镜 1 38 放像机 1 9 尿液自动分析仪 1 39 心电图机 1 10 照相显微镜 4 40 脑电图机 1 11 电子血球计数仪 2 41 B型超声波诊断仪 1 12 酶标仪 1 42 超声心动图仪 1 13 可见分光光度计 1 43 胎儿心电图机 1 14 低温冰箱 3 44 电子婴儿血压计 1 1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 45 经皮胆红素测定仪 1 16 氨基酸分析仪 1 46 颅内压监护仪 1 17 血气分析仪 1 47 远红外抢救台 3 18 高速冷冻离心机 1 48 万能手术床 3 19 血库冰箱 1 49 呼吸机 2 20 超净工作台 4 50 麻醉机 1 21 生化培养箱 1 51 无影灯(12 孔) 3 2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计 1 52 小儿麻醉机 1 23 自动生化分析仪 1 53 心电监护仪 2 24 切片机 2 54 万能产床 4 25 荧光显微镜(带照相) 1 55 分娩监护仪 1 26 倒置显微镜 1 56 卧式高压消毒锅 1 27 恒温振荡 1 57 微型计算机 5 28 电热恒温真空干燥箱 3 58 急救转运车 1 29 二氧化碳培养箱 3 59 救护车 2 30 液体闪烁计数器 1 60 YA机 1 31 计数器 1 地(市、州、盟)妇幼保健院(所)仪器设备装备标准 序号 设 备 名称 必备量 序号 设 备 名 称 必备量 1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 1 22 二氧化碳培养箱 1 2 生物显微镜 5 23 超净工作台 1 3 强冷光乳腺透照仪 1 24 恒温振荡器 1 4 营养分析仪 1 25 低温冰箱 1 5 弱视斜视治疗机 1 26 呼吸机 1 6 牙科综合治疗台 1 27 分娩监护仪 1 7 小儿营养、生长发育微型电脑 1 28 万能产床 2 8 X光机(300mA 以上) 1 29 万能手术床 3 9 胎儿心电图机 2 30 无影灯(12 孔) 2 10 B型超声波诊断仪 1 31 心电监护仪 1 11 脑电图机 1 32 微型计算机 3 12 红外乳腺检查仪 1 33 救护车 2 13 氦氖激光治疗机 1 34 卧式高压消毒锅 2 14 放像机 1 35 麻醉机 1 15 复印机 1 36 切片机 1 16 电冰箱 5 37 分析天平(1/万) 1 17 万能显微镜 1 38 微量元素测定仪 1 18 可见分光光度计 1 39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1 19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 40 洗衣机 1 20 血球计数仪 2 41 摄像机 1 21 酶标仪 1 县(市、区、旗)妇幼保健院所仪器设备装备标准 序号 设 备 名称 必备量 序号 设 备 名 称 必备量 1 多普勒胎心听诊器 4 25 普通离心机 1 2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 1 26 可见分光光度计 1 3 强冷光乳腺透照仪 1 27 血球计数仪 1 4 电煮沸消毒器 2 28 分析天平(1/万) 1 5 胎心监护仪 1 29 干燥箱 1 6 营养分析仪 1 30 酶标仪 1 7 弱视斜视治疗机 1 31 尿液自动分析仪 1 8 电测听仪 1 32 血红蛋白测定仪 1 9 液氮冷冻治疗机 1 33 新生儿监护仪 1 10 牙科综合治疗台 1 34 婴儿呼吸机 1 11 小儿营养、生长发育微型电脑 1 35 分娩监护仪 1 12 急诊抢救台 1 36 万能产床 2 13 X光机(200mA 以上) 1 37 无影灯(9 孔) 2 14 心电图机 1 38 微型计算机 2 15 B型超声波诊断仪 1 39 洗衣机 1 16 超短波治疗机 1 40 烘干机 1 17 氦氖激光治疗机 1 41 卧式高压消毒锅 1 18 收录机 1 42 救护车 1 19 复印机 1 43 麻醉机 1 20 电视机 1 44 发电机 1 21 录放像机 1 45 隔水式培养箱 1 22 生物显微镜 2 46 输卵管通气仪 1 23 照相显微镜 1 47 摄像机 1 24 电冰箱 2 注:1.本标准是满足各级妇幼保健院、所开展工作基本的仪器设备装备标准。 2.本标准中不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妇幼保健院、所 5000元以下;地(市、州、盟)妇幼保 健院、所 3000元以下;县(市、区、旗)妇幼保健所 1000以下的仪器设备。 3.生活和行政用车按国家配车标准执行。 附件 妇幼保健院、所建设标准 条文说明 前 言 根据国家计委计标19872323 号关于制订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几点意见和建设部、国 家计委90建标字第 519号关于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工作暂行办法的要求,由卫生部主 编,由贵州、福建、天津、黑龙江、广西、青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组成的编制组具 体编制的妇幼保健院、所建设标准 ,现已上报待批。在待批期间,卫生部于 1992年 3月 14日 以卫计发(1992)第 38号文通知试行。 为便于有关部门和咨询、设计、科研、建设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在使用本建设标准时能正确理 解和执行条文的规定,现将妇幼保健院、所建设标准条文说明予以印发,供国内有关部门和 单位参考。 1992年 4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建国四十多年来,全国卫生事业的建设,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关怀领导下,在各有关 部门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很大成绩。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卫生事 业在“八五” 、 “九五”期间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因此,如何保证妇幼保健院、所建设得合理、 适用,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妇幼保健院、所建设标准(以下 简称本建设标准),是在总结我国妇幼保健院、所建设经验基础上,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以保证 妇幼保健院、所开展工作功能的基本要求而编制的。本条阐明编制的目的。 第二条 建设标准对建设项目在技术、经济、管理上起宏观控制作用,使项目决策和建设有 所遵循,监督和检查有所尺度。本条规定本建设标准的作用。 第三条 本条明确了本建设标准的适用范围。 第四条 妇幼保健院、所的建设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贯彻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 充分利用卫生资源,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发展的关系,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卫生服务需 求。本条明确了本建设标准编制的指导思想、方针和原则。 第五条 本条明确了本建设标准与相关标准的关系。 第二章 建设规模 第六条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妇幼保健工作也有所不同。 因此,把人口数量及密度、经济、地理、交通和服务半径等因素作为确定规模的主要依据。本条 明确了本建设标准确定建设规模的条件。 第七条 妇幼保健院、所人员的配备,国家劳动人事部和卫生部(86)卫妇字第 2号颁发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试行)的通知中已有规定,各地应按此文执行: 一、规定了本建设标准确定设置妇幼保健院、所的条件; 二、规定了县以上(含县)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的总额,并对有关特殊地区在人员编制上作 了规定; 三、规定了确定妇幼保健院、所人员规模的依据; 四、对设置临床部的妇幼保健机构,规定了临床部人员配备指标的依据。 第三章 选 址 第八条 本条规定了本建设标准中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选址原则。 第九条 为了合理选择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地点,本条就其中几方面最基本的要求作了规定。 这是从满足开展妇幼保健工作的要求,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和节省投资等方面确定的。 第四章 建筑面积指标 第十条 本建设标准建筑面积指标是根据编制组对 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0 个妇幼保健 院、所的调研材料,以及对全国 2502个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房屋普查资料统计分析,结合妇幼保健 院、所开展工作功能的基本要求而得。建筑面积指标采用“定量”和“定性”方法处理后形成了 表 1。并对表 l内容外有关特殊情况规定两方面的处理原则和使用方法。本指标在使用上比较方 便和灵活,可操作性较强。建筑面积指标经过核算是可以满足开展工作基本需要的。本指标经过 核算,根据国力和各地努力是可以承受和解决得了的。在指标使用上对不同规模妇幼保健院、所 作了规定。 第十一条 本建设标准保健业务用房所占比例是根据编制组调研材料以及全国妇幼保健机构 房屋普查资料统计分析,结合妇幼保健院、所各个科室的工作性质、任务和工作量等情况确定的。 本条由于对保健业务用房建筑面积占整体建筑面积确定了比例,更加方便了单位的使用。 第十二条 本条明确了设置正规床位的妇幼保健院、所,其建筑面积相应增加的依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