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1-3章章末(课件+试题)(打包6套)鲁科版必修2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41页)
编号:115887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60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4-23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3.6
积分
- 关 键 词:
-
创新
立异
设计
学年
高中化学
章章末
课件
试题
打包
鲁科
必修
- 资源描述:
-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1-3章章末(课件+试题)(打包6套)鲁科版必修2,创新,立异,设计,学年,高中化学,章章末,课件,试题,打包,鲁科,必修
- 内容简介:
-
章末归纳整合 请分别用一句话表达下列关键词 取代反应 烃 同分异构体 分馏 裂化 加成反应 干馏 酯化反应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聚合反应 提示 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 (或原子团 )被其他原子 (或原子团 )代替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 。 烃:仅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 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两种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 分馏:通过加热和冷凝 、 把液体混合物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产物 。 裂化: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 , 把相对分子质量大 、 沸点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 、 沸点较低的烃 , 这种方法称为石油的裂化 。 加成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不饱和键上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 (或原子团 )直接结合成新的化合物分子的反应 。 干馏: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 , 叫做煤的干馏 。 酯化反应:酸和醇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 聚合反应: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生成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 1 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的比较 提示 取代反应 置换反应 反应物中不一定有单质生成物中一定没有单质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一定有单质 反应能否进行 , 受温度 、光照 、 催化剂等外界条件的影响较大 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遵循金属活动性及非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 反应逐步进行 , 很多反应是可逆的 反应一般为单方向进行 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比较 提示 比较 概念 内涵 比较的 对象 分子式 结构 性质 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 、中子数不同的核素 (原子 )互称为同位素 核素 (原子 ) 电子排布相同 , 原子核结构不同 物理性质不同 、化学性质相同 同素异形体 由同一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 称为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单质 均用元素符号表示则相同 , 如金刚石与石墨均用“ C”表示 , 分子式也可不同 , 如3 单质的组成或结构不同 物理性质不同 ,化学性质相似 符号表示不同,如: 11 H 、21 H 、31 H 比较 概念 内涵 比较的 对象 分子式 结构 性质 同系物 结构相似 , 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 互称为同系物 有机化 合物 不同 结构相似,官能团类型与数目相同 物理性质不同 , 化学性质相似 同分异 构体 分子式相同 、 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 相同 不同 物理性质不同 , 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裂化 、 裂解的比较 提示 石油炼制的方法 分馏 催化裂化 石油的裂解 常压 减压 原理 用蒸发冷凝的方法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蒸馏产物 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 , 把相对分子质量大 、 沸点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小 、 沸点低的烃 在高温下 , 把石油产品中具有长链分子的烃断裂为乙烯 、丙烯等小分子烃 主要原料 原油 重油 重油 含直链烷烃的石油分馏产品(含石油气 ) 主要产品 溶剂油 、汽油 、 煤油 、 柴油 、重油 润滑油 、 凡士林 、 石蜡 、沥青 、 煤焦油 抗震性能好的汽油和甲烷 、 乙烷 、 丙烷 、 丁烷 、 乙烯 、丙烯等 乙烯 、 丙烯 、1,3 丁二烯等 乙烯 、 苯的性质比较 提示 甲烷 乙烯 苯 分子式 26构式 结构特点 CC(单键 )碳原子的化合价已达 “ 饱和 ” ,正四面体分子 (双键 ) 碳原子的化合价未达 “ 饱和 ” ,平面形分子 苯环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平面形分子 空间构型 正四面体 平面结构 平面正六边形 物理性质 无色气体,难溶于水 无色液体 续表 主要反应类型 取代 加成、聚合 取代 取代反应 卤代 能与硝酸等取代 加成反应 能与 发生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 酸性 液不退色 酸性 液退色 酸性 液不退色 燃烧火焰明亮并呈淡蓝色 燃烧火焰明亮 ,带黑烟 燃烧火焰很明亮 ,带浓烈的黑烟 鉴别 溴水不退色或酸性 液不退色 溴水退色或酸性 液 退色 溴水加入苯中振荡分层 , 上层呈橙红色 , 下层为无色 油脂和矿物油的比较 提示 酯 油脂 矿物油 结构特点 多种烃 油及其分馏产品 ) 化学 性质 水解 水解、氢化 具有烃的性质,不能水解 提示 乙酸 水 乙醇 碳酸 分子结构 2羟基直接 相连的原子 或原子团 H 遇石蕊试液 变红 不变 红 不变红 变浅红 乙酸 水 乙醇 碳酸 与 反应 反应 反应 反应 与 应 不反 应 不反应 反应 与 应 水解 不反应 不反应 与 应 水解 不反应 反应 酸性强弱 二糖和多糖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提示 8 蛋白质的性质 提示 (1)水解 蛋白质最终水解生成各种氨基酸 。 甘氨酸: (2)盐析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无机盐溶液时 , 会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 加入水时 , 蛋白质仍然可以溶解 , 不会影响蛋白质的生理活性 。 (3)变性 蛋白质失去活性而变质 。 使蛋白质变性的途径有:紫外线 、热 、 强酸 、 强碱 、 重金属盐及某些有机试剂的作用 。 变性后的蛋白质不能复原 。 (4)颜色反应 蛋白质跟浓 (5)蛋白质被灼烧时 , 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 利用此性质可鉴别丝织品 。 1 关于烷烃的 7条重要规律 提示 (1)烃类物质中 , 相对分子质量小于 26的一定是甲烷 。 (2)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的烃只有甲烷 。 (3)设烷烃的通式为 2, 则 2n 2) M氯取代物的种类数相同 。 (4)烷烃分子中某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个数 4与该碳原子结合的其他碳原子的个数 。 (5)甲烷分子中碳氢质量比为 3 1, 是所有烃中含碳质量分数最小的 , 含氢质量分数最大的 。 (6)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时 ,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烷烃耗氧最多 。 (7)卤素分子与烷烃发生取代反应时 , 一个卤素分子只能取代一个氢原子 。 2有机反应中硫酸的作用 提示 在有机反应中,硫酸的地位比较重要,因此我们要分清硫酸在不同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 1) 催化剂、脱水剂:实验室制乙烯 ( 浓 。 ( 2) 催化剂、吸水剂:酯化反应、制硝基苯。 ( 3) 只作催化剂:酯的水解,蔗糖、淀粉、纤维素的水解。 3 提高酯化反应产率采取的措施 提示 (1)用浓 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2)加热将酯蒸出 , 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3)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 , 并用冷凝回流装置 。 4 多糖水解程度的判断方法 提示 (1)依据 淀粉在酸的作用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 。 反应物淀粉遇碘能变蓝色 , 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产物葡萄糖遇碘不能变蓝色 , 能发生银镜反应 。 依据这一性质可以判断淀粉在水溶液中是否已发生了水解和水解是否已进行完全 。 (2)现象及结论 现象 结论 水解后的溶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没有水解 水解后的溶液遇碘不变蓝色 完全水解 既能与新制 H)2反应,又遇碘变蓝 部分水解 提示 (1)反应物 (单体 )系数写为 n, ” 前面 。 (2)确定高聚物结构简式 , 并写在 “ ” 后面 。 先将单体中的不饱和键断开 , 断键原子各分一个电子 , 然后 ,单体中断键的原子同其他分子中的断键原子结合起来 , 依次重复 , 形成高聚物 。 有时同一个分子中断多个不饱和键 ,这就需两端断键的原子与其他分子中断键的原子相结合 ,而内部的其他断键原子再结合成不饱和键 。 写高聚物的结构简式时 , 结构单元用 括起来 , 右下角注明结构单元的数目 n。 6 常见有机物的鉴定 提示 物质 试剂与方法 现象与结论 烷烃和含碳碳双键的物质 加入溴水或酸性 退色的是含碳碳双键的物质 苯与含碳碳双键的物质 同上 同上 醇 加入活泼金属钠;加乙酸 、 浓 加热 有气体放出;有果香味酯生成 羧酸 加紫色石蕊溶液 ;加显红色;有气体逸出 酯 闻气味或加稀 香味;检验水解产物 淀粉检验 加碘水 显蓝色 蛋白质检验 加浓硝酸微热 (或灼烧 ) 显黄色 (烧焦羽毛气味 ) 学科思想培养三 方向一 烃的燃烧规律 燃烧通式: C x H y ( x 2 点燃x O C x H y O z ( x y4 2 点燃x O 1 烃完全燃烧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 ( 1) 燃烧后温度高于 100 时,水为气态: V V 后 V 前 1 y 4 时, V 0 ,体积不变,对应有机物 3 y 4 时, V 0 ,体积增大。 y 4 时, V 0 ,体积减小,对应有机物只有 。 ( 2) 燃烧后温度低于 100 ,水为液态: V V 前 V 后 1 积总是减小。 ( 3) 无论水为气态,还是液态,燃烧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都只与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有关,而与烃分子中的碳原子 数无关。 2 判断混合烃的组成规律 在同温同压下 , 1体积气态烃完全燃烧生成 当为混合烃时 , 若 x 2, 则必含 y 2时 , 必含 3 烃完全燃烧时的耗氧规律 (1) 物质的量相同的烃 氧量多少决定于 ( x ,生成 x 值,生成水量多少决定于 (2) 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时,因 1 m (12 g) 耗 m 4 m (4 g) 耗 m 故质量相同的烃, H% 越高 ( 即y / x 越大 ) ,耗氧量越多,生成的水越多, (3)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 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 , 只要混合物总质量一定 , 完全燃烧后生成 22的量也一定相等 。 满足上述条件的烃有: 68 ) 单烯烃 (环烷烃 。 【 例 1】 现有 (1)等质量的以上物质完全燃烧时耗去 (2)同状况 、 同体积的以上三种物质完全燃烧时耗去 _; (3)等质量的以上三种物质燃烧时 , 生成二氧化碳最多的是 _, 生成水最多的是 _。 (4)在 120 、 105 有两种气态烃和足量的氧气混合点燃 , 相同条件下测得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发生变化 , 这两种气体是 _。 解析 (1) 等质量的烃 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耗氧量越大, 2、62,故 2最多; (2) 等物质的量的烃 ( x 的值越大,耗氧量越大, x 44 2 、2 44 3 、 2 64 故 2最多; (3) n (C n (C ) ,因为等质量的 n (C ) 分别为116 1 、128 2 、130 2 ,128 2 最大,故 n (12n (H) 12116 4 、12128 4 、12130 6 ,1211 6 4 最大,故 2O 最多。 (4) 温度 100 条件下,当烃分子中含有 4 个氢原子时,该烃完全燃烧前后气体体积不变, y 4 的为 答案为 答案 ( 1) C H 4 ( 2) C 2 H 6 ( 3) C 2 H 4 ( 4) C H 4 、 C 2 H 4 方向二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 1 等效氢法 在确定同分异构体之前 , 要先找出对称面 , 判断 “ 等效氢 ” , 从而确定同分异构体数目 。 有机物的一取代物数目的确定 , 实质上是看处于不同位置的氢原子数目 。 可用 “ 等效氢法 ” 判断 。 判断 “ 等效氢 ” 的三条原则是: (1)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如 个氢原子等同 。 (2)同一碳原子上所连的甲基是等效的;如 C(中的 4个甲基上的 12个氢原子等同 。 (3)处于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 如 个氢原子等同;乙烯分子中的 4个 分子中的 6个氢等同; C(8个氢原子等同 。 2 定一移二法 对于二元取代物 (或含有官能团的一元取代物 )的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 可固定一个取代基位置 , 再移动另一取代基位置以确定同分异构体数目 。 3 基团位移法 该方法比等效氢法来得直观 , 该方法的特点是 , 对给定的有机物先将碳键展开 , 然后确定该有机物具有的基团并将该基团在碳链的不同位置进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