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4.DOC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1-4章(章末综合检测+复习课)(打包8套)新人教版选修4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16009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1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4-24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3.6
积分
关 键 词:
步步高 学案导学 设计 学年 高中化学 综合 检测 复习 温习 打包 新人 选修
资源描述: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1-4章(章末综合检测+复习课)(打包8套)新人教版选修4,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学年,高中化学,综合,检测,复习,温习,打包,新人,选修
内容简介:
1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 2014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 4 (时间: 100分钟 满分: 100 分 ) 一、选择题 (本题共 16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 列变化中一定为放热反应的是 ( ) A g)=l) H 44.0 kJ 1 B N2(g) O2(g)=2NO(g) H 182.6 kJ 1 C形 成化学键过程中放出 862 D能 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答案 D 解析 图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必是放热反应。 2 的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 1 N 键需要吸收167 成 1 N 键需放出 942 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1 4气体转变为 75 B 1 4气体转变 为 82 C 1 4气体转变为 75 D 1 4气体转变为 82 答案 B 解析 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反应转化关系为 2N 2, E(反应物键能 ) 6167 E(生成物键能 ) 2942 所以 H 882 kJ 1,即放出 882 3 已 知 胆 矾 溶 于 水 时 溶 液 温 度 降 低 。 胆 矾 分 解 的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为H 2O(s)=s) 5l) H Q1 kJm 1。室温下,若 1 水硫酸铜溶解为溶液放热 Q2 ( ) A 2 B C H H 盖斯定律 H 总 H H ( 0,则 2。 4 灰 锡 (以粉末状存在 )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 s,白 ) 2= H2(g) s,灰 ) 2= H2(g) 2 s,灰 ) Sn(s,白 ) 2.1 kJ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锡 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灰 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锡 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 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答案 D 解析 由 知 )转化为 )是吸热的,当温度低于 时 )自动转化为 ),所以 A、 B、 能选 D。 5在 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H0表示放热反应, H0表示放热反应; “ 中和热 ” 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1 2 a(反应生成 2 时还有 出的热大于 中和热; 25 、 101 , 1 2与 0.5 2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才是 中没有说明生成的水的聚集状态。 6一 种化学冰袋中含有 0H 2O 和 它们混合并用手搓揉就可制冷,且制冷效果能维持一段时间。以下关于其制冷原因的推测肯定错误的是 ( ) A 0H 2O 脱水是吸热过程 B较 长时间制冷是由于 0H 2C铵 盐在该条件下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D 答案 C 解析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0H 2O 和 C 项肯定错误;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晶水合物脱水也是吸热的。 7燃 烧 1 出热量 50 这一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 A 2g) 5O2(g)=4g) 2l) H 50 kJ 1 B g) 5/2O2(g)=2g) l) H 1 300 25=42 H 2 600 2g) 5O2(g)=4g) 2l) H 2 600 kJ 1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简单计算。热化学方程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反应热单位是 kJ 1, 均错; 2 226 (50) kJ 1 2 600 kJ 1, 8根 据热化学方程式: S(l) O2(g)=g) H kJ 1 ,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S(s) O2(g)=g),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 kJ 1 B S(g) O2(g)=g),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 kJ 1 C 1 O2(g)的键能的总和大于 1 (l)和 1 2(g)的键能之和 3 D 1 O2(g)的键能的总和小于 1 (l)和 1 2(g)的键能之和 答案 C 9 已知 H2(g)、 g)和 l)的燃烧热 分别是 285.8 kJ 1、 1 411.0 kJ1和 1 366.8 kJ 1,则由 g)和 l)反应生成 l)的 ) A 44.2 kJ 1 B 44.2 kJ 1 C 330 kJ 1 D 330 kJ 1 答案 A 解析 根据燃烧热的概念,写出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C 2H4(g) 3O2(g)=2g) 2l); H 1 411.0 kJ 1 C 2l) 3O2(g)=2g) 3l); H 1 366.8 kJ 1 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 得: g) l)=l) H 44.2 kJ 1。 10 已 知热化学方程式 : (1)2l)=2H2(g) O2(g) H 571.6 kJ 1 (2)2H2(g) O2(g)=2g) H 483.6 kJ 1 当 1 变为气态水时,对其热量变化有下列描述: 放出; 吸收; 88 其中正确的是 (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答案 D 解析 由盖斯定律,由 (1)2 (2)2 得热化学方程式: l)=g) H 44 kJ 1,故此转化吸收热量,据方程式计算可知, 1 收 热量。 11已 知: g) 2(g) 4(g) 5l) H 2 878 kJ 1 (g) 2(g) 4(g) 5l) H 2 869 kJ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正 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 B正 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C异 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异 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给反应及其反应热看,正丁烷分子储存能量大于异丁烷, A 正确;能量 越高其分子越不稳定, 丁烷转化成正丁烷应该吸热, 两者结构看两者的碳氢键一样多, 12已 知: 2C (s) O2(g)=2CO(g) H 221.0 kJ 1; 2H 2(g) O2(g)=2g) H 483.6 kJ 1。 则制备水煤气的反应 C(s) g)=CO(g) H2(g)的 ) A 262.6 kJ 1 B 131.3 kJ 1 C 352.3 kJ 1 D 131.3 kJ 1 答案 D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由题意知: 1 /2 1/ 2得: H ( 221.0 kJ 1)1 /2 ( 483.6 kJ 1)1/ 2 131.3 kJ 1 4 13已 知 25 时,合成氨反应 N2(g) 3H2(g) 2g) H 92.0 kJ 1,将此温度下的 1 2和 3 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 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23 定测量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 ),则 ) A 25% B 50% C 75% D无 法确定 答案 A 解析 1 2与 3 2反应放热 92 放热 23 3 kJ 1 14已 知氟化氢气体中有平衡关系: 2H 3F3(g)=3g) a kJ 1 H 2F2(g)=2HF(g) b kJ 1 已知 a、 b 均大于 0,则可推测反应: g)=3HF(g)的 ) A (a b) kJ 1 B (a b) kJ 1 C (a 3b) kJ 1 D (kJ 1 答案 D 解析 由 12 32 得: g)=3HF(g) 12 32 12a 32b kJ 1 (kJ 1。 15 g)燃烧的产物是 g)和 g)。已知反应有: (1)H2(g) 12O2(g)=g) H 241.8 kJ 1 (2)12N2(g) O2(g)=g) H 33.9 kJ 1 (3)g)=12N2(g) 32H2(g) H 46.0 kJ 1 下列关于 g)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 A g) 74O2(g)=g) 32g) H 282.8 kJ 1 B g) 54O2(g)=g) 32g) H 161.9 kJ 1 C g) 74O2(g)=g) 32g) H 161.9 kJ 1 D g) 54O2(g)=g) 32g) H 282.8 kJ 1 答案 A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 , 将方程式处理 : (1) 32 (2) (3)得 : g) 74O2(g)=g) 32g) H 282.8 kJ 1。 16氢 气、一氧化 碳、辛烷、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H2(g) 12O2(g)=l) H 285.8 kJ 1 CO(g) 12O2(g)=g) H 283.0 kJ 1 l) 252O2(g)=8g) 9l) H 5 518 kJ 1 g) 2O2(g)=g) 2l) H 890.3 kJ 1 5 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 , 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 ) A B C D 案 B 解析 题中各 H 对应的可燃物的物质的量为 1 它们的 H 分别换算成 1 g 可燃物燃烧的热量 即 可比较。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 6个小题,共 52 分 ) 17 (8 分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 H 2(g) 12O2(g)=l) H 285.8 kJ 1 H 2(g) 12O2(g)=g) H 241.8 kJ 1 C (s) 12O2(g)=CO(g) H 110.5 kJ 1 C (s) O2(g)=g) H 393.5 kJ 1 回答下列各问题: (1)上述反应 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_。 (2)_; _。 (3)燃烧 10 g 出的热量为 _。 (4)_;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_。 答案 (1) (2) 285.8 kJ 1 393.5 kJ 1 (3)1 429.0 4) 283.0 kJ 1 CO(g) 12O2(g)=g) H 283.0 kJ 1 解析 (1)所有燃烧均为放热反应, 均为放热反应。 (2)燃烧热为 1 可燃物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为 285.8 kJ 1, C 的燃烧热为 393.5 kJ 1。 (3)Q 放 10 g2 g 1285.8 kJ 1 1 429.0 (4)由 可得 , CO(g) 12O2(g)=g) H 393.5 kJ 1 110.5 kJ 1 283.0 kJ 1, 其燃烧热为 283.0 kJ 1。 18 (8 分 )丙烷燃烧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途径 : g) 5O2(g)=3g) 4l) H a kJ 1 途径 : g) C 3H6(g) H2(g) H b kJ 1 2g) 9O2(g)=6g) 6l) H c kJmo l 1 2H2(g) O2(g)=2l) H d kJ 1 (a、 b、 c、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 g) C 3H6(g) H2(g)的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_(填 “ 大于 ” 、 “ 小于 ” 或 “ 等于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就需要_(填 “ 放出 ” 或 “ 吸收 ” )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其反应条件是 _。 (2)按途径 反应, 1 3_ 含 b、 c、 ,等量的丙烷通过两种途径完全燃烧时,途径 放出的热量 _(填 “ 大于 ” 、“ 小于 ” 或 “ 等于 ” )途径 放出的热量。 (3)a与 b、 c、 _。 6 答案 (1)小于 吸收 加热 (2)c d 2等于 (3)a c d 2解析 (1)放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小于反应物总能量,吸热反应则相反,对于g) C 3H6(g) H2(g) H b kJ 1判断该反应吸热,故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 物总能量。 (2)将途径 中的三个反应经叠加处理,得到的 H b c b kJ 1 则放出的热量为 c d 2 (3)a c d 2 19 (8分 )火箭推进器中装有还原剂肼 (强氧化剂过氧化氢 (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 0.4 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 (1)写出肼和过氧化氢的结构式: 肼 _,过氧化氢 _。 (2)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 _。 (3)已知 l)=g) H 44 kJ 1,则 16 g 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_ (4)上述反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 _。 答案 (1) H O O H (2)l) 2l)=N2(g) 4g) H kJ 1 (3)4)产物是 2O,对环境无污染 20 (10 分 )红磷 P(s)和 g)发生反应生成 g)和 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中的 。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 _ _。 (2) _ _。 7 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 密闭容器中加入 应达到平衡时 1等于 _;若反应温度由 2,平衡时 2, 2_ 1(填 “ 大于 ” 、 “ 小于 ” 或 “ 等于 ” )。 (3) 工业上制备 将 后降温,再和 因是 _ _。 (4) _, 3(填 “ 大于 ” 、 “ 小于 ” 或 “ 等于 ” )。 (5)终生成两种酸,其化学方程式是 _。 答案 (1)32g) P(s)=g) H 306 kJ 1 (2)g)=g) g) H 93 kJ 1 25% 大于 (3)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降温有利于提高产率,防止产物分解 (4) 399 kJ 1 等于 (5)4=51 (8 分 )试回答下列各题: (1)如图 1 所示是 O 反应生成 O 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 _。 (2)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 已知: H2(g) g)=2g) H 185 kJ 1 请填空: 共价键 H H 能 /(kJ 1) 436 247 _ 图 2中表示氧族元素中氧、硫、硒、碲生成氢化物时的焓变数据,根据焓变数据可确定 a、 b、 c、 写出硒化氢在热力学标准状态下,发生分解反 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 (3)已知 : s) 3CO(g)=2Fe(s) 3g) H 25 kJ 1 3s) CO(g)=2s) g) H 47 kJ 1 s) CO(g)=3s) g) H 19 kJ 1 请写出 _ _。 答案 (1)g) CO(g)=NO(g) g) H 234 kJ 1 (2)434 H 2Se(g)=Se(s) H2(g) H 81 kJ 1 (3)CO(g) s)=Fe(s) g) 8 H 11 kJ 1 解析 (3)根据盖斯定律处理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 (3 2 ) 16即可得到 CO(g) s)=Fe(s) g) H 11 kJ 1。 22 (10 分 )将煤转化为水煤气是通过化学方法将煤转化为洁净燃料的方法之一。煤转化为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C(s) g)=高温 CO(g) H2(g)。 C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1-4章(章末综合检测+复习课)(打包8套)新人教版选修4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160098.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