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配套导学案(含解析)(打包30套)苏教版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16214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29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4-25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3.6
积分
- 关 键 词:
-
步步高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温习
配套
导学案
解析
打包
30
苏教版
- 资源描述:
-
【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配套导学案(含解析)(打包30套)苏教版,步步高,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温习,配套,导学案,解析,打包,30,苏教版
- 内容简介:
-
1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学案 6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考纲要求 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盐、氧化物的概念及相互联系。 知识点一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1 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 _、 _或_构成的。 (2)元素:具有 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 组成 单质: 的纯净物。化合物: 的纯净物。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游离态:元素以 _形式存在的状态。 化合态:元素以 _形式存在的状态。 (5)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问题思考】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出理由。 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 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原子与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相对质量几乎相等。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含有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 2 同素异形体 (1)_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 原子个数不同,如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 _性质上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变化属于_变化。 3 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 _。 (2)混合物: _。 2 【问题思考】 2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冰水混合物是混合物吗? 知识点二 物质的分类 1 简单分类法概述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2)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 的 “_”进行, “_”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 2 分类法 :常用的两种是 _法和 _法。 3 无机化合物的树状分类 【问题思考】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述理由。 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3 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2O 反应生成 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知识点三 分散系、胶体 1 分散系 (1)概念: _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 分类标准: _。 根据分类标准在数轴上填写分散系名称。 2 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 _之间的分散系。 (2)分类:按分散剂划分 :如 :如烟水晶 :如烟、雾、云(3)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 应:用一束光通过盛有 H)3 胶体的烧杯时,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上进行观察,可以看到 _,这个现象称作 _,这是由于胶体微粒对可见光的 _而形成的。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 _和 _。 电泳:在 _的作用下,胶体微粒作 _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泳,电泳现象说明 _带电荷。 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聚沉,胶体聚沉的条件有: _。 【问题思考】 4 胶体带电吗?为什么胶体是均一、稳定的? (4)H)3 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_,继续煮沸至液体呈 _,停止加热,即制得H)3 胶体,化学方程式为 _ _ 。一、化学中的分类思想 化学物质种类繁多,化学变化更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许多人因此而感到化学难学,丧失了学习兴趣,所以学不好化学。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掌握化学规律,没建立良好的学科思想,因此也就感到难学,只要方法得当,定能事半功倍。 1 物质的交叉分类 由于物质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也就是说对某一物质而言就可以在不同的分类标 准下“ 扮演不同的角色 ” ,如对于下列几种盐: 4 你认为可怎样进行分类? 2 物质变化的分类 物质的变化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两种变化的区别 物理变化: _的变化。如:酒精挥发 (形状、状态改变 )。 化学变化: _的变化。如:铁生锈、光合作用等。化学变化 中常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生成固体或沉淀。 (2)两种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中 _有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 _有化学变化。 3 化学反应的分类 化学反应 按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数目多少分为 按反应中 分为 离子反应非离子 反应按反应中 分为 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分为 按反应的能量变化分为 学以致用 根据所学知识,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探讨总结如下问题: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是怎样的?试用集合的方式表示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典例导悟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B氢化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 D能电离出 H 的物质一定是酸 听课记录: 5 二、胶体、溶液、浊液三种常见分散系的比较 1将含 1 和液滴入沸水中,使其完全水解,所得胶体微粒的物质的量是 1 2根据所学内容填写下表内容: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微粒 直径大小 分散质微 粒成分 离子或小分子 大分子或分子集合体 大量分子集合体 外观特征 稳定性 较稳定 不稳定,静 置有沉淀 分散质能否 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分类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固溶胶、液溶 胶、气溶胶 悬浊液、 乳浊液 实例 食盐水、 蔗 糖溶液 H)3 胶体 泥水 典例导悟 2 “ 纳米材料 ” 是粒子直径为 1 100 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 析出黑色沉淀 听课记录: 变式演练 1 (2011淄博模拟 )H)3 胶体和 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 ) A加热时二者均能稳定 存在 B两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C加入盐酸先产生沉淀,后溶解 D分散质微粒可通过滤纸 变式演练 2 (2011陕西渭南临渭高三一调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 B胶体、溶液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C胶体微粒不能透过滤纸 D往 25 水中逐滴加入 2 和溶液,可以制得 H)3 胶体 题组一 物质的 分类与转化 1 (2010上海, 5 改编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6 (1)酸酐一定是氧化物 ( ) (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 2 (2010北京理综, 7)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 ) A 腐蚀品 B 易燃液体 C 遇湿易燃物品 D 氧化剂 3 (2009广东, 13)警察常从案发现场的人体气味来获取有用线索,人体气味的成分中含有以下化合物: 辛酸; 壬酸; 环十二醇; 5,9 十一 烷酸内酯; 十八烷; 己醛; 庚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双选) ( ) A 、 、 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 10, 、 、 分子中碳原子数大于 10 B 、 是无机物, 、 、 是有机物 C 、 是酸性化合物, 、 不是酸性化合物 D 、 、 含氧元素, 、 、 不含氧元素 4 (2008广东理基, 34)根据陈述的知识,类推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 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丙烯也可以使其褪色 C C 学式相似,则 物理性质也相似 D金刚石的硬度大,则 硬度也大 5 (2008广东, 7)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 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 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 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 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 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 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题组二 胶体 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 ) (2010福建理综 8C) (2)体在电场中自由运动 ( ) (2010重庆理综 8B) (3)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 ) (2009广东 5 ) (4)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 ) (2009广东理基 28C) (5)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 ) (2009全国理综 7A) 题组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性质 1生物学家借助新的显微技术,成功观察到小于 200 纳米的微粒。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最小的是 ( ) A雾 B蛋白质溶液 C石灰乳 D 液 2若将 s)、 s)、无水 s)归为一类。从 A D 中选出一种最适宜与这三种物质归为一类的是 ( ) A浓硫酸 B氯化钠 C碱石灰 D生石灰 3 (2011汕头 模拟 )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如下分类: 7 (1)上 图所 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 _。 (2)以 K、 H、 O、 C、 S、 N 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 的后面。 物质类别 酸 碱 盐 氧化物 化学式 _ _ H)2 _ 3)写出 转化为 的化学方程式: _ _。 (4)呼吸面具中用 作为 源的反应原理为 _ _。 (5)实验室制备 常用 _和 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_。 题组二 物质间的转化 4 (2011南通 高三 联考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 B. 元素种类 5 (2011海南万宁测试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 A明矾净水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不 一定是纯净物 C风化、石油分馏和碘的升华都是物理变化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一定不变 6下图是某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的分子状况示意图, “” 和 “ O”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对此反应的分类一定不正确的是 ( ) A化合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 C可逆反应 D置换反应 题组三 胶体、分散系 7 (2009全国 理综, 7)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8 (2011合肥模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 介于 1 10 9 m1 10 7 m 之间 B区别胶体与溶液的最简 单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C往 液中滴入 液立即可制得液体 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 (美丽的光线 )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反射形成的 9热水法制备 米颗粒的反应为: 3 2 = 2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纳米 散在水中没有丁达尔现象 B将纳米 散在水中 能透过滤纸 C每生成 1 应 转移的电子数为 4 ,反应物 的化学计量数 x 2 8 题组四 实验探究 10 (2011盐城 模拟 )取少量 末 (红棕色 )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 _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 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_,此反应属于 _(填反应类型 )。 (2)在小烧杯中加入 20 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 液,继续煮沸直至溶液呈 _色,即可制得 H)3 胶体。 (3)取另一小烧杯也加入 20 馏水,向烧杯中加入 1 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 (编号甲 )与盛有 H)3 胶 体的烧杯 (编号乙 )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 _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 _。 (4)取乙烧杯中少量 H)3 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可以看到溶液红褐色逐渐变浅,最终得到黄色的 液,发生此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此反应也属于 _反应。 (5)已知 H)3 胶体能够净水,则 H)3 胶体 _(填 “ 能 ” 或 “ 不能 ” )净水。 答案 【课前准备区】 知识点一 1 (1)分子 原子 离子 (2)相同核电荷数 (3)只由一种元素组成 由多种元素组成 (4) 单质 化合物 (5) 2.(1)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2)物理 化学 3 (1)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知识点二 1 (2)标准 标准 2交叉分类 树状分类 3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2元酸 二元 酸 三元酸 无氧酸 含氧酸 强酸 弱酸 挥发性酸 难挥发性酸 可溶性碱 难溶性碱 强碱 弱碱 正盐 酸式盐 碱式盐 复盐 知识点三 1 (1)把一种 (或多种 )物质分散在另一种 (或多种 )物质中 (2)按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类 9 2 (1)1 100 2) 液溶胶 固溶胶 气溶胶 (3) 一条光亮的 “ 通路 ” 丁达尔效应 散射 胶体 溶液 电场 定向 胶体微粒 加电解质 加热或搅拌 加带相反电荷的胶粒的胶体 (4)和溶液 红褐色 3水 )= H)3(胶体 ) 3题思考 1 正确; 错误,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正确; 正确; 错误,金刚石、石墨二者是同素异形体; 错误,如 由原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由铁原子保持; 错误,如 2不一定,如金刚石和石墨混合物,二者均由 C 元素构成。冰水混合物一定不是混合物。 3 错误,如 不成盐氧化物。 正确,如 酸性氧化物。 错误,如 酸性氧化物。 正确。 错误, 应除生成 ,还生成 符合定义。 错误,如 错误,如 4不带电。同种胶粒带相同的电荷,它们之间相互排斥,不易聚集。 【课堂活动区】 一、 盐和钾盐。 按阴离子分为三类:硫酸盐、碳酸盐、氯化物。 按酸根是否含氧可分为两类;无氧酸盐、含氧酸盐。 2 (1)没有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2)一定 不一定 3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有无离子参与 有无电子转移 可逆反应 不可逆反应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学以致用 (1)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无单质生成的通常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4)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无单质参加的通常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集合关系: 二、 于 1 2. 10 典例导悟 1 C 铵盐中不含金属元素, A 项错误; 金属氢化物属于离子化合物, 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 C 项正确;能电离出 H 的物质也可能是酸式盐如 D 项错误。 2 由于是均匀地分散在蒸馏水中,且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 100 围内,故该分散系属于胶体,具有胶体的特征 。 变式演练 1 D 课后练习区】 高考集训 1 (1) (2) 解析 有机酸酐,如乙酸酐 (O 不是氧化物, (1)不正确。 2 B B 项中的物质均为易燃气体。 3 7 种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 错误;醛 基中含氧元素, D 项错误。 4 B A 中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B 中乙烯、丙烯同为烯烃的同系物,化学性质相似, B 正确; C 中 理性质不同 ; D 中金刚石为原子晶体, 度不同。 5 D 正确; 沼气属于可再生资源,水煤气由炽热的煤同水蒸气反应制得,而煤为不可再生资源,所以水煤气也为不可再生资源,故错误; 冰为固态水,干冰为固态 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正确; 正确; 盐酸和食醋为混合物,不是化合物,错误; 纯碱为 盐,错误; 豆浆和雾均属于胶体,正确。综上所述,选 D。 6 (1) 解析 依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