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异地转移专题_第1页
养老保险异地转移专题_第2页
养老保险异地转移专题_第3页
养老保险异地转移专题_第4页
养老保险异地转移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R 快问快答 【养老保险异地转移专题】 【老师】余清泉,国内知名社保专家、劳动用工与成本优化专家。国内最大的 社保第三方专业网站我要社保网(51SHEBAO.COM)创始人,北京众合天下 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多年央企、建筑 IT 行业人力资源实践经验,具有 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操经验,精通薪酬福利、成本优化、劳动用工政策 和实务。多家机构特聘专家顾问。已出版社会保险法律政策与工具速查 社会保险法实战策略企业人力资源法规速查大全等专业书籍。在北 京劳动就业报人才市场报管理人浙江工人日报潇湘晨报 羊城晚报新快报新京报等多家报刊、杂志接受采访或发表文章。 【前言】 目前,劳动力跨区域流动越来越频繁,企业集团的跨地区经营也越来越常见。 在这个过程中,异地就业社保关系的处理、社保关系的跨统筹地区转移也成为 一个棘手问题。现在,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主要面临户籍、缴费、年龄、基 金转移等限制。这些限制,是各地地方利益博弈的结果,发达地区不愿意接受 外省转入人员的养老保险关系,以致部分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员无法落实养老待 遇。而欠发达地区普遍不愿意接受转回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关系,以致大量农民 工在参保地退保,从而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劳动力流动受阻,社会保险的规 范性、严肃性受到严重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 HR 的我们,要如何妥善 处理异地分支机构的社保问题,以及流动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移问 题呢? 【基础知识 1】哪些险种才需要转移? (1)转移一般有两种情形:资金、年限。例如:养老金计算跟历年缴费年限有 关,也跟个人账户资金有关,所以在异地就业时需要转移。 (2)在五险一金中,真正涉及到转移的有:养老、医疗、失业、住房公积金。 (工伤、生育都是单位缴费,并无个人账户,享受待遇也是和累计缴费年限无 关的,所以不涉及转移。) (3)以上转移的险种中,养老最为重要,因为年限、资金都直接关系到养老金 多少。 【基础知识 2】养老保险转移主要参考文件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 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办发200966 号) (2)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 暂行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187 号) 【基础知识 3】医疗保险转移主要是年限 医疗保险设计很特殊,它是纵向一生的平衡:在职时缴费,但享受得少(疾病 风险低);退休后不缴费,但享受多(疾病风险高,且待遇设计上向退休倾斜) 。所以,医保有严格的退休年限门槛儿,累积年限很重要。 医保个人账户设计为专款专用,所以转移时也会涉及到这部分资金(有的地方 允许在异地就业时直接清算取用)。从长远退休的角度来讲,医保更重要的是 年限。 【基础知识 4】养老保险转移几大流行错误说法 错误说法 1“没法转移没法异地退休,所以异地打工交保无用” 正确理解: 异地交保是有用的,因为就业时虽然不在一个地方,但转移之后会全部归到一 个地方,届时账户合并、年限累计,就不影响退休待遇。 错误说法 2“单位部分只转 12%,转一次亏一次” 正确理解: A.转移金额是怎么转的:但单位缴费比例,养老保险全国各地并不一致,一般 在 20%,有的地方少在 12%,有的多在 22%左右,这么一个区间。 B.所以,媒体以及大家有个疑问:转一次必然留存了一些单位缴费部分,这岂 不是转一次亏一次?原来我们一直被媒体将关注点引到“只转个人账户”上, 让人感觉很“亏”,这也是造成养老保险制度不被一些人信任的原因之一!但 这实际上是媒体的误读! C. 认真研究过养老金计算公式的人,就会发现,单位部分转移 0%还是 12%还 是 20%其实对个人来说丝毫不影响养老金待遇!也就是说,个人没有必要关注 单位部分到底是转移多少! D.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当然中人还会加上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部分 虽然是单位缴费部分来支付,但是与转移资金并无关联,主要是看年限、社平、 个人缴费基数;而个人账户养老金全部由个人账户形成,这笔钱在转移的 时候都转移了,所以个人并无影响。 E.那么,为什么要只转 12%呢。这主要因为我国以前很碎片化,所以转移 12% 是一个调整和完善的政策:转出地留一部分,用于保证当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的按时足额发放;转入地转 12%,用于支付退休人员养老金;中央政府整体调 控,每年核拨大量资金给中西部地区养老保险以补助。 错误说法 3“老家交一份,异地打工地再交一份,两份社保双保险” 正确理念: A. 双份肯定不能拿双份养老金的,一是档案,二是领两份的情况正是制度设计 要防范的现象,所以即便有漏洞也会马上堵住,个人没有必要在社保上投机。 现在针对重复缴费通常的做法是转移时发现重复情形后,清退一边。 B. 清退的时候是自主选择的,但是手续较为麻烦。(从社保出来的钱当然会有 严格手续)所以建议各位尽量不要出现异地重复缴费。 错误说法 4“最好在一个地方,最好不转”;“最好流动一次就转一次, 随身携带随时走”。 正确理念: A.首先,不能盲目转移。因为正是由于单位部分只转 12%,会造成再次转移时 的问题。现在很多地方因此规定转移不可逆。所以,没想好之前确实不用说走 到哪里转移到哪里。 B.其次,也不能一味等待。因为为了防范逆向选择(譬如说临近退休后涌入一 线城市退休),规定了距离法定退休年龄 10 年内只能临时账户(只出不进) 的做法。 C.最佳的转移时机是:女性 3540 岁;男性 4550 岁。太早的话,不清楚自 己将来定居在哪里,容易出现不可逆的尴尬;太晚的话,有可能被 10 年临时 账户规定限制。 【基础知识 5】转移办法四个环节(理论,即政策规定) 1、领凭证(凭证包含信息:时间、年限、金额) 2、拨电话(全国 2800 多个县级及以上的社保经办机构联系方式) 3、办手续(向新的就业地提出接续申请) 4、转资金(资金转移接续) 【基础知识 6】转移办法四个环节(实际): 1、接收地参保(没开户咋能接收呢) 2、转出地开具转移凭证 3、接收地社保收到凭证后在系统内自行联系,并办理资金转移、账户补填等手 续; 4、告知结果。 【基础知识 7】个人在养老保险转移时应该关注三个有效焦点: 1、个人账户是否转移? 2、年限是否累计? 3、在哪里退休?(看户籍,如果本地户籍了,OK,没问题。如果异地的话, 从后从长看,例如四川人,在北京交够 10 年,(同时累计 15 年,这是退休的 最低年龄门槛儿),那么亦可在京退休。如果北京不够,那么再看他来京之前 的。如果哪都不够,则回他原籍。) - 【问 1】养老怎么缴退休时,领退休金才能领的多?我看有报道说前面按最低 基数缴,后五年按高的缴。 【答 1】这个报道是不科学的。养老保险从个人缴费以来,历经三次大调整, 现在已经较为科学。一生中每月缴费都会参与计算,与基数、年限、社平等诸 多因素都有关系。 【答 2】:对于医疗如果不转移,先放在那里,等最近退休的时候一起转的时 候,是否对退休及以后的医疗保障有影响. 除养老保险,其它保险可以异地转 移吗 ?我的医保已经在山西交了 10 多年了 可以转回北京吗? 【答 2】医疗保险目前早期年限在有些地方是依据养老保险确定的,所以有的 没必要转移。但要看当地规定。目前医保统筹层次低,地方差异太大。 【问 3】:1、现在好多社保局给员工这样的提示:不必要转移,等退休的时候 一起转移,不知道这个是否有效? 【答 3】:【基础知识 4】错误说法 4正确理念 【问 4】据说有好多地方,不允许转入进来,那这种情况怎么办呀 【答 4】地方规定以后最多只是要求先在当地开户,其他的限制条件都会放开, 因为不符合中央规定。而且养老保险最终会实现全国统筹。当然,这有个过程。 【问 5】我老公与我结婚后十五年可以转入北京户口,将在他四十五岁时,户 口可以进北京。那已经在山西缴费了十年,最后是否可以按北京来领退休金。 【答 5】你最好的选择是在你 3540 岁之间把山西缴费转移进京。然后后面连 续缴费至退休,这样无论你是否户口进京,都可以在京退休。 注意:异地退休是可行的,现在已有很多实例。(当然前期会有这样那样的问 题,麻烦一些,但都是操作层面的技术问题)等我们将来退休时,这个问题必 然已经解决。 【问 6】:对于医疗如果不转移,等转移的时候再一起转的话,是否对退休及 以后的医疗保障有影响;另外医保卡里的钱怎么处理 【答 6】医疗保险报销待遇和缴费基数高低没有太多关系,所以医保的转移主 要是看年限,医保个人账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