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人员: 1、医务人员衣帽整洁,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 2、在各种操作前,应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操作后 进 行手消毒,可用洁肤柔或 75 酒精棉球。 二、环境: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清洁,每天开窗通 风并用紫外 线照射消毒,同时做好 相关监测及登记工作。 2、室内空调定期清洗、消毒、并做好 记录。 3、候诊椅、 办公桌台面,地面等每日用 5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擦拭两次。但遇可 疑的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或其分泌物时,应立即进行消毒。 三、物品: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 灭菌,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必须贯彻一人、一用、一灭菌的方针,接触病人 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 2、无菌物品应存放于专柜或专格(抽屉),并保持清洁、干燥、整 齐,在有效期范 围内;无菌包有效期为半年;消毒包体积应303025。 3、器材消毒: 玻璃器材:采集标本的器材如玻片、试管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污染的试管、 滴管、离心管、玻片、玻棒、平皿等,应立即浸入含 2000mg/L 有效氯消毒液中浸 泡 1 小时,再清洗干净、烘干。 止血带应一人一用,使用后浸入 1000mg/l 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 1 小时,冲净 晾干。 贵重仪器:显微镜、离心机、天秤、细胞计数器械、冰箱等局部轻度污染,可用 酒精棉球进行擦拭;若离心时离心管未密闭,试管破裂,液体外溢, 应清洗离心机 内部,特别是有可能受肝炎病毒等污染时,宜戴上手套用有效氯消毒液进行擦拭 消毒,作用 30min60min。 4、医疗废弃物的处置: 分类收集: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 妥善处置:感染性废弃物置于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安瓿、针尖等置于 锐器盒内。 统一运送:处置好的包装合格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运送至中心医疗废物暂贮处, 由专门处置公司前来收取。 遇特殊情况:如处置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 结核菌等感染伤口,按特殊菌种 处 理,更换敷料后分类置于双层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按要求标示明显, 统 一处理。 二、预检、分 诊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衣帽整洁,操作前洗手、戴口罩。 2、办公桌面,治疗盘等每日用 500mg/L 的有效氯消毒液擦拭两次,但遇接诊可 疑传染性疾病时,应立即进行消毒。 3、体温表使用后应先用棉球擦拭再浸泡。 4、体温表按要求进行消毒:第一道:2000mg/L 有效 氯消毒液浸泡 5 分钟,清水冲 洗、擦干、甩表;第二道:20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第三道:用冷开水 冲洗后擦干后备用。消毒液每天更换一至二次。盛器加盖,每周 总消。 5、按各传染病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及自身准备工作。 6、按照病人主诉及症状,正确做好分诊工作。对于体温 38 的患者,应详细询问 其它症状,发口罩、进行流行病学的相关调查,并做好专册登记。同时引导至发 热门诊。对于肠道及肝炎病人,应详细询问其它症状,做好登记后,引导至肠道 肝病门诊。 7、按要求做好医疗废物的处置工作。 大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卫生部指标 基本医疗服务医疗质量院内感染管理 2013-02-16 修 订 三、B 超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务人员上岗必须衣帽整洁,操作前洗手、戴口罩。 二、医务人员在各种操作前,应在流动水下洗净双手,操作后应进行手消毒,可 用洁肤柔或 75酒精棉球。 三、B 超室使用的探头、心电检查使用的电极等使用后可用 75%酒精棉球擦拭; 电极板接触病人皮肤处应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 四、诊察床床单应上每天更换,候 诊椅、办公桌台面、操作台、地面等每日用 5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擦拭两次。但遇接 诊可疑的 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时,应立即 进行消毒(2000mg/L 有效氯消毒液喷拭)。 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期开窗通风、使用紫外 线 灯管消毒时做好相关监测及 登记工作。 六、室内空调统一定期清洗、消毒。 七、听诊器、血压计等物品每日用酒精棉球或消毒液擦拭。 八、诊疗工作中产生的医疗废物按要求处置。 四、X 片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人员: 1、医务人员衣帽整洁,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 2、在各种操作前,应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操作后 进 行手消毒,可用洁肤柔或 75 酒精棉球。 二、环境: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清洁,每天开窗通 风并用紫外 线照射消毒,同时做好 相关监测及登记工作。 2、室内空调定期清洗、消毒、并做好 记录。 3、诊察床被单应每日更换,候 诊椅、办公桌台面,地面等每日用 500mg/L 有效氯 擦拭两次。但遇接诊可疑的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时, 应立即进行消毒(2000mg/L 有 效氯消毒液喷拭)。 三、物品: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 灭菌,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 2、医疗废弃物的处置: 分类收集: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 妥善处置:感染性废弃物置于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安瓿、针尖等置于 锐器盒内。 统一运送:处置好的包装合格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运送至中心医疗废物暂贮处, 由专门处置公司前来收取。 五、全科诊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人员: 1、医务人员衣帽整洁,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 2、在各种操作前,应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操作后 进 行手消毒,可用洁肤柔或 75 酒精棉球。 二、环境: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清洁,每天开窗通 风并用紫外 线照射消毒,同时做好 相关监测及登记工作。 2、室内空调定期清洗、消毒、并做好 记录。 3、诊察床被单应每日更换,候 诊椅、办公桌台面,地面等每日用 250mg/L 有效氯 擦拭两次。但遇接诊可疑的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时, 应立即进行消毒(2000mg/L 有 效氯消毒液喷拭)。 三、物品: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 灭菌,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 大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卫生部指标 基本医疗服务医疗质量院内感染管理 2013-02-16 修 订 2、一次性使用后的压舌板置于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中集中收集处置。 7、听诊器、血压计等物品每天用酒精棉球或消毒液擦拭,接 诊传染病病人应立即 消毒。 8、医疗废弃物的处置: 分类收集: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 妥善处置:感染性废弃物置于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安瓿、针尖等置于 锐器盒内。 统一运送:处置好的包装合格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运送至中心医疗废物暂贮处, 由专门处置公司前来收取。 遇特殊情况:如接诊、处置铜绿假单胞菌、 厌氧菌、结核菌等感染伤口,按特殊 菌种处理,更换敷料后分类置于双层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按要求标示明 显,统一处理。 六、补液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人员: 1、医务人员衣帽整洁,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 2、在各种操作前,应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操作后 进 行手消毒,可用洁肤柔或 75 酒精棉球。 二、环境: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清洁,每天开窗通 风并用紫外 线照射消毒,同时做好 相关监测及登记工作。每月进行一次空气培养,培养结果应达标。 2、室内空调定期清洗、消毒、并做好 记录。 3、办公桌台面,地面、候 诊椅等每日用 250mg/L 有效氯擦拭两次。但遇可疑传染 性疾病的病人时,应立即进行消毒(2000mg/L 有效 氯消毒液喷拭)。 三、物品: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 灭菌,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必须贯彻一人、一用、一灭菌的方针,接触病人 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 2、无菌物品应存放于专柜或专格(抽屉),并保持清洁、干燥、整 齐,在有效期范 围内;无菌包有效期为半年;消毒包体积应303025。 3、储槽筒关闭严密,开启后注明日期、 时间、 签名,有效期不超过 24 小时。 4、无菌溶液开启后应注明日期、具体时间,并签名;启封抽吸的溶液可使用 24 小 时。 5、一次性无菌持物钳使用后置于黄色双层医疗废物袋中集中处置。 6、体温表消毒:第一道:20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浸泡 5 分钟,清水冲洗、揩干、甩 下水银;第二道:20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 ;第三道:冷开水漂洗揩干 后备用。消毒液每天更换,体温表使用后先用酒精棉球揩拭后再浸泡消毒。盛器 加盖,每周彻底清洁、消毒一次。 7、临时吸氧患者,一次性氧气鼻导管应每次更换、湿化瓶及其内无菌注射用水 应 每次更换并消毒;湿化瓶、芯子等每周总消毒一次(浸泡于 250mg/L 有效氯溶液 内 30 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备用)。 8、医疗废弃物的处置: 分类收集: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 妥善处置:感染性废弃物置于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安瓿、针尖等置于 锐器盒内。 统一运送:处置好的包装合格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运送至中心医疗废物暂贮处, 由专门处置公司前来收取。 七、注射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人员: 1、医务人员衣帽整洁,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 2、在各种操作前,应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操作后 进 行手消毒,可用洁肤柔或 75 大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卫生部指标 基本医疗服务医疗质量院内感染管理 2013-02-16 修 订 酒精棉球。 二、环境: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清洁,每天开窗通 风并用紫外 线照射消毒,同时做好 相关监测及登记工作。每月进行一次空气培养,培养结果应达标。 2、室内空调定期清洗、消毒、并做好 记录。 3、办公桌台面,地面、候 诊椅等每日用 250mg/L 有效氯擦拭两次。但遇可疑传染 性疾病的病人时,应立即进行消毒(2000mg/L 有效 氯消毒液喷拭)。 三、物品: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 灭菌,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必须贯彻一人、一用、一灭菌的方针,接触病人 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 2、无菌物品应存放于专柜或专格(抽屉),并保持清洁、干燥、整 齐,在有效期范 围内;无菌包有效期为半年;消毒包体积应303025。 3、储槽筒关闭严密,开启后注明日期、 时间、并 签名,有效期不超过 24 小时。 4、无菌溶液开启后应注明日期、具体时间,并签名;启封抽吸的溶液可使用 24 小 时。 5、临时吸氧患者,一次性氧气鼻导管应每次更换、湿化瓶及其内无菌注射用水 应 每次更换并消毒;湿化瓶、芯子等每周总消毒一次(浸泡于 250mg/L 有效氯溶液 内 30 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备用)。 6、医疗废弃物的处置: 分类收集: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 妥善处置:感染性废弃物置于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安瓿、针尖等置于 锐器盒内。 统一运送:处置好的包装合格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运送至中心医疗废物暂贮处, 由专门处置公司前来收取。 八、换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人员 1.医务人员上岗必须衣帽整洁,不戴首饰,不留 长指甲。 2.在各种操作前,应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操作后 进行手消毒,可用洁肤柔免洗手 消毒凝胶。 二、环境 1.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清洁,每天开窗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同时做好 相关监测及登记工作。 2.室内空调定期清洗、消毒、并做好记录。 3. 诊察床被 单每日更换,候诊椅、办公桌台面、地面等每日用 250mg/L 有效氯擦 拭两次,消毒液每天更换。但遇接诊可疑的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时, 应立即进行消 毒(2000mg/L 有效氯喷拭)。 4.换药室布局合理,专人负责, 严格区分有菌区与无菌区。 三、物品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 菌,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 2.无菌物品应存放于专柜或专格(抽屉),并保持清洁、干燥、整 齐、在有效期范围 内;无菌包有效期为半年;消毒包体积应303025. 3. 医疗废弃物的处置: 分类收集: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 妥善处置:感染性废弃物放置于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安瓿、针尖等置 于锐器盒中。 统一运送:处置好的包装合格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运送至中心医疗废物暂存处, 由专门处置公司前来收取。 遇特殊情况:如接诊、处置铜绿假单胞菌、 厌氧菌、结核菌等感染伤口,按特殊 菌种处理,更换敷料后分类置于双层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按要求标示明 大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卫生部指标 基本医疗服务医疗质量院内感染管理 2013-02-16 修 订 显,统一处理。 九、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务人员上岗必须衣帽整洁, 须戴口罩、帽子,必要时使用防护镜,操作 前、后必须洗手; 二、医务人员在各种操作时应带一次性手套(一人一副),手清洗应用洗手液在流 动水下冲洗,手消毒可用洁肤柔; 三、口腔器械使用应必须做到一人一套,漱口杯应采用一次性,手机、车针做到 一人一用一消毒; 四、候诊椅、 办公桌台面、操作台、牙椅等每日用 500mg/L 有效氯擦拭两次,遇接 诊可疑传染性疾病的病人应在治疗结束后立即进行消毒; 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紫外线空气消毒 2 次/日,30 分钟/次;每周用酒精擦拭灯 管表面一次;每半年检测强度一次,70w/cm更换 灯管,上述工作每完成一项都 必须做好记录登记工作; 六、室内空调按要求定人定期清洗、消毒; 七、听诊器、血压计等物品每天用酒精棉球或消毒液擦拭; 八、无菌物品使用及放置要求: 1、无菌物品应存放于专柜或专格(抽屉),并保持清洁、干燥、整 齐; 2、无菌包有效期为半年; 3、消毒包体积应30*30*25; 4、消毒液应每天进行测试,并做好 测试结果记录; 5、无菌包内用物一次未用完,按原样包好后 4 小时内可继续使用,但包外 应注明 开启的日期与具体时间; 6、无菌溶液开启后应注明日期、具体时间,启封抽吸的溶液可使用 4 小时; 7、无菌持物钳的消毒:持物钳、盛器需 经压力蒸汽灭菌; 8、器械浸泡、消毒步骤:第一步:应用酶清洁剂或其它清洁剂浸泡后刷洗,如被具 有传染性的病原体污染的可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应先浸泡于 2000mg/L 含氯 消毒液内浸泡 60min,再按上述程序进行清洗。 ;第二步:用流 动水冲洗干净;第三 步:用蒸馏水再次冲洗; 9、每周总消毒容器处理步骤:第一步:用百洁布蘸取肥皂水擦洗,第二步:流动水 冲洗、擦干,第三步: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10、一台牙椅配置 4 套器械,塑封手机使用时必须在病人面前打开,直接进入口 腔的器械(车针、车头、三枪头、吸唾器等常用器械),做到一人一套; 11、小高压锅消毒每天进行 12 次,操作步 骤:手机塑封后灭菌 30 分钟,并做好 记录及监测; 九、医疗废弃物的处置: 1、分类收集:按感染性、病理性、 损伤性、 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 2、妥善处置:感染性废物置于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安瓿、针尖等置于利 器盒内。 3、统一运送:处置好的包装合格的医疗废物送至医院医疗废物暂贮处,由专门处 置公司前来收取。 十、遇特殊情况:如接诊、处置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结核菌等感染伤口的污敷 料应及时焚烧。 十、妇科诊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人员: 1、医务人员衣帽整洁,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 2、在各种操作前,应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操作后 进 行手消毒,可用洁肤柔或 75 酒精棉球。 二、环境: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清洁,每天开窗通 风并用紫外 线照射消毒,同时做好 大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卫生部指标 基本医疗服务医疗质量院内感染管理 2013-02-16 修 订 相关监测及登记工作。 2、室内空调定期清洗、消毒、并做好 记录。 3、诊察床被单应每日更换,候 诊椅、办公桌台面,地面等每日用 500mg/L 有效氯 擦拭两次。但遇接诊可疑的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时, 应立即进行消毒(2000mg/L 有 效氯消毒液喷拭)。 三、物品: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 灭菌,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 2、无菌物品应存放于专柜或专格(抽屉),并保持清洁、干燥、整 齐,在有效期范 围内;无菌包有效期为半年;消毒包体积应303025。 3、储槽筒关闭严密,开启后注明日期、 时间、 签名,有效期不超过 4 小时。 4、无菌溶液开启后应注明日期、具体时间,并签名;启封抽吸的溶液可使用 4 小 时。 5、听诊器、血压计等物品每天用酒精棉球或消毒液擦拭,接 诊传染病病人应立即 消毒。 6、医疗废弃物的处置: 分类收集: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 妥善处置:感染性废弃物置于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安瓿、针尖等置于 锐器盒内。 统一运送:处置好的包装合格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运送至中心医疗废物暂贮处, 由专门处置公司前来收取。 遇特殊情况:如接诊、处置铜绿假单胞菌、 厌氧菌、结核菌等感染伤口,按特殊 菌种处理,更换敷料后分类置于双层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按要求标示明 显,统一处理。 十一、中医内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人员: 1、医务人员衣帽整洁,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 2、在各种操作前,应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操作后 进 行手消毒,可用洁肤柔或 75 酒精棉球。 二、环境: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清洁,每天开窗通 风。 2、室内空调定期清洗、消毒、并做好 记录。 3、诊察床被单应每日更换,候 诊椅、办公桌台面,地面等每日用 500mg/L 有效氯 擦拭两次。但遇接诊可疑的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时, 应立即进行消毒(2000mg/L 有 效氯消毒液喷拭)。 三、物品: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 灭菌,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 2、无菌物品应存放于专柜或专格(抽屉),并保持清洁、干燥、整 齐,在有效期范 围内;无菌包有效期为半年;消毒包体积应303025。 3、储槽筒关闭严密,开启后注明日期、 时间、并 签名;有效期不超过 4 小时。 4、无菌溶液开启后应注明日期、具体时间,启封抽吸的溶液可使用 4 小时。 5、器械消毒步骤:每天器械由供应室统一配备, 污器械由供应室统一回收处置。 每周总消毒。 6、医疗废弃物的处置: 分类收集: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 妥善处置:感染性废弃物置于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安瓿、针尖等置于 锐器盒内。 统一运送:处置好的包装合格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运送至中心医疗废物暂贮处, 由专门处置公司前来收取。 遇特殊情况:如接诊、处置铜绿假单胞菌、 厌氧菌、结核菌等感染伤口,按特殊 大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卫生部指标 基本医疗服务医疗质量院内感染管理 2013-02-16 修 订 菌种处理,更换敷料后分类置于双层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按要求标示明 显,统一处理。 十二、中医针灸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人员: 1、医务人员衣帽整洁,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 2、在各种操作前,应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操作后 进 行手消毒,可用洁肤柔或 75 酒精棉球。 二、环境: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清洁,每天开窗通 风。 2、室内空调定期清洗、消毒、并做好 记录。 3、诊察床被单应每日更换,候 诊椅、办公桌台面,地面等每日用 500mg/L 有效氯 擦拭两次。但遇接诊可疑的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时, 应立即进行消毒(2000mg/L 有 效氯消毒液喷拭)。 三、物品: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 灭菌,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 2、无菌物品应存放于专柜或专格(抽屉),并保持清洁、干燥、整 齐,在有效期范 围内;无菌包有效期为半年;消毒包体积应303025。 3、储槽筒关闭严密,开启后注明日期、 时间、并 签名;有效期不超过 4 小时。 4、无菌溶液开启后应注明日期、具体时间,启封抽吸的溶液可使用 4 小时。 5、火罐消毒步骤:每天消毒两次,污火罐浸泡于 2000mg/L 含氯消毒液中 1 小时, 清水冲洗干净后擦干备用。 6、医疗废弃物的处置: 分类收集: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 妥善处置:感染性废弃物置于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安瓿、针尖等置于 锐器盒内。 统一运送:处置好的包装合格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运送至中心医疗废物暂贮处, 由专门处置公司前来收取。 遇特殊情况:如接诊、处置铜绿假单胞菌、 厌氧菌、结核菌等感染伤口,按特殊 菌种处理,更换敷料后分类置于双层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按要求标示明 显,统一处理。 十三、康复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人员: 1、医务人员衣帽整洁,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 2、在各种操作前,应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操作后 进 行手消毒,可用洁肤柔或 75 酒精棉球。 二、环境: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清洁,每天开窗通 风。 2、室内空调定期清洗、消毒、并做好 记录。 3、诊察床被单应每日更换,候 诊椅、办公桌台面,地面等每日用 500mg/L 有效氯 擦拭两次。但遇接诊可疑的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时, 应立即进行消毒(2000mg/L 有 效氯消毒液喷拭)。 三、物品: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 灭菌,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 2、医疗废弃物的处置: 分类收集: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 妥善处置:感染性废弃物置于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安瓿、针尖等置于 锐器盒内。 统一运送:处置好的包装合格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运送至中心医疗废物暂贮处, 大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卫生部指标 基本医疗服务医疗质量院内感染管理 2013-02-16 修 订 由专门处置公司前来收取。 遇特殊情况:如接诊、处置铜绿假单胞菌、 厌氧菌、结核菌等感染伤口,按特殊 菌种处理,更换敷料后分类置于双层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按要求标示明 显,统一处理。 十四、计划免疫接种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人员: 1、医务人员衣帽整洁,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 2、在各种操作前,应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操作后 进 行手消毒,可用洁肤柔或 75 酒精棉球。 二、环境: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清洁,每天开窗通 风并用紫外 线照射消毒,同时做好 相关监测及登记工作。 2、室内空调定期清洗、消毒、并做好 记录。 3、诊察床被单应每日更换,候 诊椅、办公桌台面,地面等每日用 250mg/L 有效氯 擦拭两次。但遇接诊可疑的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时, 应立即进行消毒(2000mg/L 有 效氯消毒液喷拭)。 三、物品: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 灭菌,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 2、一次性压舌板置于黄色双层医疗废物袋中集中处置。 3、听诊器、血压计等物品每天用酒精棉球或消毒液擦拭,接 诊传染病病人应立即 消毒。 4、医疗废弃物的处置: 分类收集: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 妥善处置:感染性废弃物置于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安瓿、针尖等置于 锐器盒内。 统一运送:处置好的包装合格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运送至中心医疗废物暂贮处, 由专门处置公司前来收取。 遇特殊情况:如接诊、处置铜绿假单胞菌、 厌氧菌、结核菌等感染伤口,按特殊 菌种处理,更换敷料后分类置于双层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按要求标示明 显,统一处理。 十五、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一、人员: 1、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消毒隔离办法、 上海市医疗废物卫生管理规范、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 2、工作人员进入发热门诊须穿隔离衣或专用服,患者进入发热门诊应戴好口罩。 3、每治疗一个患者前后,必须按照“六步法” 认真洗手并更换手套。 二、环境: 1、“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三区划分清晰,无交叉污染,标志明显。 2、做到“ 五不”出门:挂号、收费、化 验、配药、注射均在发热门诊完成。 3、发热门诊空气消毒采用紫外线消毒,每天两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每周用酒精 棉球擦拭灯管表面;定期进行紫外线强度测定,并做好有关记录。 4、发热门诊地面与物品表面用 1000mg/L 有效氯消毒液 喷洒或拖擦两次,拖把应 分区使用,使用后用上述消毒剂浸泡 30 分钟后再清洗、晾干备用。 三、物品: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 灭菌,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 2、发热门诊使用的体温表应专用,并按要求 进行消毒:第一道:2000mg/L 有效氯 消毒液浸泡 5 分钟;第二道:20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第三道: 大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卫生部指标 基本医疗服务医疗质量院内感染管理 2013-02-16 修 订 冷开水漂洗揩干后备用,消毒液每天更换一至二次,体温表使用后先用酒精棉球 揩拭后再浸泡消毒。 3、发热门诊的化验单及钱币应消毒后再带离发热门诊。 4、设有专用厕所,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粪便加 1/5 量的漂白粉搅匀后作用 2 小时再倒入厕所;使用过的便器用 2000mg/L 的有效氯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 5、血压计、听诊器等诊疗用品应每天用酒精棉球擦拭表面。 6、废弃的一次性隔离衣置于双层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按感染性废弃物 处置流程处置。 7、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医疗废物按上海市医疗废物卫生管理规范要求处理。 特注:传染病门诊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如瓜壳、 纸张、一次性饭盒等)作为感染性废物管理;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 生的,包括生活垃圾在内的所有感染性废物和病理性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袋 包装。 8、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员时,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 进行隔离、消毒,上报疫情。 十六、肠道、肝炎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一、人员: 1、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消毒隔离办法、 上海市医疗废物卫生管理规范、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 2、工作人员进入肠道、肝炎门诊须穿隔离衣或专用服,患者进入肠道门诊应戴好 口罩。 3、每治疗一个患者前后,必须按照“六步法” 认真洗手并更换手套。 二、环境: 1、“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三区划分清晰,无交叉污染,标志明显。 2、做到“ 五不”出门:挂号、收费、化 验、配药、注射均在肠道、肝炎门诊完成。 3、肠道、肝炎门诊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消毒采用紫外线消毒,每天两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每周用酒精棉球擦拭灯管表面;定期进行紫外线强度测定,并做好有 关记录。 4、肠道、肝炎门诊地面与物品表面用 1000mg/L 有效氯消毒液喷洒或拖擦两次, 拖把应分区使用,使用后用上述消毒剂浸泡 30 分钟后再清洗、晾干备用。 三、物品: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 灭菌,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 2、肠道、肝炎门诊使用的体温表应专用,并按要求进行消毒:第一道:20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浸泡 5 分钟;第二道:2000mg/L 有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维修厂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镀锌钢踏板采购合同范本
- 签了三方协议不用签合同
- 网络主播与公会合同范本
- 礼品定做合同协议书模板
- 精装房公寓出售合同范本
- 聘请临时足球教练协议书
- 空压机租赁服务合同范本
- 灯光学徒合同协议书模板
- 甲方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
- BB/T 0019-2000包装容器方罐与扁圆罐
- 超市生鲜蔬菜培训资料
- 输血反应的发生及防治
- 湖北省仙桃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中粮集团朝阳大悦城招商手册
- 钢板仓施工方案
- 现代制造技术整本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最新)
- pcba检验标准最完整版
- 北京福赛尔V6891、V6851控制器(联动型)的调试
- 中航信离港系统培训(3)
- 第九章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基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