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下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_第1页
大一下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_第2页
大一下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_第3页
大一下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_第4页
大一下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哲学史大一下学期 第一讲 文艺复兴 (略) 第二讲 培根与霍布斯之哲学 一、 弗朗西斯培根 (Francis Bacon, 15611626) 1、生平与著作 伟大的复兴 (前两个部分):论学术的价值和进展和新工具 ; 培根论说文集 、 新大西岛 、 论古人的智慧等等。 The Works of Francis Bacon, ed. James Spedding, 15 volumes. 2、对传统科学的批判 (1 )主要攻击对象: 亚里士多德哲学及经院哲学 (2 )学术的病状: 异想天开的学术、好争辩的学术和脆 弱不堪的学术 3、心灵的假象 (1 )种族假象:以人作为衡量万物的尺度,缺乏必要的中立性和客观性。 (2 )洞穴假象:心灵局限在由他自己的意见和习惯所构成的洞穴中。 (3 )市场假象:语言是人们日常交际中所通用的货币,但语言有其自身不准确的地方, 它甚至会削弱知识。 (4 )剧场假象:指各种哲学体系以及流行的理论造成的错误。 4、实验与归纳的方法 (1 )知识的起源: “既然全部解释自然的工作是从感官开始,是从感官的认识经由一条径直的、 有规则的和防护好的途径以达到理解力的认知,也即达到真确的概念和原理,那么势 必是感官的表象愈丰富和精确,一切事情就能够愈容易地和愈顺利地进行。 ” 但是,感觉也具有其局限,具有很大的不可靠性,故而需要对其进行校正和 弥补。 (2 )观察与实验的方法 经验和理性的结合:蚂蚁、蜘蛛与蜜蜂 (3 )归纳法:三个步骤 第一,收集材料。准备一部充足、完善的自然和实验的历史。 第二,运用“三表法”来整理材料。 (具有表、接近中的缺乏表,程度表或比较 表) 第三,开始真正的归纳工作,依靠排除的过程。 二、 托马斯霍布斯 (Thomas Hobbes, 1588-1679) 1、生平与著作 法的原理:自然的和政治的 论物 、 论人 、 论公民 利维坦 Thomae Hobbes Malmesburiensis Opera Philosophica quae Latina Scripsit, Studio et labore Gulielmi Molesworth, (Londini, 18391845). 5 volumes The English Works of Thomas Hobbes of Malmesbury; Now First Collected and Edited by Sir William Molesworth, Bart., (London: Bohn, 183945). 11 volumes. 2、几何学对霍布斯的影响 (1)霍布斯的人文主义 (2 )几何学的发现与霍布斯的哲学思考方式和方法的转变 从关于物体的精确科学进展到关于人性的科学,继而再进展到政治科学 3、哲学的本质、目的与方法 (1 )哲学的本质: “哲学是这样一种关于结果或现象的知识,这种知识,是根据我们首先具有的对于 结果或现象的原因或产生的知识,加以推理获得的。而且,哲学也是关于可能有的原 因或产生的知识,这是由首先认识到它们的结果而得到的。 ” “哲学就是从物体的产生求知物体的特性,或者从物体的特性求知物体的产生。 ” (2 )哲学的目的:实用性 “哲学的目的是力量” (3 )哲学的方法: 霍布斯属于经验主义传统,但是他也提倡几何学方法,重视演绎推理。哲学应 该是一个纯粹的推理系统。 推理就是一种加和减的计算。 为了探求事物的原因和特性,我们必须使用分解(分析)和组合(综合)的方 法。 4、物体与运动 (1 )物体: 在存在论的层面上,霍布斯是一个唯名论者,他认为真实存在的只有个别的事 物; 物体可以分为自然物(自然事物、人)和人工物(政治物或国家) ; 哲学就在于对运动物体的研究 (2 )运动: 物体的运动、人的运动,一直延伸到国家的运动。 首先是自然哲学中的运动概念,它主要是一种位置的移动,所以霍布斯把运动 定义为“不断地放弃一个位置,又取得另一个位置。 ” 其次是生命运动和自发的运动。 5、关于人的机械论观点 (1 )感觉与想象 “我们所有的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觉中获得的” , “感觉是一种影像,会或多或少 持续一段时间,它是有感觉器官向外的反应及努力所造成的,也是对象的一种内向的 努力所引起的。 ” 个别的思想被霍布斯称为感觉,而相互依存的感觉被他称为想象。 (简单的想象 与复合的想象) (2)语言与理性 (3 )事实的知识与结果的知识 6、政治哲学 (1 )关于人性的科学 对人的激情的分析:欲望与厌恶、爱与恨、等等。 西方哲学史:培根到法兰克福学派 3 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无休止地追求个人的利益和欲望。 (2 )自然状态 自然状态是存在于任何国家或公民社会之前的人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所有人都是 平等的,而且他们也平等地对他们看来是他们生存所必需的东西拥有权利。 在自然状态中,每个人都是自己正当权利的裁定者。这是一个“一切人反对一切人 的战争”的无政府状态。 (3 )自然权利与自然法 “自然权利” (natural right):自然权利是一种天赋的自由,是人按照自己的判断和理 性认为是最合适的手段去做任何事情的自由。 自然权利的内容主要包括:生命、自由和“劳动成果” “自然法” (natural law)是理性所颁布的命令,它禁止人们去做损毁自己生命或剥夺 保护自己生命手段的事情,禁止人们忽略有利于生命的事情。 就其实质来看,自然法是人的良知,是对人的欲望的一种内在的约束力。但就外部而 言,自然法诉诸实施时,却很难有有效的约束力。 (4 )社会契约(social contract) 人们为了走出自然状态和进入公民社会而相互之间订立了一项契约,这是一种个人之 间的协议, “就好像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说,我们承认并放弃我支配自己的权利,把它 授予这个人或这些人的会议。但条件是,你也放弃你的权利,也把它授予他,而且以 同样的方式认可他的一切行为” 。 主权者不是契约的一部分,但他具有绝对的权力。 (5 )法律与道德 只有在主权者存在时才会产生法律 法律就是主权者的命令。 只有在政治社会和法律确立起来之后,才会有正义和道德。 第三讲 笛卡尔与笛卡尔主义 一、 勒内笛卡尔(Ren Descartes)的生平与著作 15961650。 指导心灵的规则 (1628) 、 谈谈方法 (1637,附有几何学 、 屈光学 和气象学 ) 、 第一哲学沉思集 (1641) 、 哲学原理 (1644 ) 、 论心灵的激 情 (1649 ) 标准版全集:Oeuvres de Descartes, ed. C. Adam et P. Tannery, Paris: Vrin, 1964- 1974. 二、 知识的统一性 1、笛卡尔的哲学观念 2、知识(或科学)的统一性 以往的知识并未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这根源于它们的原理都是从不可靠的 哲学中获得的,以至于知识大厦缺乏牢靠的基础。笛卡尔打算对哲学进行重估和 改造,以便为所有知识奠定确实无疑的根基。 而为了求得知识的统一,我们必须首先确立知识的基本原理。 3、 “哲学之树”: 哲学就像一棵大树,形而上学是树根,物理学是树干,医学、医学、机械学 和伦理学是树枝。 三、 方法的统一性与普遍数学 1、知识的统一不取决于研究的对象,而是在于研究的方法 方法就是工具,就是我们在研究具体的对象之前需要首先确立起来的规范、 步骤和准则。 2、数学方法是一种普遍有效的方法 一切以自然为对象的科学只有被数学化才能成为真理的体系。 3、方法的基本规则 第一条是:范式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决不把它作为真的加以接受; 第二条是:把审查的每一个难题按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为一个一个的小问题,逐 步一一地加以解决; 第三条是:按秩序进行思考,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容易到繁难的顺序逐步认识 对象。即便对象没有秩序,也要设定一个秩序; 第四条是:在任何情况下,尽可能全面地列出对象,尽可能普遍地进行复查,做 到确信毫无遗漏。 4、方法中的具体要素 (1 )直观与演绎 理智直观 (2 )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适合于形而上学研究的方法 综合是适合于教导的方法 四、 确定性的追求与普遍的怀疑 1、确定性的标准 明晰性、无可置疑性 2、普遍怀疑的方案 寻找绝对可靠的出发点和探求确定的知识的绝对基础。 五、 自我的发现“我思,故我在” (cogito, ergo sum) 1、普遍怀疑的终点:“我在怀疑 ”是不可怀疑的 2、既然有“我在怀疑” ,则必然有我,这个进行怀疑的 “我”是必然存在的, 3、这个“我”乃是一个思想的自我,是一个精神实体 六、真理的标准 “凡是我十分清楚和明白地想到的东西全都是真的” ,这是一条普遍的法则。 观念:我们的观念中有些是“与生俱来的” ,有些是由我“制造出来的” ,而另 外一些却“来自于外部” 七、 上帝存在的证明 从心灵中所具有的无限完满的上帝观念出发来证明上帝的存在 按照安瑟伦的方式从上帝概念的完满性来论证上帝存在 八、 外物的存在 通过上帝来保证外物的实在性 九、 心灵与身体(身心二元论) 1、心灵与身体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实体 2、身体遵循的是机械论的法则 3、身心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 西方哲学史:培根到法兰克福学派 5 第四讲 斯宾诺莎哲学 一、 生平与著作 1、生平 1632 年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 1656 年被处以“绝罚” (Cherem) ,即被永久地从犹太社区开除 1677 年在荷兰海牙逝世。 2、著作 理智改进论 、 神、人及其幸福简论 、 笛卡尔哲学原理 、 伦理学 、 神学政治 论 、 政治论等。 标准本拉丁文著作集:Spinoza opera. hrsg. von Carl Gebhardt, Heidelberg, Carl Winter- Verlag, 1925。 二、 斯宾诺莎哲学的根本旨趣 1、 追求至善、幸福与救赎的哲学 “我志在使一切科学都集中于一个目的或一个理想,就是达到最高的人生完满境 界。因此,各门科学中凡是不能促进实现我们的目的的东西,我们就将一概斥为无用; 换言之,我们的一切行为与思想都必须集中于实现这个唯一的目的。 ” “哲学就是伦理学” , “伦理学问题是斯宾诺莎哲学的总问题” 2、至善就在于“人的心灵与整个自然相一致的知识 ” 人必须通过知识与理解才能达到幸福获得自由、幸福和救赎。 三、 斯宾诺莎的方法理论 1、作为方法之预备的怀疑与批判 对道德价值和价值知识的怀疑 2、 理智改进论中的方法概念 方法与工具的辩证 “方法乃是反思的知识或观念的观念” “好的方法就在于指示我们如何知道心灵依照一个真观念的规范去进行认 识” 真观念的本性:存在与符合 3、 伦理学中综合的“几何学的方法 ” 概念和定义公理命题证明 “既定的真观念”:神的观念 综合:由原因到结果 分析:由结果到原因 四、 斯宾诺莎的存在论思想 1、实体(substance):“神或自然 ” 实体是在自身之内并通过自身而被构想的东西。换言之,形成实体的概念无需借助于 他物的概念。 神是一个绝对无限的存在者,它是由无限多的属性所构成的实体,其中每一种属性 各自表现了一种永恒无限的本质 2、属性(attribute):“理智就实体所知觉到的、构成实体之本质的东西。 ” 实体具有无限多的属性,但是我们只能认识其中的两种,即思想属性和广延属性。 3、样式(mode) : 样式乃是实体的分殊(affection ) ,亦即处在他物之内并通过他物才能被构想 的东西。 (神与事物之间不再是创造的关系,而是生产的关系。 ) 样式可以分为 无限的样式(直接无限的样式和间接无限的样式)和有限的样 式 一切事物都是按照自然的到处一样的必然法则而产生的,绝不存在偶然的东 西,即使是神也必须按照他的本性的必然性而活动(决定论和反目的论) 五、 心灵理论和知识的划分 1、心灵不是实体,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灵魂,而是观念(idea ) “人的心灵乃是一个现实实存的个别物体的观念” 。 2、身心同一论或身心平行论 3、真观念(true idea)与充分观念(adequate idea) 4、三种知识的划分 首先是从泛泛经验和记号而得来的知识,我们可以将其称为第一种知识、意见或想 象; 其次是从对事物的特性所具有的共同概念和充分观念而得来的观念。这种认识事物 的方式可以称为理性或第二种知识; 最后是由神的某些属性的形式本质的充分观念出发进而达到关于事物本质的充分知 识,这是第三种知识,也称“直观知识” (scientia intuitiva) 。 六、 伦理学 1、几何学式的伦理学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如同考察线、面、体一样来考察人的行为和欲望” 2、伦理学探讨的基础和出发点:conatus “任何事物,若仅就其自身来看,莫不竭力保持其自身的存在” ,而“一物竭力 保持其自身之存在的努力正是该物的现实本质” 3、三种基本情感 欲望、快乐和痛苦 “欲望是人的现实本质” “快乐是这样一种情感,心灵因为它而过渡到较大完满” “痛苦是这样一种情感,心灵因为它而过渡到较小的完满” 4、被动的情感(激情)与人的奴役 5、理性与自由人 6、理智、至福与救赎 第五讲 莱布尼茨哲学 一、 生平与著作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 年 1646 年出生于 Leipzig, 15 岁时进入莱比锡大学法律学,后获得硕士学位,21 岁时在 Altdorf 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服务于美因茨选帝侯府,1672 年获得随同出使法国的机 会,居留四年,中间曾去英国。结识了惠更斯、马勒伯朗士、阿尔诺、波义尔、奥尔登 西方哲学史:培根到法兰克福学派 7 堡等哲学家和科学家。1676 年回德国的途中拜访了斯宾诺莎。随后,一直服务于汉诺威 公爵,担任法律顾问和图书馆长。1716 年去世。 主要著作有:形而上学论 、 自然新系统和实体的交互作用 、 单子论 、 神正论 、 人类理智新论 通用版哲学著作集:Die Philosophischen Schriften, VII Banden, herausgegeben von C. Gerhardt, 1875-1890 二、 莱布尼茨哲学的根本问题 “我们的理性常常陷入两个著名的迷宫:一个是关于自由和必然的大问题,特别是关 于恶的产生和起源的问题;另一个问题在于有关连续性和看来是他的要素的不可分的 点的争论,而这个问题牵涉到对于无限性的考虑了,前一个问题烦扰着几乎整个人类, 而后一个问题则受到哲学家们的重视。 ” 三、 莱布尼茨的实体理论:单子论 1、批判机械唯物主义的原子论 (1 )原子之间相互分离,毫无连续性的 (2 )原子本身缺乏能动性,无法解释事物自身的运动 (3 )原子并非最终的实体,因为原子是有广延的,可以继续分割。 2、对笛卡尔和斯宾诺莎的实体理论的批判 3、单子的实质和特性 世界万物的实体是单子(monad) 。 “我们在这里所讲的单子,不是别的东西,只是一种组成复合物的单纯实体,单纯, 就是没有部分的意思。 ” 不可分的就是没有广延的,非物质的,是精神的东西。 单子就是“形而上学的点” 、 “实在的、生动的点” 、 “与通常所说的灵魂相似的东西。 从根本上来说单子乃是一种“力” 、 “能量” 。 单子的数量是无限多的。 单子的特性: (1 )由于单子没有部分,因此,它不能以自然的方式通过组合而产生,也不能通过分 解而消灭;它只能以超自然的方式由上帝创造出来。 (2 )单子没有可供外物进出的窗子 (3 )单子没有量的规定和差别,而只有质的规定和差别 (4 )单子的变化和差异不能由外部的原因引起,而只能从内在的原则而来。 4、单子的等级 单子按照其自身表象和知觉的清晰程度和性质分为不同等级(单子的本性是表象): (1 )最低级的是构成无生物和植物的单子。它也有欲望和知觉,但是极其模糊的,被 称为“微知觉” 。 (2 )较高一级的是构成动物的单子。它是“感性灵魂” ,具有比较清晰的知觉和记忆。 (3 )更高一级的是构成人的单子。人除了有感觉、记忆外,还有理性灵魂、心灵或精 神,从而也就有了反省的活动和自我意识。 (4 )最高级的单子是上帝。 “上帝是原始的统一或最初的单纯实体,一切被创造出来 的或派生的单子都是它的产物。 ” 5、单子的连续律和普遍联系 在单子的各个等级间、各个物种之间并不存在截然分明的、严格的界限,而总可以 找到许多把前后等级或物种连接起来的中间阶段。 “自然从来不飞跃” 6、预定的和谐 (1 )一切单子之间、事物之间有着普遍的联系和作用、普遍的和谐一致。 单子或事物之间的影响不是物理的影响,而是“理想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以上 帝为中介而实现的。 (2 )灵魂与肉体之间的预定的和谐。 四、 莱布尼茨的观念论和两种真理学说 1、批判经验论,发挥天赋观念论 “我们灵魂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是来自它自己内部,而不能是由感觉给予它的。 ” 天赋观念的潜在说: “有纹路的大理石” 2、两种真理学说 理性真理(必然真理)与事实真理(偶然真理) 与理性真理相关的是矛盾律 与事实真理相关的是充足理由律 五、 神正论 1、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 2、恶的问题 3、人的自由 第六讲 约翰洛克与经验主义哲学 一、 生平与著作 John Locke, 16321704 年 著作:人类理解论 、 政府论两篇 、 论宗教宽容 、 基督教的合理性 、 降低利 率和抬高币值的后果 二、 知识理论 1、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 天赋观念论以“普遍同意”作为理论的依据 不存在普遍同意的思辨原则(同一律、矛盾律、数学中的定理) ,儿童、白痴就不知 道这些原则 不存在普遍同意的实践原则,道德规范和宗教信条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就大相径 庭。 “潜在的天赋观念”是自相矛盾 天赋观念论的危害:使人放弃理性和判断,盲目服从权威 2、白板说与双重经验说 (1 )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认识论的首要问题就是知识来源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构成知识的观念的来源 的问题。 观念:感觉、印象、概念、情感等都是观念 西方哲学史:培根到法兰克福学派 9 (2 )人的心灵原是一块白板(tabula rasa) ,上面没有记号,只有通过经验的途径,心 灵中才有观念。 (3 )两种经验:感觉与反省 感觉是观念的外在来源,它是通过外物的刺激而产生观念的过程; 反省是观念的内在来源,心灵不但消解地接受外物的刺激,它本身就是“内部感 官” ,有对刺激进行反作用的主动性。 3、简单观念与复杂观念 (1 )简单观念是“只包含一个齐一的现象或心灵中的概念” 。 简单观念构成知识的直接对象、材料和要素。心灵不能毁灭简单观念,只能把 简单观念组合成复杂的观念,把复杂观念分解为简单观念。 简单观念是心灵通过我们的感官而被动地接受下来的,但是有些简单观念也发 源于反省。 (2 )复杂观念不是被动接受下来的,毋宁说是被我们的心灵作为简单观念的复合而集 合到一起来的。这时,心灵具有主动性。 复杂观念的形成主要通过三种形式:联结、把观念放在一起但保持其分离 状态、进行抽象 4、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 观念如何与它的对象发生关系? 性质:(一个对象中的)在我们心中产生任何观念的能力。 (1 )第一性的质:真正存在与物体本身中的性质,如坚固性、广延、形状、运动或静 止等 (2 )第二性的质:在我们心中产生的观念,在对象中并没有精确的对应物,如颜色、 声音、味道、气味等。它们不属于也不构成物体,而只是在我们心中产生这些观念的 能力。 5、实体 “如果任何一个人想在涉及自己的一般纯粹实体的概念方面检查一下自己,他就会发 现他根本就不具有关于实体的别的观念,而只有一个家丁,即对一个他所不知道的支 撑着能在我们之中产生出简单观念来的那些性质的东西的假定。 ” 实体观念是感觉不到的,没有经验的来源,知识简单观念组合为复杂观念所需要的 一个理论假设。它是由其他简单观念中推断出来的。 6、知识的等级 (1 )心灵使用观念的材料构建知识,因此,知识存在与观念之间的关系之中。 “知识不外是对于我们的任何两个观念之间的联系与符合、或不符合与冲突的知 觉,知识知识在于这种知觉,有这种知觉的地方就有知识,没有这种知觉的地方,我 们虽然可以幻想、猜测或相信,却永久得不到知识。 ” (2 )知识的三个种类: 直觉知识 推演的(或证明的)知识 感性的知识 前两种知识属于语词知识,第三种属于实在知识 (3 )知识的范围 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建立在观念的基础上,知识不能超出我们所具有的观念的范 围。观念的范围是贫乏、不完善的,知识的范围比观念范围更狭窄。因为知识在于对 观念与观念是否符合的知觉,直觉和证明不能知觉到一切观念之间是否符合的关系, 感性知识更狭窄,我们能知觉到的观念与外物的一致性更少。 三、 社会政治理论 (1 )自然状态 自然状态不是战争状态,而是和平的、自由的状态,人们在自然状态中平等地 享有自然权利。自然权利指生命、自由、追求幸福、拥有财产等“天赋人权” 。 在人的自然权利中,财产权最为重要。在自然状态中,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财产 权的裁判者,从而导致了人们因财产而相互冲突,不但财产权得不到保障,甚至生命 都会受到威胁。 (2 )社会契约与国民政府 洛克认为,为了摆脱因财产纠纷而引发的不利状态,人们通过订立社会契约, 各自放弃对财产权的判决和执行的权利,大家都把这一权利转让给代理人。 “人们联合成为国家和置身于政府之下的重大的、主要的目的,是保护他们的财 产。 ” 除了对财产权的判决和执行的权利之外的一切权利,包括生命权、财产权和自由权 都是不可让渡、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 此外,洛克认为统治者或主权者也是订立契约的一方,是从订约人中间推选出来 的。统治者也要受契约的限制。 三权分立原则: 洛克认为,必须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利” ,他把这个权利赋予给立法机关。 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 反抗的权利 第七讲 贝克莱(略) 第八讲 休谟哲学 一、 生平与著作 1、 David Hume, 17111776 年 2、著作 人性论 、 人类理智研究 、 道德原则研究 、 宗教的自然史 、 自然宗教对 话录 、 政治论文集 、 英国史等。 二、 哲学的划分 1、自然哲学与精神哲学 哲学的研究方法是实验和观察 2、休谟力求建立真正的精神哲学,亦即一门关于人性的科学 三、 休谟的知识理论 1、印象与观念 休谟把我们从感觉和经验而得来的一切心灵内容均称为“知觉” ,而知觉又分为印象 和观念。 “所有初次出现于灵魂中的我们的一切感觉、情感和情绪”都被包括于印象之中,印 象是人的一切观念和认识的来源。 西方哲学史:培根到法兰克福学派 11 “观念”则是通过记忆和想象这两种官能对以前产生过的印象在头脑中的再现。休谟 把这称为印象的“摹仿或摹拟” 。 印象与观念之间的区别只是它们的鲜明程度或活跃程度不同而已。 印象相对于观念而言具有绝对优先的地位,没有印象就不可能有观念。 没有外物与之相对应的观念是心灵“对感觉和经验提供给我们的材料进行组合、变换 或削减的机能”的产物(如飞马、金山等) 。 2、观念之间的联系 观念之间主要三种原则或方式结合起来: 相似、在时空中的接近、因果原则 原因和结果的概念被休谟视为知识的核心要素。因果律是一切知识的有效性所赖 以成立的基础。 3、对因果律的怀疑 因果性并不是我们所观察到的对象中的性质,毋宁是一种由于 A 和 B 的随时重复 而在心灵中产生的“联想习惯” 。 四、 对实体之存在的怀疑 1、我们为什么会认为事物在我们之外存在 恒定性和一贯性 2、怀疑心灵的存在 自我只是一束或一堆不同的知觉 记忆的功能 人格同一性的问题(identity of personality) 3、怀疑实体的存在 洛克把实体观念作为一个假定保存下来,贝克莱指承认精神实体的存在,但是休 谟怀疑实体以任何形式存在或具有任何连贯的意义。 4、对上帝存在的怀疑 五、 伦理学 1、应当以实验方法来重建道德学说 哲学家们“应当尝试在一切道德探究中做(与哥白尼革命)类似的改革,并拒绝一切 不是建立在事实和观察之上的伦理学体系,无论它们如何精妙和新颖” 。 2、道德判断不唯独依赖理性,而是要通过情感。道德评价是情感反应。 道德评价(例如罪恶)不是可能经验的事实。 道德评价涉及对我们在观察到某个人的行为的后果是所经验到的愉快和痛苦的同情 感。 3、道德行为就是对这些行为所影响的人有用或使之惬意的行为。 (功利主义原则) 第九讲 法国启蒙哲学 一、 启蒙运动 启蒙(Enlightenment ):用光明驱散黑暗,以理性代替蒙昧。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 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 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 的。Sapere audet!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 “(启蒙学者)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 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 的存在做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 恩格斯:马恩选集卷三 理性的核心地位:“理性的法庭” 启蒙理性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宗教迷信和专制制度。启蒙的任务就是要消除一切非理性、 反理性的东西;理性的光芒照耀一切。 二、 宗教批判 1、自然神论(deism ) 2、无神论(atheism) 三、 政治与法律 孟德斯鸠与论法的精神 对专制制度的批判 三权分立 四、 进步史观 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纲要 启蒙学者大多相信人类社会是向着更高和更美好的方向前进的,而其中最关键的还 是人自身的理性。 五、 唯物主义 1、物质实在论 2、经验主义认识论 六、 卢梭 1、对启蒙的理性乐观主义的批评 论科学和艺术 2、政治理论 (1 )自然状态:自由、平等、孤独、和平 (2)不平等的起源:私有财产 (3)社会契约:个人把权利转让给共同体 (4)公意与人民主权 第十讲 康德的批判哲学 一、 康德的生平与著作 1、生平 Kant 17241804 年 2、著作 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 (1755) 、 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 (1770 ) ; 纯粹理性批判 (1781) 、 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1783) 、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1785) 、 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1786) 、 实践理性批判 (1788) 、 判断力批 判 (1790 ) 、 单纯理性范围内的宗教 (1793) 、 道德形而上学 (1797) 、 实用人 类学 (1798 ) 西方哲学史:培根到法兰克福学派 13 二、 康德哲学的发展历程 以 1770 年为界可以划分为: 1、前批判时期 作为启蒙主义者的康德 2、批判哲学时期 作为批判哲学家的康德 三、 康德哲学的基本问题 “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 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实践理性批判 (中 译本)第 220 页 四、 康德的理论哲学 (一) “哥白尼革命” 康德在人的认识领域里展开了一场革命。他认为,不是人的直观或概念必须符合 对象,而是对象必须服从人的直观或概念。 “人为自然立法” 。 现象与物自体(things in themselves)的区分 (二)纯粹理性批判: 在我们进行认识和构建起一门科学的形而上学之前,我们必须首先对人的理性本 身所具有的能力及其认识范围进行预先的考察。批判哲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对人类理性 的先天的构成要素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运作方式进行研究。 (三) “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 1、经验性知识与先天知识 人的一切知识都始于经验,但是并不是仅仅局限于经验,而是还有先天的知 识。 批判哲学就是要对人的先天知识的可能性、范围和原则进行研究。 2、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 3、先天综合判断 数学、物理学和(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的判断都是先天综合判断,一方面这些判断 具有普遍必然性,另一方面它们增加了我们的知识。 (四)纯粹理性批判的内部结构 “我们的知识来自于内心的两个基本来源,其中第一个是感受表象的能力(对印象的 接受性) ,第二个是通过这些表象来认识一个对象的能力(概念的自发性) ;通过第 一个来源,一个对象被给予我们,通过第二个来源,对象在与那个(作为内心的单 纯规定的)表象的关系中被思维。所以直观和概念构成我们一切知识的要素,以至 于概念没有以某种方式与之相应的直观、或直观没有概念,都不能产生知识。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A50/B74 1、先验感性论(纯粹数学是如何可能的?) 时空不是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物,也不是我们关于事物的观念之间的关系,而 是人心所具有的直观形式。 通过把我们先天具有的纯粹直观形式加到我们通过感觉而得到的感性材料之 上,我们就构成了“现象” (Erscheinung) 。 2、关于知性的理论(纯粹自然科学式如何可能的?) 集中讨论人的知性范畴和公理 我们的知性先天地就具有某些概念或范畴,我们通过这些范畴来对经验性的现 象或杂多进行处理,通过联结等操作来形成判断。而一切的知识都必然是以判断的 形式而出现。 知性先天具有的范畴只能被应用到经验的领域。 范畴表: 量的范畴 质的范畴 关系的范畴 模态的范畴 3、关于理性的理论(形而上学是如何可能的) (1 )纯粹理性的“理念” 知性用范畴来整理统一感性的知识,而理性则用“理念”来整理统一知性的知 识,希望通过这种统一而达到无条件的绝对完整的知识。 纯粹理性的理念有: A、灵魂,B 、世界, C、上帝 (2 )理性本身的二律背反和理性的界限 五、 康德的道德哲学 1、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划分 我们只有同一个理性,但是根据对它的不同的运用方式,又可将其分为理论理性 和实践理性。 实践理性与人的道德和自由直接相关。 2、道德知识的基础 道德哲学的任务就是发现我们如何能够达到那些约束所有人的行为原则,就是要 探究适用于所有理性存在者并导向我们称之为善的行为的这些原则。 道德知识也基于先天判断。 “责任的基础不能在人的本性中,或是在人性被置 于其中的世界的诸条件中寻求,它先天地就在理性的概念中。 ” 3、什么是善的行为? 一个行为之所以是善的,不是因为它达到了某种好的结果,而是因为这个行为符 合于理性本身所具有的绝对的法则,或者说它完全出自于人所具有的“善良意志” 。 只有善良意志本身才是绝对的善,它是一切真正道德行为的根源。 4、绝对命令 无条件的道德法则,是毫不计较功利得失的准则。 “我一定要这样行为,使得我能够立定意志要我行为的格准成为普遍规律。 ” “你须要这样行为,做到无论是你自己或别的什么人,你始终把人当目的,总 不把他只当做工具。 ” 第十一讲 黑格尔哲学(略) 另一:分析哲学 一、分析哲学的历程及其一般特征 西方哲学史:培根到法兰克福学派 15 分析哲学是在十九世纪后期产生的一种新的哲学流派,哲学研究方式 早期代表:弗雷格、罗素、摩尔 中期代表: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维也纳学派 后期代表: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日常语言哲学学派 分析哲学在美国的发展:逻辑实用主义 一般特征: 反对唯心主义、反对体系化哲学、反形而上学; 语言分析:这是分析哲学的分析对象,其中既包括逻辑语言分析也包括日常(自 然语言)分析。 与这种语言分析直接相关的就是在分析哲学中出现的“语言学的转向” ,分析哲学 有时也直接被称为语言分析哲学。 “语言学的转向”其实并不是分析哲学所独有的,而 是整个现当代哲学的一个普遍的倾向,亦即语言在哲学研究中称为一个占据举足轻重 之地位的问题。传统哲学中,语言并不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哲学家们往往认为语言只 是我们的观念和思想的表达,它们彻彻底底地是一种工具,与观念和思想比较起来, 语言只是处在次要地位,观念和思想具有自足性,它们并不需要语言作为其基础和支 撑,但是现当代哲学家们普遍认为离开了语言人是无法进行思想的,离开语言也根本 无所谓观念。这就把语言从一种相对于思想而言的从属地位,提升到了与思想相同的 层次。而许多分析哲学家都认为许多传统的哲学问题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我们对语言 本身的误用而产生的,而一旦我们理解了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则、澄清了对语词和表达 的误用,许多原有的哲学问题就会消失了。 二、弗雷格(1848-1925) 1、数理逻辑的创生 数学的逻辑基础 p.252 数理逻辑把数学的方法和手段引入到逻辑研究的过程之中(概念文字) ,这是一种 概念演算的系统,最早莱布尼茨就已经构想了一种“普遍文字或普遍符号” ,而罗素和 怀特海则把这种概念演算系统在数学原理中彻底构建起来。 分析手段 逻辑并不研究主体是如何以及为什么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判断,它只是研究客观思 想本身的性质以及这些性质之间的关系。 2、反心理主义 “必须始终把心理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动气严格地区别 开来” 思想不是思维的主观活动,而是思维的客观内容;必须把语词的意义和与此相关 的观念区别开来,把判断的内容和作为一种思维活动的判断区别开来。 3、意义(含义)与意谓(指称) Sinn (sense) und Bedeutung (meaning) 必须严格区分意义和意谓,要剥离出意义,使意义成为一个独立的层次。 语词和语句这两个层面上展开,弗雷格关心的语词只是名称,他关心的句子只 是判断句 名称不等于名词,一切表示客体的语言表达都算名称,例如太阳、凯撒等名词 肯定是名称,而像 2+1,写西游记的人等也是名称 名称的意谓就是它所指的对象,而名称的意义则是它所表述的内容,意义相对 于名称和对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个名称都具有而且仅具有一种意义,但是可以 有一个或多个意谓;两个名称可以有同一个意谓,但是却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晨星 和暮星) ;有的名称可以有意义,但是却没有意谓(离地球最远的天体) 。 语句或命题也具有自身的意义和意谓,命题的意义就是它所表达的思想,但不是 主观的思想,而是客观的思想,可以为人们共同把握的思想;而命题的意谓就是它的 真值,亦即它是真的还是假的。描述事实的句子都有意义和意谓,而神话故事中的许 多句子都只有意义而没有意谓,例如“孙悟空打死了白骨精” 。 三、维特根斯坦(1889-1951) 生平 逻辑哲学论 、 哲学研究 (一)前期的思想 1、否定的哲学观(negative viewpoint of philosophy) 哲学问题之所以提出乃是基于对我们的语言的内在逻辑的误解。 “关于哲学对 象所写的大多数命题和问题,不是假的而是无意义的。因此我们根本不能回答这类问 题,而只能确定它们的无意义性。哲学家们的大多数命题和回答,都是因为我们不懂 得我们语言的逻辑而产生的。 ”(4.003) 因此,我们在解决哲学问题之时所应当持有的根本态度就是:凡是可以说的东西 都可以说得清楚,对于不可言说的东西,我们都必须保持沉默。 哲学的规定性及其功能:“哲学不是自然科学之一。哲学的目的是从逻辑上澄清 思想。哲学不是一门学说,而是一项活动。哲学著作从本质上看是由一些解释构成的。 哲学的成果不是一些哲学命题,而是命题的澄清。可以说,没有哲学思想就会模糊不 清,哲学应该使思想清晰,并且为思想划定明确的界限。 ” 因此,哲学不再具有构建性的意义,它是一种澄清、解释的活动。 哲学的根本活动是划界。要为思想(或思想的表达)划定一个界限。哲学为自然 科学划定可以在其中进行争论的范围。哲学应当为能思考的东西划定界限,从而也为 不能思考的东西划定界限。 (康德:能认识的东西和能思考的东西) 2、逻辑的核心地位: 对语言逻辑的误解乃是我们在运用自然语言或日常语言进行言说之时经常会 犯的错误,因此,维氏早期追随弗雷格的观点,认为我们必须以严格的逻辑来整饬自 然语言之失并消除由日常语言所引发的错误。 (后来逻辑实证主义就是在他的这种观点 之上发展出一种科学逻辑语言的构想,力图用它代替日常语言) 逻辑不仅规定着我们的语言和表达,它更是世界的一面镜子,它反映的是事物之 间必然的联系,而世界本身则具有一种逻辑结构。从这种意义上讲逻辑乃是先天的 (康德) ,我们的经验总是符合一定的逻辑规律,违背逻辑的东西不可能成为经验的对 象,也就是不能由我们的语言所表达的、不可言说的东西, “甚至上帝也不能违反逻辑 规律来创造世界” 。 3、世界的逻辑结构 (1 )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世界是事实的总体而不是事物的总体。 (2 )发生的事情,即事实,就是诸事态的存在。 西方哲学史:培根到法兰克福学派 17 (3 )事态是对象(事物)的结合 (4 )对象是简单的。对象构成世界的实体,因此它们不能是复合的。对象的配置 构成事态。存在的实体的总体即是世界。全部的现实或事实就是世界。 4、图像论:这里所涉及的是我们如何来认识事实与世界 (1 )我们给我们自己制造事实的图像。 (非主观的,而是严格遵循逻辑法则的构 建) (2 )图像是现实的模型。图像中的图像要素与对象相对应。图像的要素以一定的 方式相互关联而构成图像。而图像为了能以自己的方式图示现实而必须和现实共有的 东西,就是它的图示形式。若图示形式为逻辑形式,则图像就成为逻辑图像。每一个 图像同时也是一个逻辑图像。 (3 )事实的逻辑图像就是思想。真的思想的总体就是一幅世界图式。 (4 )思想在命题之中得到了一种可以由感官感知到的表达。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 命题的总体就是语言。命题是现实的图像。语言就是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 (5 )命题又分为基本命题和复合命题。基本命题由名称所构成。它是名称的一种 关联,一种联结。命题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 语言与现实之间具有一种对应关系。 5、语言的界限 (1 )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逻辑充满世界:世界的界限也就是 逻辑的界限。逻辑的界限同时也是语言的界限。 世界是我的世界:这表现在语言的界限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我就是我的世界。 世界与人生就是一回事儿。 生活世界 (2 )真命题的总体就是全部自然科学。语言之中不仅有真命题,同时也有假的命 题,它们不在自然科学范围之内,但是却在生活世界的范围之内,它们也是常识的一 个部分。因此,自然科学并不难穷尽我们的生活世界,也不是我们生活中的全部。对 维特根斯坦而言, “即使一切可能的科学问题都已得到解答,也还完全没有触及到人生 问题。 ”(帕斯卡尔) (3 )但是,我们的语言中不仅有有意义的命题(包括真命题和假命题) ,同时也 有那些无意义的命题,而这些无意义的命题根本没有任何的处在世界之中的指称对象 与之相对应,但是无意义的东西并不是虚妄的、不存在的、甚至是可以或应当予以消 灭的东西,反之维特根斯坦认为这种无意义的命题以一种隐秘的方式向我们指示着一 种不可言说的东西,而维特根斯坦认为确实有不可言说的东西。它们显示自己,它们 是神秘的东西。 6、不可说的东西 伦理、审美、上帝、作为伦理主体的意志,都是不可说的,而关于这些东西的 命题都是无意义的 逻辑形式、意义本身也都是不可言说的。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世界的意义是什么 这些传统哲学的问题都是无意义的表达。 但是,不可言说的东西却可以显示自身。但我们只能通过直觉、体验等方式来触 及到这些神秘之物。但绝对不能用有意义的命题将它们表达出来。哲学通常都是在对 这些不可言说的东西进行探讨,但是维特根斯坦认为,任何理解我的人,当他用这些 命题为梯级而超越了它们之时,就会终于认识到它们是无意义的。 (可以说登到高处之 后,就必须把梯子扔掉。 ) “凡是不可言说的东西,我们都必须对之保持沉默。 ” (二)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 后期维特根斯坦抛弃了逻辑哲学论中所构建的以逻辑作为世界之根本构架 并以基本命题所表达的基本事态作为世界之根本构成单元的思想。他认为,我们无法 通过对语言和世界进行逻辑分析就能够把握事实和世界,相反,我们应当把分析的目 标指向日常语言。 1、语言游戏说 在探讨语言自身之本质时,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语言游戏说。 依照传统的观念,语言的根本功能就在于它的命名功能。语言中的每个词都是事 物的名称,句子就是这些名称的组合。而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所指称的事物。这是一 种语言的图画。而其核心的代表就是奥古斯丁所提出的实指定义模式。 但是维式认为,语言并不是只有这一种静态的的功能,实际上语言的用法具有多 样性、伸缩性、变动性和实践性。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游戏。 “我把语言和行动交织在一 起的整体,称之为语言游戏。 ” 在“五个红苹果”这个语言游戏中,就包含了指称、比较和计数这三种不同的功 能。 2、意义就是用法 语言游戏都同等地是重要的,不能认为一种高于另一种。 “语言游戏这个概念突出了一个事实的重要性,即运用语言是一种活动,是一种 生活方式” 。语言游戏有很多种类,如命令、描述、思考、检验、讲故事、唱歌、开玩 笑、解数学题、翻译、感谢、诅咒。问候、祈祷等等。 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 3、家族相似 诸多不同的语言游戏为什么能够被归并到一起,它们为什么能够构成作为总体 的语言呢?如果我们根本不能为语言划定一个普遍的本质,那么又是什么规定着语言 之中的不同的语言游戏呢?维特根斯坦认为不同的语言现象和语言游戏是通过一种家 族相似而被联系在一起的。 (反本质主义、反对“种加属差”的定义方法) 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似、个人的不同时期、不同角色之间的相似性。 在日常语言中,概念的运用不是被严格地限定了的。 4、遵守规则的悖论 我们进行语言游戏,必须遵守规则,正如我们在参与到任何一种游戏之时,我 们都必须遵守游戏的规则才能展开游戏,例如斗地主、拖拉机都必须按照既定的规则 才能进行。 但是,语言游戏是一个比斗地主等等更加复杂的游戏,这主要表现为我们在进 行语言游戏之时必须遵守规则,但是我们却不是先学会了规则然后再开始语言游戏。 这似乎就构成了一个悖论,但是我们日常的语言活动恰恰就是按照这种悖论式的方式 开始和进行的。 而维特根斯坦提出这个悖论的目的就是为了之处理论解释在世纪的语言活动面 西方哲学史:培根到法兰克福学派 19 前苍白无力,强调世纪参与语言游戏的重要性。 哲学从澄清和解释的活动,亦即作为一个旁观者,转变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参与 活动。 “投入生活” 5、治疗型的哲学 “哲学问题的形态是:我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陷入哲学困境中的人好似是一个呗关在房间里的人。他想要出去,但却不知道 怎么办。他想从窗子里爬出去,但窗口太高了。他想从烟囱里钻出去,但烟道太窄了。 ” “为苍蝇指出逃出捕蝇瓶的出路” 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通过消除哲学问题来就纠正各种偏颇的、狭隘的、固 执的思维方式,这就像是治疗精神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