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子留给母亲的信 母亲: 你的一生平凡而又了不起。 1958 年 18 岁的你嫁了人,不幸的是我爷爷奶奶不堪生活困苦相继病故和自尽。都是 你借钱料理了二位老人的后事,可两位老人确(却)留下了几个月大的四姑、几岁大的三叔 和十来岁的三姑,由于我父亲过度的老实,家里大小事都漠不关心,你自己未生育就做起 了奶妈嫂娘,冬天你砸开池堂(塘)厚厚的冻冰给三叔四姑洗尿布和衣服。那时国家一穷二 白,家里穷得别说米面、就连野菜树皮都难找到,饿死人是常有的事。后来加上我们兄妹 五人相继出生共 8 个孩子,而一年四季你常常为我们缝补衣服做鞋到深夜甚至到天明,然 而你的双手每年冬天都冻得干列(裂),血肉溃烂白骨外露。当你无法承受贫苦、精神、心 理、身体、生活的压力痛苦时,你也不愿更无处诉说。自己只好偷偷找无人的地方痛哭一 场向老天诉自己命苦。母亲,是你的勤劳辛苦和善良甚至要饭,没有让一个饿死没有让一 人冻伤,任劳任怨 20 年熬了过来。后又为三叔两个姑姑和四个妹妹操劳盖房结婚成家。可 你现如今病成这样还不愿向他们要一分钱给自己治病,事实上他们也不富裕。 母亲,儿子我身体也不好,有肝病已纤维化,离肝硬化不远了,治疗几年花了不少钱。 这 3 年加上给你治病花光了我所有的积蓄,能借到钱的地方都借了,你知道我快 40 岁了到 现在都结不了婚。我父亲也为你欠了不少外债。 母亲,虽说你以种田为职业,可你的大半生也象(像)国家干部、军人、工人、教师等 职业一样,都是国家公民,只是职业工作岗位不同而已。作为一个劳动者,首先是为自己 和家庭生存生活而劳动工作,其次才能说是为国家作贡献纳税纳粮,是的,你也劳动辛苦 了大半生,到如今为什么得不到一点的回报呢? 母亲,儿子没能力去贪污、做生意发财、去偷去抢,我真的无法弄钱给你治病了,那 (哪)怕是人道一点的治疗费。在家看着你病死,真的会很痛苦! 母亲别怪儿子不孝!走好!祝你来生健康!好运! 有人怀疑“留信弃母”事件从头到尾都是曹新安的一个策划,有网友还说,这个儿子 曾经尝试过“卖肾救母”,这次则是卖“孝”救母。这种怀疑也并非没有道理,如果这个 儿子没钱为母亲治病,真想一走了之,他不会刻意地留下这么一封感人肺腑的信,他宁愿 冒天下大不韪,担着“不孝”的骂名,也要想办法把母亲的病治好我不想去“小人之 心”,我相信,即使是策划,也是曹新安这样的小人物的一种生存智慧。 很多的评论都把这一事件归结为医疗费用畸高、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严重缺失和社会救 助保障体系严重残缺,这当然没有错,但问题在于,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正如曹新安所说: “我们农村人哪懂什么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保障体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 解决的。我要说的是,我们对待这样的事情,能否少一点道德批判,多一点悲悯之心和实 实在在的行动,少一点冷漠。在制度的阳光还不能普照的角落,我们利用民间救济给病人 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即使是杯水车薪,也比说空话要好。 遗弃病母的另一面,救治并非惟一选择 发生在山东的“遗弃病母” 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建立社会救助和医疗保 障的呼吁一时成为主流。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每每在实际工作中遇见因为经济问题而放弃救治的患者,此时不要 说医生的职责,就是作为一种普通人的情感,也会让自己的内心感受到一种沉痛的煎熬。 2 尽管这样,我也认为建立医疗保障制度,首先应该面对的是可治的患者,而不是面对 如发生在山东的这起“遗弃病母”的事件中,已经身患绝症的家庭。对于这样的病人,我 认为应考虑其他思路。 据济南时报报道,在“遗弃病母”发生之前,他的家庭已经为患者支付了 15 万元 左右的医疗花费,应该说投入还是非常大的,但实际效果却越来越差。这个事实让我想到 经常在医学期刊上看见的类似的结论:很多(针对某肿瘤)治疗,在延长患者生存方面, 没有统计学意义。癌症患者陆幼青在自己的死亡日记中也记录了这样一个事实,放弃 了“化疗”的他,比同期忠实地接受了各个治疗的病友都活得长,而且,他还少受了很多 因治疗而引发的不良反应。 所以,一些国外医生在面对一些绝症患者时,会很直接地告诉患者,你患了绝症,目 前没有好办法,好好珍惜剩余不多的时间,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他们鼓励患者去旅游,去 游玩,去尽可能忘记自己是病人。而这样的结果是,患者的花销少了,患病期间的生活内 容却丰富了,心情也愉快了。 对于患者而言,一次“愉快的活动比十剂良药还有用”。相反,在我们国家,大多数 绝症患者能选择的就是到医院里度过余生,被封闭入狭小的白色院墙中,忍受治疗带来的 不良反应,还时常让家庭坠入深深的经济危机之中。 当然,我并不是说当前针对绝症患者的治疗都没有价值,至少今天的失败会成为明天 成功的有效积累,但让患者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和治疗反应来充当医学进步的阶梯,显然 不符合医学的人文精神。 因此,对于很多绝症患者家庭面对的窘境,我们缺乏一套针对绝症患者本身切实可行的应 对方案,采取千篇一律的“积极治疗”,也是因病致贫的很重要的因素。跳出昂贵的“医疗” 圈子,减少他们昂贵而效果不确切的医疗花费,为绝症患者提供更多的关怀途径,帮助他 们营建更丰富的社会生活,这也是社会最该面对的。 男儿弃母与拯救之道 一生养育了四女一子的王美容老人,身患绝症却被自己的亲人遗弃在医院整整 5 天 (7 月 16 日北京青年报)! 儿女可能很多,母亲只有一个。万物可弃,惟母亲不可弃;自己可辱,惟母亲不可辱。 齐达内为什么不惜被红牌罚下,而在世界杯决赛上“突然头袭”马特拉齐?因为“对手用 脏话侮辱我母亲和姐姐”!就在听到齐达内披露“冲冠一怒为母亲”的时候,从齐鲁大地 传来“悲凉一信弃母亲”的消息:一位患病的贫困儿子,将身患绝症的老母亲送入医院 3 天后不辞而别,仅留下一封写给母亲的信;已经花了 15 万、体重仅剩 29 公斤、罹患胃癌 到晚期、生活已不能自理的 66 岁老人,正独自一人在病床上忍受着病痛的煎熬。 我宁愿把儿子的这个行为,看成是一次个人的无奈的“求助策划”,而不是真的要抛 弃病中的母亲;因为在我看来,抛弃一位母亲,就是抛弃全世界。我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 形。所以我在报道的字里行间,特别是在儿子留书的背后,找寻着蛛丝马迹。我看到“母 亲,儿子我身体也不好,有肝病已纤维化,离肝硬化不远了,治疗几年花了不少钱”,仿 佛觉得这不是写给母亲看的,而是写给他人看的;我读到“你也劳动辛苦了大半生,到如 今为什么得不到一点的回报呢”,依稀觉得这不是对母亲的发问,而是对人间的“天问” 由于没有更深入的报道,我无法推定这是写给母亲的无情辞别信,还是写公众的深情 求助信。大爱似无这并非不可能。我宁愿把报道里所说的“一单位送来的花篮,条幅 上写着,你的药费我们承担”,看成是“求助”的结果。但不管如何,这个事件到了这个 3 地步,是人世间的现实不幸,我们毕竟愧对历尽一生艰难、如今已骨瘦如柴、只留下苍苍 白发的母亲。 经济学家何塞卢林贝格,是“不幸福经济学”的创立者,在他看来,人们在关注经 济的增长速度时,更应关注“不幸福”的增长速度。而在国际上,有一个衡量民生质量的 通行指标,就是“民生痛苦指数”(MiseryIndex)。如今对于我们来说,偷走百姓幸福感 觉、削弱百姓心中快乐的,莫过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足,以及教育、医疗、住房“新三座 大山”的重压,还有老无所养等等现实困境。为此,有专家建议,我们应该在国家和省地 县各个层级,广泛建立“民生痛苦指数”的统计、监控、公布机制;通过公布“民生痛苦 指数”,以利于摈弃围绕着 GDP 打转转的片面化、物质化的发展思路,转向更为人性化的 发展思路,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哲人伊壁鸠鲁认为,导向幸福的元素,包括友谊、自由和思想等等主观因素;所以 “民生幸福指数”往往有着浓厚的主观色彩,不是说“幸福指数”没有参考价值,而是其 潜在的失真度相对较大;而“民生痛苦指数”更为现实、客观,更加清醒、清晰,更具有 监督的作用、更富有启发的功效。 古往今来、无论何处,幸福抑或痛苦,都是一种现实的、客观的存在;当我们面临生 老病死而入不敷出的时候,痛苦是很结实的。所以,我们不必讳言一个正在艰难转型的时 代,百姓有着种种苦痛和痛苦,而应该让民生痛苦指数成为一个寻常的公共话题,并且大 方地从这一公共话题出发,大步走向社会公平,大力改善民生质量,从而成就社会和谐的 大计。这样,对每一位病中母亲的拯救,就用不着小计小谋,因为有着社会的保障救济之 道那才是拯救的正道和大道。 孝与不孝需如何评判? 山东省老龄工作委员会事务处处长王照奎:不管是什么原因,大家是什么态度不重要, 就他本身来说是不对的。任何辩解都非常苍白,因为“孝 ”作为一种文化,有一种规范。他 的行为是不是符合“孝” ,不是他自己说了算的,得由社会来评定。尽管这种规范不是法定 的,但它是社会公认的。他自己说这样做是为了孝敬母亲没有用。 新浪网友:这个儿子真的是一个至孝且聪明的年轻人!首先,他送母亲进了医院治疗, 花光了所有的钱,做到了自己的能力所及的一切;其次,仍然坚持把母亲留在医院,自己 离开,他肯定知道,这样如果被传扬出去,自己就会背负无尽的骂名,但是他也清楚,如 果他真的背负了骂名,他母亲就一定能得到好的后期医治,难道这不是至孝吗? “弃母救母”能不能效仿? 新浪网友:虽然救母心切,我还是不同意他的做法。我会选择在家好好侍候母亲,尽 量让她心情愉快,平静地度过最后时光。当然必要的维持治疗还是需要的,以尽量减轻她 的痛苦。 中国人应该反省一下对生老病死的看法及态度。很多疾病是不可能治愈的,苦挨时日, 生命质量难以保证,此其一。由于其财力有限,放弃治疗,在发达国家也难免,此其二。 网友红蜡烛:谴责和同情并存,这样的遗弃更多的是无奈之举。在他付出所有努力也 不能治好老母亲的病时,他依然抱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他相信我们社会。他的抛弃 是想引起社会的关注,他不想眼睁睁地看着老母亲在家被病痛折磨而死,他是想使母亲在 临终前受到更好的照顾。 情感慰藉药物维持孰重? 搜狐网友:如果家里连基本的物理治疗条件都不具备,让老人遭罪,即使陪着她又有 什么用呢? 4 山东师范大学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刘示范:老人的病到了这个时候,她特别需要的是感 情上、精神上的抚慰,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其他方面充其量就是治疗得好一点,照顾得 好一点。比如一见到她的老伴,她的精神面貌就有所好转,她的儿子来了,几天没见笑容 的脸上绽开了笑容。这说明老人最需要什么呢,老人最需要的不是吃什么样的药,打什么 样的针,最需要的是一种精神。 公共道德标准能否突破? 大众网网友:为了救自己深爱的母亲,即使违背社会公德,只要你不违法又算什么呢? 再说如果有别的办法,相信任何人也不会走这一条路。 山东信义律师事务所韩文勇:如果大家都打着“行孝” 的幌子,是不是就可以去做不道 德的事情呢?如果大家都这样,社会道德秩序必然将遭到可怕的破坏,以后会出现越来越 多的遗弃事件,必然造成社会道德的沦丧。 社会与个人责任咋分担?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护理部主任许玉华:这实际上就是在逃避责任,过去大家都比较穷 的时候,这种事情反而比较少,现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了,但是人的伦理道德、社会的文化 却倒退了。社会应该呼吁一些真善美的东西,探讨批判不应该提倡的问题。 新浪网友:给母亲看病就是儿子的责任,如果连这个责任都担负不起来,又何谈社会 责任!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 仁慈 的心,有了这份仁心,才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试问一个连自己父母都可以抛弃,有损于为 人子女的本分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弱电网络考试题及答案
- 药学本科试题及答案
- 气胸内科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合肥肥西县桃花初级中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
- 法院考试面试题及答案
- 湘西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灌南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校保卫处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急救技能知识模拟试题库及答案
- 饭店服务与管理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吉林银行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2026秋学期学校主题升旗仪式安排表+主题班会安排表
- 出租充电桩车位合同范本
- 人工晶体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9月新版劳务用工合同范本(可规避风险)
- 开放性骨折感染预防的护理
- 混泥土计量管理办法
-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材料
- 国防教育课件
- 完整版护士糖尿病护理课件
- 铜绿假单胞菌安全数据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