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心理学笔记(十)老化与认知障碍_第1页
异常心理学笔记(十)老化与认知障碍_第2页
异常心理学笔记(十)老化与认知障碍_第3页
异常心理学笔记(十)老化与认知障碍_第4页
异常心理学笔记(十)老化与认知障碍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 老化与认知障碍 1、老年期痴呆:阿尔采末氏病 AD 2、血管性痴呆:AD/MID 多发性 脑梗塞痴呆 3、帕金森氏症(器质性疾患)晚年也有老年痴呆 4、老年期痴呆的心理护理 老化伴随着机体生理功能及效率的衰退。智能等心理功能的下降则与生理衰退 密切相关。 老化与痴呆 1、老年的认知退化 2、老化与焦虑、抑郁、睡眠障碍、随着年龄增长,痴呆发病率的增长。 听力先衰退,思维衰退 老化的生理衰退 神经系统 1、60 岁之后脑重量下降明显到 80岁可能因脑细胞死亡及脑室扩大而下降 5% 到 10%。 2、大脑皮质神经元的死亡 1)在视觉、听觉及运动皮质已凋亡可达 50%,但信息整合判断以及反省思维并 不受影响。 2)在保持平衡及协调的小脑损失可达 25%。 3)神经胶质细胞减少从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效率下降。 寿命 预期寿命 1、寿命:一个人所能生存的最长年龄限。 2、人类寿命在目前的最长年限约为 120岁。 3、预期寿命:在某一年代出生的人平均预期可达到的生存寿命。 4、今天上海男性的预期寿命大于 78岁。上海女性大于 81岁。 5、总人口中 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 10%或 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 7%,即可称为老 龄化,上海于 1979年底进入老龄化,2000 年上海常住人口中,65 岁及以上人 口达 11.46%,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其他地区,而且增长速度高于总人口的增 长,其中 6064岁,低龄老人的比重持续下降,80 岁及以上高龄老人的比 重持续上升。 上海老龄人口的发展趋势 1、据研究预测 20052010年,将是上海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比重 将达到 18.1%。 2、20102020 年,为人口老龄化的高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 27.2%。 3、20202050 年,为人口老龄化的中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 29.5%。 4、人口老龄化将使社会劳动力老化,引起劳动力资源短缺并加重社会和家庭的 养老负担。 长寿 性别差异 1、从 25岁开始,人口中女性数量开始超过男性,差异将继续发展。 2、到 75岁,人口中女性已超过 61%。 3、男、女长寿、性别差异在于对待健康的态度、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职业 分工。 4、生物学因素同样是重要原因之一,在所有的动物物种中雌性的寿命都长于雄 性。 5、上海 2000年老年人口性别比为 84.00;7579 岁约为 76.75;80 岁及以上 约为 59.07。 谵妄 Delirium 1、意识不清(对环境领悟的清晰程度降低) ,同时注意集中,维持和转换能力 降低。 2、认知变异(如记忆缺陷、定向障碍、言语不清)或知觉异常(伴有幻觉) 。 3、症状在短时间(几小时或几天)内发展起来,并可能在一天过程中有波动趋 势。 4、物质中毒,物质戒断或药物副作用,以及阿尔采末氏症,血管性痴呆或其他 疾患都可能伴发谵妄。 如:早期氯丙嗪副作用就是谵妄。如:HIV 病毒在 AIDS病晚期引发谵妄与痴呆。 苍白螺旋体在梅毒晚期可引发谵妄与痴呆。 痴呆 Dementia 一、 痴呆:脑功能的逐步衰退恶化,影响到判断,记忆,语言以及其他 高级认知功能。 1、老年期痴呆:阿尔采末氏病 AD。 2、血管性痴呆 VD/MID多发性脑梗塞痴呆。 3、帕金森氏症。如邓小平老年 1)皮质功能的渐进损害。 2)这种衰退的进程是不可逆的。 谵妄 & 痴呆 1、虽然谵妄与痴呆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患者身上,但痴呆的发展是渐进的,而 谵妄的发作则是急性的,痴呆患者在早期一般不会出现谵妄的定向障碍或意 识混乱。 2、痴呆可能出现在任何年龄阶段,但绝大多数病例发生在老龄阶段。 3、器质性病变,物质中毒等的直接出现后果都可能出现谵妄。 阿尔采末氏症 Alzheimers Disease 1、Alois Alzheimer 德国精神病学家,于 1906年第一次描述了这一疾病的 症状,从此即从他的名字命名这一疾病。 2、阿尔采末氏病是老年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老年痴呆病例的 50%到 60%。 3、阿尔采末氏病主要表现为持续发展多方面认知缺陷,最突出的如记忆,判断, 定向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的日益严重损害,随着整合新信息、能力丧失,结果 导致不再能学习新的知识,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也就严重受损。 阿尔采末氏病的症状表现及病程 1、严重的记忆困难 首先受损的是近期记忆,随后回忆过去事件的能力也逐步削弱(如忘掉姓名, 地点,日期等) 。 2、错误判断 (如已经没有能力驾车而仍然要驾车) 3、显现出人格改变,如脾气平和,患病后,激惹,发怒,已不能自发反应,自 主性降低,焦虑增高。爆发性的愤怒,社会退缩等。 4、抑郁(脑功能自我减弱,面对困难,不能解决) 。 5、技能性,目的性活动和动作解体。 6、阿尔采末氏病的病程一般平均为 810年(指良好的医疗条件下) 7、病因的核心是神经元的丧失。 阿尔采末氏病的神经病变 1、神经病理学改变大脑皮质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 1)细胞外老年斑 SP(破碎的神经纤维网,核心为定粉样蛋白及铝硅盐沉着 物)轴突斑 NP。 2)细胞内神经元纤维缠结 NFT(大脑损害的标志,表示远端轴索传导障碍) 。 3)颗粒突泡变性 三联病理改变,从前两者最重要。 (前两点是判断阿尔采末氏病生理证据最有力。 ) 2、SP 与 NFT是 AD最显著特征。其分布与密度是 AD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据,痴 呆严重程度有皮质 SP、NFT 的密度显著相关。 阿尔采末氏病的临床表现特征 1、典型皮质性痴呆 1)记忆损害(短期记忆障碍,不能学习新知识,记忆保持障碍、回忆过去 所学知识的能力受损)是最早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 2)认知障碍:失语、失认、失用、错构、虚构。 3)行为功能障碍:自发行为减少,重复无效行为。 4)情感淡漠或焦虑,抑郁。 5)社会功能障碍:社交、职业的明显受损。 2、逐渐发病,认知能力不断恶化,其行为和智力以与儿童智力体能发育的反方 向发展。 阿尔采末氏病的诊断与治疗 1、早期诊断、临床前干预与早期治疗 1)关注轻度认知损害。 2)影像学的诊断意义 2、最理想的推迟阿尔采末氏病发病策略临床前干预 3、药物尝试: 作用于神经递质,改善认知功能:特可林、多那朴齐、石杉硷甲,VE。 4、患了阿尔采末氏病的平均生存时间约为 8年,有些患者可能在依赖全面护理 的情况下活上 10年或更长一点。 VD(vascular dementia) 血管性痴呆/MID 多发性脑梗塞痴呆 1、发病机理: 1)脑血管病变(出血性/缺血性)引起的,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 机能衰退而出现的痴呆症状。 2)脑血流量降低的程度与痴呆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小,梗塞灶越多,出现 痴呆的机会越多。 3)脑梗塞: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脑软化。 2、血管性痴呆病理部位出现在皮质下结构的中心。 智能损害无规律性,临床症状多变,有可能可逆(波状起伏) 。 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表现 1、早期症状:躯体不适感(头痛、眩晕、肢体麻木、耳鸣、睡眠障碍) 2、局限性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与脑出血/脑梗塞部位相关) 3、痴呆(早期与 AD差异很大,相当长时间仍保持自知力,人格保持较好。 ) 4、急性 VD,痴呆症状呈阶梯式加重,晚期则全面性痴呆。 VD & AD 的鉴别、治疗及预后 1、VD 发病年龄比 AD 早,多在 5060 岁发病,AD 早期无自觉症状,VD 明 显,AD 一般情感淡漠或欣快、VD 多情感脆弱,情绪不稳/ 情绪失控。 2、VD 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3、VD 的治疗原则:改善脑血流,预防脑梗塞,促进大脑代谢,达到阻止恶化, 改善及缓解症状。 4、可治性/可逆性痴呆,治疗效果较好,同时兼治其他躯体疾病或合并症。 PD 帕金森氏病 1、1817 年,Parkinson 首次报道了此病。 2、本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脑组织,损害主要发生于黑质、苍白球、尾核及壳 核,胆硷能活动占优势,故出现震颤麻痹症状。 临床表现特征: 1、静止性震颤(最常见症状,从上肢远端开始逐步扩展,搓丸样动作。 ) 2、肌强直(锥体外系肌张力增高,慌张步态,体位不稳,严重时动作冻结。 ) 3、动作减少:动作缓慢、协同动作减少、 “面具脸” 。 (晚期可能大)有可能伴发精神障碍与痴呆。如:Michael fox 美国著名影 视两栖演员,遭受帕金森病折磨,严重影响了职业、私生活。 帕金森氏病的病程与治疗 1、全球范围内 PD 的发病率约为 1/1000。 2、PD 进展缓慢,病程持续,逐年加重,影响整个社会功能,最后导致痴呆。 3、药物治疗: 1)抗胆碱能/补充多巴胺药物以治疗震颤麻痹。 2)抗精神病药物,对伴发精神障碍如妄想、幻觉、或抑郁等对症治疗。 4、脑外科手术非首选方案。 诊断错误与可逆性痴呆 1、老年抑郁常被错误诊断为痴呆。 2、抑郁的老人易于夸大心理困难,而痴呆老人恰恰大大忽略其心理障碍,并未 充分认识到自己认知功能的下降。 3、抑郁随年龄增长而加重,常常与躯体疾病或长期疼痛有关。 4、老人对生活的期望在病痛的接受或调适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老人一般很少主动寻求心理健康服务。 6、疾病与药物副作用也可产生类似于痴呆的症状。 7、环境改变、社会隔绝都可以引起心理功能衰退。 老年痴呆的关爱和护理原则 1、保持社会接触 2、社会心理支持 3、鼓励老人自我照料 4、尊重老人提供服务。 老年期痴呆的心理护理 1、保持社会接触 1)增加老人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