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员培训计划_第1页
化验员培训计划_第2页
化验员培训计划_第3页
化验员培训计划_第4页
化验员培训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验员培训讲义 第一部分:实验室安全 一、实验室安全准则。 1) 、实验室应配备足够的安全用具 2) 、实验室分析人员应认真遵守实验操作规范、了解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 知道事故的处理方法。 3) 、实验人员进行危险性操作时,例:易燃易爆品的处理、危险废液的处理、危险品的取样分析等,应 穿有防护服并有第二人员陪伴,陪伴者应能清晰并完整地观察操作的全过程。 4) 、玻璃管与胶管、胶塞拆离时,应先用水润湿,戴上工作手套,以免玻璃管折断扎伤。 5) 、打开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试剂瓶时应带防护用具,开前用冷水冷却,瓶口不得对人。 6) 、稀释浓硫酸、浓硝酸时是放热的过程,必要时应及时用冷水冷却。只能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不 能倒反。倒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7) 、蒸馏易燃液体时严禁明火。蒸馏过程人不得离开,以防温度过高或冷却水突然中断。 8) 、每个试剂瓶内应贴有与内容物相符的显著的标签,严禁标签乱贴。 9) 、操作中不可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必须离开时应有有处理能力的人负责看管。 10) 、实验室严禁进食(吸烟公司已经禁止) ,不可用实验器皿放置、处理食物。离室前应用洗手液(洗 洁精)洗手。 11)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长发不可披肩,应扎起,不可在食堂等公共场所穿工作服。进行危险性工作 时应穿戴防护用具。实验操作时建议戴上眼镜。 13) 、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前,应查看杀菌锅内的水是否充分(应至少没过杀菌锅底的几个棱角 1cm) , 在确认杀菌锅各组件安装正确后,方可开始杀菌,杀菌完成后,应关闭电源开关、安全阀、放气阀,待 其压力自然下降至压力表指至零位后,方可打开杀菌锅,切勿打开放汽阀及强行打开杀菌锅盖。 14) 、每天下班离开公司前应检查水电气窗,检查完毕后方可锁门离开。 二、实验室安全。 一切劳动工作以人为本。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防止污染环境、保证实验室工作安全而有效的进 行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实验室安全包括防火、防爆、防毒、防腐蚀、电气安全和防止污染环 境等方面。 (一) 、防止中毒、化学灼伤、割伤 一切药品和试剂要有与其内容物相符的标签。剧毒药品应严格单独上锁保管。剧毒试剂用毕应做解 毒处理。 严禁试剂入口以及用鼻子直接接近瓶口进行鉴别。鉴别时应将试剂瓶远离鼻子,用手轻轻煽动,稍 闻即止。 取用带腐蚀性的药品,如强酸、强碱、浓氨水、冰乙酸等,建议戴上防护手套。拿比较重的瓶子时, 应一手托住底部,一手拿住瓶口。 处理有毒有害的气体、有挥发性的药品及有毒有机试剂时(如氮氧化物、溴、氯、硫化物、汞、砷 化物、乙晴、吡啶等) ,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没有通风橱也要站在上风口。 稀释稀硫酸时,处理得容器必须耐热,玻璃棒必须不断地搅拌,必须将酸缓缓倒入水中。溶解氢氧 化钠、氢氧化钾等药品时,因其会大量放热,故也必须用耐热容器处理。浓酸浓碱必须在各自稀释后再 中和。 沸腾的液体不可马上取下。如果必须立马取下时,需用烧杯夹等工具夹住摇动后再取下,以防液体 突然爆沸溅出伤人。 玻璃管插拔时应戴工作手套。玻璃管套橡皮管前,应用水润湿。 (二) 、防火、防爆(本公司内严禁任何明火) 实验室内必须具备灭火用具。实验人员必须知道如何使用。 操作易燃物时必须远离火源,瓶塞打不开时,切忌用火加热或用力敲打。倾倒易燃液体时还必须谨 防静电。 加热可燃易燃物时,必须在水浴或者严密的电热板上缓慢进行,严禁用明火或电炉加热。 蒸馏液体时,如果需要补充液体时,应先等其冷却后再补充。蒸馏易燃物时应先通水再通电加热。 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应立即清洗干净。不是所有的易燃物都是可以用水清洗的。 烘箱、电炉周围严禁放有易燃物或带挥发性的易燃液体。 (三) 、灭火 发生火灾时不得大呼小叫、到处乱跑,应及时灭火。发生大规模火灾时,首先应快速离开失火场所, 安全后拨打 119,不可单独冲入火灾现场灭火。 (抢救公司财产的精神值得肯定,但此行为只会招致不必 要的损失。 )发生局部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选择使用合适的灭火器灭火。 身上的衣物着火时不可跑动。应迅速脱去衣物,或在地上打滚扑灭。灭火器不可对人脸。 (四)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处理 无机酸类:将废酸慢慢倒入过量的含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中或用废碱相互中和。中和后用大 量水冲洗。 氢氧化钠、氨水:用盐酸水溶液中和后,再用大量水冲洗。 含氰废液:加入氢氧化钠使 PH 大于 10,加入过量的 3%的高锰酸钾溶液,使 CN-氧化分解。 含氟废液:加入石灰使生成氟化钙沉淀。 可燃有机物:焚烧炉焚烧。 (五) 、化验室用电安全 化验室用电要根据设备及房间用电总功率配备电源。 化验室电源电压要稳定。 化验室照明和设备用电要分开各项电源要匹配好。 精密仪器需要有稳压。 化验室电源要和生产车间用电量大的设备电源分开。 化验室电源要有地线.三相五线制。 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德信诚精品培训课程 (部分) (按住 CTRL 并点击课程名称打开课程详细介绍) 内审员系列培训课程 查看详情 A01 ISO9001:2008 内审员培训班(ISO9001 内审员) A02 ISO14001:2004 内审员培训班 A03 ISO/TS16949:2009 内审员培训 A04 OHSAS18001:2007 标准理解及内审员培训 A05 IECQ-HSPM QC080000 内审员培训 A06 ISO13485:2003 医疗器械质量体系内审员培训 A07 SA8000 社会责任内审员培训(SA8000 内审员) A08 ICTI 玩具商业行为守则内审员培训班 A09 ISO14064:2006 内审员培训班 A10 GB/T23331-2009 能源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A15 量规仪器校验与管理实务(仪校员培训 内校员培训) A16 ISO 管理代表及体系推行专员训练营 A17 ISO 文控员培训/文管员培训实务课程 A18 优秀管理者代表训练营 (MR 管理代表训练) JIT 精益生产现场管理系列课程 查看详情 P01 JIT 精益生产与现场改善培训班 P02 生产合理化改善-IE 工业工程实务训练营 P03 PMC 生产计划管理实务培训班(生管员培训) P04 高效仓储管理与盘点技巧培训班(仓管员培训) P05 目视管理与 5S 运动推行实务培训班 P06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实务 (采购员培训) 中基层管理干部 TWI 系列训练 查看详情 M01 优秀班组长管理实务公开课(班组长公培训) M02 优秀班组长现场管理实务培训班 M03 优秀班组长品质管理实务培训班 M04 优秀班组长生产安全管理实务培训班 M06 提升团队执行力训练课程 (执行力培训) M07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现场主管培训班 M08 中基层现场干部 TWI 管理技能提升(TWI 培训) M09 有效沟通技巧培训班(团队沟通 企业内外部沟通) M10 企业内部讲师培训班(TTT 培训) M11 MTP 中阶主管管理才能提升培训班(MTP 培训) M12 高效能时间管理培训班 TS16949 五大工具与 QC/QA/QE 品质管理类 查看详情 Q05 TS16949 五大工具实战训练 (五大工具培训) Q06 APQP&CP 先期质量策划及控制计划培训 Q07 DFMEA 设计潜在失效模式分析培训(DFMEA 培训) Q08 PFMEA 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训练营 Q09 MSA 测量系统分析与仪器校验实务 Q10 SPC 统计过程控制培训课程(SPC 训练) Q11 CPK 制程能力分析与 SPC 统计制程管制应用训练 Q12 QC 七大手法与 SPC 实战训练班(QC7 & SPC 培训) Q03 品质工程师(QE 质量工程师)实务培训班 Q02 品质主管训练营(品质经理人训练) Q01 杰出品质检验员 QC 培训班 Q13 品管常用工具 QC 七大手法培训(旧 QC7 培训) Q14 新 QC 七大手法实战培训(新 QC7 培训) Q04 QCC 品管圈活动训练课程 (QCC 培训) 节能环保安全 EHS 公开课程 查看详情 E01 节约能源管理培训(节能降耗培训) E03 GBT23331-2009 能源管理体系知识(GBT23331 标准理解) A18 ISO50001 能源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ISO50001 内审员) A12 ISO9000/ISO14000 一体化内审员培训班 A13 ISO14001/OHSAS18001 体系二合一内审员培训班 A14 ISO9000/ISO14000/OHSAS18001 一体化内审员培训班 德信诚精品企业内训课程 查看详情 M05 优秀班组长管理技能提升内训班(1-3 天) P07 年终盘点与库存管理实务内训班( 1-2 天课程 ) M13 高绩效团队及执行力提升训练营(团队执行力 1-2 天) Q15 FMEA 失效模式分析实战训练内训(FMEA 内训 1-3 天) Q16 新旧 QC 七大手法实战内训(QC7 内训 1-2 天) A11 ISO 内审员审核技巧提高班(ISO 内审员提高班) A23 ISO10012 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ISO10012 内审员) A22 C-TPAT 体系反恐验厂培训班(精品内训课程) A21 ISO20000 IT 服务管理体系标准理解与实施培训 A20 ISO27001 信息安全管理标准理解及内审员培训 A19 ISO10015 培训管理体系标准理解与实施培训 德信诚深圳培训中心 E-mail:55 报名表下载 公开课计划表 三、常见化学药品中毒与救治行为。 1. 化学药品中毒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1.1 一般的应急处理方法 1.1.1 吞食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患者因吞食药品中毒而发生痉挛或昏迷时,非专业医务人员不可随便进行处理。除此以外的其它情形, 则可采取下述方法处理。毫无疑问,进行应急处理的同时,要立刻找医生治疗,并告知其引起中毒的化 学药品的种类、数量、中毒情况(包括吞食、吸入或沾到皮肤等)以及发生时间等有关情况。 1).为了降低胃中药品的浓度,缓延毒物被人体吸收的速度并保护胃粘膜,可饮食下述任一种东西:如牛 奶;打溶的蛋;面粉;淀粉;或土豆泥的悬浮液以及水等。 2).如果一时弄不到上述东西,可于 500 毫升蒸馏水中,加入约 50 克活性炭。用前再添加 400 毫升蒸馏 水,并把它充分摇动润湿,然后,给患者分次少量吞服。一般 1015 克活性炭,大约可吸收 1 克毒物。 3).用手指或匙子的柄摩擦患者的喉头或舌根,使其呕吐。若用这个方法还不能催吐时,可于半酒杯水中, 加入 15 毫升吐根糖浆(催吐剂之一) ,或在 80 毫升热水中,溶解一茶匙食盐,给予饮服(但吞食酸、 碱之类腐蚀性药品或烃类液体时,因有胃穿孔或胃中的食物一旦吐出而进入气管的危险,因而,遇到此 类情况不可催吐) 。绝大部份毒物于四小时内,即从胃转移到肠。 4).用毛巾之类东西,盖上患者身体进行保温,避免从外部升温取暖。 (注:把二份活性炭、一份氧化镁和一份丹宁酸混合均匀而成的东西,称为万能解毒剂。用时可将 23 茶匙此药剂,加入一酒杯水做成糊状,即可服用) 。 1.1.2 吸入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1).立刻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衣服,放松身体。 2).呼吸能力减弱时,要马上进行人工呼吸。 1.1.3 沾着皮肤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1).用自来水不断淋湿皮肤。2).一面脱去衣服,一面在皮肤上浇水。 3).不要使用化学解毒剂。 1.1.4 进入眼睛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1).撑开眼睑,用水洗涤 5 分钟。 2).不要使用化学解毒剂。 1.2 无机化学药品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 1.2.1 强酸(致命剂量 1 毫升) 1).吞服时 立刻饮服 200 毫升氧化镁悬浮液,或者氢氧化铝凝胶、牛奶及水等东西,迅速把毒物稀释。 然后,至少再食 10 多个打溶的蛋作缓和剂。因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不要使用。 2).沾着皮肤时 用大量水冲洗 15 分钟。如果立刻进行中和,因会产生中和热,而有进一步扩大伤害的 危险。因此,经充分水洗后,再用碳酸氢钠之类稀碱液或肥皂液进行洗涤。但是,当沾着草酸时,若用 碳酸氢钠中和,因为由碱而产生很强的刺激物,故不宜使用。此外,也可以用镁盐和钙盐中和。 3).进入眼睛时 撑开眼睑,用水洗涤 15 分钟。 1.2.2 强碱(致命剂量 1 克) 1).吞食时 立刻用食道镜观察,直接用 1的醋酸水溶液将患部洗至中性。然后,迅速饮服 500 毫升稀 的食用醋(1 份食用醋加 4 份水)或鲜橘子汁将其稀释。 2).沾着皮肤时 立刻脱去衣服,尽快用水冲洗至皮肤不滑止。接着用经水稀释的醋酸或柠檬汁等进行中 和。但是,若沾着生石灰时,则用油之类东西,先除去生石灰。 3).进入眼睛时 撑开眼睑,用水连续洗涤 15 分钟。 1.2.3 氨气 立刻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然后,给其输氧。进入眼睛时,将患者躺下,用水洗涤角膜至少 5 分钟。其后,再用稀醋酸或稀硼酸溶液洗涤。 1.2.4 卤素气 把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安静。吸入氯气时,给患者嗅 11 的乙醚与乙醇的混合蒸气;若 吸入溴气时,则给其嗅稀氨水。 1.2.5 氰(致命剂量 0.05 克) 不管怎样要立刻处理。每隔两分钟,给患者吸入亚硝酸异戊酯 1530 秒钟。这样氰基与高铁血红蛋白 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结合,生成无毒的氰络高铁血红蛋白。接着给其饮服硫代硫酸盐溶液。使其与氰络高铁血红蛋白解离的 氰化物相结合,生成硫氰酸盐。 1).吸入时把患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使其横卧着。然后,脱去沾有氰化物的衣服,马上进行人工呼吸。 2).吞食时用手指摩擦患者的喉头,使之立刻呕吐。决不要等待洗胃用具到来才处理。因为患者在数分钟 内,即有死亡的危险。 1.2.6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硫化氢气体 把患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安静。进入眼睛时,用大量水洗涤,并要洗漱咽喉。 1.2.7 砷(致命剂量 0.1 克) 吞食时,使患者立刻呕吐,然后饮食 500 毫升牛奶。再用 24 升温水洗胃,每次用 200 毫升。 1.2.8 汞(致命剂量 70 毫克(HgCl2)) 饮食打溶的蛋白,用水及脱脂奶粉作沉淀剂。立刻饮服二巯基丙醇溶液及于 200 毫升水中溶解 30 克硫 酸钠制成的溶液作泻剂。 1.2.9 铅(致命剂量 0.5 克) 保持患者每分钟排尿量 0.51 毫升,至连续 12 小时以上。饮服 10的右旋醣酐水溶液(按每公斤体 重 1020 毫升计) 。或者,以每分钟 1 毫升的速度,静脉注射 20的甘露醇水溶液,至每公斤体重达 10 毫升为止。 1.2.10 镉(致命剂量 10 毫克) 、锑(致命剂量 100 毫克) 吞食时,使患者呕吐。 1.2.11 钡(致命剂量 1 克) 将 30 克硫酸钠溶解于 200 毫升水中,然后从口饮服,或用洗胃导管加入胃中。 1.2.12 硝酸银 将 34 茶匙食盐溶解于一酒杯水中饮服。然后,服用催吐剂,或者进行洗胃或饮牛奶。接着用大量水 吞服 30 克硫酸镁泻药。 1.2.13 硫酸铜 将 0.31.0 克亚铁氰化钾溶解于一酒杯水中,后饮服。也可饮服适量肥皂水或碳酸钠溶液。 1.2.14 利用重金属螯合化而解毒 如上各项所述,当吞食重金属时,可饮服牛奶、蛋白或丹宁酸等,使其吸附胃中的重金属。但是,用螯 合物除去重金属也很有效。重金属的毒性,主要由于它与人体内酶的 SH 基结合而产生。因而,加入的 螯合剂争先与重金属SH 中的重金属相结合,故能有效的消除由重金属而引起的中毒。重金属与螯合 剂形成的络合物,易溶于水,所以容易从肾脏完全排出。再者,服用螯合物的同时,还可利用输液 (10的右旋醣酐溶液,或 20的甘露醇溶液)的方法,促使其利尿。 此外,活性炭加水,充分摇动制成润湿的活性炭,或者温水,对任何毒物中毒,均可使用。 1.3 有机化学药品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 1.3.1 烃类化合物(致命剂量 1050 毫升) 把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因为如果呕吐物一进入呼吸道,则会发生严重的危险事故,所以,除非 平均每公斤体重吞食 超过 1 毫升的烃类物质,否则,应尽量避免洗胃或用催吐剂催吐。 1.3.2 甲醇(致命剂量 3060 毫升) 用 12的碳酸氢钠溶液充分洗胃。然后,把患者转移到暗房,以抑制二氧化碳的结合能力。为了防止 酸中毒,每隔 23 小时,经口每次吞服 515 克碳酸氢钠。同时为了阻止甲醇的代谢,在 34 日内,每隔 2 小时,以平 均每公斤体重 0.5 毫升的数量 ,从口饮服 50的乙醇溶液。 1.3.3 乙醇(致命剂量 300 毫升) 用自来水洗胃,除去未吸收的乙醇。然后,一点点地吞服 4 克碳酸氢钠。 1.3.4 酚类化合物(致命剂量 2 克) 1).吞食的场合马上给患者饮自来水、牛奶或吞食活性炭,以减缓毒物被吸收的程度。接着反复洗胃或催 吐。然后,再饮服 60 毫升蓖麻油及于 200 毫升水中溶解 30 克硫酸钠制成的溶液。不可饮服矿物油或用乙醇洗胃。 2).烧伤皮肤的场合先用乙醇擦去酚类物质,然后用肥皂水及水洗涤。脱去沾有酚类物质的衣服。 1.3.5 乙二醇 用洗胃、服催吐剂或泻药等方法,除去吞食的乙二醇。然后,静脉注射 10 毫升 10的葡萄糖酸钙,使 其生成草酸钙沉淀。同 时,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聚乙二醇及丙二醇均为无害物质。 1.3.6 乙醛(致命剂量 5 克) 、丙酮 用洗胃或服催吐剂等方法,除去吞食的药品。随后服下泻药。呼吸困难时要输氧。丙酮不会引起严重中 毒。 1.3.7 草酸(致命剂量 4 克) 立刻饮服下列溶液,使其生成草酸钙沉淀:i).在 200 毫升水中,溶解 30 克丁酸钙或其它钙盐制成的溶 液;ii).大量牛奶。 可饮食用牛奶打溶的蛋白作镇痛剂。 1.3.8 氯代烃(致命剂量 CCl4:3 毫升;Cl2HCCHCl2 :1 克;Cl2CCHCl:5 毫升) 把患者转移,远离药品处,并使其躺下、保暖。若吞食时,用自来水充分洗胃,然后饮服于 200 毫升水 中溶解 30 克硫酸钠制 成的溶液。不要喝咖啡之类兴奋剂。吸入氯仿时,把患者的头降低,使其伸出舌头,以确保呼吸道畅通。 1.3.9 苯胺(致命剂量 1 克) 如果苯胺沾到皮肤时,用肥皂和水把其洗擦除净。若吞食时,用催吐剂、洗胃及服泻药等方法把它除去。 1.3.10 三硝基甲苯(致命剂量 1 克) 沾到皮肤时,用肥皂和水,尽量把它彻底洗去。若吞食时,可进行洗胃或用催吐剂催吐,将其大部份排 除之后,才服泻药。 1.3.11 有机磷(致命剂量 0.021 克) 使患者确保呼吸道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万一吞食时,用催吐剂催吐,或用自来水洗胃等方法将其除 去。沾在皮肤、头发或指甲等地方的有机磷,要彻底把它洗去。 1.3.12 甲醛(致命剂量 60 毫升) 吞食时,立刻饮食大量牛奶,接着用洗胃或催吐等方法,使吞食的甲醛排出体外,然后服下泻药。有可 能的话,可服用 1的碳酸铵水溶液。 1.3.13 二硫化碳 吞食时,给患者洗胃或用催吐剂催吐。将患者躺下并加保暖,保持通风良好。 1.3.14 一氧化碳(致命剂量 1 克) 清除火源。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使其躺下并加保暖。为了使其减少氧气的消耗量,要保持安 静。若呕吐时,要及时清除呕吐物,以确保呼吸道畅通,同时充分的进行输氧。 2. 烧伤 造成烧伤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其处理原则基本相同。 2.1 烧伤程度的判断 为了确定处理方法,必须首先判断烧伤程度。其判断方法,可根据烧伤面积及烧伤深度两项以及有无并 发症等,综合的加以判断。 a).烧伤面积 烧伤面积的计算:略 b).烧伤深度:略 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2.1.2 休克症状 1).手、脚变冷;2).脸色苍白;3).出冷汗;4). 想吐,呕吐;5). 脉搏次数增加;6).情绪不安、心情烦燥。 (1)一次性休克 在受伤后 12 小时内发生。多数情况,由于得到安静,于受伤后约 2 小时即复原,很少死亡。一般认 为是由于副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所致。 (2)二次性休克 在受伤后,早则于 68 小时内发生,通常经过 23 天才发生。一般认为是由于从大面积烧伤部位失去 大量液体所致。此时,若不立刻施行适当的治疗,则往往发生死亡。 2.2 烧伤应急处理方法 2.2.1 冷却 烧伤时,作为急救处理措施,将其进行冷却是最为重要的。此一措施要在受伤现场立刻进行。烧着衣服 时,立即浇水灭火, 然后用自来水洗去烧坏的衣服,并慢慢切除或脱去没有烧坏的部分,注意避免碰伤烧伤面。至少连续冷 却 30 分钟至 2 小时左右。冷却水的温度在 1015为合适,最好不要低于这个温度。为了防止发生疼 痛和损伤细胞,受伤后采用迅速冷却的方法,在 6 小时内有较好的效果。对不便洗涤冷却的脸及身躯等 部位,可用经自来水润湿的 23 条毛巾包上冰片,把它敷于烧伤面上。要十分注意经常移动毛巾,以 防同一部位过冷。若患者口腔疼痛时,可给其含冰块。即使是小面积烧伤,如果只冷却 510 分钟,则 效果甚微。因此,烧伤时,必须进行长时间的冷却。 但是,大面积烧伤时,要将其进行冷却在技术上较难处理。同时,还应考虑到有发生休克的危险以及 “尽快入医院”这一原则。因此,严重烧伤时,应用清洁的毛巾或被单盖上烧伤面,如果可能则一面冷 却,一面立刻送医院治疗。 2.2.2 治疗烧伤应注意的事项 如果在烧伤面上涂油或硫酸锌油之类东西,则容易被细菌感染,因而决不可使用。用酱油涂擦是荒谬的。 消毒时要用洗必泰或硫柳汞溶液,不可用红汞溶液,因涂红汞后,很难观察伤面。 3.由冷冻剂等引起的冻伤 轻度冻伤时,虽然皮肤发红并有不舒服感觉,但经数小时后即会恢复正常。中等程度冻伤时,产生水疱; 严重冻伤时,则会溃烂。 3.1 应急处理方法 把冻伤部位放入 40(不要超过此温度)的热水中浸 2030 分钟。即便恢复到正常温度后,仍需把冻 伤部位抬高,在常温下,不包扎任何东西,也不要绷带,保持安静。没有热水或者冻伤部位不便浸水, 如耳朵等部位,可用体温(手、腋下)将其暖和。 要脱去湿衣服。也可饮适量酒精饮料暖和身体。但香烟会使血管收缩,故要严禁吸烟。 4.由玻璃等东西造成的外伤 作为紧急处理,首先要止血。大量流血时,有发生休克的危险。 4.1 紧急止血法 原则上可直接压迫损伤部位进行止血。即使损伤动脉,也可用手指或纱布直接压迫损伤部位,即可止血。 由玻璃碎片造成的外伤,必须先除去碎片。若不除去,当压迫止血时,即会把它压深。 损伤四肢的血管时,可用手巾等东西将其捆扎止血,以前有用止血带止血。但其操作麻烦,仅在不得已 的情况下,例如残留 有玻璃碎片时,才使用它。一般情况下,手巾完全可以代用。 用手巾止血,要把它用力捆扎靠近损伤部位关键的地方。但长时间压迫,末稍部位产生非常疼痛时,可 平均 5 分钟放松毛巾 一次,约经过一分钟再捆扎起来。 4.2 特殊的外伤部位 4.2.1 头部 头部受伤时,虽然因其血管多而容易出血,但同时不易化脓。其头部皮下血管,纵然被切断也不能收缩, 因此,即使小伤 也会引起大出血。 头部受伤出血时,最好用手指压迫靠近耳朵附近触及脉搏的地方。其后,用包头布把头部周围紧紧包扎 起来。 4.2.2 脸部 同头部一样,血管很多,容易出血,但也容易痊愈。此部位因有鼻、嘴等器官,因此当脸部外伤出血时, 有堵塞呼吸道的危险。 要使患者俯伏着,这样容易排出分泌物或流出的血,也可防止舌头下坠堵塞气管。 4.2.3 颈部 此部位因密布着重要的内脏器官、血管和神经,故颈部受伤时,必须进行恰当的处理。大量出血时,可 压迫颈部稍后的颈总 动脉。但要注意防止窒息。出现休克症状时,要把下肢抬高。 4.3 刺入异物 摘除刺入的异物,虽然容易认为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实际上,常是一项相当麻烦的手术。 不疼或不妨碍运动时,完全没有什么危害,可以不摘除。 5.电击 直流电比交流电的危险性小,而高频率的高压交流电比低频率的低压交流电的危险程度要小。但是,即 使是 3 伏特的低压直流 电,也曾发生过烧伤的事例。 5.1 应急处理方法 救护人员一面注意防止自身触电,一面迅速将触电者拉离电源。其方法是:切断电源;用木柄斧头切断 电线;使电流流向别 的回路;或者用干燥的布带、皮带,把触电者从电线上拉开。如果触电者停止呼吸或脉搏停跳时,要立 刻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脏按摩 6. 复苏法 所谓复苏法,是对处于假死状态的患者施行人工操作,以抢救将要失去的生命为目的的急救方法之一。 吹入呼出气的人工呼吸法,比历来用手进行的人工呼吸法效果更好,且操作容易。再者从体外进行压迫 心脏的心脏按摩法, 现在也重新推广使用。 这里所叙述的苏生法,不仅与医疗工作者有关,而且,对一般人也是应予普及的知识。 6.1 确保呼吸道畅通的方法 患者失去知觉时,舌头往往向后下坠而堵塞呼吸道。开通呼吸道,确保输送空气的道路畅通,是极为重 要的急救措施。 其操作方法是,首先将患者仰卧着。若口中有异物或呕吐物,要把它除去。然后,将头部尽量往后弯, 则呼吸道就畅通了。 为此,用两手将患者的下腭用力拉着即可达到目的。 6.2 人工呼吸法 6.2.1 口鼻法 这是用于患者停止呼吸时进行的人工呼吸法。据说,用此法 10 岁的小孩也能够使摔跤选手复苏。 其方法是,首先按照上述的要领确保呼吸道畅通。然后救护者充分吸气,把嘴张开,从患者的鼻孔吹气。 此时要用拇指闭合 患者的嘴。待患者的胸部涨起,即停止吹气。其后,放开患者的嘴,这样患者即自行呼气。若患者不吸 气,救 护者可用游自由泳时的要领,横着脸进行吸气。救护时,开始的头 10 次要快速地用力吹,如果有脉搏 后,可每 5 秒钟吹一次。 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四、实验室事故举例 1.蒸馏甲苯的过程中,忘记加入沸石,发生爆沸而引起其火。 2.将还剩有有机溶剂的容器进行玻璃加工时,引起着火爆炸而受伤。 3.把沾有废汽油的东西投入火中焚烧时,产生意想不到的猛烈火燃而烧伤。 4.用丙酮洗涤烧瓶,然后置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时,残留的丙酮气化而引起爆炸。干燥箱的门被炸坏飞 至远处。 5.对着火的油浴覆盖四氯化碳进行灭火时,结果它在油中沸腾,致使着火的油飞溅反而使火势扩大。 6.当拔出 30浓度的过氧化氢试剂瓶的塞子时,常会发生爆炸。 7.误认为充有氯气的钢瓶空了,但当打开阀门时,喷出大量氯气而中毒。 8.直接闻到溶解在反应生成物中未起反应的氨的臭味而摔倒、受伤。 9.长时间吸入氯气、硫化氢及二氧化硫等的低浓度气体后,心情烦燥,并感到头痛、恶心。 10.用干燥的手接触电压较低的通电设备没有什么感觉,而用湿手按时,受到猛烈的电击(因湿皮肤与干 燥皮肤的电阻不同之故)。 11.因设备发生故障,切断电源开关进行修理时,其它人不了解情况,合上开关致使触电。 12.使用放置六个月以上的氯气钢瓶时,发生漏气事故。 13.将玻璃管插入橡皮塞、或者把橡皮管套入玻璃管,以及于试管上塞橡皮塞时,强行操作而受伤的例子 很多。 14.未按实验室要求扎起长发,发生头发被点燃的事故也很多。 15.在实验室吃东西,中毒。 16.危险品未按要求管理,造成危险品失窃,被人用于谋杀。 第二部分:实验室管理 一、各种化学药品的管理。 化验室的化学药品及试剂溶液品种很多,化学药品大多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危险性,对其加强管理不 仅是保证分析数据质量的需要,也是确保安全的需要。 化验室只宜存放少量短期内需用的药品。化学药品建议按无机物、有机物、生物培养剂分类存放, 无机物按酸、碱、盐分类存放,盐类中按金属活跃性顺序分类存放,生物培养剂按培养菌群不同分类存 放,其中属于危险化学药品中的剧毒品应锁在专门的毒品柜中,由专人加锁保管、实行领用经申请、审 批、双人登记签字的制度。 (一) 、哪些是属于危险品的化学药品: 1、易爆和不稳定物质。如浓过氧化氢、有机过氧化物等。 2、氧化性物质。如氧化性酸,过氧化氢也属此类。 3、可燃性物质。除易燃的气体、液体、固体外,还包括在潮气中会产生可燃物的物质。如碱金属的氢 化物、碳化钙及接触空气自燃的物质如白磷等。 4、有毒物质。 5、腐蚀性物质。如酸、碱等。 6、放射性物质。 (二) 、化学试剂的使用管理制度 1、要遵循既有利于使用,又要保证安全的原则,管好用好化学药品,加强安全教育。 2、化学药品必须根据化学性质分类存放,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品不得混放。化学药品要存放在 专用柜内,有存放专用柜的储藏室;有阴凉、通风、防潮、避光等条件;有防火防盗安全设施。 3、所有药品必须有明显的标志。对字迹不清的标签要及时更换,对过期失效和没有标签的药品不准使 用,并要进行妥善处理。 4、试验药剂容器都要有标签,对分装的药品在容器标签上要注明名称、规格、浓度;无标签或标签无 法辩认的试剂都要当成危险物品重新鉴别后小心处理,不可随便乱扔,以免引起严重后果。实验室中摆 放的药品如长期不用,应放到药品储藏室,统一管理。 5、化学药品盛装容器应封闭,防止漏气、潮解。见光容易起变化的化学药品应装在深色的玻璃容器或 避光的容器里,对化学药品包装和药品质量要定期检查。 6、要加强对火源的管理。化学药品储藏室周围及内部严禁火源;实验室的火源要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有火源时,不能离人。 7、储存的易燃易爆物品应避光、防火和防电等,实验室存放的易燃易爆物品,要确定合理的储存量, 不许过量且包装容器应密封性好。易燃易爆试剂应贮于铁柜(壁厚 1mm 以上)中,柜子的顶部都有通 风口。遇水能分解或燃烧、爆炸的药品,钾、钠、三氯化磷、五氯化磷、发烟硫酸、硫磺等不准与水接 触,不准放置于潮湿的地方储存。 8、危险物品的采购和提运按公安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剧毒、放射性物体及其它危险 物品,要单独存放,由双人双锁专人管理。存放剧毒物品的药品柜应坚固、保险,要健全严格的领取使 用登记。 9、要经常检查危险物品,防止因变质、分解造成自燃、自爆事故。对剧毒物品的容器、变质料、废渣 及废水等应予妥善处理。 10、不外借药品,特殊需要借药品时,必须经领导批准签字。 11、取用化学试剂的器皿必须分开,每种试剂用一件器皿,不得混用。 12、使用有机溶剂和挥发性强的试剂的操作应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或在通风橱内进行。任何情况下,都不 允许用明火直接加热有机溶剂。 13、凡使用强酸强碱等化学试剂时,应按规定要求操作和贮存。 二、仪器管理。 (一) 、精密仪器的管理。 安放仪器的房间应符合该仪器的要求,以确保仪器的精度及其使用寿命。同时做好仪器的防震、防 尘、防腐蚀、稳压工作。 对精密仪器应建立专人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应接收相应的培训才能上岗操作。仪器的所有信息(名 称、规格、数量、单价、厂家、购买日期等)都要记录在案。 每台精密仪器还应当建立相应的工作档案,包括: 1、仪器说明书、配件清单等 2、安装、调试、鉴定、验收验证、维修记录等 3、使用规程、保养规程等 4、使用记录 (二) 、非精密仪器的管理。 安放仪器的房间应能基本符合该仪器的要求,以确保该仪器的使用能达到要求。仪器应根据实际使 用情况建立相应的工作档案(可参考精密仪器的相关管理规定) 。仪器应该有专人进行保养维护。管理 仪器的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 三、实验室制度的学习。 为保证实验室工作的有序进行,制订了一系列的各项实验室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 (二)检验工作的保证制度 (三)仪器设备的申购、验收、使用、维护与检修管理制度 (四)检验标准、操作规程、原始记录、检验报告的管理制度 (五)危险性药品、贵重药品和试剂的管理制度 (六)实验室安全制度。 (七)检品的收检、检验、留样制度。 (八)菌、毒种及细胞系保管制度。 (九)标准品管理制度。 (十)计量管理制度。 (十一)保密制度。 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十二)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十三)技术人员培训进修制度。 四、原始记录及数据的整理 (一) 、实验记录规范化标准和具体内容要求。 实验记录的统一标准格式,要求实验记录必须有下列主要内容: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实验日期、实验 条件、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结论及记录者签名。 1.实验名称:要求写明本次检验的名称。 2.实验内容:本次检验具体要作的内容。 3.实验日期:本次检验的年、月、日。 4.实验条件:实验室的温度、湿度等信息。可并入实验过程中。 5.实验材料:检验过程中用到的试剂。检验中用到的仪器等。亦可并入实验过程中。 6.实验过程:详细记录本次检验过程中所出现的具体情况及所观察到的反应过程。需保留所有的原始记 录于实验记录本上。此实验过程应反映出本次检验的最原始的数据。 7.实验结果:检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及反应现象。 8.实验讨论:对本次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得出结论。 9.记录者签名,同时签上复合人与最终审核人。记录人、复合人、审核人必须是三个不同的人。 (二) 、实验原始记录的书写规范要求 1. 实验记录是指在实验室中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应用实验、观察、调查或资料分析等方法,根据实际 情况直接记录或统计形成的各种数据、文字、图表、图片、照片、声像等原始资料,是进行科学实验过 程中对所获得的原始资料的直接记录,可作为不同时期深入进行该课题研究的基础资料。实验原始记录 应该能反映实验中最真实最原始的情况。 2. 实验记录必须用统一格式带有页码编号的专用实验记录本记录。 3. 实验记录本或记录纸应保持完整,不得坑坑洼洼。 5. 实验记录应用字规范,须用蓝色或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不得使用铅笔或其它易褪色的书写 工具书写。实验记录应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应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有效数字的取舍应符 合实验要求;常用的外文缩写(包括实验试剂的外文缩写)应符合规范,首次出现时必须用中文加以注 释;属外文译文的应注明其外文全名称。 6.实验记录不得随意删除、修改或增减数据。如必须修改,须在修改处划一斜线,不可完全涂黑,保证 修改前记录能够辨认,并应由修改人签字或盖章,注明修改时间。 7. 计算机、自动记录仪器打印的图表和数据资料等应按顺序粘贴在记录纸的相应位置上,并在相应处注 明实验日期和时间;不宜粘贴的,可另行整理装订成册并加以编号,同时在记录本相应处注明,以便查 对;底片、磁盘文件、声像资料等特殊记录应装在统一制作的资料袋内或储存在统一的存储设备里,编 号后另行保存。 8. 实验记录必须做到及时、真实、准确、完整,防止漏记和随意涂改。严禁伪造和编造数据。 9. 实验记录应妥善保存,避免水浸、墨污、卷边,保持整洁、完好、无破损、不丢失。 10.对环境条件敏感的实验,应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和实验的微气候(如光照、通风、洁净度、温度及湿 度等) 。 12.实验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观察到的现象,异常现象的处理,产生异常现象的可 能原因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等。 13.实验记录中应记录所有参加实验的人员;每次实验结束后,应由记录人签名,另一人复合,实验室负 责人或上一级主管审核。 14.原始实验记录本必须按归档要求整理归档,实验者个人不得带走。 15、各种原始资料应仔细保存,容易查找。 五、QC 职业道德。 QC 人员应遵守本岗位的职业道德,不以权谋私,不弄虚作假,不投机取巧。坚持“科学、公开、公证、 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行使 QC 的权利。不受其它部门和企业领导的不正当引导。独立行使质量检验 岗位的职权。 A、QC 应做到取样及时,检验及时,出具检验结果及时。 B、做到取样准确、试剂准确、分析准确、计算准确、结果准确。 C、遇到事故应按三不放过的原则(精华)认真处理,即未查清事故原因不放过,未吸取事故教训不放过,未 制定整改措施不放过。 D、检验数据要做到科学、准确和及时,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E、正确使用仪器设备,正确标定化学试剂。 F、坚持努力学习业务技术,不断提高检验技术能力。保证本企业产品的质量信誉。 第三部分:实验室建设 1、 理化检验实验室的分类 实验室一般分为学校实验室、企业化验室、科研所实验室三种。学校的实验室是为学生进行分析化 学等实验的教学场所,或是为学校科研服务的带有科研性质的研究室。企业化验室则是负责生产中成品、 半成品、原料的分析、溶液的配置标定或负责分析方法的研究改进(后者一般多为企业的研究室负责) 。 科研所实验室主要是为科学研究负担测试任务或对化学分析进行研究工作。 2、 实验室设计原则 实验室应有足够的场所满足各项实验的需要。每一类分析操作均应有单独的、适宜的区域,各区域 间最好具有物理分割。实验室的布局及仪器的购置应符合实际的检验任务。实验室按要求应远离灰尘、 烟雾、噪音、和有震动源的环境。实验室不应建在交通要道、锅炉房、机房及生产车间附近。为保证良 好的气象条件,一般应为南北走向。实验室应耐火,建筑材料应不易燃烧,窗户应具备防尘能力,室内 采光要好,门应向外开。 、实验室内功能区设置分明,实验室内布局合理,操作安全、方便并能避免污染,能够满足工作 需要,保证检验结果不受干扰。如理化实验室与理化仪器室靠近,细菌室与其所使用的仪器设备靠近, 设置独立的蒸馏水室(避免所制作的蒸馏水受污染) 、更衣室、储藏室(补充:储藏室用于存放少量近 期不用的非过期药品。要具备防明火、防潮、防高温、防日光直射等功能。储藏室应朝北、干燥、通风 良好,门窗应坚固,窗为高窗,门窗有设遮阳板。门应朝外开。 ) 。 、实验室所有实验台、边台、器皿柜、药品柜、通风柜由专业的实验室规划设计研究所外加工、 成套制作、现场安装,符合各种技术指标的要求,更加规范,使用更安全、方便,给人感觉更加整洁、 美观。 、实验室应设立单独的给水、排水系统,避免受到污染或者污染周围环境。实验室的排气尽可能 集中后向高空或者向下水道(适当处理后)排放,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4、实验室的环境、使用的装修材料应符合环保和实验室的环境要求,确保不影响人体健康和实验 结果。 5、实验室内通风、采光、温度、湿度、清洁度等均应达到实验室的环境要求,实验室应给人留下 整洁、美观、舒畅的观感。 (补充:通风设施一般有 3 种,分为全室通风、局部排气罩和通风柜。全室 通风采用排气扇或者通风井,换气次数为 5 次/小时。局部排气罩一般安装在大型仪器发生有害气体的上 方。通风柜是一种局部排风设备。内有加热源、气源、水源、照明等装置。风机一般安装在顶层,排气 管高于屋顶 2M 以上。通风柜一般放置在空气流动较小的地方,不宜靠近门窗。 ) 6、实验室使用的装修材料,应使用环保材料(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测) ,避免可能由于材料 选择不当带来环境污染而干扰了实验结果。 7、所有实验用的台面采用先进材料制作,保证耐酸、耐碱、耐其他液体腐蚀,同时做到防火、防 水、易于清洁。 第四部分:理化检验基本常识及基本操作(重点) 一、误差。 在分析过程中,用同一个分析方法测定同一份样品,虽然经过多次测定,但是测定结果总不是完全一样。 这是因为测定中有误差。我们这就需要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尽可能的将误差降低到最小,以提高分析 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结果的准确度。 (一) 、准确度和误差 1.准确度 系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2.误差 系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之差。 (二) 、精密度和偏差 1.精密度 系指在同一实验中,每次测得的结果与它们的平均值接近的程度。 2.偏差 系指测得的结果与平均值之差。 (三) 、误差和偏差 由于“真实值”无法准确知道,因此无法计算误差。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计算偏差(或用平均值 代替真实值计算误差,其结果仍然是偏差) 。 (四) 、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 绝对偏差 = 测得值平均值 绝对偏差 相对偏差 = 100% 平均值 若两份平行操作,设 A、B 为两次测得值,则其相对偏差如下式计算: A平均值 A(AB)/2 AB 相对偏差(%)= 100% = 100% = 100% 平均值 (AB)/2 AB (五) 、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1.标准偏差 是反映一组供试品测定值的离散的统计指标。 若设供试品的测定值为 Xi,则其平均值为 X,且有 n 个测定值,那么标准偏差为: 1.标准偏差(SD) SX = 2.相对标准偏差(RSD) SX RSD = 100% (六) 、最大相对偏差 相对偏差 是用来表示测定结果的精密度,根据对分析工作的要求不同而制定的最大值(也称允许 差) 。 (七) 、误差限度 误差限度 系指根据生产需要和实际情况,通过大量实践而制定的测定结果的最大允许相对偏差。 (八) 、误差来源与消除方法 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和性质,我们将误差区分为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又称为可测误差。它是由分析操作过程中的某些特定原因造成的。在重复测定时,它依旧会重 复表现出来,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固定。造成系统误差的原因一般有如下四方面:仪器误差(因仪器 1)(2nxx 本身不够精密造成,例,使用未经过校正的容量瓶、移液管、砝码等等) 、方法误差(因分析方法本身 的问题造成,例,滴定分析方法的终点设计的不合理等等) 、试剂误差(试剂不纯或试剂配制时存在问 题) 、操作误差(分析人员掌握分析操作的条件不熟练、固定的坏习惯等等) 。 偶然误差又称随即误差,是指测定值受各种因素的随即变动而引起的误差。偶然误差取决于测定过程中 的一系列随机因素,其大小和方向是不固定的。其无法测量,不可能校正,不可避免。 但是偶然误差的存在是有规律的。偶然误差的出现是符合正态分布曲线的。 “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 现的概率相同” , “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概率大,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几率小,绝对值很大的误差出现 的概率更小” 。根据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区特征,为了减少偶然误差,重复多做平行实验并取平均值,可 以减少误差,使平均值接近真实值。 (九)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2、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3、减少测量误差 例:用分析天平称量试样,天平的精确值为 0.2mg,为使测量的相对误差小于 0.1%,那么,试样的最低 称量为 0.2/0.1%=200mg。 4、消除测定中的系统误差(加入空白实验、校正仪器、对照实验) 二、有效数字的处理 (一) 、有效数字 1.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就称为有效数字。 2.在记录有效数字时,规定只允许数的末位欠准,而且只能上下差 1。 (二) 、有效数字修约规则 用“四舍六入五成双”规则舍去过多的数字。 即当尾数4 时,则舍;尾数6 时,则入;尾数等于 5 时,若 5 前面为偶数则舍,为奇数时则入。当 5 后面还有不是零的任何数时,无论 5 前面是偶或奇皆入。 例如:将下面左边的数字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 2.3242.32 2.3252.32 2.3262.33 2.3352.34 2.325012.33 (三) 、有效数字运算法则 1.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