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联天地美不胜收教学实录.docx_第1页
关于对联天地美不胜收教学实录.docx_第2页
关于对联天地美不胜收教学实录.docx_第3页
关于对联天地美不胜收教学实录.docx_第4页
关于对联天地美不胜收教学实录.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对联天地美不胜收教学实录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语文教师都熟悉这句 话。但不幸的是,这句话还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口头上,远 未真正成为所有语文教师的自觉行为。为了适应“让学生 学会学习”的新形势,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方式便成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为此, 全日制义务 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目的 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学习方式,为学生 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 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人的发 展”这个根本性的要求。 综合性学习对语文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接受之并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之,便成为我们一线语文教师责无 旁贷的任务。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的历史; 品味对联的形式与内容之美;学会欣赏生活中的对联;学 做一些简单的对联;增加学生的语言材料的积累,提高学 生的语文素养。 1、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查找有关对联的内容。 2、根据学过的一些课文,自编一些对联。 3、自编一个反映对联内容的小品。 4、选出男、女主持人各一名。 男、女:嗨,大家好! 女: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题是 男、女:对联天地,美不胜收。 男: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律诗了。大家 还记得有哪些吗? 生一:七律长征 。 生一:过故人庄 。 生一:钱塘湖春行 。 生一:游山西村 。 女:回答得不错。不过,这些诗大家还记得吗? 生:记得。 女:好,我们就来背诵一下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 逢席上见赠吧。 男:这首诗里有一联非常有名,这一联是 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女:对了。假如我们把这两句诗摘抄在红纸上,贴在 我们书房的两边,那么这就成了 生:对联。 男:说到对联,在我国历史悠久着呢。有哪些同学愿 意给我们讲一讲对联的历史? 生一: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 的习俗。所谓桃符,就是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 “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在左右 门,用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呢。 生一: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写在桃木板上。 根据古书的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于公元九六四年亲自写 了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据说这是我国 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生一:宋代以后,在民间,新年悬挂春联的现象已经 相当普遍,王安石的诗中有这么一句:“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就是当时对联盛况的真实写照。 生一: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 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生一: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 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 的风俗呢。 生一:对联主要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 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但是,对偶句还不能就说是对联, 只有它们脱离律诗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 女:同学们的资料收集得非常齐全,给了我们很多知 识。既然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那么,我们 现在就把我们学过的一些律诗中的对偶句挑出来,让它们 成为对联吧。 生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生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生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生一: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生一: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男:当然不止这些。不过,我想问问大家,同学们能 不能根据我们已经掌握的对联或对偶知识,说说对联有什 么特点吗? 生一:每联两句,每句字数相等。 生一:每句相同位置的词性要相对,比方说实词对实 词,虚词对虚词。 生一:上下两联的内容要有联系。 生一:听说还有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我也不太懂。 师:对。有关平仄的知识,我们以后会学到的,不过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先查一查有关资料。另外呢,对联的张 挂还有讲究。传统的作法是: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 而下,不能颠倒。同学们,回家以后可以看看自己家的对 联张贴的顺序是不是对的呀? 女:对联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也是我 国文艺园地里的一朵艳丽的鲜花。从古至今,发生过许许 多多与对联有关的逸闻趣事。不信,看了下面这个小品, 同学们就可以领略对联的妙处了。这个小品的名字是 解缙三气老尚书 。 男:欢迎参加表演的同学出场。 男:演得怎么样啊,同学们?再次鼓掌感谢这两位同 学吧。 女:这个小品告诉我们,对联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 而且还是一种战斗武器呢。 男:对联不光通俗易懂,有的还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给人以启发,给人以力量。不信就请听听吧 生一:明朝著名学者顾宪成有一幅对联:“风声雨声 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对联告 诉我们,除了读好书,还在关心天下大事呢。 生一:蒲松龄落第后写了一则对联:“有志者,事竟 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 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说明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生一:林则徐说:“海纳百川有容则大,壁立千仞无 欲则刚” 。说明心底无私天地宽。 生一:苏东坡说在他的书房门前写道:“发愤识遍天 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这个对联也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 铭。 生一:刚才小品中的那个解学士还写了一联:“墙上 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我 们可不要做那些不学无术而又不知羞耻的人哟。 女:刚才我们接触的多数是古时候的对联。其实当今 社会对联也无处不在。 男:是啊,大江南北,城市乡村,街头巷尾,家家户 户,过年过节,婚丧嫁娶,谁家不贴对联呢? 女:下面的节目是:身边对联大展示。同学们,你喜 欢你身边的哪些对联?奉献出来让大家也来欣赏一下吧。 生一:过年时我家贴的春联是:“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人间福满门” 。虽说很普通,但是它给我家带来了美好 的祝愿,所以我很喜欢它。 生一:我家住葫芦岭下,没事儿总爱到岭上的玉佛寺 去散步。我记得玉佛寺大门两边有幅对联,上联是“宇宙 清风东南西北临仙境” ,下联是“东江绿水春夏秋冬映圣堂” 。横批是“罗阳福地” 。我觉得这个对联把周围的风景与玉 佛寺的身份结合得很好。 生一:我家住在罗浮山部队。过年时见过部队贴过这 么一幅对联:“常备不懈苦练过硬本领,紧握钢枪守卫大 好河山” 。我觉得很有力量。 生一:我也去过罗浮山呢。罗浮山酥醪观里有一幅对 联给我印象很深:“小楼容我静,万壑烟云留槛外;大地 任人忙,半天风竹拂窗来。 ”对联给人一种世外高人的感觉。 生一:“平乐”文具店旁边有家药店,对联是:“藏 花川贝架上丹膏返老还童,南参北芪匣内丸散延年益寿” , 横批是“固本培元” ,怎么样,还不快去买? 生一:我叔叔开了家饭店。过年他让我给他找对联。 我在网上给他找了一幅是:“件件随心饥有佳肴醉有酒, 般般适合冷添汽水热添茶” 。又方便又热情,还不错吧? 生一:有一家理发店我常去,只是因为店门前的一幅 对联打动了我,使我觉得这家理发店的品位还挺高的。对 联是:“修就一番新气象,剪去千缕旧东西” ,一语双关, 妙不妙? 生一:我的小表弟最爱玩具,所以我常去光临玩具店。 春节时,我看到一家玩具店的对联是很特别,我就记下了: “吹吹打打敲敲般般好玩,白白红红绿绿色色精工” 。 男:生活中对联无处不在,语文教材里自然也不乏其 联。下面的活动是猜人名。我说一幅对联,你们来猜 猜这幅对联说的是我们熟识的哪位作者。请准备好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 生一:杜甫。我们学过他的石壕吏 。 女:“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生一:蒲松龄。我看过他的聊斋志异 ,我们学过其 中的一篇文章狼 。 男:“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 生一:这个很容易,说的是鲁迅。 女:“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生一:写的是南宋豪放派诗人辛弃疾。我们学过他的 西江月 。 男:同学们表现得还不错。不过我们仅会欣赏别人的 对联而自己不会创作可还是不够。这样吧,我们来个比赛, 学习对对联,看谁对得快对得好。我们还是以学过的课文 为依据。 女:我来先说,然后大家出联大家对。请听:孙权劝 学题目对题目。 生一:这还不容易?愚公移山。 生一:观沧海。 生一:泊秦淮。 生一:张洁挖荠菜 生一:安石伤仲永,行不行? 女:这个可有点勉强,你把王老先生的姓给吃掉了呀。 生一:再来。孟浩然过故人庄。请对。 生一:来了,陆放翁游山西村。 生一:再听:三味书屋寿老先生严中有爱。 生一:七根火柴无名战士危里见忠。 生一:英雄石像谁对谁错? 生一:羚羊木雕孰是孰非? 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