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打包10套)新人教A版必修1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19298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41.06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5-01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7.2
积分
- 关 键 词:
-
高中数学
指数函数
及其
性质
教案
打包
10
新人
必修
- 资源描述:
-
高中数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打包10套)新人教A版必修1,高中数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打包,10,新人,必修
- 内容简介:
-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 学习目标: 理解指数函数的意义,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进一步体会应用函数图象讨论函数性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 教学难点 :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与底数 a 的关系 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式 教具准备 :用几何画板演示指数函数的图象与底数 a 的关系 教学过程 : ( I)新课引入: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将指数的取值范围从整数推广到了有理数、实数,并且整数指数幂的运算律在推广后仍然适用,这就为我们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今天 ,我们将要对一种新的函数 指数函数进行研究 ( 授新课: 指数函数的意义: 师:本章的开始,我们利用两个实例得到了两个具体的函数 和 573012 ,后者实际上也可以写成 1573012 ,这两个函数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 生:这两个函数都是幂的形式,并且底数都是常数,指数是自变量 x,定义域都是实数集 师:一般地,函数 (0a ,且 1)a 叫做 指数函数 ,其中 x 是自变量,函数定义域是 R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 师:下面我们利用计算机软件几何画板来观察分析指数函数 (0a ,且 1)a的图象和性质 (引导学生观察图象,填写下表、讨论交流、概括总结指数函数的基本性质) 用心 爱心 专心 2 图 象 特 征 函 数 性 质 图象都在 x 轴上方 x 取任何实数时,都有 0 图象都经过 (0,1) 点 无论 a 为任何正数,总有 0 1a 1a 时,图象在第一象限内都在直 线 1y 上方,在第二象限内都在直 线 1y 下方; 01a时相反 当 1a 时,若 0x ,则 1 ,若 0x ,则 01; 当 01a时,若 0x ,则 01, 若 0x ,则 1 自左向右, 1a 时图象逐渐上升; 01a时图象逐渐下降 当 1a 时,函数 是增函数; 当 01a时,函数 是减函数 例题:课本62 ()课后练习:课本64课本65 组 ()课时小结 要理解指数函数的意义,根据函数图象理解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 要逐渐学会利用函数图像分析研究函数的性质 ()课后作业 课本64课本65 组 阅读课本62P64P,思考下列问题: 怎样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两个幂的大小?所有幂的大小比较都可以用指数函数的性质进行吗? 怎样的函数称为指数型函数? 板书设计: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 指数函数的意义: 例 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小结: 用心 爱心 专心 3 预习提纲: 教学后记 :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1)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根据图象理解和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 . ( 2)体会具体到一般数学讨论方式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 展示函数图象,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而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 . 3情感、态 度 与价值观 ( 1) 让学生了解数学来自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的哲理 . ( 2)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及其应用 . 2教学难点: 指数函数性质的归纳,概括及其应用 . (三) 教学方法 采用观察、分析、归纳、抽象、概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利用多 媒体教学 ,使学生 通过 观察图象,总结出指数函数的性质,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而培养学生 的 观察能力,概括能力 . (四)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复习 引入 复习指数函数的 概念 和图象 . 一般地,函数 ( a 0 且 a 1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 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 R. 象 生:复习回顾 师:总结完善 复习旧知,为新课作铺垫 . 用心 爱心 专心 2 问题:根据函数的图象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特殊点、单调性、最大(小)值、奇偶性 . 形成 概念 图象特征 a 1 0 a 1 向 x 轴正负方向无限延伸 图象关于原点和 y 轴不对称 函数图象都在 x 轴上方 函数图象都过定点( 0, 1) 自左向右, 图象逐渐上升 自左向右, 图象逐渐下降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 象纵坐标都大于 1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 象纵坐标都小于 1 在第二象限内的图 象纵坐标都小于 1 在第二象限内的图 象纵坐标都大于 1 师:引导学生观察指数函数的图象,归纳出图象的特征 . 生:从渐进 线、 对称 轴、特殊点、图象的升降等方面观察指数函数的图象,归纳出图象的特征 . 师:帮助学生完善 . 通过分析图象,得到图象特征,为进一步 得到指数函数的性质作准备 . 概念 深化 函数性质 a 1 0 a 1 函数的定义域为 R 非奇非偶函数 函数的值域为 R+ 0a =1 增函数 减函数 x 0, 1 x 0, 1 生:从 定义域 、 值域 、定点、单调性、范围 等方面 研究 指数函数的 性质 . 师:帮助学生完善 . 获得指数函数的性质 . 用心 爱心 专心 3 x 0, 1 x 0, 1 问题:指数函数 ( a 0且 a 1 ),当底数越大时,函数图象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 师: 画出几个 提出问题 . 生: 画出几个 底数 不同的 指数函数图象,得到 指数函数 a 0 且 a 1 ), 当底数越大时, 在第一象限的 函数图象 越高 . (底大图高) 明确底数是确定指数函数的要素 . 应用 举例 例 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 1) ( 2) 513 课堂练习 ( ) 例 2( )比较下列各题中的个值的大小 ( 1) 与 1分析:此题要利用指数函数的定义域、 值域,并结合指数函数的图象 . 解:( 1)由 10x 得 1x 所以函数定义域为 | 1. 由 1 01x 得 1y , 所以函数值域为 | 0 1y y y且 . ( 2) 由 5 1 0x 得 15x所以函数定义域为 1 | 5. 由 5 1 0x 得 1y , 所以函数值域为 | 1. 例 2 解法 1: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如第( 1)小题,用图形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掌握指数函数的应用 . 用心 爱心 专心 4 ( 2 ) 与 ( 3 ) 与 堂练习 : . 7 0 . 9 0 . 80 . 8 , 0 . 8 , 1 . 2 ,a b c 的图象,在图象上找出横坐标分别为 3 的点,显然,图象上横坐标就为 3的点在横坐标为 以 . 解法 2:用计算器直接计算: 所以, 解法 3:由函数的单调性考虑 因为指数函数 在 3,所以, 仿照以上方法可以解决第( 2)小题 . 注:在第( 3)小题中,可以用解法 1,解法 2解决,但解法 3不适合 . 由于 不能直接看成某个函数的两个 值,因此,在这两个数值间找到 1,把这两数值分别与 1比较大小,进而比较 的大小 . 练习答案 1. 0 . 8 0 . 7 0 . 91 . 2 0 . 8 0 . 8; 2. 当 1a 时, 用心 爱心 专心 5 按大小顺序排列 , 2. 比较 1 13 2 大 小 ( a 0 且a 0 ) . 例 3( )截止到 1999年底,我们人口哟 13 亿,如果今后,能将人口年平均均增长率控制在 1%,那么经过 20年后,我国人口数最多为多少(精确到亿)? 则 1 13 2. 当 01a时, 则 1 13 2. 分析:可以先考试一年一年增长的情况,再从中发现规律,最后解决问题: 1999 年底 人口约为 13亿 经过 1年 人口约为 13( 1+1%)亿 经过 2年 人口约为 13( 1+1%)( 1+1%) =13(1+1%)2亿 经过 3年 人口约为 13(1+1%)2(1+1%)=13(1+1%)3亿 经过 x 年 人口约为 13(1+1%)x 亿 经过 20年 人口约为 13(1+1%)20亿 解:设今后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 1%,经过 x 年后,我国人口数为 y 亿,则 1 3 (1 1 % ) 当 x =20 时,201 3 ( 1 1 % ) 1 6 ( )y 亿 答:经过 20年后,我国人用心 爱心 专心 6 口数最多为 16亿 . 小结:类似上面此题,设原值为 N,平均增长率为 P,则对 于 经 过 时 间 x 后总量( 1 ) , ( 1 ) (x x p y N p y k a K R 像 等 形 如, a 0 且 a 1 )的函数称为指数型函数 . 归纳 总结 本节课研究了指数函数性质 及其 应用,关键是要记住 a 1 或 0 a 1 时 的图象,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性质 . 本节课还涉及到指数型 函数的应用,形如xy ( a 0且 a 1 ) . 学生先自 回顾反思 ,教师 点评完善 形成知识体系 . 课后 作业 作业: 五课时 习案 学生独立完成 巩固新知 提升能力 备选例题 例 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 1) 412 ( 2) |2()3 ( 3) 124 1 【分析】由于指数函数 0( x 且 )1a 的定义域是 R ,所以函数 )(( 0a 且 1a )与函数 )(定义域相同 【解析】( 1)令 ,04 x 得 4x 定义域为 ,| 且 4x . 12,041 41 , 用心 爱心 专心 7 412 值域为 ,0| 1y . ( 2)定义域为 . |x 0 , | | | |23( ) ( )32 1)23( 0 故 |2()3 值域为 1 . ( 3)定义域为 . 14 2 1 22( 2 ) 2 2 1 ( 2 1 ) ,x x x 且 1,02 故 124 1 值域为 1| 【小结】求与指数函数有关的函数的值域时,要注意到充分考虑并利用指数函数本身的要求,并利用好指数函数的单调性 . 例 2用函数单调性定义证明 a 1时, y = 【解析】 设 R 且 令 h (h 0, h R), 则有 )1(11112 a 1, h 0, 1,01 hx 012 xx 即 21 xx 故 y = a 1)为 同理可证 0 a 1 时, y = 上的减函数 . 用心 爱心 专心 1 课题: 数函数及其性质 教学任务:( 1)使学生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 2)理解指数函数的的概念和意义,能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和特殊点; ( 3)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研究具体函数及其性质的过程和方法,如具体到一般的过程、数形结合的方法等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从具体到一般地探索、概括指数函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备选引例) (合作讨论)人口问题是全球性问题,由于全球人口迅猛 增加,已引起全世界关注世界人口 2000 年大约是 60亿,而且以每年 增长率增长,按照这种增长速度,到2050 年世界人口将达到 100 多亿,大有“人口爆炸”的趋势为此,全球范围内敲起了人口警钟,并把每年的 7 月 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呼吁各国要控制人口增长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许多国家都实行了计划生育 我国人口问题更为突出,在耕地面积只占世界 7%的国土上,却养育着 22%的世界人口因此,中国的人口问题是公认的社会问题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已达到 13 亿,年增长率约为 1%为了有效地控制 人口过快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1 按照上述材料中的 1%的增长率,从 2000 年起, x 年后我国的人口将达到 2000 年的多少倍? 2 到 2050 年我国的人口将达到多少? 3 你认为人口的过快增长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上一节中 x 与 y 的对应关系 y=x N*, x 20)能否构成函数? 一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成其他物质,每经过一年的残留量是原来的 84%,那么以时间 x 年为自变量,残留量 y 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上面的几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征?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新课教学 (一)指数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函数 )1a,0a(ay x 且 叫做指数函数( 其中 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 R 注意: 1 指数函数的定义是一个形式定义,要引导学生辨析; 2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引导学生分析底数为什么不能是负数、零和 1 巩固练习:利用指数函数的定义解决(教材 、 3) (二)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问题:你能类比前面讨论函数性质时的思路,提出研究指数函数性质的内容和方法吗? 研究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结合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 研究内容:定义域、值域、特殊点、单调性、最大(小)值、奇偶性 探索研究: 1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 1) x)31(y ( 2) x)21(y ( 3) ( 4) ( 5) 2从画出的图象中你能发现函数 的图象和函数 x)21(y 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可否利用 的图象画出 x)21(y 的图象? 3从画出的图象( 、 和 )中,你能发现函数的图象与其底数之用心 爱心 专心 3 间有什么 样的规律? 4你能根据指数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归纳出指数函数的性质吗? 图象特征 函数性质 1a 1 1a 1 向 x、 y 轴正负方向无限延伸 函数的定义域为 R 图象关于原点和 y 轴不对称 非奇非偶函数 函数图象都在 x 轴上方 函数的值域为 R+ 函数图象都过定点( 0, 1) 1 自左向右看, 图 象逐渐上升 自左向右看, 图象逐渐下降 增函数 减函数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大于 1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小于 1 1a,0x x 1a,0x x 在第二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小于 1 在第二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大于 1 1a,0x x 1a,0x x 图象上升趋势是越来越陡 图象上升趋势是越来越缓 函数值开始增长较慢,到了某一值后增长速度极快; 函数值开始减小极快,到了某 一值后减小速度较慢;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图象还可以看出: ( 1)在 a, b上, )1a)x(f x 且值域是 )b(f),a(f 或 )a(f),b(f ; ( 2)若 0x ,则 1)x(f ; )x(f 取遍所有正数当且仅当 ; ( 3)对于指数函数 )1a)x(f x 且,总有 a)1(f ; ( 4)当 1a 时,若 21 ,则 )x(f)x(f 21 ; (三)典型例题 例 1(教材 6) 解:(略) 问题:你能根据本例说出确定一个指数函数需要几个条件吗? 例 2(教材 7) 解:(略) 问题:你能根据本例说明怎样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判断两个幂的大小? 说明:规范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判断两个幂的大小方法、步骤与格式 用心 爱心 专心 4 巩固练习 :(教材 题 A 组第 7 题) 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本节主要学习了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利用图象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 作业布置 必做题:教材 题 2 1( A 组) 第 5、 6、 8、 12 题 选做题:教材 题 2 1( B 组) 第 1 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指指 数数 函函 数数 及及 其其 性性 质质 ( 第第 一一 课课 时时 ) 教学目标: 1、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 2、根据图象分析指数函数的性质 3、应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幂的大小 教学重点: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教学难点: 底数 a 对函数值变化的影响 教学方法: 学导式 (一)复习:(提问) 引例 1: 某种细胞分裂时,由 1 个分裂成 2 个, 2 个分裂成 4 个 1 个这样的细胞分裂 x 次后,得到的细胞个数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是: 2 这个函数便是我们将要研究的指数函数,其中自变量 x 作为指数,而底数 2 是一个大于 0且不等于 1 的常量。 (二)新课讲解: 1 指数函数定义: 一般地,函数 ( 0a 且 1a )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 x 是自变量,函数定义域是 R 练习: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指数函数。 2 8 (2 1) ( 12a且 1a ) ( 4) 12 25 10 ( 0a 且 1a )的图象: 例 1画 2的图象(图( 1) 解:列出 ,描点法画出图象 x 2 1 3 2 8 例 2画 1()2 图象(图( 1) x 2 1 3 1()2 8 4 指出函数 2与 1()2 象间的关系? 2 1()2 ( 1) 用心 爱心 专心 2 说明:一般地, 函数 ()y f x 与 ()y f x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 3指数函数 在底数 1a 及 01a这两种情况下的图象和性质: 1a 01a 图象 性质 ( 1)定义域: R ( 2)值域: (0, ) ( 3)过点 (0,1) ,即 0x 时 1y ( 4)在 R 上是增函数 ( 4)在 R 上是减函数 例 3已知指数函数 ( ) ( 0 , 1 )xf x a a a 的图象经过点 (3, ) ,求 ( 0 ), (1), ( 3 )f f f 的值(教材第 66 页例 6)。 例 4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1) 0 2 ) 0 0 0 )1 0 (教材第 66 页例 7) 小结: 学习了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图象和性质; 练习:教材第 68 页练习 1、 3 题。 作业:教材第 69 页习题 2。 1A 组题 第 6、 7、 8 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二) 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会求指数型函数的定义 域、值域; 会应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两个同底数的幂的大小,培养数学 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指数函数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 :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比较两个不同底数的幂的大小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教学过程 : ( I)新课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基本内容 定义 函数 (0a ,且 1)a 叫做指数函数 图象 01a 1a 定义域 R 值域 (0, ) 性质 图象过定点 (0,1) ,即当 0x 时, 1y 在 R 上是减函数 在 R 上是增函数 今天,我们将要应用指数函数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 授新课: 指数型函数: 师:请同学们完成课本64课本65 组 (生练习,师订正) 例题:课本63 用心 爱心 专心 2 师:在实际问题中,经常会遇到 指数增长模型 : 设原有量为 N,平均增长率为 p,经过时间 x 后的总量为 y,则 (1 ) p 形如 xy (, 0a ,且 1)a 的函数称为 指数型函数 同底数幂的大小比较 : 例题:课本62 要求:学生练习、,并对照课本解答,尝试总结比较同底数幂大小的方法以及一般步骤 解:考查指数函数 由于底数 ,所以指数函数 在 R 上是增函数 考查指数函数 由于 0 ,所以指数函数 在 R 上是减函数 师:比较同底数幂大小的方法,就是指数函数的单调性的应用,其基本步骤如下: 确定所要考查的指数函数; 根据底数情况指出已确定的指数函数的单调性; 比较指数大小,然后利用指数函数单调性得出同底数幂的大小关系 解:由指数函数的性质知: , 0 00 0. 即 , 01, . 说明:此题难点在于解题思路的确定,即如何找到中间值进行比较题中与中间值 1进行比较,这一点可由指数函数性质或图象得出,与 1 比较时,还是采用同底数幂比较大小的方法,要特别注意此题中“ 1”的灵活变形技巧 ()课后练习:课本65 组; B 组 ()课时小结 要 理解指数函数的意义,根据函数图象理解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 要逐渐学会利用函数图象、性质解决问题 ()课后作业 课本65 阅读课本68P70P,思考下列问题: 什么叫对数?对数的底数、真数? 对数与指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由对数的定义可以得到对数的那些基本性质? 用心 爱心 专心 3 常用的特殊对数有哪几种? 板书设计: 指数函数及其 性质(二) 指数增长模型与指数型函数: 同底数幂的大小比较: 例 例 小结: 预习提纲: 教学后记 :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指指 数数 函函 数数 及及 其其 性性 质质 ( 第第 二二 课课 时时 ) 教学目标: 象、性质; 域; 4. 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指数函数性质的运用 教学难点: 指数函数性质的运用 教学方法: 学导式 (一)复习:(提问) 1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 2练习: ( 1)说明函数 34 图象与函数 4 图象的关系; ( 2)将函数 21()3 象的左移 2 个单位,再下移 1 个单位所得函数的解析式是 ; ( 3)画出函数 1()2 的草图。 (二)新课讲解: 例 1 某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为其他物质,每经过 1 年剩留的这种物质是原来的 84%,画出这种物质的剩留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并从图象上求出经过多少年,剩量留是原来的一半(结果保留 1个有效数字)。 分析 : 通过恰当假设,将剩留量 y 表示成经过年数 x 的函数,并可列表、描点、作图,进而求得所求。 解:设这种物质量初的质量是 1,经过 x 年,剩留量是 y . 经过 1年,剩留量 y =1 84%= 经过 2年,剩留量 y =1 84%= 一般地,经过 留量 , 根据这个函数关系式可以列表如下: x 0 1 2 3 4 5 6 y 1 描点法画出指数函数 的图象。从图上看出 ,只需 4x . 答:约经过 4年,剩留量是原来的 一半。 例 2 说明下列函数的图象与指数函数 2的图象的关系,并画出它们的示意图: ( 1) 12 ; ( 2) 22 解:( 1)比较函数 12 与 2的关系: 312y 与 22y 相等, 212y 与 12y 相等, 212y 与 32y 相等 , 由此可以知道,将指数函数 2的图象向左平移 1个单位长度,就得到函数 12 的图象。 用心 爱心 专心 2 ( 2)比较函数 22 与 2的 关系: 122y 与 32y 相等, 022y 与 22y 相等, 322y 与 12y 相等 , 由此可以知道,将指数函数 2的图象向右平移 2个单位长度,就得到函数 22 的图象。 说明: 一般地,当 0a 时,将函数 ()y f x 的图象向左平移 a 个单位得到 ()y f x a的图象;当 0a 时,将函数 ()y 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 |a 个单位,得到 ()y f x a的图象。 练习:说出下列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 ( 1) 11y x 与 1 ( 2) 3 与 3 ;( 3) 2 2y x x与 2 2y x x 例 3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 1) 1218 ( 2) 11 ( )2 ( 3) 3 ( 4) 1 ( 0 , 1 )1a 解:( 1) 2 1 0x 12x原函数的定义域是 1 , 2x x R x, 令 121t x 则 0,t t R 8 ( , 0 )ty t R t 得 0, 1, 所以,原函数的值域是 0, 1y y y ( 2) 11 ( ) 02 x 0x 原函数的定义域是 0, , 令 11 ( )2 ( 0)x则 01t , 在 0,1 是增函数 01y, 所以,原函数的值域是 0,1 ( 3)原函数的定义域是 R , 令 则 0t , 3在 ,0 是增函数, 01y, 所以,原函数的值域是 0,1 ( 4)原函数的定义域是 R , 由 1 ( 0 , 1 )1a 得 11x ya y , 0 1 01, 11y ,所以,原函数的值域是 1,1 说明: 求复合函数的值域通过换元可转换为求简单函数的 值域。 小结: 1学会怎样将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及利用图象求方程的解; 2学会灵活地应用指数函数的性质比较幂的大小及求复合函数的值域。 3了解函数 ()y f x 与 ()y f x及函数 ()y f x 与 ()y f x a图象间的关系。 作业: 习题 第 3, 5, 6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指指 数数 函函 数数 及及 其其 性性 质质 ( 第第 三三 课课 时时 )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证明通法 教学难点: 指数函数性质的运用 教学方法: 学导式 (一)复习:(提问) 设作差变形判断 ( 1)考查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 2)比较 ()与 ()的关系; ( 3)根据函数奇偶性定义得出结论。 (二)新课讲解: 例 1 当 1a 时,证明函数 11a 是奇函数。 证明:由 10 得, 0x , 故函数定义域 0关于原点对称。 1() 1a ( 1)( 1)11 () ( ) ( )f x f x , 所以,函数 11a 是奇函数。 评析: 此题证明的结构仍是函数奇偶性的证明,但在证明过程中的恒等变形用到推广的实数指数幂运算性质。 例 2设 a 是实数, 2( ) ( )21xf x a x R , ( 1)试证明:对于任意 , ( )a f x 在 R 为增函数; ( 2)试确定 a 的值,使 () 分析: 此题虽形式较为复杂,但应严格按照单调性、奇偶性的定义进行证明。还应要求学生注意不同题型的解答方法。 ( 1)证明:设 1 2 1 2,x x R x x,则 12( ) ( )f x f x1222( ) ( )2 1 2 1 21222 1 2 112122 ( 2 2 )( 2 1 ) ( 2 1 ),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由于指数函数 2在 R 上是增函数,且 12,所以 1222即 122 2 0, 又由 20x ,得 1 120x , 2 120x ,所以, 12( ) ( ) 0f x f x即 12( ) ( )f x f x 因为此结论与 a 取值无关,所以对于 a 取任意实数, () 为增函数。 评述: 上述证明过程中,在对差式正负判断时,利用了指数函数的值域及单调性。 ( 2)解:若 () ( ) ( )f x f x , 即 22()2 1 2 1 ,变形得: 2 2 2 2 ( 2 1 )2( 2 1 ) 2 2 1 2 1x x , 解得: 1a ,所以,当 1a 时 , () 评述: 此题并非直接确定 a 值,而是由已知条件逐步推导 a 值。应要求学生适应这种题型。 练习: ( 1)已知函数 () (0, )x 时, 1( ) 2 ,求当 ( , 0)x 时,() ( 2)判断 2 4 ( 0, 1)的单调区间。 小结: 灵活运用指数函数的性质,并掌握函数单调性,奇偶性证明的通法。 作业:( 补充) 1 已知函数 21()21 , ( 1)判断函数 () ( 2)求 证函数 () , )x 上是增函数。 2函数 22 3 63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当 0x 时有 ()1()3 ,求 () 用心 爱心 专心 1 课题: 教学任务: ( 1)使学生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 2)理解指数函数的的概念和意义,能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和特殊点; ( 3)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研究具体函数及其性质的过程和方法,如具体到一般的过程、数形结合的方法等 教学重点: 指数函数的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难点: 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从具体到一般地探索、概括指数函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 引入课题 (备选引例) 1 (合作讨论)人口问题是全球性问题,由于全球人口迅猛 增加,已引起全世界关注世界人口 2000年大约是 60亿,而且以每年 增长率增长,按照这种增长速度,到 2050 年世界人口将达到 100 多亿,大有“人口爆炸”的趋势为此,全球范围内敲起了人口警钟,并把每年的 7月 11 日定为“世界人口日”,呼吁各国要控制人口增长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许多国家都实行了计划生育 我国人口问题更为突出,在耕地面积只占世界 7%的国土上,却养育着 22%的世界人口因此,中国的人口问题是公认的社会问题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已达到 13 亿,年增长率约为 1%为了有效地控制 人口过快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1 按照上述材料中的 1%的增长率,从 2000 年起, x 年后我国的人口将达到2000年的多少倍? 2 到 2050 年我国的人口将达到多少? 3 你认为人口的过快增长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2 上一节中 x 与 y=x N*, x 20)能否构成函数? 3 一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成其他物质,每经过一年的残留量是原来的 84%,那么以时间 留量 4 上面的几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征? 二、 新课教学 (一)指数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函数 )1a,0a(ay x 且 叫做 指数函数 ( 其中 数的定义域为 R 注意: 1 指数函数的定义是一个形式定义,要引导学生辨析; 2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引导学生分析底数为什么不能是负数、零和 1 巩固练习: 利用指数函数的定义解决(教材 、 3) (二)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问题: 你能类比前面讨论函数性质时的思路,提出研究指数函数性质的内容和方法吗? 研究方法: 画出函数的图象,结合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 研究内容: 定义域、值域、特殊点、单调性、最大(小)值、奇偶性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探索研究: 1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 1) x)31(y( 2) x)21(y( 3) ( 4) ( 5) 2从画出的图象中你能发现函数 的图象和函数 x)21(y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可否利用 的图象画出 x)21(y的图象? 3从画出的图象( 、 和 )中,你能发现函数的图象与其底数之间有什么 样的规律? 4你能根据指数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归纳出指数函数的性质吗? 图象特征 函数性质 1a 1 1a 1 向 x、 y 轴正负方向无限延伸 函数的定义域为 R 图象关于原点和 非奇非偶函数 函数图象都在 函数的值域为 R+ 函数图象都过定点( 0, 1) 1 自左向右看, 图 象逐渐上升 自左向右看, 图象逐渐下降 增函数 减函数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大于 1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小于 1 1a,0x x 1a,0x x 在第二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小于 1 在第二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大于 1 1a,0x x 1a,0x x 图象上升趋势是越来越陡 图象上升趋势是越来越缓 函数值开始增长较慢,到了某一值后增长速度极快; 函数值开始减小极快,到了某 一值后减小速度较慢; 5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图象还可以看出: ( 1)在 a, b上, )1a)x(f x 且值域是 )b(f),a(f 或 )a(f),b(f ; ( 2)若 0x ,则 1)x(f ; )x(f 取遍所有正数当且仅当 ; ( 3)对于指数函数 )1a)x(f x 且,总有 a)1(f ; 用心 爱心 专心 3 ( 4)当 1a 时,若 21 ,则 )x(f)x(f 21 ; (三)典型例题 例 1(教材 ) 解:(略) 问题: 你能根据本例说出确定一个指数函数需要几个条件吗? 例 2(教材 ) 解:(略) 问题: 你能根据本例说明怎样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判断两个幂的大小? 说明: 规范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判断两个幂的大小方法、步骤与格式 巩固练习 : (教材 组第 7题) 三、 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本节主要学习了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利用图象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 四、 作业布置 1 必做题:教材 1( 第 5、 6、 8、 12题 2 选做题:教材 1( 第 1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1 课题: 数 函数 及其性质 教学 任务 : ( 1) 使学生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 ( 2) 理解 指数 函数的的概念和意义,能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和特殊点 ; ( 3)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研究具体函数及其性质的过程和方法,如具体到一般的过程、数形结合的方法等 教学重点: 指数函数的的概念和 性质 教学难点: 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从具体到一般地探索、概括指数函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 引入课题 (备选引例) 1 (合作讨论)人口问题是全球性问题,由于全球人口迅猛 增加,已引起全世界关注世界人口 2000 年大约是 60 亿,而且以每年 增长率增长,按照这种增长速度,到 2050 年世界人口将达到 100 多亿,大有“人口爆炸”的趋势为此,全球范围内敲起了人口警钟,并把每年的 7 月 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呼吁各国要控制人口增长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许多国家都实行了计划生育 我国人口问题更为突出,在耕地面积只占世界 7%的国土上,却养育着 22%的世界人口因此,中国的人口问题是公认的社会问题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已达到 13 亿,年增长率约为 1%为了有效地控制 人口过快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成为我国一项基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