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末与民国时期的珍稀银币清末与民国时期的珍稀银币 光绪十六年(公元 1890 年)广东用机器自铸银币,广泛流通,各省纷纷仿效开 铸,但这些银币标明重量仍未完全脱离银两制。宣统二年(公元 1910 年)清政府进 行币制改革,以货币单位名称取代原先的货币重量名称,彻底抛弃繁琐复杂的银 两制而采用银元制。 这里介绍广东省博物馆近期展出的“馆藏古钱币稀品展”中的清末与民国时期 的珍稀银币。 中国试铸的第一套机制银币光绪十年吉林厂平银币 吉林省因长期缺乏制钱,许多商贾、钱庄的钱票在市场上流通,造成银价高 昂,物价上涨。光绪十年(公元 1884 年),吉林机器局制造了中国第套机制银币。 这套银币有厂平壹两、柒钱、半两、叁钱、壹钱 5 等币值,但没有发行流通,传 世甚少。在满洲语中“吉林”是“船厂”的意思,当地的平砝习用厂平。光绪十年吉林 厂平壹两、柒钱、半两三种银币正面方格内有“光绪十年吉林机器官局监制”三行 篆书共十二个字,上有圆状篆书“寿”字,两旁有狭长的龙纹,边饰连珠纹。背面 方格内标明重量,外有满文对照,地饰卷云纹,边饰圈点纹。叁钱、壹钱银币正 面方格内有“光绪十年吉林官局制”三行篆书共九个字,纹饰与上述三种银币相同。 背面除纪值不同外,其余样式也相同。 广东铸造的第一套机制银币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七三反版” 光绪年间,全国各地广泛行使外国银元,为了抑制外国银元的大量流通,两 广总督张之洞向朝廷奏请在广东设立钱局,用机器铸币。奏折中提到铸银钱“广东 华洋交错,通省皆用外洋银钱,波及广西至闽台、浙江、皖、鄂、烟台、天津所 有通商口岸,以及湖南长沙、湘潭,四川打箭炉,前后藏无不通行,以致利归外 洋,漏卮无底,窃惟铸币便民及国家自有之权利,铜钱银钱,理无二致,皆应我 行我法,方为得体。”“外洋银圆每圆重漕平七钱三分,今拟每元加重一分五厘有 奇,定为库平七钱三分。”清光绪十五年(公元 1889 年),广东钱局使用机器铸制 第一套银币,有库平“七钱三分”、“三钱六分五厘”、“一钱四分六厘”、 “七分三厘”、 “三分六厘五”5 等币值。这套机制银币为中英文对照,但把英文置于银币正面不 符合清朝的币制(俗称“七三反版”或“七三番版”)。而且这套银币份量偏重,原意为 驱逐外币,但被民间收藏或熔毁以牟利,反而不能正常流通,因此停铸。这套“七 三反版”银币正面铸“光绪元宝”四字,满汉文对照,外列英文。背面正中饰蟠龙纹, 上有“广东省造”四个字,下方标明重量。 为慈禧太后祝寿而铸制的银币广东“寿”字壹两银币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 1905 年)广东钱局铸“寿”字双龙银币为慈禧七旬祝寿。近 年有人引证清末王无生述庵秘录记载,认为应该是光绪二十年 (公元 1894 年)广东巡抚刚毅为慈禧六十寿辰铸造的纪念币。这种银币正面铸“光绪元宝”四字, 2 满汉文对照,两旁饰蝙蝠纹,上有“广东省造”四个字,下有 “库平重壹两”五个字。 背面正中有圆状篆书“寿”字,外围饰二龙戏珠纹。这种银币铸量很少。 浙江省造魏碑体光绪元宝银币 光绪二十五年(公元 1899 年)浙江省铸魏碑书体的光绪元宝银币,相传币文为 清末书法家陶浚宣(浙江绍兴人)所书,这种书体在清末龙洋中独具一格。这套光 绪元宝有库平“七钱二分”、“三钱六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 5 等币值。正面中心铸“光绪元宝”四个字,满汉文对照,两旁饰四瓣花,上有“浙 江省造”四个字,下方标明重量。背面饰蟠龙纹,外围环绕英文,与正面中文对照。 户部造光绪元宝银币 户部光绪元宝铸于光绪三十年(公元 1904 年),是天津户部造币总厂开铸后所 造的第一套银币,有一两、五钱、二钱、一钱、五分 5 等币值,因系试铸,并未 流通使用。这套银币正面中心铸“光绪元宝”四字,上有满文对照,两旁有“户部”式 字,下方标明重量。背面饰蟠龙纹,外围列英文与正面中文对照。 北洋造光绪元宝一两银币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 1907 年),北洋(当时的直隶省)机器局铸造北洋光绪元宝 一两银币,因系试铸,没有发行流通。这银币正面铸“光绪元宝”四字,上有满文 对照,两旁有“北洋”式字,下方标明重量。背面饰蟠龙纹,外围列英文与,面 中文对照。 度支部丁未大清银币 天津度支部造币总厂于光绪三十三年(公元 1907 年)铸丁未大清银币,有壹圆、 伍角、式角、壹角 4 等币值,它也是清代标准银币之一,因系试铸,没有发行流 通。这套银币正面中心铸有“大清银币”四字,上有满文对照,两旁有“丁未”式字及 六瓣花和六角星,下方标明重量。背面饰蟠龙纹,外围有“光绪年造”四字及列有 英文与中文对照。壹圆银币正面边缘有水波纹。 中国最早有人物图像的银币四川卢比 光绪三十二年(公元 1906 年),为了抵制英属印度卢比的流入,四川省银元局 铸造四川银币,俗称“四川卢比”。四川卢比有一卢比、半卢比和四分之一卢比 3 种,重量分别为三钱二分、一钱六分和八分。印度卢比铸有英国维多利亚女皇头 像,而四川卢比则采用清朝光绪皇帝的侧面头像,背面饰花卉纹,正中有 “四川 省造”四个字,这是中国最早有人物图像的银币,也是唯一有帝王像的银币。 袁世凯半侧面像银币 民国 3 年(公元 1914 年)财政部整顿和统一银元铸造,天津造币总厂根据民国 政府颁布的“国币条例”而试铸袁世凯半侧面像银币,因这袁像不尽理想,并没有 3 发行流通。这银币正面铸袁世凯半侧面像,上有国号和年份。背面饰嘉禾纹,中 心有“壹圆”两字。 唐继尧像共和纪念七钱二分银币 民国 7 年(公元 1918 年)云南造币厂铸造唐继尧正面像库平七钱二分纪念银币 及库平三钱六分纪念银币,七钱二分纪念银币铸量很少,这纪念银币正面铸唐继 尧头像,上有“军务院抚军长唐”七个字,下有嘉禾纹。背面有十八星旗和五色旗, 上有“拥护共和纪念”六个字,两旁列五角星,下方标明重量。 袁世凯像开国纪念币 民国元年(公元 1912 年)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时,南京造币厂铸袁世凯开国纪 念币。纪念币正面铸袁世凯头像,上有“中华民国”四字,下方有“开国纪念币”五字, 两旁饰菊花枝。背面中心纪值有“壹圆”二字,绕嘉禾,外圈列英文与中文对照。 孙中山陵园纪念币 民国 16 年(公元 1927 年),南京造币厂铸制孙中山陵园纪念币。分赠给护送 委员会委员以志纪念。此币正面铸孙中山头像,上有“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八字。 背面有旭日初升的陵园图,中心纪值有“壹圆”二字,下有“十六年造”四字。 张作霖纪念币 民国 16 年(公元 1927 年)天津造币总厂铸制张作霖纪念币。纪念币正面铸张作霖 头像,上有“中华民国十六年”七字。背面为龙凤吉祥图,上有“纪念币”三字,下列 英文与中文对照,两旁饰花枝纹。 张作霖大元帅纪念币 民国 17 年(公元 1928 年)天津造币总厂铸制张作霖大元帅纪念币。纪念币正面 铸张作霖头像,上有“大元帅纪念币”六字,背面为“十八星旗与五色旗”,上有“中 华民国十七年”七字,下列英文与中文对照。 孙中山像地球图壹元银币 民国 18 年(公元 1929 年)天津造币厂试铸孙中山像地球图壹元银币,没有发 行流通,传世甚少。这种银币正面铸孙中山头像,上有“中华民国十八年”七字。 背面有地球插着国民党党旗与中华民国国旗图案,上列英文与中文对照,下方纪 值有“壹圆”二字。 孙中山像三帆图银币 民国 18 年(公元 1929 年)杭州造币厂铸制孙中山像三帆图银币。这银币正面铸 孙中山侧面像,上有“中华民国十八年”七字。背面为海上航行的三帆船图,两旁 纪值有“壹圆”二字。 4 孙中山像双帆图小型银币 民国 24 年(公元 1935 年)政府施行法币政策后,废止用银,白银大量收归国 有,因考虑大众长期习惯使用银元,为防止发生纠纷而采用折衷办法于民国 25 年(公元 1936 年)改铸减重的小型壹元和中元银币,但试铸并没有发行流通。这两 种银币正面铸孙中山侧面像,上有“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