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基础知识培训课件_第1页
免疫规划基础知识培训课件_第2页
免疫规划基础知识培训课件_第3页
免疫规划基础知识培训课件_第4页
免疫规划基础知识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免疫规划基础知识培训 疫苗和冷链管理 疫苗种类预防传染病种类 1乙肝疫苗1乙型病毒性肝炎 2卡介苗2肺结核 3脊灰疫苗3脊髓灰质炎 4百白破疫苗 4 百日咳 白喉 破伤风 5 5白破疫苗 6 6麻风疫苗 7麻疹 风疹 流行性腮腺炎 8 7 麻腮风疫苗 9 8乙脑疫苗10流行性乙型脑炎 9流脑疫苗(A群、 A+C群)1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0甲肝疫苗12甲型肝炎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与预防疾病对应关系 疫苗和冷链管理 n疫苗储存与运输温度要求 28: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 流脑疫苗、甲肝疫苗。 8以下: 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 。 脊灰疫苗在-20以下或28避光保存和运输。-20以下保存有效期为2 年,28保存有效期为5个月。 疫苗稀释液在28或室温下储存,不能冷冻。若在室温下储存,在使用 前应先将稀释液冷却到28后再使用,以避免疫苗效价受损。注射器储 存和运输时要注意防潮,避免和挥发性、腐蚀性物品存放在一起。 疫苗和冷链管理 n 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如冻结严禁使用 n 疫苗摇匀试验 检查DPT、HepB、TD等含吸附剂疫苗是否暴露于-2以 下冷冻状态 方法:将被检和对照的正常疫苗瓶同时摇匀后静止竖立 ,如被检疫苗在短时间(510分钟)内与对照疫苗相 比,出现分层现象且上层液体较清,即可判断被检疫苗 冻结过。 疫苗和冷链管理 n正确使用疫苗,可保证最大限度地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疫苗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或用热的注射器抽取疫苗。 疫苗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应放置在冰箱或冷藏包内,用一支取一支 ,以保证疫苗的使用温度不至于过高。 疫苗在8 C以上环境下暴露时间过长或反复冻溶、疫苗开启后超过时 间过长(活疫苗半小时,灭活疫苗1小时)应废弃不可再使用 接种活疫苗时,应避免使用碘酊等消毒剂消毒皮肤。 正确掌握各种疫苗的接种技术、严格按技术规范操作。 疫苗和冷链管理 温度记录 对储存疫苗的冷链设备进行温度记录,每台冷链设备一张表, 每天记录2次温度,间隔不少于6小时。温度记录保存2年备查。 冷藏箱与冷藏包的使用 n 运送和储存疫苗时,冷藏箱或冷藏包应按照要求放置冻置好的冰排。疫苗瓶不能直 接与冰排接触,防止冻结。 n运送和储存疫苗时,应在冷藏箱或冷藏包的底层垫上纱布或纸,以便吸水并预防疫 苗破损。 n每次使用冷藏箱或冷藏包后,应清洗擦干后保存。 n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放在冷藏包(箱)的底层。 n卡介苗放在中层,并有醒目标记。 n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放在上层,不要紧靠冰排,防止冻结。 n脊灰疫苗装在塑料袋内(如一次性注射器袋,按计划下发),无包装盒的疫苗和稀 释液用纱布包好,冷藏包的空隙用纱布或纸张填充,防止疫苗安瓿(瓶)振荡破裂 疫苗和冷链管理 扩大免疫规划 n常规免疫是免疫规划的最基础的工作,也是免疫规划工作 的核心工作,必须要夯实此项工作,决不能放松(高接种 率、高覆盖率 人群免疫水平阻断) n免疫程序 指对某一特定人群(如儿童)预防相应传染病需要接种疫苗的种类、 时间、剂次、次序、剂量、部位及有关要求所作的具体规定。 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程序表 扩大免疫规划 免疫程序剂量 n过大,超过机体免疫反应承受能力,免疫麻痹或抑制,加重 反应 n过低,抗原量不足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 ,有保护水平的特异性抗体,造成免疫失败 免疫程序接种间隔 2次以上接种要有一定间隔,间隔长短影响免疫效果 l长间隔比短间隔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好 l过长会推迟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时间,增加暴露的机会 l应间隔适当 l间隔过长中断者,不需重新开始或增加次数 l间隔过短,超前的一次(包括起始提前)不应作为程序中的一次,应认 为无效接种 扩大免疫规划 免疫程序联合免疫 n注射2种不同的减毒活疫苗可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如未同时接种,则应 间隔4周以上 n免疫球蛋白一般不能和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使用免疫球蛋白后至少需间 隔4周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减毒活疫苗2周后才能使用免疫球蛋白 n如需同时接种2种疫苗 每次最多只能接种2种注射疫苗和一种口服疫苗,注射疫苗应在不同部 位接种 严禁将几种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内接种 扩大免疫规划 免疫程序基础免疫时间要求 n基础免疫的时间要求: 乙肝疫苗(1-3)、卡介苗、脊灰疫苗(1-3)、百白破疫苗(1-3)、麻 风疫苗、乙脑疫苗112月龄完成 A群流脑疫苗6-18月龄完成 n加强免疫的时间要求 百白破疫苗4、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在18-24月龄完成 乙脑疫苗2在2岁接种 A+C流脑疫苗1在3岁完成, A+C流脑疫苗2在6岁完成,间隔3年 扩大免疫规划 免疫程序起始时间要求 n 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1剂的接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始时间,不得提前 脊灰减毒活疫苗2月龄 百白破疫苗3月龄 麻风疫苗、乙脑疫苗8月龄 A群流脑6月龄 甲肝减毒活疫苗18月龄 A+C群流脑疫苗3岁 扩大免疫规划 免疫程序同种疫苗接种间隔 n乙肝疫苗第1、2剂次间隔28天,第2、3剂次间隔60天 n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28天 n乙脑疫苗2剂次间隔12个月 n流脑疫苗 nA群流脑疫苗1、2剂次间隔3个月 n第1剂次A+C群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12个月 nA+C群流脑疫苗2剂次间隔3年 扩大免疫规划 免疫程序优先和及时接种 为消除麻疹和维持无脊灰状态重点工作要求: n当遇到联合免疫或补种疫苗时优先接种麻疹类疫苗和脊灰糖丸疫苗 n8月龄优先接种麻风疫苗,18月龄时先优先接种麻腮风和甲肝疫苗 n麻风疫苗和麻腮风疫苗的及时接种要求是在达到免疫程序月龄1月内 接种 n乙肝疫苗第1针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 扩大免疫规划 扩大免疫规划 合格接种判断: 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标准才判为合格接种: n有准确的出生年月日和接种年月日记录。 n免疫起始月龄正确(不提前)。 n接种针(剂)次间隔不缩短(A群流脑间隔3月、其他苗28天)。 n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疹疫苗)、乙肝、乙脑疫苗的基础免疫在12 月龄内完成;A群流脑疫苗的基础免疫在618月龄内完成;甲肝疫苗在1824月龄内完成;百白破 疫苗和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疹疫苗)在1824月龄内完成加强免疫和复种。 n内容填写齐全,记录清楚,不涂改,不缺项。 n家长认可且卡证相符。 不合格接种的判定: n不同时具备以上六项合格接种判定标准要求者。 n凡无接种证、卡或有卡无确切出生日期,或在接种日期栏内以“”、“”等符号代替。 起始月龄提前视为未接种! 各类疫苗接种要求与合格判定标准(1) n乙肝疫苗:接种3剂,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 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二针与第三 针间隔至少两个月,12月龄内完成3剂次接种 n卡介苗:接种1剂,出生时接种,12月龄内完成 各类疫苗接种要求与合格判定标准(2) n脊灰疫苗:接种4剂 n基础免疫接种3剂次,程序为2、3、4月龄各接种1剂次 ,每剂次之间间隔不少于28天,12月龄内完成3剂次接 种 n加强免疫1剂次,满4周岁时开始接种,4-5周岁内完成 接种 n百白破疫苗:接种4剂 n基础免疫接种3剂次,程序为3、4、5月龄各接种1剂次 ,每剂次之间间隔不少于28天,12月龄内完成3剂次接 种 n加强免疫免疫1剂次,18-24月龄完成接种 各类疫苗接种要求与合格判定标准(3) n麻风疫苗(麻疹疫苗):接种1剂,免疫时间为8月龄,接种疫苗为含麻 疹成份疫苗即认可,12月龄内完成接种 n麻腮风疫苗(麻腮、麻疹疫苗):免疫时间为18-24月龄,接种疫苗为含 麻疹成份疫苗即认可,18-24月龄内完成接种。 n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18月龄接种,18-24月龄内完成接种 n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 n第1剂次8月龄接种,12月龄内完成接种(2007年7月1日后出生者) n第2剂次2周岁接种,2-3周岁内完成接种 各类疫苗接种要求与合格判定标准(4) nA群流脑疫苗:接种2剂次,6月龄开始接种,2剂次间隔3个月,6-18月龄内完 成2剂次接种。 nA+C流脑疫苗:接种2剂次 n3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n2剂次间隔3年 n第1剂次与A群流脑疫苗间隔12个月,2剂次分别在3-4周岁和6-7周岁内 完成接种 n如在扩大免疫前满2周岁而未满3周岁时即接种过此疫苗者在此次考核期 间算为第1针合格接种,第2针的时间以第1针为准间隔三年,以此类推 n白破疫苗:接种1剂次,满6周岁时接种,6-7周岁内完成接种 免疫程序补种原则 扩大免疫规划 n疫苗接种记录判定标准:(接种证、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和接种卡册) 判定时有接种证者以接种证记录为准 无接种证者依次以册、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卡为准 三者皆无者判断为未接种。 n卡、证不符 同一名儿童卡和证上的接种时间不一致 卡证上的疫苗接种记录(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批号、编码)不一致 n卡证核对程序 以接种证上的接种记录核对接种卡和信息管理系统 扩大免疫规划 预防接种对象的管理 n儿童出生1个月内,乡级或接种单位建立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证和电子档案。 n村级在每次接种完成后2天内将预防接种记录提交乡级,由乡级完成疫苗接种信 息的录入。 n乡级负责接种卡、信息化 n村级负责接种证、接种册(新接种卡2013年7月1日以后出生儿童使用) n接种证必须由儿童家长保管 扩大免疫规划 流动儿童管理 n定义:户籍在外县、市、区,或无户口, 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 地居住,6周岁儿童 n流动儿童实行现居住地管理,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服务。 n居住 3个月的,由现寄居地接种单位接种; n寄居 3个月的,由寄居地接种单位及时接种,建立接种卡(簿)、 建立或补办预防接种证 扩大免疫规划 预防接种实施接种前准备 n确定接种对象 n准备接种器材 n准备药品、器械 n领取疫苗 n询问、告知,知情同意!(村级接种卡必须签名) 扩大免疫规划 n询问5个问题-筛检禁忌和慎用症 n你的小孩今天好吗? n对食品和药物过敏吗? n上次接种(该疫苗)有问题吗? n免疫系统有疾病吗(包括家族史)? n最近接受过血液制剂吗(如输血等)? 扩大免疫规划 n“三查七对五告知” n“三查” n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证 n查对预防接种卡和接种证 n检查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号、有效期 n“七对” n核对接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 、接种途径。 n“五告知” n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价格和接种后的留观时间。 扩大免疫规划 n接种部位和途径 n皮内注射: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卡介苗 n皮下注射: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麻风、麻腮 、麻疹、MMR、 A群流脑、A+C群流脑、乙脑和甲肝减 毒活疫苗等 n肌内注射:上臂三角肌肌肉。百白破、白破、乙肝疫 苗等 n口服:凉开水送服。脊灰糖丸 扩大免疫规划 n接种实施-接种技术操作要点 皮内注射法 皮下注射法 肌内注射法口服法 扩大免疫规划 预防接种实施接种后工作 n 观察接种反应 n 种后观察30分钟,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n记录和预约 n及时、完整填写证/卡(疫苗、批号、签字) n 向家长交待接种后可能出现反应及处理办法 n 向家长预约下次疫苗接种时间、种类 n处理剩余疫苗 n 废弃已开启未用完的疫苗 n 冷藏保存的未开启疫苗,做好标记,下次接种先用 n清理接种器材 n统计、报告和随访 n对未来接种的儿童补发通知,统计、填写规定的报表 n随访接种对象,了解接种情况 扩大免疫规划 为保证预防接种的安全,下列禁忌症应该给予特别注意: n预防接种禁忌症急性疾病 n对正患有发热、特别是有高热的人,或伴有明显的全身不适的急性 症状时,应暂缓接种疫苗 n避免接种后加剧发热性疾病 n避免把发热性疾病的症状当作疫苗的反应 n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及恢复期接种疫苗,有可能 诱发、加重原有病情 n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亦需推迟接种,待好转后补种 n一周内严重腹泻的病人,暂缓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 扩大免疫规划 n预防接种禁忌症过敏性体质 n有过敏性体质的人接种疫苗,常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n对有过敏性体质、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血小板性紫癜、食物过敏史者 ,在接种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 n属于含有该过敏原的疫苗不予接种,不含该过敏原的疫苗可以考虑接种 n对疫苗中的卵蛋白质有过敏的人,如吃蛋白质后有过敏反应(荨麻疹、喉头 水肿、低血压和休克、腹痛、腹泻等)不应接种某些用鸡胚组织制备的疫苗 (麻疹疫苗、流感疫苗等) n已知对特定抗生素有过敏反应史者,对含有该抗生素的疫苗应属禁忌症。 扩大免疫规划 n预防接种禁忌症免疫功能改变 n一般来说,活病毒疫苗不宜应用于以下人群: n 免疫缺陷症,如联合性免疫缺陷症、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或低丙 种球蛋白血症; n 白血病、淋巴瘤、霍奇金病、恶性肿瘤病人; n 由药物引起的免疫抑制,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 代谢药物,以及脾切除的病人。 n上述对象如使用活疫苗后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n凡最近注射过丙种球蛋白者,应推迟麻疹、腮腺炎、水痘疫苗的 注射至少4周。 扩大免疫规划 n预防接种禁忌症既往接种后有严重不良反应者 n既往接种后发生过敏反应、虚脱或休克、脑炎(或脑病)、非热性 惊厥史的儿童不再接种同种疫苗。 n需要连续接种的疫苗(如百白破疫苗),如果前一次接种引起严重 反应,则不应继续接种。 n百白破疫苗免疫后出现以下一种情况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