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职技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_第1页
北京高职技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_第2页
北京高职技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_第3页
北京高职技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_第4页
北京高职技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专业名称: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学校名称: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二0一一年十月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一、概述为满足首都会展业高速发展现状对会展人才的需求,学院于2006年设立了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该专业面向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备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会展策划、会展营销、会展服务、展示设计等基本能力和技能,了解会展策划与管理技术领域基本规范,能够满足从事会展策划与管理领域管理及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6年来校企合作共培养学生321人,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为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北京京慕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会展企业输送了一批高技能人才。依据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通知,经研究论证提出本专业的建设内容为:以会展策划与管理、展示设计为方向的学训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会展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拓展社会服务功能。经两年建设,成为用人单位认可度高、在同类专业中特色鲜明、有示范引领的先锋专业。二、专业建设基础(一) 会展业成为支撑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产业会展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和北京市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北京市文化创意发展总体布局中,顺义的会展产业被北京市确定为重点文化创意产业板块。顺义以新国展、花博会主场馆为平台,以大型展览为核心,积极吸引重大会展项目落地,扩大会展产业规模;依托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政策功能优势,积极发展国际会展、保税展览等,大力吸引会展设计、展装公司入驻,培育以航空论坛、汽车展、花卉展览和交易、农业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交易大会等为龙头的区域会展品牌,全面提升会展业实力。凭借良好的产业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积极培育和引进各类设计服务企业,重点发展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产品设计、外观设计、广告设计等设计服务业。积极引进出版印刷龙头企业入驻,大力发展高端出版印刷业,支持出版策划、内容制作、印刷出版、新媒体出版、出版物物流和延伸业务开发,完善出版印刷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在这种大环境下会展人才的需求尤其是高级技能型会展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二)会展业发展亟需高技能人才会展业是一个服务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行业,专业人才的多少,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知识的差别直接关系到展会的质量和效益。据北京会展网信息统计,2010年北京市共举办大中型展会114场,而通常举办一个大型国际展会,至少需要高技能会展专业人才100人,需要会展服务人员500人左右。这样看来,仅2010年北京市展会需要专业人才和服务人员约为68400人,而2010年北京高职院校会展专业毕业生总数不足600人。而且,从全市范围看,大多数会展从业人员是“半路出家”,真正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凤毛麟角,随着北京会展行业的规范和日益国际化,专业会展人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才供不应求为会展专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三) 专业定位本专业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会展产业基地新国展为依托,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会展人才培养经验,以强化会展策划、会展管理与展示设计技能培养为目标,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因材施教,形成科学的会展策划人员、会展管理人员和展示设计人员的培养体系,并努力把该专业建成学院特色示范性专业。(四) 专业优势1、地域优势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世界空港城顺义区,是顺应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而创办的唯一一所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新国际展览中心于2008年3月在顺义区正式投入使用,因此,我院会展专业在地理位置及政策保障方面极具优势。会展专业现有在校生329人,自2009年起已有毕业生321人,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他们主要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北京京慕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北京展览馆、国家会议中心、会展培训机构等单位的会展策划、会展营销、会展服务、展示设计等岗位工作,他们的职业道德及职业能力得到企业的普遍好评。2、拓展社会服务的优势借助于紧邻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地域优势,会展专业学生承担了第19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花博会、风能展、机床展、2011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等展会的服务工作,参加服务的学生达2600多人次,受到主办方、展商和观众的一致好评。3、师资队伍优势会展专业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共有专业教师12名(含兼职教师2名),硕士以上学历10人(其中包括留德研究生2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8人,“双师型”素质教师8人。专业教师多次参加全国商科院校说课大赛,并获得了“全国十佳会展专业教师”的称号,“全国会展专业优秀教师”称号,学院获得最佳组织奖;会展专业学生在全国创意设计大赛中获奖。在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商科教育学科竞赛综合竞争力50强职业院校排名中,我院荣列第22位。(五) 存在的问题目前本专业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够彻底,课程体系不能与企业需求完全匹配,校内外实训基地尚不能充分满足学生需要,专业发展缺少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兼职教师,教研项目开展不够,拓展社会服务功能需进一步加强。三、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一) 总体目标 落实学院提出“面向首都高端服务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重品德、讲诚信、负责任、懂策划、会设计”人才培养特色,加强与大型展会的深度合作,建立为首都会展服务的“学训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重点建设会展策划与管理,会展营销与管理,会展服务,展示设计等优质核心课程;全面推行会展行业企业真实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真实的岗位中锻炼自己。推行双证书制度,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能获得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素质良好、“双师”结构合理,能够为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行职业培训、咨询顾问的专业教学团队。到2013年把本专业建成首都会展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成融职业培训、咨询、服务、会展设计等功能为一体的社会服务基地。(二) 具体目标1、建立为首都会展企业服务的学训一体、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工作、学习同步进行,切实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2、通过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改革,尝试与会展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以会议展览流程为导向的“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实施课程模式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开发校本教材、建设教学资料库。3、按照学院提出的“懂行业、会教学、能咨询”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培养既具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又具备会展企业工作经历、实践教学能力强、热爱职业教育的专业带头人,培养引进骨干教师,建成一支“双师”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4、实现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的有效结合,采用与大型展会的真实岗位对接,使学生在真实的岗位练就技能,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提高教学效果。5、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依托新国展,为各类国内、国际展会提供人力支持、智力支持;充分利用学院现代人培训中心,面向社会对会展类企业管理人员、职工进行职业培训和技术咨询。四、专业建设内容(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1、现有基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技能、将理论教学融于实践教学中,学生每学期除了各个课程的实验及实际操作练习,还安排到实训基地(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中实训一段时间,最后一学期到会展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双证书获得比例达85%以上。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为下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2、建设目标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技能,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方针。定期对相关行业公司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并聘请多家会展企业的专家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共同制定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共同开发行业企业认可的、具有行业特色的会展专业能力标准。探索和建立按企业用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校内外实训比例逐步提高到60%以上,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比例逐步提高到80%以上,双证书获得率逐步提高到95%以上。3、建设内容1)培养方案按企业需求制定对企业关于会展人才需求的要求进行调研和研究,并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加入专业发展委员会。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塑造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分别以会展策划与管理、展示设计岗位职业要求为主要依据,参照会展业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借鉴各兄弟院校相近专业的能力标准,与行业共同开发行业企业认可的,具有行业特色的会展专业能力标准。打破传统学科体制的限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技能训练和岗位综合模拟,使学生掌握会议、展览、节事活动、奖励旅游的策划、组织、运作与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及展示设计的知识与技能。3) 实现“学训一体”,工学结合组织学生们到展会现场进行展会服务,达到在展会服务中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在现场工作过程中掌握专业技能、积累工作经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4)深化双证书制度按照会展行业企业需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业资格证书、行业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相衔接,增强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提高双证书获得率,使学生双证书获得比例达95%以上。5)加强工学结合管理与企业签订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与企业共同建立实训的管理制度、设计规范的岗位职责,确定实训的考核点,明确考核办法和责任人,做到在管理上有措施,制度上有保证。与企业共同建立顶岗实习的标准要求,形成规范设计的顶岗实习文件和考核点,建立“以他方为中心、以学校为主体”产学双方共同参与的新型管理机制;推行与工学结合模式相适应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培养具有较强的会展策划、会展管理、展示设计等能力,面向首都会展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1、现有基础 会展专业课程体系是注重基础、全面提高专业技能、全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模式。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教学比例约3: 2;主要实训实习教学环节有:素描实训、色彩实训、构成基础实训、计算机绘图实训、会展市场调查实训、会展策划与销售实训、展会现场服务实训、毕业实习等。专业现有自编教材4种,公开出版教材2种,自编实验实训教材3种。2、建设目标 按照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参照相关的会展职业资格标准与北京地区多家行业企业专家合作改革会展专业课程体系。1)依据会展行业制定的能力标准,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制订突出会展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重点突出会展策划、会展管理、展示设计等职业岗位能力,按行业企业要求,改革“会展策划与管理”、“会展营销与管理”、“会展服务”、“展示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内容;2)与北京地区行业、企业专家合作,共同开发建设5门工学结合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3、建设内容1)构建以高技能为本位、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根据会展专业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素质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以此作为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核的依据。会展专业课程标准紧紧围绕会展业职业能力的培养,把职业能力落实在相应的课程中,重点突出对工作任务的描述,对知识、技能与工作任务的关系以及学习目标的描述。通过课程标准,把“以行业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在课程建设上。专业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改革会展专业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构建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图1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总体结构图2)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根据会展行业制定的能力标准,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确定岗位核心能力及专业核心课程。根据以能力为本位、工学结合的思路,完善课程建设。根据企业要求和技术发展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围绕会展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体系逐步完善,对5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见表1)。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将引入工学结合方式的教学方法,会展策划与管理、会展营销与管理、会展服务、展示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等课程将率先采用。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的课程实行外延教学,即将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前结束的课程实训内容延伸到企业完成。将会展服务、展示设计等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延伸到企业,按学生实习的生产岗位分类布置任务。表1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规划表课程名称建设内容责任人2012年2013年会展策划与管理通过对企业调研,按照行业技术要求开发课程标准并完成课程开发。按课程标准和课程开发进度标准,完善课程建设,并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及时改进相关内容在前有基础和成果上完善和改进标准和计划,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杜玉潺会展营销与管理通过对企业调研,按照行业技术要求开发课程标准并完成课程开发。按课程标准和课程开发进度标准,完善课程建设,并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及时改进相关内容在前有基础和成果上完善和改进标准和计划,及时更新专业知识闫珺会展服务通过对企业调研,按照行业技术要求开发课程标准并完成课程开发。按课程标准要求,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发课程,完成体现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内容重组。在前有基础上完善和改进课程知识,对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总结、更新杜玉潺展示设计与企业专家按能力标准要求共同开发课程标准。按课程标准要求,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发课程,完成体现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内容重组。与企业专家根据企业要求和技术发展变化共同修订课程内容石伟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与企业专家按能力标准要求共同开发课程标准。按课程标准和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完善课程,及时改进教学手段、更新教学软件和知识。与企业专家根据企业要求和技术发展变化共同修订课程内容胡志红(3)教材建设计划编写突出专业发展方向、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的4门教材:开发实验实训指导书、试题库及学习指导、理论教材及相应的电子课件(见表2)。表2 教材建设计划教材名称2011年建设内容2012年建设内容负责人会展策划与管理教材内容调研,确定核心课程教材的编写提纲,并完成教材初稿在已有教材基础上开发出与教材配套使用的课件及题库资料,并对该教材的使用效果和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在已有的基础上完成知识的更新,完成第二版的内容和相关课件资料的制作杜玉潺会展营销与管理在已有出版教材的基础上完成课件的制作及相关题库的建设对使用该教材的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估,整理修改意见和资料,完善教学资料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修改,更新知识点,完成第二版的内容和相关课件资料的制作杨欢欢构成基础在已有出版教材的基础上完成课件的制作及相关题库的建设对使用该教材的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估,整理修改意见和资料,完善教学资料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修改,更新知识点,完成第二版的内容和相关课件资料的制作马冬菊展示设计教材内容调研,确定核心课程教材的编写提纲与企业专家联合开发教材,学院教师担任教材主编,企业专家参与教材编写工作。完成教材初稿。特色教材完稿并公开出版,课件建设,提供光盘,提供试题库及学习指导王硕会展实务教材内容调研,确定核心课程教材的编写提纲与企业专家联合开发教材,完成实验指导教材 特色教材完稿并印刷,课件建设,提供光盘,提供试题库及学习指导魏士洲(三)师资队伍建设1、现有基础 本专业共有专职教师12名,副教授2名(占教师总数的16.6%),研究生学历8名(占教师总数的66.7%),有行业企业经历的教师6名(占教师总数的50%),双师型教师8人(占教师总数的66.7%)是一支专兼结合,教学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的教师团队。2、建设目标 完成2名专业带头人、4名骨干教师的培养,并对6名教师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3、建设内容(1)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从学院骨干教师队伍中选拔教学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通过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技术项目开发、到德国、美国等国外知名会展企业进行培训,学术交流等途径培养2名会展专业带头人。努力把专业带头人培养成为教学专家,引领专业发展。专业带头人要求:理论水平高,实操经验丰富,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同时能对行业开展技术交流合作、咨询或培训,达到高级会展策划师或高级会展设计师的工艺技术水平。至少主持一项本专业领域的科研或教学研究课题,主编、主审出版特色教材。能承担本专业一门以上理论及实践课程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好。(2)骨干教师的培养培养4名骨干教师。骨干教师要求: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较丰富,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同时能参与对行业的技术交流合作或培训;至少主持一项本专业领域的院级以上科研或教学研究课题,编写高职高专教材,在行业及同类学校具有一定影响;并能承担本专业两门以上理论及实践课程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良好。努力使他们中既有理论水平高的学者型教师,又有技术水平突出的技能型骨干。(3)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加强专业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注重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根据专业技术发展,提高专业教师业务素质的需要,通过加强专业教师在能力标准开发、课程设计、行业联系、教材开发、现场教学方法、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强化教师专业技能培养。通过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不少于20天的专业实践训练、短期技术培训、进修、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参与“工学结合”活动等途径,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强化实践技能,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三年内安排会展专业的全部专业教师接受职业能力培养。表3 会展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分年度实施计划项目名称建设方式20122013合计负责人专业带头人培养2人。从学院骨干教师队伍中选拔教学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通过主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能力标准,主编(或主审)特色教材,对行业开展技术交流合作、咨询或培训,到国内外大学或知名企业进行进修、培训,参加国内外会展教育学术交流会等途径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继续培养专业带头人,使其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课程开发与管理能力,成为教学专家、会展行家,引领专业发展。2人马玉环骨干教师培养3人。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及能力标准制定,编写教材,承担核心课程教学,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参加国家相关单位举办的骨干教师培训班,参加国内外职业教育理论学习。培养1人。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及能力标准制定,主编教材1种,承担核心课程教学,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参加国家相关单位举办的骨干教师培训班,参加国内外职业教育理论学习。4人马玉环、杨威 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培养12人。通过教师到会展企业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在指定企业进行不少于20天的专业实践训练,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参加能力标准开发、课程设计、行业联系、教材开发、现场教学方法、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等培训。培养12人。通过教师到会展企业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在指定企业进行不少于20天的专业实践训练,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参加能力标准开发、课程设计、行业联系、教材开发、现场教学方法、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等培训。12人杨威、张建萍(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1、现有基础 会展专业现有5个实训室, 有中国商业联合会授权的“会展职业经理人”培训认证。有专用软件绘图电脑室1个,写生实训室1个,模型制作工作室1个,会展综合实训室1个,设计工作室1个。并与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北京京慕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多家对口单位公司合作设立了定点实训基地。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创立了良好的教学条件。2、建设目标 为了满足教学、培训和生产技术服务的要求,保证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比例占整个教学环节的52.4%以上,生产性实训比例达71.8%以上,拟投入66.25万建设会议模拟实训室、展览模拟实训室,补充建设软件绘图电脑室,购买展览搭建设备(展架、展板),10.5万元用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3、建设内容(1)展览模拟实训室:展览模拟实验室分为硬件与软件两大部分。硬件部分:展览环境中通用的国际标准展位构件系统,如:八通结构、十字柱系列、各种展板、连接器材与专业电源接插件等相关的套展位搭建的展览器材;用于展览各环节中的电脑设备,如:电脑、打印机、扫描枪、模拟门禁设备等。软件部分:展览组织机构OA系统、参展商管理与展位安排、观众报到系统、观众跟踪管理、展位设计、网页设计、美术设计以及其它相关的标准办公软件。通过实训,培养会展专业学生进一步熟悉展览的立项、主题、招商、招展、预算和运营管理;能够对展览活动核心资源(参展商与专业观众)进行管理;掌握展览营销与筹办的基本工作程序与展览营销和现场服务管理能力;学会使用展览营销管理工具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熟练应用展览信息化管理工具、制作展览专业广告等能力。辅导专业学生在实训室进行展览策划与组织实训、展览基本技能实训、活动项目策划实训、展示设计实训、展览信息化管理实训等课程。(2)会议模拟实训室:会议模拟实训室主要依赖于硬件配置,如:摄像机跟踪及视频、VGA切换系统、投影设备、固定及流动的红外6+1同声传译系统、国际配备会议控制系统、数字讨论系统、IC卡身份认证与同声传译等会议设备,在软件方面如:专业会议管理软件、会议集中报到软件等其它相关办公软件以支撑学生进行模拟会议管理实训。会议模拟实训室的目的是开设会场布置实训、会议接待实训、会议安排实训、会议服务实训、会议展示实训、会议营销与筹办实训、会议策划与组织实训、综合技能实训等课程,使学生能了解和掌握从会议竞标、促销、实施、组织、服务、展示、总结等全过程的方法与技巧;同时,掌握会议策划与组织的基本工作程序、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学会使用会议策划与组织管理等软件工具,来提升学生在实际环境中的会议组织管理能力。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拟在北京市建立多个校外实训基地。与对口公司企业签订定岗实习合约,将学生的课堂搬进企业,将理论教学穿插于工作实践当中。注重实训的内涵建设,建立相关的制度,进行实训教学改革。建成后的实训基地达到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成为北京地区职业院校开放式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为职业院校及企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服务,促进职业院校“双证书”制度的推广;向北京区域内会展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输送高技能人才。(五)拓展社会服务功能1、现有基础中国商业联合会指定的会展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基地之一,已成功培训三届学生,使其中的20%取得助理会展业职业经理人初级资格证书。2、建设目标逐步构建会展专业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确保“双证率”达到95%以上。并将职业培训与鉴定辐射至整个北京地区,力争在2012年前引进会展策划师和会展设计师两种技能证书培训,为北京市区的待业青年及对口公司企业提供培训和鉴定服务。3、建设内容(1)每年至少承办1次社会相关机构的会议或展览,每年4-6次为社会相关组织机构提供会议和展览的人力和智力支持(2)职业技能鉴定所年度建设方案见表4。表4 职业技能鉴定所年度建设方案项目内容建设年度责任人现有基础2012年2013年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名称1个:中国商业联合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王硕石伟工种数量1个:会展业职业经理人增加1个: 会展设计师增加1个:会展策划师“双证书”获取率%859095五、改革举措与保障措施(一)改革举措1、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我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现状是应用型人才匮乏,管理人很难管理,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会展企业大量需要的展会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管理、现场管理、注册管理、展览策划、展台设计、会展营销、会议组织管理、财务预算及规划等领域实用人才的培养却出现供给不均,会展教育与会展市场的需求不能实现良好互动与匹配。由于市场的不断变化,对人才的质量、内容和要求也不断更新,故应结合市场需求进一步完善基本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和保证体系,深入推进教学体制改革,充实实践教学的内容,真正培养出具备会展企业基本素质的第一线高级技能型人才和直接从事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拟采取的方法主要包括:会展教育要创新学习环境、加强创业教育管理,积极引导和推进应用型教学改革,将“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具体化。每学期都要总结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优劣、现有课程体系设计得是否科学合理,并提出修正意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组织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强化意识、全员参与,杜绝传统教学模式的出现,制度上要有一定的保障,学校给予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管理上要落实到人,分工明确,奖惩分明。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会展专业现有课程体系是在多方调研和课改课题研究的支撑下修改完善而来,主要问题是由于是新兴专业,毕业生经过社会检验的程度不够,尤其是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之后的课程体系的检验还有待时日。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要注意与企业的密切合作,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包括:(1)教学内容改革:教师要跟踪自己专业发展的前沿问题,定期总结自己关注的前沿发展情况。每学期就各自收集的材料开会研讨,更新教学内容。(2)教学方法手段改革:为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课程占总数八成以上,有一定数量自己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并实现运用校园网来辅助教学。(3)以科研促教学:会展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大量的教学需要从实践中来,以学术素养过硬的教师带领学生从事科研实践,提高学生的会展管理与设计能力。(4)鼓励会展教育专业师资在会展企业中边实践,边研究,与会展从业人员合作开发,细分和强化课程设置,明确教学重点和人才培养重点岗位的指向性,摸索真正符合会展企业需求的会展特式教材。3、师资队伍建设目前的会展专业教师,虽然理论水平较高,但从事会展操作的实践经验尚存在不足,亟需加强市场调研和实践锻炼,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要加大会展科研经费的投入,创新会展科研管理机制,优化学术环境,整合研究资源,鼓励与强化教育从业人员对会展发展原理、会展实务流程中核心知识的研究与探索,进一步提纯会展理论科研成果,优化应用型会展教学工作;(2)从专业建设的角度出发,在培训基金、工作量化标准与制度上创造条件,要求专业教师深入大型会展机构与企业学习与锻炼,了解整个会展活动过程与程序,做到能说会做,提高会展实践水平;(3)专业教师在深入基层过程中,学校需提出具体的课题要求与教研的具体目标,根据不同活动主体的人才需求特征,实现定性定量的课题研究,专业教师更多地了解会展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从而使会展教育更好地切合会展企业注重结果导向型的实际。4、做好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目前我校会展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思路已经非常清晰,在校企合作的道路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符合高职教育提高服务能力的要求,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些项目的具体实施和完善。具体的改革措施包括:“引进来”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以项目为引导的课程结构建设,吸引企业用人单位。通过短期项目、岗位培训等形式培养人才,组建优秀教学团队,提高教学水平,建设校内实训中心。“走出去”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高教学效果。校企合作下的教学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创意和技术的有机结合,面对行业的无限变化齐心合力搞好教学科研工作和实训建设。5、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学院“现代人培训学校”将积极联系相关组织机构,引进相关的会展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其培训和考试基地,按照技能鉴定大纲为学生开展相关技能培训,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为学生支付一定比例的考试费用,减轻学生经济负担,鼓励并支持学生全员参加技能资格培训,推行“双证书”制,切实加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成立会展策划咨询公司,开展“校中厂”的实践,一方面为周边相关组织机构提供会展策划咨询服务,另一方面对于师生也是真实的实践锻炼;依托现代人培训学校成立会展培训部,积极发布服务信息,联系有关会展企业,为会展企业进行员工培训。(二)保障措施1、机构设立成立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人员组成和基本职责。组 长:周建辉 副组长:马玉环 张建萍 李刚 杨威 成 员:石伟 王硕 胡志红 杜玉潺 闫珺 马冬菊 杨欢欢职责:由组长全面指导本专业项目建设工作,对本专业建设规划及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有组织成员具体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工作,制定项目建设的有关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制定年度项目实施计划,落实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及时报告和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织编写项目验收申请报告、总结报告,并做好评估、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2、保障机制(1)制度保障加强建设项目过程管理,建立过程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按照“及时跟踪、随机抽查、年度评价、项目验收、项目整改和变更”的过程管理模式,建立项目建设专门空间,即时反映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包括项目建设状态数据和阶段性建设成果,随时接受教育部和市教委及有关专家的检查和监督。项目建设期内,主动接受市教委的过程管理,随时迎接市教委组织的专家对项目建设随机抽查进行现场考察。按照详细的方案进行操作,确保项目按时间节点顺利完成,并按照实施进度,按年度计划接受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直至项目建设完成,以保证建设项目顺利开展。(2)经费保障专业建设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中央财政投入和地方财政投入两个方面。本建设项目共需投入建设经费21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投入200万元,地方财政资金投入10万元。资金用途如下:15.7万元用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1.95万元用于课程体系建设,51万元用于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76.75万元用于实训基地建设,14.6万元用于拓展社会服务功能。(3)经费使用学校制定了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项目建设经费实行专户、专帐、专款使用,做到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层层落实,跟踪过程,监测绩效。对项目建设所需投入硬件的采购通过政府公开招标,阳光采购,确保资金使用能够到位,节约高效。六、绩效考核指标表5 绩效考核指标一览表建设内容2012年预期绩效2013年预期绩效负责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企业调研和实践,完善“学训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相应课程体系,制定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北京顺义相关会展企业进行调研。运行并修订“学训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相应课程体系,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现特色专业建设的要求;同时加强高职教学研究。开展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对北京其他区县会展企业进一步调研进一步完善“学训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相应课程体系,进行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完成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周建辉马玉环教师参加相关培训骨干教师参加人才培养模式相关培训所有教师参加人才培养模式相关培训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依据调研和学习成果进行一轮修订在教学实践后根据企业和毕业生反馈意见再次修订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深入企业调研通过调研,对会展专业岗位业务及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提炼出专业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能开发相对应的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张建萍杨威课程改革对核心课程会展策划与管理、会展营销与管理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会展服务、展示设计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建设建设会展策划与管理精品课完成核心课程会展策划与管理精品课建设校本教材编写会展策划与管理、会展营销与管理教材编写会展服务、展示设计教材教学资料库建设多媒体课件、教案、试题、精品课课程、课改课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培养或引进1名专业带头人,能够带领教学团队开展课程建设和改革,在专业建设、教研与科研中发挥引领作用继续培养或引进1名专业带头人,能够带领教学团队开展课程建设和改革,在专业建设、教研与科研中发挥引领作用,掌握行业标准,成为会展专业领域专家型人才马玉环杨威培养骨干教师培养骨干教师2名,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本专业教学、课程建设与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发挥骨干作用继续培养骨干教师2名,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本专业教学、优质核心课、教材和课件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建设“双师”素质队伍4人考取会展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1-2名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参加企业项目研究“双师”型素质教师比例达80%2人考取会展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1-2名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参加企业项目研究“双师”型素质教师比例达90%聘请兼职教师聘请在会展行业具有很强实践能力的企业兼职教师2-3人,使兼职教师能够指导校内实践教学或现场顶岗实习聘请在会展行业具有很强实践能力和影响力的企业兼职教师5-6人,使兼职教师总数达到10人。在专业和课程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教师学历提升与进修选派1名教师出国培训学习选派1-2人到相关学校及企业进修培训学习选派1名教师出国培训学习,选派1-2人到相关学校及企业进修培训学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完善现有校内实训基地两个:会展模拟教学实训室、会展模型制作实训室开拓建设新的校内实训基地一个:会展商务模拟工作室李刚王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校外实训基地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建成5个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校外实训基地自主开发校外实训基地,建成5个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校外实训基地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会议和展览的人力和智力支持每年4-6次为社会相关组织机构提供会议和展览的人力和智力支持每年4-6次为社会相关组织机构提供会议和展览的人力和智力支持石伟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为会展企业进行员工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80人为会展企业进行员工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累计300人次承办社会相关机构的会议或展览顺义区文化展顺义区十月金秋书画展六、专业建设预算表6 专业建设预算表项目具体项目经费预算(万元)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合计(万元)2012年2013年2012年2013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企业调研和实践,制定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110.050.052.1教师参加相关培训560.250.2511.5人才培养方案修订110.050.052.1课程体系建设深入企业调研35课程体系改革4精品课程建设460.750.514.25校本教材560.250.2511.5教学资料库建设570.250.512.75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340.150.1510.3培养骨干教师5建设“双师”素质队伍240.250.1510.4聘请兼职教师550.10.2510.35教师学历提升与进修6100.350.420.75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20431.51.7536.25校外实训基地建设550.250.2510.5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会议和展览的人力和智力支持110.050.052.1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110.050.052.1承办社会相关机构的会议或展览4小计801204.855.15210合计20010210附件2:编号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推 荐 书推 荐 院 校 * *职业技术学院 举 办 单 位 * * 推 荐 省 份 市 填 表 日 期 二零一零年六月 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二一年六月填 写 要 求一、请依据申报院校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如实填写各项。二、请按推荐书下发格式填写,原则上不加页。三、推荐书封面“编号”栏由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办公室填写。四、本推荐书请用A4纸打印,一式25份上报。1. 推荐院校基本情况1-1基本信息院校名称1 若同时使用两个以上院校名的请一并填写* *职业技术学院所在地区启用现在校名时间2001-01举 办 方省级政府 地市级政府行业 企业 其他建校时间2 指院校独立设置具有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资格的时间2001-01院校性质公办 民办建校基础3 指院校成为独立设置高等职业院校前的办学基础,例如学校合并升格前的一所或多所学校名称市职工化工学院、市化学工业学校、市仪电自动化学校、* *党校通信地址市北辰区西堤头邮 编300402学校网址www.*法人代表信息姓 名*职 务院长办公室电话*-*131传 真*-*131手 机13*318E-mailBh*联系人信 息姓 名*职 务常务副院长办公室电话*86846812传 真*86846817手 机18*6616E-mailYl*91-2基本状态占地面积(亩)722.5建筑面积(平方米)*2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人数普通高中起点6843全日制普通中职在校生人数中职起点981全日制五年一贯制在校生人数90其它4 请具体说明学生类型5仅指从行业企业一线聘请的专业教师单独招生90全日制成人高职在校生人数0非全日制专科学历教育注册人数526全日制成人中职在校生人数0非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注册人数191全日制普通本科委托培养在校生人数0以上非全日制学历教育主要形式业余全日制成人本科委托培养在校生人数02009年度非全日制培训人次11081教职工总数6972009年度非全日制培训主要类型行业委托培训专任教师数478专任基础教师数70兼职基础教师数0专兼教师之比10专任基础教师授课课时数15066兼职基础教师授课课时数0专兼授课课时比10专任专业教师数408兼职专业教师数5144专兼教师之比10.35专任专业教师授课课时数92664兼职专业教师授课课时数12490专兼授课课时比10.14现有专业数36已招生专业中工科专业数312010年招生专业数34“3+2”专业数4在校生中参加自考本科教育人数0在校生中参加远程本科教育人数0自考或远程教育主要组织形式(续1)1-2基本状态全日制普通高职招生就业相关数据2007年2008年2009年招生人数普通高中招生240922032231“三校生”对口招生105175177“32”招生215101208五年制第4学年150900其它4000第一志愿上线率100%100%100%新生报到率85%82.87%92.2%毕业生人数2466 3626 2830 初次就业率695%95.58%96.68%所在省份平均初次就业率791.15%91.27%92.21%主要就业区域、河北、北京、山西、内蒙、青海主要就业领域化工、医药、石化、航天、核工业、冶金、港口现有固定资产总值(万元)35780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万元)6136其中:现有房屋建筑总值(万元)28550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万元)0.78实践性教学占总学时50%以上的专业(以下简称“实践性专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