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文化教案_第1页
晋商文化教案_第2页
晋商文化教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8 晋商文化教案 一、课程的性质 晋商文化课程是为我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是我校今年来研发的一门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性质,与山西民俗、太行革命史等课程形成了政史系所开设全部课程中的一大亮点。课程以明清时期晋商的崛起、发展、兴盛与衰落的过程为主线,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主要介绍明清晋商的发展轨迹、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票号的产生与发展、晋商精神、晋商家族、晋商大院与会馆以及晋剧与老字号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山西地方史,熟知晋商在明 清时期的基本概况、晋商的名门名人、商号票号以及镶嵌在晋中大地上的著名大院和散落在祖国各地的会馆,了解晋商的发展壮大对山西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所具有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有意识地保护地方文物与文化,更加自觉的为山西的繁荣与进步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此外,使学生在广泛的研究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中,以史为据,具体生动地向同学、朋友、国内外游客介绍晋商文化,宣传山西文化,一达到促进山西文化发展,共促共进之目的。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晋商文化开设对象为在校外语系大二年级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8 学生 , 共七个班。学生是来自各地的普高文科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学习可以史学生积累更多的地域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人文修养。 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外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并且具有普遍性。并且与其专业课程结合形不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框架,尤其是明清历史知识的缺乏,学生普遍没有较高的学习目标。一部分同学适应性比较差,对大学里快节奏、大容量的课堂教学无所适从,上课不想听讲,课后也不愿意大量阅读相关书籍,从 来没进过图书馆和阅览室。中学里那种等靠老师安排督促的学习习惯还很严重。还有一部分同学很不情愿走进了这所学校,对将来从教根本不感兴趣,认为现在的学习是无用的、没意义的。 针对以上种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转变其观念;其次要在内容整合上、学法上进行指导。由于晋商文化课程时间跨度不大,知识线索较好梳理,学生在中学历史课和政治思想课上已有所接触,所以再学习这门课,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该课程内容丰富,史料浩如烟海,国内外学术界新成果、新观点层出不穷。这些都对晋商文化课程的教学提出 很高的要求。要想保证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必须使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8 教学工作做到如下几点:第一、精心安排教学的内容与重点,在系统、深入、扎实上下功夫,力求脉 络清晰,重点突出,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既要侧重历史大环境的时代特色,也要结合晋商本身发展的脉络,一些关键的人和事分析得全面、透彻,又要兼顾前后各种相关人物、事件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第二、课堂讲授既要注意用好教材,又要在教材之外补充大量的新内容,尤其注意介绍分析国内外学术界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各种新资料、新观点和新的研究成果。第三、加强 对学生读书、思考、写作的指导,把教师的课堂讲授、课外辅导与学生的课内听讲、讨论,课外读书、自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教”和“学”的双向互动,互相促进,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力等。第四、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优秀学术论著,使他们及时了解有关研究的新进展,启发独立思考和钻研的兴趣,还应有选择地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原始资料,提高他们使用资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大纲及内容 教学目的:以史为据,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明清晋商的发展过程、兴衰的原因,熟知 晋商给我们后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有意识地去保护、学习、挖掘这座文化宝库,达到宣传与传承晋商文化的目的。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8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共 32 学时,理论 28 学时,实践 4 学时。 2海内最富 晋商成就 3表里山河 晋商崛起原因与发展轨迹 4. 汇通天下 晋商票号 5. 称雄商界 晋商经营之道 6士魂商才 晋商精神 7. 名门望族 晋商家族 8江河日下 晋商衰落及原因 9. 深宅大院 晋商建筑 10忠义仁勇 晋商与关公信仰 11余音绕梁 晋商与晋剧 12. 流芳百世 晋商老字号 13. 实践活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读书指导法 演示法 项目式教学法 总之,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指导下,通过教、学、做相结合的过程,实现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的目的。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8 五、教学资源 教材的选用 吴红霞主编的晋商文化 教学资源 在以教材为主的基础上,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 源,主要有学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料,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去借阅一些指定书目。阅览室,向学生推荐一些有价值的期刊,并要求阅读一些指定内容。网络资源:中华历史网、大旗历史、谈古论今、春秋历史网、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等。 六、课程考核评价 教学效果的评价 1、学生评教:每学期末组织全系学生进行匿名评教,根据评教结果采取整改措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2、教研室常规检查:每学期的期中、期末对教案、作业批改等常规进行检查,并做相应的记录。 3、同行评价:教研活动、听课评 课。 4、学期末量化:每学期末根据平时的检查,评价记录,结合教研、科研等各个方面的成绩进行期末量化,并公示结果。 学习效果的考核 本课程是考查课,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试卷成绩组成,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占 40%,包括作业、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8 笔记、考勤、课堂表现),期末试卷成绩占 60%。 当时中国从陆路对俄贸易最早最多的是山西人,在莫斯科、彼得堡等十多个俄国城市,都有过山西人开办的商号或分号。在朝鲜、日本,山西商人的贸易也很活跃。 表现晋商文化的国画作品 旧时曾有人说:“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们在商界以群体的形式活跃五个多世纪,经营范围十分广泛,上至绸缎,下至葱蒜,他们在清初即创建中国最早的银行 钱庄,执中国金融界之牛耳。今天,我们将他们统称为“晋商”。 山西晋商有着官商的特点,而皇商盛行也是在那一时期、那一地区得以发展起来的。山西离北京地理位置很近,当时进关出关都很方便,茶、私、盐、粮有着得天独厚的交易便利。也就是当时在山西得以实现便利的“物流”。山西商人也很有特点,就算再有钱、再惊天动地,他们也是这块泥 土地上的人,他们诚信待人,有很多纯朴的特色。乔家大院主要人物身上有很多山西商人代表性的有意思的东西,比如,再有钱他们也很土,很抠门,很简朴。他们遵循儒教精神,用以德服人的方式去处理经商的关系、家族内外部的关系。 晋商文化有许多值得表现的地方。晋商成功的根本在于儒商精神。当时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的晋商,有着很进步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8 的经商理念。儒商精神的根本在“诚信”二字,这可能也是现在社会上比较缺失的一种价值观念。 晋商精神 明清山西商人称雄国内商界五个多世纪,“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是他们的自我写照。他们的成功,令人注目。他们是如何取得成功的,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知道,每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都有一种特殊的精神作为其灵魂,这种内在的灵魂是实践活动中最活跃的能动力量,而从事这一活动的人就是这一特殊精神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明清山西商人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和不自觉地发扬了一种特殊精神,它包括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群体精神,我们可以把它归之为“晋商精神”。这种精神也贯穿到晋商的经营意识、组织管理和心智素养之中,可谓晋商之魂。 进取精神 孔子曰:“富而可 求也,虽执鞭之士,否亦为之。”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由利益 而起动的进取精神,是明清山西商人鏖战于商场的精神动力。山西平阳府席铭 ,“初时学举子业不成,又不喜农耕,曰:丈夫苟不能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8 立功名世,仰岂为汗粒之偶,不能树基业于家哉!于是历吴越、游楚魏、泛江湖,撤迁居积,起家巨万金,而蒲大家必曰南席云。”清人纪晓岚说:“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这就是说,事业不成,甚至连妻子也不娶 。可见山西人是把经商作为大事业来看,他们通过经商来实现其创家立业、兴宗耀祖的抱负,而这种观念正是使其在商业上不断进取的极其巨大的精神力量。上述席铭经商成功后,“自是崇义让,淳宗族,睦邻里亲友,赈贫恤乏,解纷讼,成人之美,嗤蒲之州大夫、所将军不以行伍众庶待之,而席氏之家声益振。”席氏通过经商致富,提高了其家族的社会威望和地位,自然鼓舞着更多的人来走经商之道路。 山西商人的进取心还表现在强烈的开拓精神上,所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有许多山西商人就是靠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白手起家而成大业。如著名的大盛魁商 号,其创始人之一山西太谷人王相卿,幼年家贫,为生活所迫,曾为人佣工,在清军费扬古部充伙夫,服杂役,后来与山西祁县人张杰、史大学一起随营贸易,先是肩挑负贩,拉骆驼,后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开“吉盛堂”商号,其后改名为“大盛魁”,几经磨难,终于白手起家,到雍正时大盛魁已经是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商号了。 敬业精神 晋商的敬业精神,也是常为人所称道的。敬,原是儒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8 家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他说过“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等语。北宋程颐更进一步 说:“所谓敬者,主之一谓敬;所谓一者,无适之谓一。”可见,敬是指一种思想专一、不涣散的精神状态。敬业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曹家大院 在封建社会中,传统的观念是重儒轻商,故四民中以士为一等,商为末等。但明清山西商人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商和士农工是同等重要的事业,都是本业,同样要敬。晋人摒弃旧俗,褒商扬贾,以经商为荣。榆次富商常氏,有清一代不绝于科举,但绝不轻视商业,而且是把家族中最优秀的子弟投入商海。常氏家族弃儒经商、弃官经商的子弟很多。如十三世常维丰,幼年从师就读,词章粹美,识者器重 。长大后放弃科举,赴张家口经商。维丰极具才能,办事干练,尤精用人、通变之道,凡事一经裁酌,立即决断,为同仁所不及。十四世常旭春,是清末举人,曾任晚清法部员外,书法艺术名冠三晋,诗词也做得很好,时人称 服贾。曰:孤而无助,将门户是赖;授次子以儒业,曰良人有志而未成,其负荷在是也。后长于克拓前产,次子以明经为诸生,卒立厥家。” 其次,群体精神是经商活动中业务扩大与商业竞争的需要。随着山西商人活动区域和业务范围的扩大,商业竞争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8 也愈来愈激烈,于是山西商人从家族到乡人间,逐渐形成“同舟共济”的群体 。如明代蒲州人王氏,“其闾里子弟,受钱本持缗券,以化居于郡国者,肩相摩趾相接也”。由此可知,从王氏那里得到资金的子弟很多。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张四维曾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土参赞机务,王崇古官居宣大总督、兵部尚书,马自强曾任礼部尚书。三家的联姻,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王崇古在河东业盐,张四维的父亲是长芦大盐商,累资数十百万,张、王二氏联手,结成了盐商团伙,控制了河东、长芦两处盐利,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清朝乾隆末年,在典当业中已出现了所谓“江以南皆徽人,曰徽商;江以北皆晋人,曰晋商”的说法。“晋商”这一名称的出现,说明清代山西商人已逐步形成一个地域性的商帮。清后期,山西票号在国内 80 多个城市设立了分号,从而形成了一个汇通天下的汇兑网络,也是以乡人为主体形成的山西商人群体。 山西商人的商帮群体精神在商业经营中的表现有三种形式: 其一是从朋合营利到合伙经营。这是最初的群体合作形式。朋合营利就是一方出资,一方出力,有无相资,劳逸共济。而合伙经营是一个人出本,众伙而共商,也就是财东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1 / 18 与伙计 合作经营,它与朋合经营不同之处是,一个财东可有许多伙计,故“估人产者,但数其大小伙计若干,则数十百万产可屈指矣”。显然,伙计制比朋会制规模大,伙计制是在朋合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制度就其规模组织而言,在中国商业史上实无前例。不过,无论朋合或伙计制,尚是比较松散的商人群体。 其二是按地区形成商帮。这一种形式是在朋合营利和伙计制基础上,以地域乡人为纽带组成的群体。山西商人在各地设立的会馆,就是这一地方商帮形成的重要标志。这种地域帮以山西商人来说,统为晋帮。但在山西内部又按省内各地区形成不同的商帮,如 泽潞帮、临襄帮、太原帮、汾州帮等。清季票号兴起,又形成平遥、祁县、太谷三大票商帮。 其三是以联号制和股分制形成业缘群体组织。联号制是由一个大商号统管一些小商号,类似西方的子母公司,从而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发挥了企业的群体作用。股份制是山西商人在经营活动中创立的很有特色的一种劳资组织形式。 股份制的实行,劳资双方均可获利,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在商业企业经营中充分发挥了群体作用。 晋商衰落 明清晋商于清末民初衰败。 那么,他们是如何衰败的呢?我们先从以下三 个方面看其衰落过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2 / 18 国势衰微,对俄茶叶大战晋商受挫 晋商特征 一是封建政府把他们作为政府推行财政政策和提供军协饷供应的工具; 二是商人与封建政府之间有着不一般的相互结托关系; 三是利润的封建化。 所谓山西商人作为政府推行财政政策和军协饷供应的工具,主要是指其中的大商人,即皇商、官商、大盐商、洋铜商等。如开中法的实行,就是明政府为北方边镇军队筹集军饷,实行由商人提供边镇军队粮、布饷需,换取盐引,到指定盐场支盐和贩运盐斤。明政府通过这一办法的实施,既解决了北方边镇军饷,又收到了盐税,而山西商人也因此而兴起。 入清后,清政府则把山西视作“商贾之途”,是“财赋有出”之地,另眼看待。清王朝在为巩固其政权所进行的平定三藩之乱、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平定大小金川叛乱,及在镇压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太平天国、捻军起义等的军事行动中,都得到了山西商人在财政上的支持。在清代的皇商中,最著名、资本最雄厚的是山西介休范氏。范氏除了为内务府来办宫廷用品外,从康熙到乾隆年间又为清政府运送军粮,建立了功勋。当清廷制钱用铜奇缺时,范氏又作为最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3 / 18 大的洋铜商,往返于东土与东瀛 间。 山西票号创立后,山西商人又为清廷代垫代办汇兑军协饷、筹借汇兑抵还外债、代理部分省关的财政金库等。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事变发生,西太后、光绪帝西逃,途经山西时,又由山西商人借银 40万两,以解皇室经济开支燃眉之急。事后,清廷令各省解京饷款,改汇山西票号老庄 平遥、祁县、太谷,顿时山西平、祁、太票号总号成了清廷总出 纳。次年,西太后、光绪帝由陕返京,仍由山西票号继办“回銮差款”汇兑。所以有人说:“山西票号是清廷的财政部”,此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山西商人与封建政府之间的结托关系,表现形式很多,如明代扬州 盐商,商籍有山西而无安徽,正是山西商人与政府有着特殊关系,政府优待山西商人而歧视徽商之明证。入清后,借着前期对后金叛乱政权输送物资,甚至传递文书情报的关系,山西商人在政治方面的优势更加强大,徽商为了争取上风,不得不采取交际方式笼络政府官员。山西商人也与清政府达到了如胶似漆的地步。以山西票号来说,他们先从经济上帮助穷儒寒士入都应试和走马上任。儒士一旦考中,票号便利用其关系代为运动,放任外官。这些靠票号从经济上帮助走上官场的儒士,以后便成为与票号有着特殊关系的官员。 山西票号还为一些人代办代垫捐纳官职 。咸丰时,清政府为筹集军饷,大开捐纳鬻官之门,规定文官可至道台,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4 / 18 武官可至游击、京堂二品、各部郎中,鬻实官和虚衔。山西票号乘机居间揽办,对捐官者票号予以保守秘密,而票号也得到了官僚的庇护。对于在任的王公大臣,山西票号更是施尽手段交结。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称:“票庄与官僚的私下交结,更多趣闻。 ?在京的几个大的票庄,拉拢王公大臣,在外省的码头,不啻为督抚的司库。”最著名者,如蔚盛长交好庆亲王,百川通交好张之洞,协同庆交好董福祥,志成信交好粤海关监督某氏,大德通交结赵尔巽和庆亲王,三晋源交结岑春煊,日升昌交结历 任粤海关监督、庆亲王、伦贝子、振贝子和赵舒翘等。据说张之洞因母守制三年后,从原籍赴京想谋取更高 官位。为了订通关节,张曾拜访日升昌票号,想借银十万两,日升昌因数目大未能爽快答复。张又改去协同庆票号,该号经理早已派人打听到张去日升昌之用意,对张的要求满口允承,并声称:十万银不算什么,但不可能一下用完,不如立个折子,用多少,取多少,不必限定数字。张闻言大喜。而经理的打算是,既拉拢住张,又看张究竟能出任什么官,借银也可随机应变。 后来张放任两广总督,张便把两广财粮国税均交协同庆解交,协同庆因此三 四年就盈利百万银两。山西票号还为封建官吏窝藏赃款。如安徽芜湖道童谣圃,在卸任还乡时,将搜刮来的十万两赃银,交蔚丰厚票号汇回重庆,每年支取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5 / 18 一万两,十年交完,而不计利息。重瑶圃放弃利息,表面看来有些损失,实际上他是因为从数千里外运回重庆银十万两,不仅运费浩大,而且有风险,赃银一旦被人发觉或被御史弹劾,不但银子保不住,本人也会身陷囹圄,甚至遭杀身之祸,但与票号勾结起来,采取汇兑办法,则可保无虞。 山西票号利用其与封建官吏的交结,对扩大业务和谋取利润带来了好处。如各省解部款项,原来是由各省直接向中央户部解 款。但是手续繁杂,户部财库人员常常挑剔、刁难。山西票号却不同,他们上结尚书、郎中,下交门房、库兵,手续娴熟,关系甚广,交款毫无阻挡。所以各省皆把通过山西票号解款,视为捷径。山西票号解款,自库兵以至郎中,皆有分例,每逢年节也必赠款,年关时节,自旧历 12月 20 日起至 30 日止,每日二三辆轿车,专门送礼,自管事至老妈子,都有名单,按名奉送。票号交结王公大人也有讲究,多请王公大人到名为“相公”的地方会面,这里酒席 讲究,招待殷勤,屋内布置精致、雅静。他们绝对不到妓馆等下流交际场,因为这些地方高位者不敢涉足。由 上可见,山西商人极尽其交结封建官吏之能事,与封建官吏建立了互相勾结、互相利用的关系。 由此,晋商成为商人中最保守落后的一群代表,他们的全部商业行为也基本是靠着官商勾结、搞垄断和特权交易,所取得的利益也不是用于投资或再生产,而是运回老家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6 / 18 修宅买地。 山西商人虽然富有,但其资本投向产业却是个别现象,而且多在清末民初,并未出现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的大趋势,商业资本仍然停留在流通领域。其原因,主要是当时产业利润低、商业利润高之故。明清山西商人利润的去向,因资料短缺,无具体数量统计。不过,明人宋应 星野议盐政议略有记载,野议盐政议称: 商之有本者,大抵属秦、晋与徽郡三方之人。万历盛时,资本在广陵者不啻三千万两。每年子息可生九百万两,只以百万输帑,而以三百万充无妄费,公私俱足,波及僧、道、丐、佣、桥梁、楼宇,当余五百万,各商肥家润身,使之不尽,而用之不竭。至今可想见其盛也。 宋应星讲得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