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本章内容 2.1 电气控制线路图及绘制原则 2.2 三相笼型异步电机典型控制线路 2.3 直流电机典型控制线路 2.4 电气控制线路中的保护措施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本章要点 电气图的分类、特点、符号及其绘制原则 电动机典型控制线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电动机的自动控制原则及其保护措施 本章难点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典型控制线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1电气控制线路图及其绘制原则 电气控制线路是用导线将电机、电器、仪表等 电器元件按一定的要求和方法联系起来,并能实现 某种功能的电气线路。电气控制线路是根据简明易 懂的原则,采用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和 标准画法来进行绘制的。它表达了生产机械电气控 制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是电气控制 系统安装、调试、使用、检测和维修的重要资料。 返回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1.1 电气控制系统图的分类 系统图 框图 电路图 位置图 接线图 电气控制系统图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1. 电气系统图和框图 通常,系统图用于描述系统或成套装置,如图所示。框图用于描述分系统或设备。 在国家标准GB6988.386电气制图 系统图和框图中,具体规定了绘制系统图和框 图的方法,并阐述了它的用途。用符号或带注释的框,概略表示系统的组成、各组成部 分相互关系及其主要特征的图样,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所描述工程对象的规模。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 电气原理图 为了便于阅读与分析控制线路,根据简单、清晰原则,采用电器元件展开的形式绘制而成 的图样。包含电器元件、接线端点等,如图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3. 电器位置图 位置图用来表示成套装置、设备中各个项目位置的一种图。例如,如图为某工厂电器位 置图,图中详细地绘制出了电气设备中每个电器元件的相对位置,图中各电器元件的文字代 号必须与相关电路图中电器元件的代号相同。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4. 电气安装接线图 接线图是电气装备进行施工配线、敷线和校线工作时所应依据的图样之一。用规定的图 形和符号,按各电器元件相对位置绘制的实际接线图,清楚地表示各电器元件的相对位置和 它们之间的电路连接。它必须符合电器装备的电路图的要求,并清晰地表示出各个电器元件 和装备的相对安装与敷设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电连接关系。它是检修和查找故障时所需的 技术文件,如图2.4所示。在国家标准GB6988.586电气制图 接线图和接线表中详细规 定了编制接线图的规则。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1.2 电气图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1. 图形符号 用于图样或其他文件以表示一个设备或概念的图形、标记或字符。由一般符号、 符号要素、限定符号组成。 (1)一般符号 用以表示一类产品或此类产品特征的一种很简单的符号。如电阻、电容的符号等 。一般符号不但广义上代表各类元器件,也可以表示没有附加信息或功能的具体 元件。 (2)符号要素 一种具有确定意义的简单图形,必须同其他图形组合以构成一个设备或概念的完 整符号。如三相绕线异步电动机是由定子,转子及各自的引线等几个符号要素构 成的,这些符号要求有确切的含义,但一般不能单独使用,其布置也不一定与符 号所表示的设备的实际结构相一致。 (3)限定符号 用以提供附加信息的一种加在其他符号上的符号。限定符号一般不能单独使 用,但它可使图形符号更具多样性。如在电阻器一般符号的基础上分别加上不同 的限定符号,则可得到可变电阻器,压敏电阻器,热敏电阻器等。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1.2 电气图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2. 文字符号 文字符号用以标明电气设备、装置和元器件的名称、功能和特征。分为基本文字 符号和辅助文字符号,用大写正体拉丁字母表示。 (1)基本文字符号 基本文字符号分为单字母和双字母符号两种。 单字母符号是按拉丁字母将各类电气设备、装置和元器件划分为23大类,每一大 类用一个专用单字母符号表示。如“C”表示电容器类,“R”表示电阻器类等。 双字母符号是由一个表示种类的单字母和另一个字母组成。如“R”表示电阻器, “RP”表示电位器,“RT”表示热敏电位器等。 (2)辅助文字符号 辅助文字符号用以表示电气设备、装置和元器件以及线路的功能、状态和特征的 。通常是由英文单词的头一两个字母构成。如“L”表示限制,“RD”表示红色, “YB”表示电磁制动器等。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1.2 电气图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3. 线路和三相电气设备端子标记 线路采用字母、数字、符号及其组合来标记。 三相交流电源采用L1 、L2、 L3标记,中性线采用N标记; 电源开关后的三相交流电源主电路采用U、V、W标记; 分级三相交流电源主电路采用三相文字符号U、V、W前加上阿拉伯数字1、2、3等 来标记,如1U、1V、1W、2U等; 各电动机分支电路节点标记,采用三相文字符号后面加数字来表示。个位表示电 动机代号,十位表示支路各接点代号,在垂直绘制的电路中,标号顺序一般由上 而下编号。如U11表示M1电动机第一个节点 ,U21表示M1电动机第二个节点,U31 表示M1电动机第三个节点等。 电动机绕组首端分别用U、V、W标记,尾端分别用U、V、W标记,双绕组的 中点用U、V、W标记。 控制电路采用阿拉伯数字,由三位或三位以下数字组成。标记方法按“等电位” 原则进行。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1.3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规则 1.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原则 绘制电气原理图,是为了便于阅读和分析线路。它是采用简单清 晰的原则,根据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来绘制的。它包括所有电气 元件的导电部件和接线端点,但并不按照电气元件的实际位置来绘制 ,也不反映电气元件的大小。 电气原理图一般分为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两个部分。主电路从电源 到电动机,是大电流通过的路径。辅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照明电路 、信号电路及保护电路等,由继电器和接触器的线圈、继电器的触点 、接触器的辅助触点、按钮、照明灯、信号灯、控制变压器等电器元 件组成。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1.3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规则 绘制电气原理图应遵循以下原则: (1)电气控制系统内的全部电机、电器和其他带电部件,都应采用国家统一 规定的图形、文字符号在原理图中表示出来。 (2)一般主电路用粗实线绘制在图面的左侧或上方,辅助电路用细实线绘制 在图面的右侧或下方。无论是主电路还是辅助电路,各元件一般应按动作 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排列。 (3)原理图中的电器位置应便于阅读。同一电气元件的各个部件可以不画在 一起。但必须采用同一文字符号标明。 (4)图中元件、器件和设备的可动部分按没有通电和没有外力作用时的自然 状态画出。例如,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按吸引线圈不通电状态画,控 制器按手柄处于零位时的状态画,按钮、行程开关触点按不受外力作用时 的状态画。 (5)原理图可水平布置、也可垂直布置。图面上应尽量减少线条、避免交叉 。有电的联系的交叉点要用实心圆点表示;可拆卸或测试点用空心圆点表 示;无直接电联系的交叉点则不画圆点。 (6)对与电气控制有关的机、液、气等装置,应用符号绘出简图以表示其关 系。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1.3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规则 2.图幅分区及符号位置索引 为了便于检索电气线路,方便阅读、分析电气原理图,避免遗漏,往 往需要将图面划分为若干区域。 图幅分区的方法是:在图的边框处,竖边方向用大写拉丁字母,横边 方向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从左上角开始,如图2.2所示。分区后,相当 于建立了一个坐标,项目和连接线的位置可表示如下: 对水平布置的电路,一般用行(拉丁字母)表示; 对垂直布置的电路,一般用列(阿拉伯数字)表示; 复杂的电路才采用区的代号表示,字母在左,数字在右。 在图的上方一般还设有用途栏,用文字注明该栏对应的下面电路或元 件的功能,以利于理解全电路的工作原理。 由于接触器、继电器的线圈和触点在电气原理图中不是画在一起。为 了便于阅读,在接触器、继电器线圈的下方画出其触点的索引表,阅 读时可以通过索引方便地在相应的图区找到其触点。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1.3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规则 3. 电气原理图中技术数据的标注 电器元件的型号和参数,一般用小字体注在电 器代号下面。如电动机的数据标注,上行表示 额定功率、下行表示额定转速。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2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典型控制线路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价 格便宜、坚固耐用、维修方便等一系列优点, 在生产实际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电力拖动 设备中的占有量为85%左右。其控制电路一般 由接触器、继电器、按钮等电器组成,本节重 点介绍其典型控制线路。 返回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2.1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线路 对于10KW以下的小容量电动 机,可直接加额定电压使其起动 运转,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直接( 全压)起动控制。 1. 单向点动控制线路 “一按(点)就动,一松(放) 就停”的电路称为点动控制电路 。点动控制电路常用于调整机床 ,对刀操作等。因短时工作,电 路中不设热继电器。 如图所示为单向点动控制线路图 。其中,QS为开关,FU1、FU2为 主电路与控制电路的熔断器,KM 为接触器SB为点动按钮,M为笼 型感应电动机。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2.1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线路 2. 单向全压起动控制线路 如图所示为单向全压起动控制线路图。其 中,QS为刀开关,FU1、FU2为主电路与控 制电路的熔断器,KM为接触器,FR为热继 电器,SB1、SB2分别为起动按钮与停止按 钮,M为笼型感应电动机。 (1)工作过程: 合上QS 按下SB2 KM线圈吸合 KM主触点闭合电动机运转 KM辅助常开触点闭合自锁 按下SB1 KM线圈断电 主触点、辅 助触点 断开 电动机停止。 依靠接触器自身辅助触点而使其线圈保持 通电的现象称为自锁。起自锁作用的辅助 触点,则称为自锁触点。自锁另一作用是 实现欠、失压保护。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2.1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线路 (2)保护环节: 短路保护。熔断器FU1、FU2分别作为 主、辅电路的短路保护。 过载保护。热继电器FR作电动机的过 载保护。当电动机出现长期过载时,热继 电器FR动作,其动断触点断开,KM线圈断 电,电动机停止运转,从而实现对电动机 的过载保护。 欠压和失压保护。当电源电压低到一 定程度或失电时,KM就会释放,其主触点 断开,电动机停转。当电源恢复时,由于 控制电路失去自锁,电动机不会自行起动 。这种防止电动机在低压下运行和停电后 恢复供电时电动机自起动的保护措施,称 为欠压和失压保护。 欠压保护可以避免电机在低压下运行而损 坏。失压保护可防止电动机自起动运行可 能造成的安全事故。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2.1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线路 3. 单向点动和连续工作控制线路 生产过程中,有时不仅要求生产机 械连续运行,还需要点动控制。图 2.7为单向点动和连续工作控制线路 。图中的控制电路既可实现点动控 制,又可实现连续运行。 如图(a)是在图2.6基础上增加了 一个复合按钮SB3来实现点动控制的 。需要点动控制时,按下点动按钮 SB3,其常闭触点先断开自锁电路, 常开触点后闭合,接通控制电路, KM线圈得电,主触点闭合,电动机 起动运行;当松开点动按钮SB3时, KM线圈断电,主触点断开,电动机 停止运行。按钮SB2、SB1实现连续 控制。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2.1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线路 3. 单向点动和连续工作控制线路 生产过程中,有时不仅要求生 产机械连续运行,还需要点动控制 。图2.7为单向点动和连续工作控制 线路。图中的控制电路既可实现点 动控制,又可实现连续运行。 如图(b)是在图2.6基础上增 加了一个点动按钮SB3和一个中间继 电器KA来实现点动控制的。需要点 动控制时,按下点动按钮SB3,KM线 圈得电,主触点闭合,电动机起动 运行;当松开点动按钮SB3时,KM线 圈断电,主触点断开,电动机停止 运行。需要连续工作时,按下起动 按钮SB2,KA线圈得电并自锁,其常 开触点闭合,KM线圈得电,主触点 闭合,电动机起动连续运行;当按 下停止按钮SB1时,KA、KM线圈断电 ,主触点断开,电动机停止运行。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2.1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线路 4. 正反转控制线路 在实际生产中常需要电动机能做正反两方向的运转。从电机原理可知,改变电动机三 相电源相序即可改变电动机旋转方向。这可由正反向接触器来实现,其线路如图所示 。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2.1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线路 图(a)所示线路中,当误操作即同时按正反向起动按钮SB2、SB3时 将发生相间短路故障,因此正反向间需要有一种联锁关系。通常采用图(b )所示的接触器互锁控制线路,将其中一个接触器的常闭触点串入另一个 接触器线圈电路中,则任一接触器线圈先带电后,即使按下相反方向按钮 ,另一个接触器也无法得电,这种联锁通常称为“互锁”,即二者存在相 互制约的关系。 图(b)所示线路要实现反转,必须先停止,再按反向起动按钮才行, 反之亦然。所以该线路又称为“正停反”控制。 图(c)所示的按钮、接触器双重互锁控制线路可以实现不按停止按钮 ,直接按反向起动按钮就能使电动机反转,所以该线路又称为“正停 反”控制。 实际中,往往还采用带机械互锁的可逆接触器,进一步保证两接触器 不能同时得电,提高线路的可靠性。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2.1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线路 5. 自动往返控制线路 在实际生产中,常常要求生产机械的运动部件能实现自动往返。因为有行 程限制,所以常用行程开关做控制元件来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 如图利用行程开关SQ1、SQ2来实现工作台自动往返运动的工作示意图。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下图是自动往返行程控制线路(主电路同图2.8),KM1、KM2分别为电动机正、反转 接触器。起动时,按下正转按钮SB2,正转接触器KM1线圈通电并自锁,电动机正转,工 作台前进。当运行到A点时,机械挡铁使SQ1动作,其动断触点断开,切断KM1线圈支路, 电动机停机。其动合触点闭合,接通反转接触器KM2线圈支路,KM2线圈通电并自锁,电 动机反转,工作台后退。SQ1复位为下次工作做准备,工作台运行至B点时,机械档铁使 SQ2动作,其动断触点断开,切断KM2线圈支路,电动机停机。其动合触点闭合,接通正 转接触器KM1线圈支路,电动机正转,工作台又开始前进。SQ2复位为下次工作做准备。 如此循环往复,实现自动往返控制。如首先按下反转按钮SB3,工作原理一样。按下停止 按钮SB1,电动机停机,工作台停止运动。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2.1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线路 6. 多地控制线路 有些生产设备,为了操作方便 等原因,常要在不同地点进行 操作。如生产线既可由中央控 制台集中控制,也可由每台设 备就地控制,以方便调试检修 等操作。 要在多地进行控制,就应该有 多组按钮,而且这多组按钮的 连接原则是:常开按钮要并联 ,常闭按钮应串联。如图所示 是实现两地控制的线路图。 。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2.1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线路 7. 顺序控制线路 在多台电动机拖动的生产设备中,有时需要 按一定的顺序控制电动机的起动和停止,即 满足按顺序工作的联锁要求。例如车床主轴 要有润滑时才能转动,即要求润滑油泵电动 机先起动后主轴拖动电动机方可起动。 如图所示为实现“顺序起动,逆序停止”的 控制线路。当要求电动机M1起动后方允许M2 起动时,可将控制电动机M1的接触器KM1的 常开辅助触点串入控制电动机M2的接触器 KM2的线圈电路中,即可实现按顺序起动的 联锁要求;当要求电动机M2停止后方允许M1 停止时,可将控制电动机M2的接触器KM2的 常开辅助触点并联在控制电动机M1的接触器 KM1的停止按钮两端,即可实现按顺序停止 的联锁要求。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2.2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当电动机容量较大(大于10KW)时,通常采用降压起动方 式,以减小起动电流,防止过大的电流引起电源电压的波动 ,影响其它设备的运行。 降压起动方式有定子串电阻(或电抗)、星形三角形 、自耦变压器(补偿器)、延边三角形、软起动器等多种方 法。其中定子串电阻(或电抗)、延边三角形方法已基本不 用,常用的降压起动方法有星形三角形和使用软起动器等 。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1. 定子串电阻降压起动控制线 路 定子串电阻降压起动就是在起动 时在电动机定子绕组中串入电阻 起降压限流作用,当电动机转速 达到一定值时,再将电阻切除, 使电动机在额定电压下运行。通 常采用时间继电器控制起动时间 ,并自动切除电阻。 如图就是以时间继电器控制的定子串电阻降压起动控制线路。当合上刀开关QS,按下起动按钮SB2 时,KM1通电并自锁,电动机在串接电阻R的情况下起动,同时通电延时型时间断电器KT通电开始 计时,当达到整定值(根据起动所需时间整定)时,其延时闭合的常开触点闭合,使KM2通电,切 除串入电阻,电动机全压运行。图2.13(a)中,电动机起动结束后,KM1和KT线圈一直得电是没 有必要的。图2.13(b)是其改进型,在KM1和KT线圈回路中串入KM2常闭辅助触点,组成互锁电路 ;同时加入自锁电路。这样当KM2通电后,其常闭辅助触点断开,使KM1及KT断电以减小能量损耗 ,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KM2自锁,线路中只有KM2得电,电动机全压运行。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 星形三角形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正常运行时定子绕组接成三角形的三相 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均可采用星三角 降压起动方法,以达到限制起动电流的 目的。图示为星三角降压起动控制线 路,当合上刀开关QS后,按下起动按钮 SB2,接触器KM1,KM3及通电延时型时 间继电器KT的线圈通电,并由KM1的常 开辅助触点自锁。此时,主电路中电动 机绕组首端U、V、W接入三相电源,未 端U、V、W被短接,形成星形接 法。 这时电动机每相绕组承受的电压为额定电压的,起动电流(线电流)只有三角形接法时的1/3。当电动 机转速升高到一定值时,时间继电器KT延时动作,其延时断开触点断开,KM3线圈断电,其主触 点断开;同时KT延时闭合触点闭合,KM2线圈通电并自锁,其常闭辅助触点(与KM3动断辅助触 点形成互锁,以防止同时通电造成主电路短路)断开,使KT断电,避免时间继电器长期通电工作 。其主触点闭合,将U与V、V与W、W与U连在一起形成三角形接法。此时电动机绕组承受 全部额定电压,即全压运行。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星三角降压起动具有投资少,线路简单的优 点。但是起动转矩只有直接起动时的1/3。因此,它只适用于空载或轻载起动的场合。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3. 自耦变压器(补偿器)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采用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的控制线路中,是 依靠自耦变压器的降压作用,来实现限制起 动电流的目的。电动机起动时,定子绕组和 自耦变压器的二次端相连,即定子绕组承受 自耦变压器的二次电压,自耦变压器一般有 65%、85%等抽头。调整抽头的位置可获得不 同的起动电压,可根据需要选择。一旦起动 结束,自耦变压器便被切除,这时定子绕组 直接与电源电压相连,即全压运行。 自耦变压器起动常采用成品的起动补偿器来 实现。这种起动补偿器有手动、自动操作两 种形式。 如图是采用时间继电器来实现的自动控制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的控制线路。起动时,合上电源开 关QS,按下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1、KM2线圈通电并自锁,其主触点闭合,电动机定子串自耦 变压器降压起动。同时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KT通电延时,当电动机转速上升到一定转速时,KT延 时结束,其常开延时闭合触点闭合,中间继电器K线圈通电并自锁,其常闭触点先断开,KM1、KM2 和KT线圈断电释放,将自耦变压器切除,同时KM1常闭触点复位,为KM3线圈通电作准备。K常开 触点后闭合,KM3线圈通电。其主触点闭合,电动机全压运行。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2.2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4. 延边三角形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延边三角形降压起动是一种既不增加起动设备,又能适当增加起动转矩的一种降压起动方法 ,它适用于定子绕组有9个出线端的JO3系列异步电动机,如图(a)所示。起动时,把定子三 相绕组的一部分接成三角形;另一部分接成星形,使整个绕组接成如图(b)所示的电路,由 于该电路像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延长以后的图形,所以称为延边三角形起动电路,待起动结束 时,再将定子绕组接成三角形(见图(c)即全压运行。电动机定子绕组在接成延边三角形 时,每相绕组承受的电压比三角形接法时低,又比星形接法高,这样,既可提高起动转矩, 又可实现降压起动。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2.2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4. 延边三角形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延边三角形降压起动控制线路如图所 示。起动时,合上电源开关QS,按下 起动按钮SB2,KM1、KM3、KT线圈同时 得电并自锁,电动机连接为延边三角 形降压起动。当电动机转速上升到一 定转速时,KT延时结束,其常闭延时 断开触点先断开,KM3线圈断电释放, 其主触点断开;KT常开延时闭合触点 后闭合使KM2线圈得电并自锁,KM2主 触点闭合,电动机成三角形连接正常 运行。同时KM2辅助常闭触点断开,切 断KM3、KT线圈回路,使KM2与KM3之间 形成电气互锁。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2.3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线路 三相异步电动机切断电源后,由于惯性的作用,转子总要经过一段时间才 能完全停下来。而有些生产机械要求迅速、准确地停车。这就要求对电动机 进行强迫制动。强迫制动的方式有机械制动和电气制动两大类,机械制动常 采用电磁抱闸制动等,电气制动常采用反接制动和能耗制动等。机械制动比 较简单,本节主要介绍电气制动。 1. 反接制动控制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反接制动是通过改变定子绕组中的电流相序,使其产 生一个与转子旋转方向相反的电磁力矩来实现的。对于单方向旋转的电动机 ,当转速下降到零时,应迅速切断电动机电源,否则电动机将反向转动。因 此,在控制线路中应有检测速度的元件。在反接制动时,电动机定子绕组流 过的电流相当于全压直接起动的两倍,因此在制动过程中在定子线路中串入 电阻以降低制动电流。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2.3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线路 右图为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单向反接制动控制线路。合上电 源开关QS,按下起动按钮SB2, 接触器KM1线圈通电并自锁,电 动机起动,当转速达到120r/min 以上时,速度继电器KV的常开触 点闭合,为制动做好准备。需要 停机时,按下停止复合按钮SB1 ,KM1断电其主触点打开,KM2通 电并自锁其主触点通过反接制动 电阻R,使电动机得到反相序电 源,形成反接制动。当转速下降 至100r/min以下时KV的常开触点 打开,切断KM2线圈支路,使电 动机断电,制动过程结束。图中 KM1和KM2之间有电气互锁。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2.3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线路 下图为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双向反接制动控制线路。图中R既是反接制动电 阻,也是起动限流电阻。KV1和KV2分别是速度继电器KV的正转和反转常开触点 。 合上电源开关QS,按下正转起动按钮SB2,中间继电器K3得电并自锁,其常闭触 点断开,K4线圈不能得电,K3常开触点闭合,KM1线圈得电,KM1主触点闭合, 电动机串电阻降压起动。当电动机转速达到一定值时,KV1闭合,K1得电自锁。 这时由于K1、K3的常开触点闭合,KM3得电,KM3主触点闭合,电阻R被短接,电 动机全压运行。在电动机正常运行过程中,若按停止按钮SB1,则K3、KM1、KM3 的线圈先后失电,由于惯性这时KV1仍处于闭合状态,K1线圈仍处于得电状态, 所以在KM1常闭触点复位后,KM2线圈便得电,其常开触点闭合,使定子绕组经 电阻R获得反相序三相交流电源,对电动机进行反接制动,电动机转速迅速下降 。当电动机转速低于速度继电器动作值时,速度继电器常开触点复位,K1线圈 失电,KM2释放,反接制动结束。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2.3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线路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2.3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线路 2. 能耗制动控制 为了避免较大的反接制动电流,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常采用能耗制动控制线 路。能耗制动是指电动机在刚切除三相电源后,立即在定子绕组中接入直流电源 产生一固定磁场,使转动着的转子切割固定磁场的磁力线产生制动力矩,使电动 机的动能转换成电能并消耗在转子上的制动的方法。能耗制动按接入直流电源的 控制方法,有时间原则控制和速度原则控制,相应的控制元件为时间继电器和速 度继电器。 (1)按时间原则控制的单向运行能耗制动线路 下图为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按时间原则控制的单向运行能耗制动线路,在电 动机正常运行时,若按下停止复合按钮SB1,接触器KM1线圈断电释放,电动机脱 离电源,同时KM2线圈、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KT线圈通电并自锁,直流经KM2的 主触点接入定子绕组,建立固定磁场,进入能耗制动,当KT整定值到达时,其延 时断开常闭触点断开,切断KM2线圈回路,使KM2和KT释放,能耗制动结束。线路 中电阻Rp用于调节直流制动电流,直流电流越大,制动力矩就越大,但电流太大 会对定子绕组造成损坏,一般根据要求可调节其为电动机空载电流的35倍。 。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2.3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线路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2.3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线路 (2)按速度原则控制的可逆运行能耗制动控制线路。下图为三相交流 异步电动机按速度原则控制的可逆运行能耗制动控制线路。 合上电源开关QS,根据工作需要按下正转或反转起动按钮SB2或SB3, 相应接触器KM1或KM2线圈得电并自锁,电动机正常运行。此时速度继电 器的正转或反转触点KV1或KV2闭合,为停车接通KM3实现能耗制动作准备 。停车时,按下停止按钮SB1,KM1或KM2失电,电动机定子绕组脱离三相 交流电源。当SB1按到底时,KM3线圈得电并自锁,电动机定子接入直流 电源进行能耗制动,电动机转速迅速下降,当转速降至100r/min时,速 度继电器KV1或KV2触点断开,使KM3断电释放,能耗制动结束,以后电动 机自然停车。 时间原则控制的能耗制动,一般适用于负载转矩较为稳定的电动机, 这时对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整定值比较固定。而对于那些能够通过传动系 统来实现负载变换的生产机械采用速度原则控制较为合适。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2.3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线路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2.4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调速控制线路 式中:p电动机极对数; f供电电源频率; s转差率。 由式(2.2.1)可知,通过改变电源频率f、极对数p以及转差率s 都可以实现调速的目的。本节主要介绍变极调速、绕线式异步电 动机转子串电阻调速等几种常见的调速控制线路。 在生产实际中,为满足不同的加工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及效 率,许多生产机械有调速的要求。根据异步电动机的原理可知 ,其转速公式为 (2.2.1)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2.4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调速控制线路 1.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变极调速控制线路 变极调速是通过改变定子绕组极数从而改变电动机同步转速达到调速的目的,由于电动机 的极对数是整数,所以这种调速是有级调速,一般有双速、三速、四速之分。 下图为4/2极双速异步电动机三相定子绕组接线示意图。图(a)为三角形(四极,同 步转速为1500r/min,低速)与双星形(二极,同步转速为3000r/min,高速)接法;图( b)为星形(四极,同步转速为1500r/min,低速)与双星形(二极,同步转速为 3000r/min,高速)接法。须注意的是改变极对数后,其相序与原来相序相反。所以,变 极时必须把电动机任意两个出线端对调,从而保证变极后转动方向相同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2.4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调速控制线路 1.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变极调 速控制线路 右图为4/2极双速异步电动 机控制线路,合上电源开关QS 后,按下低速起动按钮SB3,使 得接触器KM1线圈通电并自锁, 定子绕组接成如图2.22(a)所 示的三角形连接,磁极数为4, 电动机低速运行,若按下高速 起动按钮SB2,使接触器KM2、 KM3线圈通电并自锁,定子绕组 接成如图2.22(a)所示的双星 形连接,磁极数为2,电动机高 速运行。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2.4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调速控制线路 2. 三相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调速 三相绕线式异步电动机串电阻调速方法,实 际上是通过调节滑环串接在转子的电阻改变电动 机机械特性的斜率(改变转差率s)来实现调速的 一种方法。在负载转矩一定的情况下,串入的电 阻越大,电动机机械特性越软,转速越低,如上 图所示。 具体控制线路如右图所示,当主令控制器SA 在“0”位时,零位继电器KV线圈通电并自锁。需 要低速、中速、高速运行时,分别将SA推至“1” 、“2”、“3”位电动机将分别在转子串入R1和 R2,R2、不串电阻状态下运行。获得低、中、高 三个转速。SA在“0”位时,电动机停机。KV在线 路中起失压保护作用。每次断电后再起动,都需 要将SA扳回“0”位。转子串电阻起动的缺点是所 串电阻要消耗掉大量电能,但由于其方法简单便 于操作适用于起重机、吊车类短时工作的生产机 械上。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2.4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调速控制线路 3. 其它调速方式 (1)调压调速 所谓调压调速是指通过改变加在电动机定子上的电压来达到调节电动机转速的 目的。由电动机基本原理可知,在相同转速下,电磁转矩与定子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因此,改变定子外加电压(最高为其额定电压)就可以改变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使其在相同负载转矩下,工作在不同的速度点上,实现调压调速。目前主要采用晶 闸管交流调压器变压调速,通过调整晶闸管的触发角来改变调压器的输出电压,使 电动机的转速随电压不同而变化。这种调速方式在调速过程中的转差功率损耗在转 子里,效率较低。 (2)变频调速 由式(2.2.1)可知,改变定子供电频率f即可改变电动机转速,此种方法即称为 变频调速。实现变频调整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要具备频率可调的电源,很长时间以来 正因为缺少理想的变频电源,使得变频调速的使用受到限制。随着大功率晶闸管和 晶体管等电力电子器件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变频调速装置且性能优越, 价格便宜。使变频调速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3 直流电机典型控制线路 直流电机启动控制线路 直流电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直流电机制动控制线路 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线路 返回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3.1 直流电机启动控制线路 起动的过程为:合上电源开关QS1和QS2, 励磁绕组F1、F2通过励磁电流产生主磁场。 时间继电器KT1、KT2线圈得电,则KT1、KT2 延时闭合的常闭触头分断。短接起动电阻接 触器KM2、KM3线圈不得电,则KM2、KM3常开 触头断开,电阻R1、R2接入主电路。按下起 动按钮SB1,KM1线圈得电,KM1自锁触头闭 合,松开SB1;同时KM1主触头闭合,电动机 串接电阻R1、R2起动; KM1常闭触头断开, 使时间继电器KT1、KT2线圈失电。经过一段 时间,随着转速的升高,KT1延时闭合触头 首先闭合,短接起动接触器KM2线圈得电, 则KM2常开主触头闭合,电阻R1被短接,起 动电阻减少,随着电枢电流增大,起动转矩 也增大,电动机继续加速,然后KT2动断延 时闭合触头延时闭合,接触器KM3线圈通电 ,使KM3主触头闭合,电阻R2被短接,电动 机起动完毕,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2.3.2 直流电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由电磁转矩公式可知,欲改变电磁转矩的 方向,只需改变励磁磁通方向或电枢电流方向 即可。所以,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的方法有两 个: (1)保持电枢绕组两端极性不变,将励磁绕 组反接。 (2)保持励磁绕组极性不变,将电枢绕组反 接。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如图所示为直流电动机的能耗制动控制线路。要停车时,按下停止(制动)按钮SB1,接触 器KM1失电释放,KM1自锁触头分断,使电动机的电枢从电源上断开,励磁绕组仍与电源接通; 由于电动机继续旋转切割磁力线,并联在电枢两端的KV经自锁触头仍保持通电,KM1常闭触头闭 合后,接触器KM4线圈得电,KM4常开触头闭合,电阻R4并接在电枢两端,电动机开始能耗制动 ,速度急剧下降。同时,电动机两端电压随着转速的减小而降低,电压继电器KV失电释放,KM4 断电,电动机能耗制动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川教版
- 农产品质检工作操作流程
- 欧莱雅活动方案策划
- 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分析
- 全国上海科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活动一《构思作品并准备视频素材》说课稿
- 一、找规律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粤教版B版六年级下册-粤教版(B版)
- 罐头原料处理工特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汽车饰件制造工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原子结构 4 玻尔的原子模型 能级说课稿 教科版选修3-5
- 水电站地质灾害预警分析报告
- IABP病人的护理查房
- 剪映入门培训课件
- 中学生网络安全培训大纲
- 2025年中国内衣裤洗衣机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工程物资供应措施
- 基于大数据的国际广播媒体发展模式比较分析-洞察阐释
- 税务教育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 心血管考试试题及答案
- DB32-T 5108-2025 科技服务机构星级评定规范
- 医保卫生室管理制度
- 公安计算机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