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屏陈从周》PPT课件.ppt_第1页
《说屏陈从周》PPT课件.ppt_第2页
《说屏陈从周》PPT课件.ppt_第3页
《说屏陈从周》PPT课件.ppt_第4页
《说屏陈从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 屏 陈从周,陈 从 周 (19182000),陈从周,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陈从周先生在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近50年,毕生致力于保护和弘扬中国古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文化,成果瞩目。著有说园、苏州园林等学术专著。 其中说园最为精辟,“谈景言情、论虚说实、文笔清丽”,影响之大远及日、俄、英、美、法、意、西班牙等地。,作者简介,屏风历史,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使用屏风的记载,它起到分割空间、美化环境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其制作和装饰 都已相当精美。,古代屏风大观园,古代屏风大观园,现代屏风大观园,现代屏风大观园,回忆学过的课文中提到的“屏”,并说 明其作用。,口技 “口技人坐屏障中”“撤屏视之”。,屏的作用:遮挡视线。,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纳凉 帷幕 忒 闺中 书斋 伧俗 缘故 休憩 韶光 销魂,n,wi,zhi,cng,sho,xio,tu,yun,gu,q,整体感知(熟读课文),1.什么是屏(请用原文来解释)? 2.文中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 3.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划分文章结构层次,理清行文思路。 (概括每段的内容),整体感知(熟读课文),1.什么是屏(请用原文来解释)? 2.文中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 3.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划分文章结构层次,理清行文思路。 (概括每段的内容),划分文章结构层次,理清行文思路。,说 “屏”,1节:引出说明对象,点出屏风特点。,2-4节,第二节,介绍屏风的作用。,第三节,屏风的种类。,第四节,屏风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5节: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屏风的作 用、 点明写作意图。,文章的说明顺序是什么?,逻辑顺序,什么是屏(请用原文来解释)?,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屏有哪些作用?,分隔作用,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缓冲视线,屏 有 哪 些 种 类 ?,按屏的建造材料,装饰的华丽程度:,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艺术上:雅俗之别。,外形上:大小之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金 屏,银 屏,锦 屏,画 屏,石 屏,木 屏,黄 花 梨 小 座 屏 风,竹 屏,设置上注意问题,大小因地制宜 讲究造型、色彩、绘画 设置与整体相称 曲屏折度、视线远近得体,抓住文中关键语句分析把握作者的感情。,1、把“屏”看作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词,表露了作者对屏风的情有独钟;,2、受古诗词古画的影响,作者从小就对屏风产生了喜爱和向往之情;,3、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也就“更觉得它实在微妙。”,赞赏,活动一:探究理解文中古诗词的意思,感受浓浓的诗意。,自主 合作 探究,课文引用“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古诗,起什么作用?,营造清雅的艺术气氛,表达作者对屏风的向往与喜爱之情。,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杜 牧,课文引用牡丹亭中的“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句子,起什么作用?,“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 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牡丹亭中 的句子,既说明了屏风的使用范围,又使语言生动有趣,增添了想象的空间。,课文引用“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的句子,起什么作用?,“抱膝看屏山”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点出了“屏” 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的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讨论探究,文中引用了一些古诗词,有什么作用?作者的用意是什么?,(1)文章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 (2)屏风和古诗词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都突显了中国文化,两者是相称的。,活动二:智慧快餐,1、你能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2)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 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等。 (3)“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下定义,分类别,引诗文,举例子,屏风推销会,活动三:从“屏的功能和美感”两方面入手,设计“屏风”的广告用语。,、你我之间,隔而不离。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坐龙椅,依屏风,治天下。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屏后之人。,张老师的创意,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说我们的每一件传统器物里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