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杨万里姜夔诗歌比较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杨万里姜夔诗歌比较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杨万里姜夔诗歌比较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杨万里姜夔诗歌比较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杨万里姜夔诗歌比较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杨万里姜夔诗歌比较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掣剀必 广西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和相 关知识产权属广西大学所有。除己注明部分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过的研究 成果,也不包含本人为获得其它学位而使用过的内容。对本文的研究工作提供过重要帮 助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明确说明并致谢。 论文作者签名: 珂甓金 2 0 1 0年6 月2 1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本人保证不以其它单位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或使用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请选择发布时间: 咖口时发布口解密后发布 ( 保密论文需注明,并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一翩躲嘭2 年6 日 杨万里姜夔诗歌比较研究 摘要 杨万里、姜夔是振兴南宋诗坛并取得成功的两个诗人典型。他们曾趋 从时风,学诗江西,但对其痼疾的清醒认识又使他们毅然选择了背离,并 力图实现对其的超越。只是他们的创作与理论已不可避免地烙下了江西印 痕,无法与之完全断绝。 他们革新诗风的第一步是复兴晚唐,即借其简便轻快、含蓄蕴藉的七 绝来补救江西生硬枯涩之弊,以契合自身的风雅理想。他们还尝试着将“唐 音 与“宋调”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以实现对诗歌审美 理想的更高追求。 与此同时,杨万里、姜夔还努力地构建了一套系统的诗学理论,涉及 到具体的创作( 包括诗歌主旨、艺术特色、构思技巧) 及批评鉴赏等方面, 为二人革新诗坛推波助澜。姜夔在借鉴杨万里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独 特见解,使之理论更加系统、完善。创作上,他们更是以不盲从的勇气、 力求新变的胆识、集大成的自觉意识取得了卓著成就,分别以活泼浪漫的 “诚斋体 ,清雅淡绝的“词人诗 自成一家,可谓是殊途同归。 杨万里、姜夔就是这样互为桴鼓之应,共同掀起了一股新的创作热潮, 在南宋诗坛居于不可忽视的地位。因此,通过他们的诗歌比较,可以探寻 江西诗派在南宋诗坛的势力影响范围,探讨二人复兴“晚唐诗风 的目的、 途径和实际成效,以期还原南宋诗坛的真实文化背景,探求宋诗新变的积 极意义。 关键词:南宋诗坛杨万里姜夔诗歌比较 y a n gw a n l ia n dj i a n gk u i j sp o e m c o m p a r a t i v es t u d y a b s t r a c t j i a n gk u ia n d 陷馏w a n l i ,w h os u c c e s s f u l l yp r o m o t e dp o e t i cw r i t i n go ft h e s o u t h e r ns o n gd y n a s t y , w e r eb o t ht y p i c a lp o e t s t h e yo n c ew e r ed e f e r e n c et o p r e v a i l i n gv o g u e ,a n ds t u d i e dt h ej i a n g x ip o e t i cs c h 0 0 1 b u tt h e yb o t hf i r m l y o p t e dt od r i f ta w a yw h e nt h e yk n o w l e d g e dt h ec h r o n i ci l l n e s so ft h ej i a n g x i p o e t i cs c h o o l ,t h e nt h e yh a dt r i e dt ot r a n s c e n di t b u tt h ef a c t sw e r et h e yc o u l d t s u c c e e dd u et oj i a n ga n d 物馏h a di n e v i t a b l ya f f e c t e db yj i a n g x ip o e t i cs c h o o l a b o u t p o e t r yw r i t i n ga n dt h e o r y w h e nt h e yh a db e i n gi n n o v a t i n gu p o nt h es t i f fs t l y e ,j i a n ga n d 砀馏 r e v i v e dt h ep o e t r ys t y l eo ft h el a t e t a n gd y n a s t yo nt h ep o i n to fb r i s ka n d i m p l i e dt o n ei nt h ef i r s tp l a c e t h e ya l s oh a dt r ya n dr e c o n c i l et h es o u n d b e t w e e nt h et a n ga n ds o n g ,a n dw i s h e db r i n ga b o u tg r a n d e ra c c o m p l i s h m e n t m e a n w h i l ej i a n ga n dy a n gm a d ee f f o r t st oc o n s t r u c tt h es y s t e m a t i cp o e t r y t h e o r yc o v e r i n gw r i t i n gp u r p o r t s ,p e c u l i a r i t i e s ,s k i l l s ,c r i t i c i s m sa n ds oo n j i a n g d r e wl e s s o n sf r o m 场馏ss t y l e ,a n dd e v e l o p e dn e wo n ec o n s u m m a t ew i t hh i s o w np e r c e i v e o v e r a l l ,t h e ya c h i e v e dg r e a ts u c c e s sb yr e a s o no ft h e i rc o u r a g e a n di n s i g h t d i f f e r e n ta p p r o a c h e sb u te q u a lr e s u l t s ,j i a n gw a sf o r m e dv i v a c i o u s a n dr o m a n t i cc h e n g z h a is t y l e ,坛馏c r e a t e dc l e a ne l e g a n tc i r e n s h is t y l ea tt h e s a m et i m e 陷馏a n dj i a n gr a i s e dan e wt r e n do fw r i t i n gt o g e t h e r , a n dh a dg o t t e nt h e i m p o r t a n tp o s i t i o n i nt h es o u t h e r n s o n gd y n a s t y s ot h e i rp o e mw e r e c o m p a r e dw i t he a c ho t h e ri nt h i sp a p e r t of i n do u tt h ej i a n g x ip o e t i cs c h o o l s p l a c ei nt h es o u t h e ms o n gd y n a s t y , a n dr e v o l v e di nt h ep u r p o s e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a n da c t u a l e f f e c t so ft h e i ri n n o v a t i o n t h i sp a p e ra i m st or e t u r nt ot h er e a l c u l t u r a lb a c k g r o u n do ft h es o u t h e r ns o n gd y n a s t y , a n dp r o b e si n t ot h e e s s e n t i a lf e a t u r e so fa l t e r a t i o n so f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 p o e t r y k e yw o r d s :s o u t h e r ns o n gd y n a s t yp o e t i cw o r l d ;y a n gw a n l i ;j i a n g k u i ;p o e t r yc o m p a r i s o n i i 目录 摘要i a b s t r a c t i i 目录i i i 绪论1 第一章从江西入不从江西出4 第一节入江西烙下鲜明印记4 第二节反江西力图实现超越1 2 第二章复兴晚唐诗风七绝救弊1 9 第一节复兴晚唐的契机1 9 第二节师法人选与认同程度2 4 第三节推扩的途径、成效及作用2 8 第三章理论构建白石对诚斋的借鉴与发展3 3 第一节创作论3 3 第二节批评鉴赏论4 0 第四章同归而殊途自成一家4 6 第一节“诚斋体的特色4 6 第二节“词人诗 的风格5 0 第三节新变与“同归 5 3 结语6 4 参考文献6 6 致谢6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7 0 i i i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杨万里姜夔诗歌比较研究 绪论 杨万里是南宋诗坛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自创的“诚斋体 活泼自然,浪漫涵咏。 姜夔虽以词传世,但其诗高雅清远,在当时亦颇负盛名,几可追步于萧德藻、尤袤、杨 万里、陆游与范成大。振兴南宋诗坛的出发点与自成一家的殊途同归造成了杨、姜二 人之间非常微妙的关系,这一点已被敏感的学者所察觉。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就率先列有“杨万里、姜夔、陆游 一节,认为“白石与杨诚斋、尤延之、陆游,其论 大抵相似,语颇有味。许总的宋诗史则从题材上和艺术特色上精辟地论述了白石 之作和“诚斋体 的异同之处。张毅在宋代文学思想史里对二者的推崇更高,他认 为“姜夔的律绝短章在法度上比诚斋体显得更加严整精密 。单篇论文则有周荷初的姜 夔与杨万里七言绝句比较,作者从“回归晚唐与自立门户”、“陶写寂寞与自娱性情 、 “言意不尽与奇峭多变 、“清虚雅洁与俚俗疏野 四个方面论证二人的七绝所体现出 来的不同艺术品格。圆 的确,诚斋与白石早年都曾学诗江西,后借道晚唐,进而上追风雅,卓然一家,但 他们的创作与江西诗派始终相连,与晚唐诗风也时合时离。为疗治江西末流的叫嚣之病, 开拓宋诗的疆域,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杜甫、苏轼、李白、李商隐、杜牧、陆龟蒙、 陶渊明、韦应物、韩愈、柳宗元等名家作为推崇的对象,或尊其人格,或赏其诗作,竖 立起了新的美学典范。与此同时,他们还有一些志同道合的交游对象,诗歌酬唱间,为 改变诗坛格局而努力。如下所列: 1 、萧德藻( 字东夫,号千岩)在南宋与四大家齐名,和杨万里是知交。杨氏千 岩摘稿序中记载了二人初次见面的情形,足见其相见恨晚之状。其后杨万里作淳熙 荐士录,萧德藻又名列其中。刘克庄后村诗话云其“独诚斋奖重,真诚斋敌手也。” 白石曾学诗于千岩,气格风骨,亦受其影响,曾自述日:“复州萧公,世所谓千岩先生 o ( 元) 方回瀛牵律髓汇评卷三六“论诗类” m 李庆甲辑评点校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5 第4 4 2 页 o 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5 7 第1 4 1 页许总宋诗史 m 重庆:重庆出 版社,1 9 9 7 第7 6 9 页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 m 北京:中华书局,2 0 0 4 第2 1 9 页周荷初姜夔与杨万里 七言绝句比较 j 中州学刊2 0 0 4 年第4 期第1 2 9 1 3 1 页 ( 宋) 杨万里千岩摘稿序:“余初识之于零陵,一语意合,即楼被往其馆,与之对床。时天暑,东夫诘朝欲蚤行。 五鼓,东夫先起,吹灯明灭,搔首若有所营者。予亦起视之,盖东夫作诗一章以赠予别也,予即和以答赋。东夫 喜曰:吾定交如定婚,吾与子各减去一纸。”淳熙荐士录:“文学甚古,气节甚高。其志常欲有为,其进未尝苟 合。老而不遇,士者屈之。”杨万里集笺校第6 册、第8 册 m 辛更儒笺校本北京:中华书局,2 0 0 7 卷八一, 第3 2 8 0 页卷一一三,第4 3 1 1 页( 以下所引诚斋诗文皆h 自此版本) 回( 宋) 刘克庄:“萧千岩机杼与诚斋同,但才悭于诚斋,而思加苦,亦一生屯蹇之验。同时独诚斋奖重,以配范石 杨万里姜夔诗歌比较研究 者也。以为四十年作诗,始得此友。 2 、葛天民( 字朴翁)葛氏评诗很有见地,极力赞扬诚斋活法:“参禅学诗无两法, 死蛇解弄活泼泼。 ( 寄杨诚斋) 圆与其诗歌相交甚密的则属姜夔,白石集中寿朴翁 等八首诗是他们真挚友情的最好见证。 3 、范成大( 字至能,自号石湖居士)淳熙十四年春,诚斋以诗介绍姜夔到苏州 谒见范成大,三人遂成文友。范成大过世,诚斋应请为其作哀辞。范成大曾以小红相赠 姜夔,慰其合肥相思之苦,并称誉其:“翰墨人品皆似晋宋之雅士 , 夔颇为自得。 4 、尤袤( 字延之)尤与杨关系甚密,喜谐,二人唱和颇多。姜夔诗作中虽未出 现与尤氏的唱酬之作,但其诗集自叙一曾记载他“近过梁溪,见尤延之先生 ,并 借其口对近世诗人进行过一番评论,提出了“自出机杼的观点。锄 5 、张铉( 字功父)曾从诚斋学诗,诚斋与其一见如故, 曾作进退格寄张功父 姜尧章,给予其很高的评价。今诚斋集中还有不少与其交游唱和的诗作。姜夔亦有座 上和约斋一首。 二者共同的师友还有项安世、京镗、黄景说、朱熹、楼钥、叶适等等,限于篇幅, 兹不赘述。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诚斋、白石之间的交游与酬唱。淳熙十四年丁未( 1 1 8 7 ) , 诚斋在朝为左司郎中。白石游杭,经萧德藻介绍携诗拜谒诚斋,二人遂成忘年之交。诚 斋写诗荐其见范成大,姜夔有和作。绍兴元年冬( 1 1 9 0 ) ,诚斋至建康,就任江东运漕。 次年夏,姜来谒,归还诚斋诗集,以诗赞其笔法自然。诚斋大为称赏,报之以诗,期许 一同革新诗坛。是年除夕,姜氏自苏州石湖归苕溪,赋诗为除夜自石湖归苕溪,题 下自注录寄诚斋,得其高度赞赏。 诚斋在诗话中亦将白石与萧德藻他们并提,大 力奖掖。白石则借尤袤之口赞其“痛快 ,赏其“词愈伟 ,可谓知音。 诚斋与白石在南宋诗坛上一直都是这样遥相呼应,成为当时大批诗人中成功挣脱江 湖、尤遂初、陆放翁,而放翁绝无一字及之。真诚斋敌手也。”后村诗话前集卷二 m 王秀梅点校本北京: 中华书局,1 9 8 3 第3 4 页 o ( 宋) 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二宋元笔记小说大观( 五) m 黄益元点校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1 第 5 5 7 1 页 o ( 宋) 葛天民葛无怀小集见( 宋) 陈思编,( 元) 陈世隆补两宋名贤小集卷二八五 m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本1 3 6 4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 第9 页( 以下引自四库全书的著作皆为此版本) ( 宋) 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二宋元笔记小说大观( 五) m 黄益元点校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1 第 5 5 7 1 页( 以下所引白石道人小传语皆出自此版本) 回( 宋) 姜夔白石道人诗集自叙一 1 四部丛刊初编本2 1 0 册上海:上海书店,1 9 8 9 第l 页( 以下所引白石 自叙一、自叙二及诗作皆出自此版本) o ( 宋) 杨万里约斋南湖集序:“既而访陆务观于西湖之上,适约斋子在焉。则深目颦蹙,寒肩腥膝,坐于一草堂 之下,而其意若在岩岳云月之外者,盖非贵公子也,始恨识之之晚”杨万里集笺校第6 册e m 卷a o 。第3 2 5 1 页 此段交游参见于北山杨万里年谱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股份公司,2 0 0 6 第7 1 8 页张瑞 君杨万里评传 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2 第4 6 1 - 4 6 2 页 2 杨万里姜夔诗歌比较研究 西束缚的两个典型,他们以新的艺术特色实现了对传统诗歌的又一次超越,有异曲同工 之妙。因此,笔者想用一章的篇幅探寻他们与江西诗风的纠葛,即注重江西影响又立志 革新、力图超越;第二章紧紧围绕其二人复兴晚唐诗风,以七绝救江西之弊的目的、意 义和实际成效来论述。第三章集中关注二者的诗歌理论构建,探寻白石对诚斋诗论的借 鉴及发展之处;第四章则从诗歌创作上探讨二者树立的新的诗学风范殊途同归、自成一 家的成功之因及其对后学者的典型示范作用,以期还原当时南宋诗坛的文化现状,探索 宋诗新变的基本特征与积极意义。 宋朝内忧外患的政治格局,使大多数文士不敢直面现实人生。为了逃避社会矛盾和 民族矛盾,他们只好钻研技巧,吟诗作文,寻找一种精神寄托,造成了整个文坛的柔弱 萎靡之风。朱熹对此非常不满:“今时文日趋于弱,日趋于巧小,将士人这些志气都消 削得尽。只看如今,称斤注两,是多少衰气! w 江西诗派就是在这种风气下盛极一 时的。“豫章稍后出,会萃百家句律之长,究极历代体制之变,搜猎奇书,穿穴异闻, 作为古律,自成一家,虽只字半句不轻出,遂为本朝诗家宗祖。罾的确,黄庭坚的诗 论在谋篇、造句和炼字等方面都为后学提供了有章可循、效果显著的途径,其“夺胎换 骨 、“点铁成金 的方法曾一度被人奉为金科玉律。杨万里、姜夔也不例外。他们都是 江西人,早年诗学启蒙时,恰逢江西派强盛的高宗朝,受时风薰染跟着学步,用力很勤, 后因不满江西末流的弊病,又都跳出江西、自成一家。但他们的诗歌理论与创作早已烙 下了江西诗派的鲜明印记,与江西诗风藕断丝连。 第一节入江西烙下鲜明印记 杨万里、姜夔与江西诗派的纠葛是从学习江西诗风开始的。杨万里曾坦言“予之诗 始学江西诸君子 ,姜夔也曾“三薰三沐师黄太史氏”。虽然诚斋感叹“学之愈力,作之 愈寡 , 白石也云“居数年,一语噤不敢出 而决心冲出江西藩篱,但他们没有也不 可能忽视江西诗派在南宋诗坛的强大势力及影响范围。正如林希逸陈子宽诗集序论 杨万里自言焚弃少作时所说的那样:“然观公见行诸集,此等句既变,以后未尝无之。 岂变其可变者,其不可变者终在耶? ”白石也是如此。他们身上的江西烙痕主要如下: o ( 宋) 朱熹朱子语类四朱僳人,严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一七 m 郑明等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2 0 0 2 第 3 5 4 1 - 3 5 4 2 页 o ( 宋) 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五 m 四部丛刊初编本2 1 3 册上海:上海书店,1 9 8 9 第8 页( 以下所引 四部丛刊初编本的著作皆出自此版本) ( 宋) 杨万里荆溪集序杨万里集笺校第6 册 m 卷八o ,第3 2 0 6 页 回( 宋) 姜夔自叙一白石道人诗集 帕四部丛刊初编本第1 页 o ( 宋) 林希逸陈子宽诗集序见吴文治宋诗话全编第八册 m 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1 9 9 8 第 8 6 5 4 页 4 广西大掌硕士学位论文杨万里姜夔诗歌比较研究 一、宗杜、崇黄 对于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 ,杨万里与姜夔始终是尊崇的,尤其是对杜甫,可谓 是服膺终生。黄庭坚和苏轼一起推杜为集大成者,注重杜诗的思想意义,曾云:“老杜 虽在流落颠沛,未尝一日不在本朝,故善陈时事,句律精深,超古作者。忠义之气,感 发而然。 但黄庭坚倡导学杜的重点还是偏于借鉴杜甫的诗法技巧,正如钱谦益读杜 小笺云里所批评的那样: 宋以来学杜诗者,莫不善于黄鲁直。鲁直之学杜也,不知杜之真脉络,所谓前辈飞腾 余波绮丽者;而拟议其横空排弄,奇句硬语,以为得杜之衣钵,此所谓旁门小径也。 江西后学更是只知模仿杜诗的外在法式,一味出险,早已失杜之诗旨。杨万里对此表示 不满:“天下几人学杜甫? 千江隔兮万山阻。画地为饼未必似,更觉良工心独苦。他非 常敬仰杜甫的人格,期盼着“诗家寒刮少陵骨 ,“更哦子美醉时歌”;对其创作特色更 是推崇:“万草千花句何绮 ,“雕得心肝百杂碎”;还常自称“卷杜诗揉欲烂”,“觅 句深参少陵髓”。固诚斋在诗话中称述“诗有一句七言而三意者”、“五言长韵律 诗,最要典雅重大 、“七言长韵古诗 、“唐律七言八句,旬句字字皆奇 等主 张时,皆引杜诗为例,且大多置于段首,作为范式。 姜夔很少提到杜甫,但白石道人诗说里却认为杜子美独能兼之风、雅、 颂之体, “与从元稹到江西诗人对杜诗的尊崇如出一辙”。 显然,杜诗对杨万里、姜夔诗歌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他们在创作中,有意无意间 总是透露出杜诗的痕迹与神韵。他们或以杜诗词句为题,如杨万里临贺别驾李子西同 年寄五字诗,以杜句“君随丞相后 为韵,和以谢焉、姜夔的以“长歌意无极,好 为老夫听 为韵,奉别沔鄂亲友之题也是取自杜诗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奉简严遂 ( 宋) 潘淳潘子真诗话见郭绍虞宋诗话辑佚本卷上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3 第3 1 0 页 圆( 清) 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一百六 m 四部丛刊初编本2 7 1 册第1 页 锄以上所引诗句依次出自( 宋) 杨万里予因集杜句跋杜诗,呈监试谢昌国察院,谢丈复集杜句见赠,予以百家衣 报之宣歙道中悯旱跋丘宗卿侍郎见赠使北诗一轴跋陆务观剑南诗稿二首与长孺共读杜诗和九叔知县 昨游长句杨万里集笺校 m 卷一九,第9 5 7 页卷三四,第1 7 5 5 页卷三,第1 4 1 页卷三十,第1 5 6 4 页卷 二十,第1 0 2 1 页卷四二,第2 2 1 1 页卷四,第2 5 6 页 o ( 宋) 杨万里诚斋诗话杨万里集笺校第8 册 m 辛更儒笺校本北京:中华书局,2 0 0 7 卷一四四,第4 3 5 1 页第4 3 5 2 页第4 3 5 4 页( 以下所引诚斋诗话版本皆间) ( 宋) 姜夔白石道人诗说见( 清) 何文焕历代诗话卷下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1 第6 8 l 页( 以下所引 白石道人诗说版本皆同) 袁行霈,孟二冬,丁放中国诗学通论 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 9 9 4 第5 8 2 页 杨万里姜夔诗歌比较研究 州、蓬州两使君咨议诸昆季;或仿杜诗原作用其韵,如杨万里的秋兴、梦亡友 黄世永梦中犹喜谈佛,既觉,感念不巳,因和( 梦李白) 韵以记焉二首即承杜诗秋 兴八首、梦李白而作。姜夔的十五首昔游诗亦仿杜甫昔游诗而作;或点 化杜诗词句,如姜夔送( 朝天续集) 归诚斋,时在金陵之句“回施江东日暮云”就 是直接引用杜甫春日忆李白中“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真能笔扫千军” 亦是化用其诗醉歌行“笔阵独扫千人军之句。杨万里宿牧牛亭秦太师坟庵 “今日牛羊上丘垄,不知丞相更嗔不? ”国则是对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 勿近前丞相嗔”之句稍作改动。 翁方纲点评此作云:“秦桧卖奸误国,当时目为金人 奸细。而杨诚斋以移中僚之,独不畏下笔之不伦耶? 篇末用杜语,亦带伧父气。 他们学杜最深处是在创作时融入甚至反用杜诗的意境。罗大经对此曾有精辟的论 述,他认为“诚斋送行诗不愁不上青霄去,上了青霄莫爱身盖祖杜少陵送严郑公 云:公若居台辅,临危莫爱身。然以之送迁谪流徙之士,则意味尤深长。 乙编卷一 “诗互体”条又载:“杜少陵诗云:风合翠筱娟娟净,雨襄红蕖冉冉香。上句风中 有雨,下旬雨中有风,谓之互体。杨诚斋有诗云:绿光风动麦,白碎日翻地。亦然上 句风中有日,下旬日中有风。” 杨万里还有一首独特的集杜诗类试所戏集杜句跋 杜诗,呈监试谢昌国察院,称赞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与 ,对杜诗的 精髓心领神会。 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其四云:“千门列炬散林鸦,儿女相 思未到家。则是反用杜甫月夜诗意:“今夜郎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不言自己想家,却写家人念己,诗人急切盼归的心情,溢于言表。 由此可见,杨万里、姜夔力图超越江西而直接汲取杜诗精华。只是他们也较多偏于 习杜之艺术技巧,对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继承得也不多。黄山谷是为时势所拘,杨万里、 姜夔则是由其诗学主旨“婉而多讽 所决定,这一点后文再作深入探讨。 杨万里、姜夔对陈师道、吕本中、曾几等成就卓著的江西前辈是非常尊敬的,对待 黄庭坚更是如此。杨万里将他与杜甫并称为“圣于诗者”,并赞赏道:“天下无双双井 o ( 宋) 姜夔送朝天续集归诚斋,时在金陵白石道人诗集 帅四部丛刊初编本卷下七律,第2 页 回( 宋) 杨万里宿牧牛亭秦太师坟庵杨万里集笺校第4 册 m 卷三三,第1 6 9 6 页 囝( 唐) 杜甫春日忆李白醉歌行丽人行杜诗详注 m ( 清) 仇兆鳌注本北京:中华书局,1 9 7 9 卷一,第 5 2 页卷三,2 4 1 页卷二,1 6 0 页 锄( 清) 翁方纲石洲诗话卷四 m 陈迩冬点校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1 第1 3 5 页 回以上所引罗大经语均出自(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穆公点校本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五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 0 0 1 乙编卷二,第5 2 5 0 页乙编卷一,第5 2 4 3 5 2 4 4 页乙编卷二,第5 3 4 4 页 毋( 宋) 杨万里类试所戏集杜句跋桂诗,呈监试谢吕国察院杨万里集笺校第3 册 m 卷一九,第9 5 6 页 o ( 宋) 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1 。首其四白石道人诗集 m 四部丛刊初编本卷下七绝,第7 页 锄( 唐) 杜甫月夜杜诗详注 m ( 清) 仇兆鳌注本北京:中华书局,1 9 7 9 卷四,3 0 9 页 6 杨万里姜夔诗歌比较研究 黄,遗编犹作旧时香。百年人物今安在? 千载功名纸半张。他还为黄庭坚祠堂作记, 述侍讲张公致其书云:“拭既以清风名阁矣,子学诗山谷者,微子莫宜记之。 在他 的论诗著作特别是其晚年所作的诚斋诗话中,仍多次称述黄庭坚“以故为新 、“夺 胎换骨”等主张: 诗家备用古人语,而不用其意,最为妙法。如山谷猩猩毛笔是也。 山谷簟诗云:“落日映江波,依稀比颜色。”此皆用古人句律,而不用其句意, 以故为新,夺胎换骨。 诗有实字而善用之者,以实为虚。有用法家吏文语为诗句者,所谓以俗为雅。 他还作有江西宗派诗序、江西续派二曾居士诗集序,对江西诗派的成就及后学的 可取之处给予公允的评价,可见其气度与胸怀:“予退而观之,得其句,往往出象外而 其力不遗余者也。高者清厉秀邃,其下者尤足以供耳目之笙磬卉木也。盖自杜少陵及江 西诸老之门户,窥闯殆遍矣。对能真正领悟江西精髓的诗人,诚斋更是表示由衷地赞 叹:“命意高秀,下语有气力。予惊异焉,则劳之日:豫章代出诗人,今君家进贤, 山谷江西之派今有人矣。不仅如此,诚斋自己“在创作中对黄庭坚的艺术造诣有 较多的借鉴,甚至对黄诗中一些很独特的字句也一再模仿。如山谷内集卷六咏雪 奉呈广平公有句云: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杨万里对此深为心折, 再三仿效,如约雨斜还整,吹花合且离 ( 晚寒) ; 却嫌醉墨欹倾甚,整整斜 斜半似鸦( 次主簿叔晚霞) ;数店疏仍密,千峰整复斜( 诏追供职学省晓发 鸣山驿) ;整整斜斜样样新( 醉后拈梅花近壁以灯照之宛然如墨梅) 类似的 诗作还有很多,如和丘宗卿赠长旬之韵、普明寺见梅等等,均是诚斋深受黄氏 濡染的有力证据。 白石对江西诗派的不满,也大多针对江西后学而发,认为他们只知模仿,无法突破, 早失山谷之旨。这种看法,与当时大多数诗人是一致的,包括尤袤、杨万里、叶适等, 即将反对江西与推崇黄、陈分开来。因此,白石学黄之处亦不少,如其“翰墨场中老斩 o ( 宋) 杨万里灯下读山谷诗杨万里集笺校第2 册 m 卷七,第4 2 6 页 雪( 宋) 杨万里宜州新豫章先生祠堂记杨万里集笺校第6 册 m 卷七二,第3 0 2 7 - 3 0 2 8 页 囝( 宋) 杨万里诚斋诗话杨万罩集笺校第8 册 m 卷一一四,第4 3 5 6 页第4 3 7 3 页 ( 宋) 杨万里欧阳伯威月坐辞集序杜必简诗集序杨万里集笺校第6 册 m 卷七七,第3 0 2 7 - 3 0 2 8 页卷八 二,第3 3 0 5 页 莫砺锋论杨万里诗风的转变过程 j 求索,2 0 0 1 年第4 期第1 0 7 1 0 8 页 7 杨万里姜夔诗歌比较研究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一 袜知何处 亦是明显化用黄 羊家”之句。他的有些诗作 。如: 庞翁趣无弦,郑伯功斫鼻。( 姜夔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别沔鄂亲友 其七) 虽怀斫鼻巧,有斧且无柯。安得十五弦,奏此寒士歌。( 黄庭坚谢公定和二范秋怀五首 邀予同作其二) 九关呀虎豹,何时内高祛( 姜夔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别沔鄂亲友其 九) 。 前有熊罴咆,后有虎豹号。( 黄庭坚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其三) 。 上述可见,虽然白石直接称赞山谷之语甚少,但其作品受山谷的影响却颇深。因此“很 可能由他本人编订的白石道人诗集将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别 沔鄂亲友十首五古作为开篇,是意味深长的。 二以禅喻诗、熔句用典 江西诗派与禅宗关系一直很密切,所谓“诗到江西别是禅”, 以禅喻诗的例子在 其成员诗作中比比皆是。曾季狸艇斋诗话里总结道:“后山论诗说换骨,东湖论诗 说中的,东莱论诗说活法,子苍论诗说饱参,入处虽不同,然其实皆一关捩,要之非悟 此段所引姜夔诗作依次出自( 宋) 姜夔送朝天续集归诚斋,时在金陵绿萼梅白石道人诗集 m 四部丛 刊初编本卷下七律,第2 页卷下七绝,第1 4 页 o 此段所引黄诗依次出自( 宋) 黄庭坚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一效王仲至少监咏姚花用其韵其二黄庭坚诗集 注山谷诗集注 m ( 宋) 任渊,史容,史季温注刘尚荣校点本北京:中华书局,2 0 0 3 卷一四,第5 1 5 页卷 九,第3 3 1 页 o ( 宋) 姜夔白石道人诗集 m 四部丛刊初编本卷上五古,第2 页 西以上所引黄诗皆出自( 宋) 黄庭坚谢公定和二范秋怀五首邀予同作其二次韵晁元忠两归十首其三黄庭坚诗 集注 m ( 宋) 任渊,史容,史季温注刘尚荣校点本北京:中华书局,2 0 0 3 山谷诗集注,卷四,第1 7 1 页山 谷外集诗注,卷一二,第1 1 8 6 页 西许鸿翔初论姜夔诗歌的创作道路 j 大连大学学报,1 9 9 6 年第3 期第2 2 8 页 四( 金) 元好问中州集卷三刘迎题吴彦高诗集后 m 四部丛刊初编本3 2 8 册第9 页 8 广西大掌硕士学位论文 杨万里姜夔诗歌比较研究 入不可。 在江西诗派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杨万里,其论诗也是禅味十足: 学诗须透脱,信手自孤高。衣钵无千古,丘山只一毛。( 和李天麟二首其一) 参廖癞可去无还,谁踏诗僧最上关? 欲具江西句中眼( 题照上人迎翠轩) 要知诗客参江西,政是禅客参曹溪。不到南华与修水,于何传法更传衣? ( 送分宁主簿 罗宏材秩满入京) 。 这三首诗都是杨万里在禅机启示下的诗学体验。“参”、“关”、“传法 、“衣钵”、“句中 有眼 等等都是禅家语词。这里最值得重视的概念就是“透脱”,这是一种不执著,不 拘泥,随物应机的胸襟,是诚斋一直追求的理想诗境。因为只有透脱,才可冲出种种拘 禁,用超然的眼光捕捉大干世界瞬息万变的特定情态,创造出不会重复的诗美境界来。 姜夔的“妙悟说”充实而灵活,明显也受到了“禅悟说 的启发。白石道人诗说 云:“然舍文无妙,胜处要自悟。”惟有“自悟 ,才能到达妙境。“盖文章之高下,随 其所悟之深浅,若看破此理,一味妙悟,则径超直造,四无窒碍,古人即我,我即古人 也。”姜夔诗作中也屡提与禅师交往,或往禅寺游玩,字里行间充满了禅趣: 午凉松影乱,白羽对禅衣( 同朴翁登卧龙山) 持钵了白日,事贱丸蛄蜣。颇参金粟眼,渐造文字无。( ( 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 为韵,奉别沔鄂亲友其一、其五) 真祖只在南山南,我欲从之不惮远( 余居苕溪上,与白石洞天为邻。潘德久字予日: 白石道人,且以诗见畀其词日:人间官爵似樗蒲,采到枯松亦大夫。白石道人新拜号,断无 缴驳任称呼。予以长句报贶) 。 江西诗派的较为明显的特点是用典使事绵密冷僻,以示博学,黄庭坚对此最为得意。 的确,若在诗文中恰当地运用典故,用极简练的文字表达极复杂的情感,可以收到含思 丰融,意味隽永的效果。但若一味地堆砌典故,就会生涩拗口,得不偿失。姜夔深谙 o ( 宋) 曾季狸艇斋诗话见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上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3 第2 9 6 页 o 以上所引三例,依次出自( 宋) 杨万里和李天麟二首其一题照上迎翠轩送分宁主簿罗宏材秩满入京杨万 里集笺校 m 卷四,第1 9 9 页卷一,第2 4 页卷三八,第1 9 9 5 页 ( 宋) 姜夔白石道人诗说 m 历代诗话本第6 8 2 页 囤( 宋) 范唏文对床夜语卷二 m 见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上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3 第4 1 5 页 西以上所引三例,依次出自( 宋) 姜夔白石道人诗集 m 四部丛刊初编本卷下五律,第1 页卷上五吉,第1 页卷上七古,第1 2 页 9 杨万里姜夔诗歌比较研究 此道,提出“僻事实用,熟事虚用 的观点。此论受到方东树的高度评价:“姜白 石独立于摆落一切,冥心独造。能如此,陈意固去矣,又恐字句率滑,开仓荒一派,必 须以谢、鲍、韩、黄为之圭臬,于造字隶事,必典必切,必有来历。终于大雅能悟 入。不必须如谢、鲍之取生,韩公之翻新,乃始真解去陈言耳。如: 潮催庾信老,云送佛狸还。( 昔游诗十四) 西风不识张京兆,画得蛾眉如许愁。( 牛渚) 年年花月无闲日,处处山川怕见君。箭在的中非尔力,风行水上自成文。( 送 归诚斋,时在金陵) 。 第一首运用的是庾信滞留北朝,沉痛的经历使其诗歌转向老成的典故;“佛狸祠是指 宋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太武帝( 字佛狸) 击败王玄谟的军队,在山上建立的行宫。这里暗 寄国土沦陷之痛,自身飘零之感。第二首用“张敞画眉”的故事,只是此处不再是“只 羡鸳鸯不羡仙 的甜蜜,而是怀才不遇的哀愁了,反其意而用之,更显新奇。第三首则 连用淮南子本经、孟子万章下、易涣里的三个典故,尽显江西笔 力,但却巧妙无痕。也许正因如此,标举“江西诗风 的方回才会在瀛奎律髓里评 价此作云:“予选其诗亦此一首,合予意,容更详之。 至于诚斋,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南宋人往往把他算在江西 派里,并非无稽之谈。我们进一步追究,就发现杨万里的诗跟黄庭坚的诗,虽然一个是 轻松明白,点缀些俗语常谈;一个是引经据典,博奥艰深。可是杨万里在理论上并没有 跳出黄庭坚所谓无字无来处的圈套。” 诚斋自己也云:“诗固有以俗为雅,然亦 须经前辈取镕,乃可因承尔。如李之耐可、杜之遮莫,唐人里许、若个 之类是也。以俗为雅,彼固未肯引里母田妇,而坐于平王之子、卫侯之妻之列也。 ( 宋) 姜夔白石道人诗说 m 历代诗话本第6 8 0 页 o ( 清) 方东树昭味詹占卷一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4 第1 9 页 o ( 宋) 姜夔昔游诗十四牛渚送朝天续集归诚斋,时在金陵白石道人诗集 m 四部丛刊初编本卷上 五古,第l o 页卷下七绝,第1 l 页卷下七律,第2 页 回( 汉) 刘安淮南子本经:“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见何宁淮南子集释第八卷 m 北京:中华 书局,1 9 9 8 第5 6 7 页( 战国) 孟子孟子万章下孟子译注 m 金良辛译注本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 海古籍h 版社,2 0 0 4 第2 1 3 页易涣:“风行水上,涣”见( 清) 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 m 潘雨延点校本北 京:中华书局,1 9 9 4 第5 0 7 页 ( 元) 方回瀛奎律髓卷三六“论诗类” m 李庆甲辑评校点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5 第4 4 2 页 钱钟书宋诗选注杨万里小传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5 8 第1 7 6 页第1 7 8 页 1 0 杨万里姜夔诗歌比较研究 是诚斋用典巧妙无痕,早已超出江西的冷僻生硬、 日醉归) 冥搜善颂终难好,贺厦真成燕不如。( 贺澹庵先生胡侍郎新居落成二首) 只作蛙听故自佳,何须更作鼓吹想。( 癸未上元后,永州夜饮赵敦礼竹亭,闻蛙醉吟) 。 诚斋这三首诗巧用列子黄帝、淮南子说训、南齐书孔稚圭传里的典故, 都是力避生硬以求圆熟,其摆脱江西的努力已经很明显了。 除此之外,诚斋与白石也喜熔化他人诗句,赋予新意,别寓寄托。诚斋的予因集 杜句跋杜诗呈监试谢昌国察院,谢丈复集杜句见赠,予以百家衣报之堪称典型。姜夔 也是如此,其过湘阴寄千岩:“渺渺临风思美人,荻花枫叶带离声。夜深吻笛移船去, 三十六湾秋月明即借用楚辞中九章思美人的题目,又化用九歌湘夫人 的意境:“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想像丰富, 并借指思慕的贤人萧德藻,可谓是一语三关:荻花句则化用白居易的琵琶引:“浔 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 景与情合,情自景生,让人生发出不尽的感叹。诚 斋与白石有时也融词入诗,借词境来写诗,充满了别样的意趣。如其和段季康左藏惠 四绝句:“流水落花春寂寞,小风澹日燕差池” 即熔化李煜的词浪淘沙:“流水落 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姜夔雪中六解:“一声长笛鱼龙舞,白浪如山不肯归 亦 是点化张志和渔歌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其涵咏得力于其锻炼 之功,诚斋与白石超越江西之心亦在于此。 o ( 宋) 杨万里答卢谊伯书杨万里集笺校第6 册 m 卷六六,第2 8 0 4 页 圆以上三例依次出自( 宋) 杨万里杨万里集笺校集 m 卷五,第2 6 7 页卷三,第1 7 9 页卷一,第3 1 页 ( 战国) 列御寇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 鸥) 者,每邑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 其父日: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旦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见杨伯峻列子集释卷二 m 北 京:中华书局,1 9 7 9 第6 7 页( 汉) 刘安淮南予说训:“大厦成而燕雀相贺,忧乐别也。”见何宁淮南子 集释下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8 第1 2 0 3 页( 粱) 萧子显南齐书孔稚圭传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7 2 第 8 4 0 页 ( 战国) 屈原楚辞集注卷四,卷二 m ( 宋) 朱熹注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1 9 第9 4 页第3 5 页 ( 唐) 自居易琵琶引自居易集卷十二“感伤”四 m 顾学颉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 9 7 9 第2 4 2 页 ( 宋) 杨万里和段季康左藏惠四绝句杨万里集笺校第3 册i m 卷二四,第1 2 1 7 页 o ( 南唐) 李煜浪淘沙见张璋,黄畲全唐五代词卷四五代词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2 第4 7 8 页 ( 宋) 姜夔过湘阴寄千岩雪中六解白石道人诗集m 四部丛刊初编本卷下七绝,第7 页卷下七绝,第 1 2 页 谚( 唐) 张志和渔父见张璋,黄畲全唐五代词卷一唐词阻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2 第5 7 页 广西大掌硕士掌位论文杨万里姜夔诗歌比较研究 第二节反江西力图实现超越 杨万里、姜夔与江西诗派的“情结纠葛”,使他们的理论与创作都无法彻底地摆脱 其影响,但他们一直都在努力开拓,力图超越。诚斋曾旗帜鲜明地宣称:“传派传宗我 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陈篱下休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