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T—80”[文档资料]_第1页
“我是T—80”[文档资料]_第2页
“我是T—80”[文档资料]_第3页
“我是T—80”[文档资料]_第4页
“我是T—80”[文档资料]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我是 T 80”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越战结束后,美国军队的 M-551“ 谢里登 ” 坦克虽然从越南的泥沼中抽身,但很快迎来了新任务、新角色。然而令很多人意外的是, M-551 在越战后承担的第一个重头任务竟然是加入 “ 红军 ” 。当然,这不是苏联红军,而是美国陆军欧文堡训练中心的假想敌部队。 美国 “ 红军 ” 美军组建 “ 红军 ” 的最初想法产生于二战期间。 l940年 8 月,美军将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巴斯托市东北 60 千米处的一块占地 2576 平方千米的地区辟为军训用地,并以一战中美国陆军名将、第 57 野战炮兵旅旅长乔治 欧文少将的名字命名。 冷战开始后,美军为了对付自己最大的军事假想敌,于 1980 年 10 月把这个地方正式确定为国家训练中心,主要任务是组织陆军重型师,以及旅和营的部队在高强度的作战环境中进行艰苦的、近似实战的诸兵种合成训练。同时从参训部队中收集和分析反馈的训练信息,为陆军的训练、作战、编成和装备改进提供第一手资料。欧文堡训练中心地处气候恶劣、地形复杂的荒漠地带。在这里,美军特别强调训练环境与战场的一致性,训练场上的情况 几乎都与实战一样。受训部队从他们到达的那一刻就进入了战场,完全没有适应环境的时间。 “ 红军 ” 往往会在他们立足未稳之时发起攻击,或利用他们不熟悉地形而将其诱入伏击圈;如果训练时需要防坦克壕,指挥官就必须派工兵去挖;如果士兵在战斗中负伤,就必须对其进行及时抢救与护送;如果士兵死亡,就必须派其他士兵顶替其位置;如果参训部队填写的零配件清单不合规格,就得不到任何补充;如果一支部队丢失了食物,就只能挨饿。为了使演练更加逼真,就连女兵打字时也是身背武器、头戴防毒面具,因为 “ 红军 ” 随时可能用掺有催泪性毒气的烟雾来模拟发动化 学攻击。 “ 谢里登 ” 加盟 “ 红军 ” 为了达到完全模拟真实战场情况的目的,欧文堡中心由 5 个独立部分组成:作战大队(负责指导和训练参训部队)、第 177 装甲旅、卫戍司令部、医疗卫生局和指挥大队。 其中以第 11 装甲骑兵团为核心组建的第 177 装甲旅( 177 装甲旅实际上只是一个行政管理机构)负责扮演 “ 红军 ” ,是欧文堡训练体系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作为世界上最精锐的假想敌部队,该部模仿同时期苏军摩步团进行了重新编成,没有其他美军装甲骑兵团编制中的空中骑兵营,仅设 3个装甲骑兵中队(营),每中队下辖 51 辆 “T80 坦克 ” 和 9辆 “BMP -1/2 步兵战车 “ 。第 11 装甲骑兵团从外观到作战都完全模拟苏军摩步团,他们着苏军军服(头戴别着红星的黑色贝雷帽、身着三色沙漠虎纹迷彩作战服),操苏制武器装备,驾驶苏军样式的车辆,训练中按照苏军的作战思想和战略战术与美军对抗,甚至按苏军起床号作息、吃俄式早餐,彼此以同志相称,等等。这一切都是为了使他们能像典型苏联 /华约军队一样制定计划和采取作战。在执行假想敌对抗任务时,无该部多以营为演习基本单位。 不过,第 11 装甲骑兵团虽然能在部队编制、着装乃至生活细节方面的全面苏式 化,但缺少货真价实的苏式装备,特别是坦克装甲车等重型技术装备。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假想敌对抗训练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在冷战高峰期的 1980年,美国偶然能通过特殊渠道获得一些苏制装备,但这些来之不易的苏制装备作为拆解研究的样品尚且不够,更毋论大批提供给第 11 装甲骑兵团了。而且这些流入美国手中的只是些二流甚至三流货色(基本都是出口的减配置型,苏联称之为 “ 猴型 ” ),要想获得苏军主力部队装备的 T-64BA、 T-80U、 BMP-2 等一流装备根本无望。无奈中的第 11 装甲骑兵团只得在美军现役装备中寻找替代品。于是, “ 谢里登 ” 再次进入了第 11 装甲骑兵团的视线。 事实上, “ 谢里登 ” 能够摇身一变转型为 “ 红军战车 ” ,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首先,第 11 装甲骑兵团的官兵们对这种曾经跟随自己在越南出生入死的坐骑感情深厚,两年的实战使用经验也使第 11 装甲骑兵团成为美军中对其了解最深的一支部队;其次,自美军地面部队全面撤出越南后,虽然 “ 谢里登 ” 被认为不适合高强度战场环境而失去了军方青睐,并从 1978 开始逐步撤装(除第 82 空降师),但作为一种储备性的二线装备, “ 谢里登 ” 仍然接受了一系列改进和车辆翻新维护(升级后的车辆被称为 M-551A1 PIP)。再加上 “ 谢里登 ” 普遍车龄较短,机械状况较好,如果作为苏制车辆的替代品,其实际使用价值和出勤率将远高于 M-48、 M-24、 M-41 之类的老古董坦克。当时美军拥有 1500 辆以上的 “ 谢里登 ” ,对第 11 装甲骑兵团来说,没有装备匮乏之虞。几个因素综合起来,决定了 “ 谢里登 ” 的 “ 红军 ” 生涯。 “ 红军谢里登 ” 的改造 从 1980 年 3 月开始,欧文堡中心陆续接收了各部队退役转交的 312 辆 “ 谢里登 ” 。欧文堡中心的工程师们根据各种苏制装甲车辆外形识别特征,为 “ 谢里登 ” 量身定作了各种不同的视觉改装套件 ( VISMOD),这些由薄钢板、三合板、玻璃纤维材料构成的 VISMOD 使 “ 谢里登 ” 在视觉效果上(特别是侧面投影轮廓)能与 T-72、 BMP 系列、 ZSU-23-4 自行高炮、 2C1 型 122 毫米自行榴弹炮等苏军一线装备高度相似,甚至可以在 100 米的距离外骗过专家的眼睛。不过,仅仅 “ 苏联化 ” 还不够,传统模拟训练方法已经很难客观地反映机械化部队活动的结果,军事裁判必须走遍整个 “ 战场 ”来记分,其客观性难以得到保障,对抗双方常常为 “ 战斗 ”胜负争论不休。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使实兵对抗训练的效果尽量贴近实战,这批 VISMOD 版 “ 谢里登 ” 与所有进入欧文堡的部队装备、人员一样加装了当时最先进的 MILES 激光模拟对抗系统。 MILES 主要由计算机、激光射器 /接收器组成,能准确识别出命中与否或被命中的位置、伤害程度,并将数据实时上传指挥大队计算中心。计算中心通过监控系统显示实时动态,当人员及装备被对方火力击中时,可分别显示所在的位置、通信能力和火控系统等受害程度,从而使实兵对抗训练的逼真程度有了质的飞跃。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确保对抗训练的效果,还有一批 “ 谢里登 ” 拆除装甲和火力系统,加装录像 /照像、远距离通信设备,作为作战大 队指挥员观察 /评判车( OC)来使用。为了与参训部队明显区别开来、利于对抗双方的识别,大部分由 “ 谢里登 ” 改装而来的 OC 采用了单一的沙黄色涂装。正是拥有了这些特别的 “ 谢里登 ” ,导调人员可以 24 小时不间断地掌握演习情况,评判参训部队伤亡和胜负,同时利用监控系统对演习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录像。演习结束时,导调人员还要对参演部队、特别是对每一级指挥官进行详细的讲评,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尖锐而直率的批评。 参训部队撤离时,还可带回长约 40 小时的录像带和500 页左右的书面材料。指挥官通过录像带检查其部队的作战活动, 看看哪些做对了,哪些做错了,还可以采取哪些不同的方式改进,从而把在国家训练中心的经验和教训纳入驻地训练计划。此外,每支部队的训练报告以及相关的录音、录像带等资料还将送往陆军合成作战发展部,以供进一步研究之用。 实践证明,在欧文堡受训的部队,其战斗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美陆军领导人在评价海湾战争中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