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简答题.doc_第1页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doc_第2页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doc_第3页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1.举例说明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 (1) 在语言的链条上,符号和符号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关系就是语言的 组合关系。每个环节上那些能够相互替换的语言单位有大致相同的语法 作用,他们之间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例如:学习英语 研究法语 (2) 上面两个符号链条中,每个链条中的两个词语是组合关系,每个链条中 的词语可以用下面一个词语替换,这两个词语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比 如“学习”和“研究”可以互换,“英语”和“法语”可以互换,“学 习研究”、“英语法语”两组词就是聚合关系。2.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指语言符号的音和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是由社会约 定俗成。其形式对于语言符号的意义而言,完全是 任意的,人为规定的,没有逻辑联系,不可论证, 不可解释。 (2) 具体体现在: 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 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 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现是任意的。 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义联系: 比如汉语的语音形式和英语的语音形式不相同。 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不对等: 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 而同样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 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也有任意性: 如汉语有众多的方言,同样的事物在各个方言也有 不同的读音。不同方言区之间,语言的音义联系也不 完全一致。同一语言中不同方言的语音差别,也说明 了音义联系是具有任意性的。4. 列举现代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的至少四对区别特征并各举一对对立音位。(1)清音与浊音:l与m(2)送气与不送气:p与p(3)塞、爆音与擦音:k与k(4)鼻音与口音:m与p 5. 举例说明什么是句法结构规则的递归性。递归性和句法结构的层次性有什么关系?(1) 例:“花红了”是主谓结构,通过偏正结构的递归性可以对其中的主语“花”进行扩展成为“玫瑰花红了”。又如“各级干部都必须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这个句子的第一层是主谓结构,里面包含着四层偏正结构,一层述宾结构。像这样的结构的层层嵌套,同样的结构规则可以重复使用而不致造成结构上的混乱,借用数学的术语来说就是结构规则的递归性。(2) 关系:句法规则的递归性和句法结构的层次性密切相关。句法结构的层次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递归性造成的,反过来讲,句法结构的层次性也为句法规则的反复使用提供了可能。(结构中某个单位可以不断地被一个同功能的词组去替换,结果可以使基本结构里面的项扩展成层次非常复杂的结构,但作用仍等于原先的那个项。)6. 谈谈借词跟社会的关系。(1) 语言社会在接触中的文化状况决定了借词的方向与内容。(如:随着佛教的传 入,汉语就介入相应的梵语中的佛教词汇)(2) 社会接触的强度决定了借词的限度。(如过果在接触中,一方社会对另一方社会 的文化持有好欢迎的态度,就会借入大量的该语言的词汇,有时,尽管自己的语言中 某个词汇与借词在意义上等同,也可以借入。)(3) 总之,社会接触的程度浅则语言的接触程度也浅。语言浅程度接触的结果 是语言中出现不成系统的,文化层面的借词。词语借出借入的方向与文化 输出输入的方向相一致,因此借词是研究民族史、社会史的重要材料。7. 举例说明什么是词义的模糊性,它会影响交际吗?为什么? (1)词义的模糊性:通过概括而形成的一般的、简单的东西,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词义的指称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例如:汉语学者通过“鸟”和“兽”这两个词可以把许多动物区分为两大类,但遇到“蝙蝠”这种既像鸟又像兽的动物,就会发现语言所区分的“鸟”和“兽”是有模糊地带的。又如人的年龄可以划分为“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五个阶段,在汉语中可以用这五个词来表达,但每个词所指具体年龄段的分界却是模糊的。 (2)从交际的角度看,一个词的意义所指现象不仅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还隐含有与其他现象区别开来的特征。词义的中心和典型样本清晰,具有区别于其他词义的特征,对于保证交际的正常进行是十分重要的。在交际中,语义表达既需要在需要明确的场合明确,有需要下不需要明确的时候模糊。词义的模糊性为语言满足交际的要求提供了必要的弹性。8、什么是语言的渐变性? (1)所谓语言发展的渐变性,是指语言的发展变化不像社会变革那样产生 突变,不是消灭现存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而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通过语言中新的要素逐渐积累和旧的要素逐渐死亡来实现的,因此语 言不会发生突变、巨变。 (2)语言发展之所以有渐变性的特点是因为一方面,语言作为人类社会 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它。另一方面,随着社 会的发展,日益增长的交际需要又不断促使语言发生变化以满足社 会成员新的交际需要。9.什么是语言的不平衡性? 语言的发展变化不是均衡的、匀速的,而是不平衡的。 (1)语言系统发展变化不平衡。在语言各子系统中,词汇系统的发展变化 最快,相比而言,语法的发展变化就要慢得多,语音发展变化的速度 也较为缓慢。语言各子系统内部的发展变化也是不平衡的。比如在词 汇系统中,发展变化较快的是一般词汇,基本词汇却是相当稳固的。 (2)不同时期语言发展变化不平衡。当社会变革较为剧烈、社会发展的步 伐较快、社会思维较为活跃、不同文化的接触较为频繁的时期,语言 发展变化的速度就会快一些;反之,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就会慢一些。 (3)语言变体发展变化不平衡。地域方言的形成,本身就是语言发展变化 的不平衡性在空间上的一种表现。各种方言形成之后,在发展变化的 速度和方向上也不是完全同步的。例如在汉语诸方言中,南方的一些 方言发展变化的速度相对较慢,保存古代汉语的成分较多,而北方的 方言,特别是北方官话区的方言,发展变化的速度就相对较快。 (4)语体是语言的一种重要的功能变体。各种语体的发展变化也具有不平 衡性。例如,在汉族的传统中,一直存在着轻商的观念,因此,在汉 语史上一直没有形成与商业活动关系十分密切的广告语体。但是,改 革开放以来,商业的地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随之广告语体在当今也 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它几乎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0.口语和书面语的主要差别(1)书面语和口语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语言变体。口语是语言存在的最基本形 式。从语言的起源和发展来看,口语是第一位的。书面语源于口语,是第二位的。 (2)口语是听的,书面语是看的。听和说连在一起,要求快,因而说话是随 想随说,甚至是不加思索,脱口而出。看和写连在一起,可以从容推敲,仔细琢磨。这就给口语和书面语带来一些不同的特点,使两者不可能完全一致。 (3) 口语的用词范围可以比较窄,句子比较短,结构比较简单,还可以有重复、脱节、颠倒、补说,多用语气词或无意义的填充词。 (4) 书面语是用文字的形式来传递人们的思想、观点等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