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赵家岗土家族乡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水》第2课时教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赵家岗土家族乡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水》第2课时教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赵家岗土家族乡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水》第2课时教案 语文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秋水第2课时教案课 题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用设喻的手法说明哲理的写法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个人见识有限,若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的道理。教 学 重、难 点学习运用寓言故事说理的写作特点名人名言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真心英雄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一、理清思路 将这则寓言分为两层第一层(开头至“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第二层(“顺流而东行”至文末),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弗如。二、课文分析1、河伯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明确:欣然自喜望洋兴叹。2、河伯为什么会欣然自喜?明确: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看到黄河壮阔)3、既然欣然自喜,为什么会望洋兴叹?明确: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见到辽阔的大海自愧不如)4、河伯对自己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河伯对自己的认识由“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到“望洋向若而叹”认为野语说的就是他,并无情地批评了自己,最终还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其一他看到了北海的壮阔;其二善于将黄河与北海作比较,将自己与海神作比较,在比较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最后他具有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5、河伯引“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的作用是什么? 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 6、河伯引“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的作用是什么? 批评自己的盲目崇拜。 7、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从对比中,发现了自己并不是“天下第一”,他认识到了世界的无限。 8、文中用两个“于是焉”有什么作用? 第一个“于是焉”说明河伯是在“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的情况下欣然自喜的。 第二个“于是焉”呼应第一层,对比说明,情况不同,时间不同,认识也不同。 1、将这则寓言分为两层2、河伯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3、河伯为什么会欣然自喜?4、既然欣然自喜,为什么会望洋兴叹?5、河伯对自己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2三、理解寓意1、分析河伯形象。河伯开始骄傲自大;当他见到大海后,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开展自我批评,知错能改。2、这个寓言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课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知识见解是有限的,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山外有山,要虚怀若谷,如果骄傲自满,难免会贻笑大方。3、通过这篇课文,你认为庄子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善用比喻和对比。四、总结扩展 寓言包括哪些道理?人要有自知之明;谦受益,满招损;有比较才有鉴别。6、分析河伯形象。7、这个寓言想要告诉我们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