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精选6.doc_第1页
美文精选6.doc_第2页
美文精选6.doc_第3页
美文精选6.doc_第4页
美文精选6.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子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郭文斌若干年前,我得了一种怪病,遍寻良医均不得治。就在我心灰意冷的时候,上苍让我碰到了一位高人。那是一个想来有点传奇色彩的邂逅,在去北京的列车上。过程不赘,结果是折磨我多年的顽症居然被他治好了。亲戚朋友们问我,那人到底用了什么灵丹妙药? 其实他开给我的全部药只是一个词儿:安详。 他说所有的疾病都来自非安详,一个人,包括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国家,要想康泰就要长养安详之气。 我问如何才能安详。他说安详有许多层次,获得安详是一生的事情。 我请教他就我而言当下应该怎么做。他说,读安详的书,做安详的事。我问哪些书是安详的书,他给我介绍了七八部。当我听到论语、老子、庄子、六祖坛经首先出现在他的书单中时,心中大为震动,我没有想到这些平时再熟悉不过的经典竟被他配在这味汤剂里,以安详的名义。最后,他特别给我介绍了一本书,名叫了凡四训,这倒是我此前从未听闻过的。他还叮嘱我,每天用于阅读这些书的时间不能少于两小时,是否读懂并不重要,关键是读,一遍遍地读。病急乱投医,带着试试看的态度,我按他的书单开始读书,不想身体果然渐渐好起来;两个月后,折磨人的病痛基本消失;半年后,我成了一个让大家羡慕的健康人,生活和事业也顺起来。 我首先开读的是南怀瑾老先生讲的论语别裁,后来直接读原著,反复地读,读着读着,从前觉得十分枯燥的文字出味儿了,活起来了,我好像能够感觉到心里有一扇扇窗户打开了,那种渐次亮堂起来的感觉真是美好。后来的一天,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孔圣一生所做的事大概就是教弟子如何找到安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能我这样猜度有些大逆不道,我想那个“三十而立”,大概就是初证安详;然后他又修行了二十年,通过不惑,知天命,才达到“耳顺”境界,应该是无漏安详;“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究竟安详了。再看有关孔子家族的报道,几千年绵延不绝,我想这可能就是安详的绵延不绝,他的子孙从他那里继承下来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万贯安详。论语本身,就是一个大安详源。由此推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绵延不绝,也是安详的绵延不绝。又想,四大文明古国中,两个追求速度的国家都灭亡了,而两个追求安详的国家却存下来了。总之,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对安详很着迷,也对有关安详的一些方法论很着迷。再后来,当安详能够被随时“操作”时,我发现它的另一面是一种全新的快乐,一种从前没有体会过的快乐,一种能够感觉到它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的快乐。 有许多全新的感受想让大家分享,也有许多在传统儒学家看来可能非常“反动”理解想就正于大方之家。 “反动”是个褒义词 众所周知,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仁。那么到底什么是仁?千余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没有定论。在我看来,它和“反动”大有牵连。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怎么理解?关键在“克己”。如果从字面上理解,这两个字非常简单,就是战胜自己,而战胜自己的什么?众说不一。我的理解是,自己身上什么最难以管束就战胜什么。比如各种感官享受,比如贪嗔痴。假如把这些难以管束的东西称为生命的惯性,那么“克己”的过程就是战胜生命惯性的过程。按照圣哲的观点,人的成长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个不断被污染的过程,所谓“人之初,性本善”,而且彼此“性相近”,只不过因为“习”而“相远”,就像一种布料被不同的裁缝做成不同款式的衣服,同一种纸张被不同的画家画成不同的画。这种“习”就是生命的惯性,它来自欲望,来自后天的污染。因此,“克己”就是一个克服生命惯性往回走的过程,回到生命本来面目,也即“反动”。因此,“反动”在古代应该是一个褒义词,它的出处我没有考证,但应该是老子的“反为道之动”。老子非常喜欢婴儿,他说你看那初生的婴儿成天啼哭却嗓子不嘶哑;那小拳头紧紧攥着,连大人都掰不开;那小鸡鸡成天挺着,却丝毫没有不雅的感觉。一切看上去都是美不可言,为什么?因为他是当初,当初最美,当初也最有生命力。婴儿脑海里想的是什么,我们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没有过分的欲望,没有房子、票子、车子、位子和美女,包括“自我实现”,在小肚子吃饱的情况下,他更多的是处在安详和自足里,可谓大自在。 把一个成年人“克”成一个准婴儿状态,那个境界,应该接近于“无我”,接近于孔子心中的“仁”。但这个“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非常难。古人把人的这种后天“习气”形容为“飓风”,一点也不过分。许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某件事是错的,不合道的,但就是忍不住去做,那个惯性真是太强大了。“习相远”,正是这种像飓风一样的“习”,使我们的“性”不再“相近”,因而人心不古,因而礼崩乐坏。为此,孔子才要我们“克己复礼”,才要我们向回走。而禅宗有言,行者在明心见性之后,剩下的事情基本上就是在事境中去消除“习气”了。窃以为,单纯的物质的极大丰富不能成为共产主义,因为物质的丰富是没有止境的,共产主义只有在每一个人都成为君子,都达到“无我”的境界、“仁”的境界时,才有可能实现。因为只有个体安详了,共体才能安详。一个共体的安详肯定需要无数的个体安详做前提。 把“克己”功夫和仁的修养成功用于经世致用者,甘地是一个最为突出的典范。就衣食住行而言,他坚持穿自己织的土布衣衫,每天只吃一顿饭,而且是素食,三十五岁就彻底禁欲,把蹲监狱视为作客。今天,英国人说,甘地你被捕了,他什么话都不说,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没有一点怨尤,颠颠地跟了去;明天英国人说,甘地,你被释放了,他也没有多少兴奋,带着和进去时一样的开心走出来。印度教和回教打起来,他绝食,二十天不吃饭,直到印度教徒来求情说国父你吃饭吧,我们不打了总可以了吧。回教徒说,国父你吃饭吧,我们放下武器总可以了吧。甘地说,真的不打了?印度教徒说,我们保证。回教徒说,绝不食言。他才喝下绝食二十天之后的第一口橙汁。多么伟大的一位和谐社会的建设者,最终,他用他领导的非暴力不抵抗运动,不动一刀一枪,硬是把英帝国主义从印度大地上赶出去,可以说是一个以“克己”制胜的特例吧? 原来在课本上学圣雄的非暴力,以为不动刀动枪才是非暴力,及至后来看了他的著述,才知道暴力的外延十分宽广。偷人是暴力,说谎是暴力,不守信是暴力,浪费是暴力,包括不敬业,甚至不作为,等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孔子让我们“克”的东西就是甘地指的那个暴力,而他所讲的那个“仁”,应该和甘地的“非暴力”是一个等量概念。 两个指标 在“克己”方面,颜回是一位成功的实践者。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中,他最喜欢的就是颜回了,论语中有多处孔子对颜回的赞美,我特别看重的是:“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孔子赞扬颜回的两个依据是“不迁怒,不贰过”。孔子认为,他的三千弟子中,能够做到这两条的,没有第二个人了。孔子为何如此重视“迁怒”?当年读到此处,还不服气呢,心想如果“不迁怒,不贰过”就可以是一个贤者,一个君子,那做一个贤者一个君子也未免太容易了。后来有了生活阅历,才发现孔圣简直是太伟大了,才发现是否动怒是衡量一个人修养的极重要指标,极重要的尺度。贪嗔痴是佛家说的三毒,治其他两毒相对容易,唯治“嗔”难,因为当一个人还“嗔”的时候,说明那个小我还在;换句话说,只要一个人还有“我”在,就会有“嗔”在,“嗔”之于“我”,可谓如影随形;我们看那个“嗔”字,是一个“口”把“真”吃掉了,就是在你“嗔”的时候,是假的在做主,是鸠占鹊巢;我们平时口口声声说当家做主,其实一个人要做到真正的当家做主太难了;再看“怒”字,是心被奴役了,被什么奴役了?被小我,或者说是假我,或者说是魔,仍然是一个“不当家”,“不做主”。所以孔子从十五岁开始“克己”,一直克了整整四十五年,到六十岁的时候才“耳顺”。“耳顺”就是宠辱不惊,就是别人赞美你的时候,你开心,别人诅咒你的时候,你也开心,别人打你左脸的时候,你能够把右脸也给他。 在众多需要我们“克”的惯性中,最难的是面子,脸皮关。当一个人能够在别人侮辱的时候不发怒,说明他的脸皮关已经过了。士可杀,不可辱,说明受辱比受杀难,从这个意义上说,受辱是一个已经超越了生命本身的概念。释道两家说如果“杀身成仁”为“仁”,那这个境界还是一个限量境界,还有一个“杀身成仁”的“求”在。如果一个人不是为了苍生,不是为了大众,而仅仅是为了那个“仁”而杀身,还不圆满,那还是一个贪,还是一个自私,只不过它更隐蔽,仍然需要“克”。假如司马迁杀身成仁,那对中华民族将是一种怎样的损失?但是换了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在当时的情况下以身殉节。甘地说,真正谦逊的人意识不到自己的谦逊。可见这个“克”是一个了不得的功夫。 当一个人能够真正做到“耳顺”,说明那个人的小我已经没有了,大我也没有了,既然什么都没有了,当然不可能动怒了,自然也就没有那个“怒”了。有一次,佛陀在树下禅坐时,一位婆罗门气急败坏地上前大骂佛陀,随侍在旁边的阿难听到后心里很不舒服,可是佛陀却如如不动,非常平静。婆罗门见状怒不可遏,用力吐了口水在佛陀的脸上,扬长而去。回家的路上,婆罗门想起刚刚的粗言恶行,相对佛陀的平静,感到很羞愧,于是决定向佛陀忏悔。佛陀笑答:“昨天的我,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我,还没有到;当下的我,刹那刹那生灭,请问你要向哪一个我道歉呢?”佛陀认识到世间万法本是“缘起缘灭”,所以能以平常心去对待婆罗门无礼的谩骂,这便是因见性而得到的菩提之忍,是由于深刻体悟到自性、法性本来空寂,本是不生不灭,便无所谓忍与不忍了,以至于在境界当前,能够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 不迁怒如此,不贰过就是更高深的境界了。先哲认为,人的一生要完成八万四千个功课,才能圆满毕业,如果一个人在一件事上犯同样的错误,那就意味着有一个功课永远完不成了,所谓不圆满,就是指这个。因此,古人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来形容人生。当然,人非圣贤,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孔子强调的是“不贰过”,而不是永远不犯错误。问题是,一个错误犯了,立即改掉,就没有错误,如果不改,就是两个错误,如果再犯,那则不是用倍数能够计量的了。故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个“三”,并不是说我一天要三次反省自己,而是时时刻刻看自己是否在道中,在仁中,只有时时刻刻在仁中,在道中,才能做到“不贰过”;否则就会给自己留下“非仁”的缝隙;而只要有缝隙,强大的狡猾的生命惯性,就会乘机而入;所谓“留下一个缝,黄金捅个洞”。所以一个人能够做到“不贰过”,说明那个人心中已经是一片“仁”的晴空了。而一个人只有处在一种绵延不断的仁中,身心才能得到大滋养,对于外界,也才能随处结祥云。就像打太极拳,如果一套拳打下来,你能够做到“意”始终不断,身心就会感到通泰;假如“意”断掉,你就会觉得身心特别难受,比不打还难受,就像身心被什么分割了一样,打过太极拳的都知道,要从“坚守”过渡到“不守而守”,再到“随心所欲”,需要一个漫长的训练过程。而颜回能够做到不贰过,就意味着他人生的太极拳已经没有那个“断”,而是“不守而守”了。先贤们为了训练觉知,有许多办法,比如头顶一碗水长时间站着,比如在悬崖上走钢丝,假如你有一丝杂念,前者就会洒水,后者就会葬身深渊。而我们的一生,又何尝不是顶水而立,何尝不是走钢丝。 我对佛学没有研究,但看过一些关于觉悟的第次,当一个人能够“不贰过”时,他的知觉应该是到了“圆觉”的境界了,已经超越了“过觉”了。过觉的大意应该是指,当一个错误或者错误的念头发生,自己能够马上意识得到,这时一个人已经能够自己“牧牛”了,不需要别人时时刻刻盯着了,这个境界已经很了不起了。过觉上去是圆觉,圆觉上去是妙觉,妙觉上去是等觉,等觉上去是正等正觉。可见一个人能够“不贰过”,之于觉悟,已经快要登堂入室了。当然,这只是一个类比,因为他们一个是世间法,一个是出世间法。 前几天看中央电视台采访深圳爱心大使著名歌星丛飞,他有一句口头禅:停不下来了。就连好事做到一定程度都会停不下来,何况做坏事?所以历史上有许多腐化堕落分子,有些人也是有过回头动机的,但是他停不下来了。所以孔子说一个人要有“慎终追远”的功夫,就是说当一件事没有发生时,我们就要察觉它,把握它。所谓众生畏果,菩萨畏因,因为你种下一个因,肯定就有一个果,肯定就要你去收场,就是说,我们要学会把错误消灭在起心动念那里。 一个标准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矣。”许多年来,在“吾道一以贯之”的理解中,大家更多把重心放在“贯”上,但在我看来,它的重心应该是“一”。这个“一”,应该是道家那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一”,它是孔子之道的总纲领,就像释家一样,修行的法门四万八千种,但最基本的还是那个“不二法门”,也即“一”。因此,通过这个“一”,儒释道三家相见了,也相通了。但是这个默契只能在孔子和他的高足曾参间达成,其他弟子会觉得不可思议,也有可能既“失人”又“失言”。果然,孔子出去后,师兄弟们围着曾参问“吾道一以贯之”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矣”。这是一个无奈的勉强的说法,但也道出一些“道”的意思。“忠”者即“中间的心”,不左不右的心;“恕”者“如心”,我想这更应该是对一个觉悟者当下状态的描述:不左不右,不偏不倚,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就像那个源头上的没有被污染之前的“心”,它大概接近那个“一”那个“仁”了。因此,我坚决相信汉字绝对是圣人所造。我们看那个“儒”字:社会需要的人,非儒,多余人也;禅:别的都没有了,包括妄念,只剩下纯粹的心了;佛:已经不是人了,无我了;道:首人(第一个人)走的路。最初的那个道路,那是一个大宇宙原则,或者说是一个人首先要走的路,或者说是一个人必须要走的路;忙:“心”的死,意即人在忙乱的时候,“心”已经不在现场,亦即“亡”,“亡”了“心”的那个状态,就是“忙”;再看“安贫乐道”,只有安贫才能乐道,只有乐道才能安贫。真是让人不由得拍案叫绝。因此,曾子用“忠恕”来表述“夫子之道”,虽然达不到拈花境界,也算得上大高明了。 假如我们把它拿到现实生活中经世治用,不妨可以理解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事实上,一个人能够真正做到设身处地,恐怕已经离君子不远了。当管理者能够站在被管理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当被管理者能够站在管理者的立场上做事,对抗肯定会大幅度下降,和谐肯定会生起;当人能够站在自然的立场着想,当自然能够站在人的立场着想,这个宇宙也肯定是净土了。 一次,我在公园里听两位女士聊天。一位说她有一年到乡下支教,住在一个老乡家里,老乡为了感谢她们,硬要给她们杀羊。当老乡从羊圈逮了一个小羊羔往外走时,母羊像是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似的发疯地往栏外撞,撞得满头是血仍不罢休,当小羊羔在老乡刀下的叫声渐渐弱下去的时候,那个老羊停止了冲撞,定定地站在那里,脸上表情让人不敢去看。她说那是她第一次看到了羊的哭泣,从此,她再也不吃羊肉了,因为她想到了她的孩子,从未有过地想念她的孩子,恨不得立即回到城里,回到孩子的身边。另一位说,不吃是对的,报纸上说当动物被宰杀时会把所有的仇恨都转化为毒素注入到肉中,人吃肉其实是吃毒,是往身体里埋藏定时炸弹,你看牛蹄疫是吃出来的吧,禽流感是吃出来的吧,“非典”是吃出来的吧。同样是两个素食主义者,我们说哪一个境界高呢?当然是前者。后者是出于保护自己才吃素,前者则是出于善良,出于慈悲,出于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出于“忠恕”,出于“夫子之道”。 慈悲和践行,差不多应该是“夫子之道”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标准。慈者,现在的心,当下的心;悲者,非常的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