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高二历史 第三单元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896年初,御史王鹏运奏请通饬开办矿务,建议清廷“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清廷这一举措()a标志着清廷对民族工业政策的彻底放宽b其意在支持商办企业与外商企业展开竞争c目的是模仿西方国家“工业立国”政策d是为解决战争赔款和财政匮乏而进行的调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结合时间“1896年初”可判断材料反映了甲午战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中“彻底”的表述是不正确的,b、c两项不符合史实。答案:d2有研究发现,甲午战后,列强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加快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其原因主要在于()a资本输出使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获得了大量的资本b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设备和技术c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获得了进一步扩大d资本输出促使清政府改变政策,鼓励民间办厂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列强的侵略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故选c。答案:c3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种较大盈利势头的客观原因主要是()年份19151916191719181919盈利指数4.387.6136.9321.4370.56a辛亥革命的推动b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d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强调的是“客观原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客观环境。答案: b419121919年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独立发展b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严重不平衡c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d实业救国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19121919年,民族工业有了很大发展,但中国的社会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民族工业没有获得独立发展。答案:a5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奇迹”,主要因为()a工业结构不合理b地区分布不平衡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中国民族工业“没有前途”的根源在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 c6根据蔡增基十年来的中国航运记载:“自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至今,不过十年,此十年间,民营公司之组织,约计二十五家已远胜以前数十年矣。”当时航运业民营公司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蒸汽轮船制造技术开始传入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d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解析:本题考查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可采用排除法解题,a、b两项发生在鸦片战争后,可排除;d项发生在一战期间,是短暂的“春天”的原因,可排除;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由于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发展较快,故选c。答案:c7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这种变化是由于()a马关条约的签订 b民族工业的繁荣c抗日战争的爆发 d国共内战的开始解析:根据所学,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许多企业被迫迁到内地,材料中重庆地区工厂数量大为增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题选c项。a项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时间上与本题不符;b项“民族工业的繁荣”与抗战期间的民族企业的现状完全不符;d项国共内战开始于1946年与本题也不符。答案:c81948年,在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粒米一百元,寸布十五万,呜呼蒋介石,哪得不完蛋!”对这则材料分析错误的是()a当时的国民政府实行了恶性通货膨胀政策b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导致蒋介石倒台的重要原因c顺口溜中的现象对民族工业影响非常有限d表明当时民众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强烈不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中:粒米一百元,寸布十五万表明国民政府滥发纸币,物价飞涨,从而表明了人民对国民政府的不满,同时也使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店铺等纷纷倒闭。故c项表述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海关统计,19141918年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入超由每年2亿两减至约3 000万两,1919年更减至1 600多万两。材料二1911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有72个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183个以上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以上摘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怎样的现象?(6分)(2)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民族企业增多的原因。(6分)(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6分)解析:本题考查一战期间及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第(1)问根据材料中“出口每年增加”,“入超更减”等信息总结答案即可;第(2)问首先注意“19141918年”等关键信息,可知是在一战期间,结合短暂的“春天”出现的原因回答;第(3)问依据材料中“积货如山”“闭炉停机”“消沉”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一战后民族工业的萧条,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从内外因两方面回答。答案(1)一战期间,外国输入中国的商品日渐减少,而中国出口则不断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