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控优化练习题15.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控优化练习题15.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控优化练习题15.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控优化练习题15.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26 鱼我所欲也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所恶( ) 一箪食( ) 一豆羹( ) 蹴( ) 苟得( ) 不屑( ) 提示:此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多音字的掌握情况。 答案:w dn gng c gu xi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此之谓失其本心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提示:C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B、D三项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 答案:C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2)(3)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 提示:本题帮助掌握一词多义的现象。 参考答案:(1)修饰连词 转折连词(2)比 对(3)第一个是介词,为了;第二个是动词,做、接受的意思(4)动词,能够 动词,得到,获得 动词,通“德”,感恩4.本文的作者是_,名_,字_,是_时的_家、_家、_家。孟子继承并发扬了_(人名)_的思想,与之并称为“_”。有_之称。其思想核心_、_,是孔子思想的发展。 提示:本题目的是帮助巩固有关文学常识。 答案:孟子 轲 子舆 战国 思想 教育 散文 孔子 儒家 孔孟 亚圣 “仁” “义”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朗读停顿错误的两项是( )A.所欲有甚于生者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D.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E.是/亦不可以已乎 提示:A项,所欲有甚于生者;C项,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答案:AC2.课文所说的“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指人生下来所固有的善的本性,那么有的人为什么会“失其本心”?“失其本心”以后会怎样?“失其本心”与作者所宣传的“舍生取义”又有什么关系? 提示:“失其本心”的原因在于自己没有坚守天生的善性,而受到了环境的影响,利欲的诱导。“失其本心”之后,人就会变坏,就会生出邪念,做坏事,就成了一个不仁不义的人了。 参考答案:“义”是“羞恶之心”,而“羞恶之心”又是善性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本心”丧失,“义”字也就随之丧失了,也就不能做到“舍生取义”。反之,只有坚守“本心”,只有如“贤者”那样使“本心”“勿丧耳”,才能做到“舍生取义”。3.“舍生取义”者在中国历史上一贯受人崇敬,请你举出几位因“舍生取义”而令你崇拜的英雄人物,并写出他的一句曾深刻影响你的名言。 提示:这样的英雄人物可以说不胜枚举,给后人以深刻影响的名言非常之多。 参考答案: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4.本文是如何提出中心论点的? 提示:本题旨在从整体把握入手抓住文章关键,同时初步了解作者说理的思路及其好处。 参考答案: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5.文章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提示:论证方法是议论文三要素之一,好的论证方法,在说理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阅读议论文,一定要揣摩其运用的论证方法。 参考答案:(1)用类比论证法提出论点。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在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如果在两样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那就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进而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2)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使读者心悦诚服。如:文章将两类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则失去本心,进行对比。第一部分中用假设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然后自然得出结论。快乐时光抽 烟 两个学生在看法典时是否能抽烟的问题上争论不休。他们找教授评理,认为不能抽烟的说:“教授,看法典时能抽烟吗?”教授严肃地说:“当然不能!”认为可以抽烟的学生马上问:“那抽烟时看法典行吗?”“那没问题。”教授回答。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基础知识1.下列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C.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提示:D项,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答案:D2.下列“而”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B.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C.向为身死而不受D.呼尔而与之 提示:A、C、D三项表示顺承,B项表示转折。 答案:B3.(浙江中考“全新”模拟)古诗文名句填空。(1)_,柳暗花明又一村。(2)山回路转不见君,_。(3)古诗中有很多富有哲理的句子,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请你再写出连续的两句:_,_。(4)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用自然现象来比拟人生遭遇表达作者自宽自慰情绪的句子是:_,_。 提示:此题考查对名诗名句的准确理解,默写时不能出现错、漏字。 答案:(1)山重水复疑无路(2)雪上空留马行处(3)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4)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8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4.对加点词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故患有所不避也(躲避)B.所欲有甚于生者(超过)C.乞人不屑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D.此之谓失其本心(自己的修养) 提示:D项中的“本”应为“自己”之意。 答案:D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呼尔而与之。译: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你吃。B.所识贫乏者得我欤?译: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C.向为身死而不受。译:以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D.贤者能勿丧耳。译:(只不过)贤者能不丢掉它罢了。 提示:A项应为:吆喝着给他。 答案:A6.对本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二者不可得兼”。B.首段用“舍鱼而取熊掌”的常情来比喻“舍生而取义”的道理。C.第二段主要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不应为物欲而丧失本心。D.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辟。 提示: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答案:A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两个句子。(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2)是亦不可以已乎? 答案:(1)不只是贤能的人有这样的天性。(2)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8.“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心”的意思是_ ,岳阳楼记中对“心”的解释与之不同的例句是_。 答案:本性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深层探究9.孟子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作出怎样的选择呢? 提示:生死观是我们人生观重要而又集中的体现。我们虽然还不能深深体味文中所包括的丰富内涵,但我们已经明白了人是应该而且能够作出这种高尚选择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革命英雄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应该成为永远激励我们的人生榜样! 答案:略中考链接10.(2005湖南长沙中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长沙市某中学对该校300名高一学生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和“超级女声”两大电视节目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超级女声情况喜欢不太关注喜欢不太关注原因事迹很感人,很受教育与自己的关系不大有趣,能表现个性品位不高人数9120924555比例30.3%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