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区别和联系.doc_第1页
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区别和联系.doc_第2页
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区别和联系.doc_第3页
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区别和联系.doc_第4页
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区别和联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区别和联系现代艺术的范围很广泛,用来指从19世纪末期到大约1970年代大部份的艺术作品。(较近期的艺术作品通常被称作当代艺术或后现代艺术。)艺术原本的目的在于写实地再现某个主体,然而摄影的发明让艺术的写实功能相形见绌,于是就出现了新的艺术路线。艺术家开始实验各种观看的方式、材料、观点等等,而通常作品都变得越来越抽象。现代艺术的概念与现代主义有很亲密的关连。9世纪的发轫现代艺术是从西方开始的,最先是绘画和版画,然后在19世纪中期扩展到其他的视觉艺术上,如雕塑和建筑。到了19世纪末期,一些对现代艺术有重要影响的运动开始出现:以巴黎为中心的印象派,以及最初从德国开始的表现主义。现代艺术受到的影响来自很多方面:比如接触到东方的装饰性艺术,尤其是日本版画;JMW透纳和欧仁德拉克鲁瓦在颜色上的创新;还有像让-弗朗索瓦米勒等画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有更多描述日常生活的主题。当时对艺术的普遍观念认为,艺术应该精确地描述事物,而且必须企图表现出其理想的样貌。因此当时最成功的画家如果不是接受委托,就是透过举办大型画展来进行创作。政府也会资助画家,并且定期举办展览。于是跳脱理想化与精确描述的艺术,就不只是一种艺术路线的改变,而是社会和经济状况造成的结果。这些新的运动并不必然将他们自己视为一种进步前卫或者个人艺术的解放。相反地,他们认为他们才是再现了所谓的真实与普世价值。印象派画家说人们并没有看到物体,而是看到那些物体反射出的光,因此画家必须在自然的光线下而非在画室中作画,并且捕捉那些光线带来的效果。印象派艺术家自己组成了一个团体来推广他们的作品,尽管内部关系有些紧张,他们还是能够集结起来举办了一些展览,然后他们的风格又被其他国家的艺术家所接纳。这些因素都促使大家相信这是一个“运动”。从建立起一套艺术方法、逐渐形成一股风潮、到最后获得国际性的接纳,这个过程将在每个现代艺术运动中不断被重复。20世纪初期1901年-1906年,在法国巴黎,梵高、高更和塞尚的作品,首次大规模公开展览,20世纪的现代艺术发展,约始于1906年,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兴起的艺术运动有野兽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和未来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这一阶段的终止,不过也因此开始了一些反战运动,比如达达主义和马塞尔杜尚的作品以及超现实主义。另外像风格派(de Stijl)和包浩斯学派也影响到日后关于艺术、建筑、设计和艺术教育之间关连的发展。在1913年的军械库画展(The Armory Show)中以及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移民到美国的欧洲艺术家,现代艺术被介绍到了美国。不过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才成为新兴艺术运动的重要地点。1950年代和1960年代出现的艺术运动有抽象表现主义、普普艺术、欧普艺术和极简主义;1960年代和1970年代则出现了地景艺术、表演艺术、观念艺术和照相写实主义。大约在这个时期,有些艺术家和建筑师开始扬弃“现代”的观念,并创作典型的“后现代”作品。从后战时期开始,越来越少艺术家使用绘画来作为他们主要的创作媒介,有越来越多人使用大型的装置和表演。从1970年代开始,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变成了一个艺术类别,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实验一些科技媒介来创作,比如影像艺术(video art)。艺术运动与艺术家19世纪末 浪漫主义:弗朗西斯科戈雅、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MW透纳、欧仁德拉克鲁瓦 写实主义:古斯塔夫库尔贝、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让-弗朗索瓦米勒 印象派:埃德加德加、爱德华马内、克洛德莫内、卡米耶毕沙罗、艾尔弗雷德西斯莉 后印象派:乔治修拉、保罗塞尚、保罗高庚、文森特凡高、亨利德图卢兹-洛特雷克、亨利鲁索 象征主义:古斯塔夫莫罗、奥迪隆雷东、詹姆斯恩索尔 那比派:爱德华维亚尔、费利克斯瓦洛东、皮埃尔勃纳尔 重要的现代雕塑先驱:阿里斯蒂德马约尔、奥古斯特罗丹20世纪初期(一次大战前) 新艺术:奥布里比尔兹利、阿方斯穆哈、古斯塔夫克里木特、安东尼高迪、奥托瓦格纳、维也纳工坊、约瑟夫霍夫曼、阿道夫洛斯、科洛曼莫泽 立体主义:乔治布拉克、巴勃罗毕加索 野兽派:安德烈德兰、亨利马蒂斯、莫里斯德弗拉曼克 表现主义:埃贡席勒、奥斯卡考考斯卡、埃米尔诺尔德、爱德华蒙克 未来主义:贾科莫巴拉、翁贝托波丘尼、卡洛卡拉 桥派: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 蓝骑士派:瓦西里康定斯基、弗朗茨马尔克 奥费主义:罗贝尔德洛奈、索尼娅德洛奈、雅克维庸 俄国:贾柏(Naum Gabo)、康丁斯基、利西斯基(El Lissitzky)、马勒维奇(Kasimir Malevich)、塔特林(Vladimir Tatlin) 风格派(De Stijl):都斯博格(Theo van Doesburg)、皮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 雕塑:马谛斯、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 摄影:画意摄影主义(Pictorialism)、纯粹摄影(Straight photography)后现代主义都有哪些艺术家 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定义。后现代主义定义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动中的难以把握的概念。通往后现代主义这个神秘世界有几种方法。 首先,是认识到后现代主义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一种“状态”(Lyotard, 1988)。5人们不会去做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后现代主义没有计划,后现代主义不寻求转变。相反,世界能够在后现代主义的框架内被认识。 后现代主义状态渗透到当代社会的所有方面。科学家写出后现代主义的科学,文学家谈论着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后现代主义还出现在建筑、艺术、社会学、哲学、教育和科学等广泛的领域。教育技术人员根本没有机会选择是不是希望介入到后现代主义现象中去,非常简单,后现代主义是存在的状态。 问题是,后现代主义是什么?要把握后现代主义的含义,让我们先回到现代与后现代的对立点上,后现代主义必定是“后于”现代的,那么什么是现代主义?所谓现代主义,就是最终的、最好的方法。现代性的规定性特点有: (1)对科学和技术的压倒一切的信仰和信任; (2)推崇技术的正面效果; (3)认为发展是必然的,是现代思维希望的结果。 后现代主义则是对现代主义景象的怀疑,最极端的是整个地排斥现代性观点。如果对现代主义是寻求永恒真理,那么后现代主义就是对这些永恒真理的怀疑,如果现代主义是寻求知识的明确表征,那么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的状态随着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以及文化进入后现代时代而改变着”。 这样,后现代主义的规定特性就是对现代主义规定特性的排斥,并代之以: (1)信仰多元; (2)对技术的效果进行多方面审视; (3)审视发展是否总是必然的,从而产生一个严肃的主张。如果用其他标准审视,“技术发展”可能根本就不是发展。 代表人物:1.激进的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是福柯、德里达、利奥塔、费耶阿本德等。其理论的主要 特征是否定性。 . 2.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是罗蒂、霍伊、格里芬等。其最大 的特征在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艺术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其要旨在于放弃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容。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这种放弃表现在拒绝现代主义艺术作为一个分化了文化领域的自主价值,并且拒绝现代主义的形式限定原则与党派原则。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主要是美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又称后现代派。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美术的其他部门。它的含义没有明确的界定,艺术评论家对是否存在着后现代主义也有不同的认识。某些评论家推出这一名称,意在表示50年代以来西方后工业化社会文艺的发展有别于以前的现代主义。美国美术史论家L.史密斯在其著作1945年以来的视觉艺术中,把战后西方美术的发展趋向概括为:“从极端的自我性转向相对的客观性;作品从几乎是徒手制作转变成大量生产;从对于工业科技的敌视转变为对它产生兴趣并探讨它的各种可能性。”这三个特点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现代主义美术比较而言的,一般也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美术的特征。现代主义的艺术中心在巴黎,后现代主义的艺术中心转移到纽约。抽象表现主义(又称行动绘画或纽约画派) 把超现实主义倡导的表现潜意识的创作理论加以发挥,并赋予它新的因素画家主体的行动,实际上开辟了后现代主义的先河。美国现代艺术的理论家H.罗森堡解释说,行动绘画已经不是为了美、趣味、纯粹等艺术目的;行动绘画的作品已经不是某种物体的画像,而是物体本身;它们已不是自然的再现,而本身就是自然。从行动绘画始,画家的创作过程才被视作真正的现实。行动绘画标志着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主观化达到了顶峰,艺术开始从主观,从自我表现走向客体性。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之后出现的色面绘画、硬边抽象和后色彩性抽象的共同特征在于都强调色彩作为独立艺术语言的美学价值,在绘画中排斥一切非画面的因素。发展状况严格地说,真正的后现代主义始于波普艺术。波普艺术出现在50年代。这派的理论家罗森堡认为,当代艺术已经超越了形色的框架,超越了纯美学的范畴,与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文化的未来学融为一体。他主张用“行动”来恢复创造的生命力。行动的结果不是传统观念中的画作,而是偶发事件。偶发事件的过程被视作真正的现实,并通过行动记录下来。罗森堡主张在美术与非美术、反美术之间划等号;力倡艺术回到群众中。他以为,波普艺术是真正的群众艺术。它有不同形式的表现,集合艺术是其一种。它把象征消费文明和机械文明的废物、影像加以堆砌和集合,作为艺术品来创造,以表示现代城市文明的种种性格、特征和内涵。法国的新具象艺术也是一种,它与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传统保持着更密切的联系。他们通过一定的媒介和行为,一方面对当代不断发生的现实提出批评和反省,另一方面也有自我反省的成分在内。新达达又是一种。它源于达达,但是它把达达对传统文明的挑战和戏弄的行为,改变成为这些行为的赞美。正如M.杜尚在1962年给朋友H.里希特的信中说:“我把瓶架和小便池丢在人们的面前,作为向传统艺术的挑战,谁料到现在他们却赞叹它的美了。”波普艺术在创作中广泛运用与大众文化密切相关的当代现成品,这些物品是机械的,大量生产的,广为流行的,低成本的,是借助于大众传播工具(电视、报纸和其他印刷物)作为素材和题材的。在运用它们作为手段时,为了吸引人,必须新奇、活泼,有性感,以刺激大众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消费感。波普艺术,劳申伯格:床:构成波普艺术一方面沿着与科技结合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又向实际生活渗透。向实际的生活环境渗透的结果,便产生出综合艺术。最早制作综合艺术的是美国新达达主义人物R.劳申伯格和J.琼斯。综合绘画的观念受到美国前卫派作家J.凯奇“非焦注”或“无焦注”观念的影响。与此同时,在使艺术品具有综合感受方面,出现了一种被称作最少派艺术的派别。最少派艺术的作品像工厂的产品一样,注意标准化、规格化,毫无个性,艺术家只作设计,制作的任务则由工厂完成;最少派的雕塑与传统雕刻不同,不放在台座上,避免作品孤立于周围的环境,而主张抛弃台座,使艺术品在无台座的情况下安置在一定的空间;最少派还排斥艺术的一切再现的特征,而以单一的几何形态或几个单一形体的连续来形成作品。最少派和波普以来的其他流派推出一种新的美学观念,这种观念重视事物的共性、共相,轻视事物的个性、殊相,认为越是共性大的作品被观众认知和理解的可能性越大,反之个性和殊相强的作品只能被少数有修养的人认知和欣赏。艺术品不仅要作用于视觉,而且应该作用于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美学主张,导致了环境艺术的出现,在6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环境艺术,旨在制造空间、支配空间,把整个环境作为作品,它消灭了观众与作者之间的距离,消灭了平面与立体的差异,使可观与触摸、视觉与听觉的界限消失。环境艺术,考尔德:螺旋形直立活动雕塑与环境艺术几乎同时产生的偶发艺术是类似戏剧的一种表演艺术。在此以后,又出现了适当处理大自然的大地艺术(或称地景艺术)。这些派别的共同特征是对客观事物采取冷漠的态度,它们几乎不表现作者的个性,更多地是制造客观世界的整体情景这种否定感情的特征,在利用“机械眼”的照相写实主义中也鲜明地反映了出来。大地艺术,史密斯:螺旋形防波堤特征概括地说,在50年代以后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有下述特点:企图突破审美范畴,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从传统艺术、现代派艺术的形态学范畴转向方法论,用艺术来表达多种思维方式;从强调主观感情到转向客观世界;对个性和风格的漠视或敌视;漠视作品的独特性,忽视原作的价值,注重作品的复数性和大量生产;从对工业、机械社会的反感到与工业机械的结合;主张艺术平民化,大量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后现代主义,从表面上看,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思潮和流派的否定。但细加考察,它的理论又是和前期的思潮、流派相通的。它提出来的课题,实际上在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中已经提了出来。所以有人提出,后现代主义思潮是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们所熟知的观念重新加以选择和估价,使其一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发展。不同的是从无所顾忌地表达个性变成冷酷的无个性,而且把原型大大地改变和夸张了,以至抛弃了原先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某些方面的极端发展。当代美术思潮和运动产生的这些变化,有复杂的社会原因,也有现代哲学的影响。现象学、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结构主义的关于科学技术决定一切的论述等,对后现代主义的美术思潮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代西方重要的哲学流派在艺术中互相渗透,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