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1页
-也谈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2页
-也谈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3页
-也谈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4页
-也谈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也谈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于漪老师也曾经说过“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兴趣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引导人们在知识的乐园里遨游;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引导人加快获取知识的进程;兴趣是成才的前提,引导人全身心投入于自己喜好的专业活动。实践证明,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学生兴致勃勃地进行学习。因此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心理学家又告诉我们:兴趣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有的却是后天培养而成的,而兴趣的产生和强化都离不开教师的培养。那么作为执教者,如何给语文学习插上兴趣的翅膀呢?要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境界中注意力最集中、反应最快、思维最活跃、学习效率最高。然而,现实中,相当一部分的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主动性,特别是那些在语文学习上下了大量功夫、花了不少力气,可学习效果总是不够理想的学生更是对语文学习毫无兴趣,甚至望而生畏。在当前语文教学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教师是知识的“播种机”和“收割机”,学生则不需要经过辛勤的耕耘就成为“知识仓库”,学生是被动地被教师装满仓,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教学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知识只能机械模仿,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课后,又陷入大量重复的作业、测试训练中,学习成了无法解脱的苦役。其结果是学生或者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博闻强记,但思维的创造力、想象力等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发展,或者因不堪重负而厌倦放弃。调查表明,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改革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不给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将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中学语文老师务必加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榜样示范,诱发兴趣(一)中学语文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语文老师每天要组织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教师个人良好的语文素养、兴趣、爱好、品性等常常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其表现为:教师教学中甜美自然的嗓音、精致美观的板书、生动形象的语言、声情并茂的朗读、激情洋溢的表达、逻辑严密的阐述等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打动着学生、影响着学生,促使他们从心底里产生羡慕、效仿之情,从而诱导学生喜欢上语文,甚至感到学习语文是快乐的事。我读高中以前并不喜欢学习语文,是高三的语文老师的教学改变了我:记得他给我们上口技时,一气呵成的背诵、绘声绘色的描述、惟妙惟肖的表演把我带入了奇妙的意境,让我身临其境,仿佛观赏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当时,我羡慕极了,真希望自己也有老师那样的本领,从此,我喜欢上了语文,并渐渐地享受着学习语文的乐趣。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反应出来的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良好的语文素养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二)“偶像”是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中学生喜欢崇拜明星、能人,并把他们当作“偶像”,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崇拜心里,引导学生以他们为学习的榜样。如:许多中学生崇拜香港歌手“周杰伦”,模仿其唱腔、动作、熟唱其歌曲。老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导他们去查找相关他的资料,让他们知道他不仅歌唱得好,而且常常自己写歌词、作曲,尤其是许多歌曲的歌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琅琅上口,让人过目不忘。如菊花台中的歌词:花已向晚 飘落了灿烂凋谢的世道上 命运不堪愁 莫渡江 秋心拆两半怕你上不了岸 一辈子摇晃谁的江山 马蹄声狂乱我一身的戎装 呼啸沧桑天微微亮 你轻声的叹一夜惆怅 如此委婉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品读歌词,体会意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以“偶像”为学习的榜样,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接着,“语言大家”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名人名家的经典作品,教师要善于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品析、鉴赏,吸收其精华。如:阅读古典文学名著、诵读古典诗词、品读郭沫若的诗、鉴赏鲁迅的杂文和朱自清的散文等,让学生不由自主地以“语言大家”为学习的楷模,在其经典诗文的熏陶下热爱语文学习。(三)营造民主氛围,唤起学习兴趣。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把微笑带入课堂,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课堂上的民主氛围主要指在师生之间出现的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这就要求教师有着超前的思想意识、师生平等的观念、有如大海一样宽阔的胸怀,用自己的教育和爱心来培养和唤起学生对自己的积极情感;以积极热情、民主平等、爱生敬业的师德去感染学生,使之“亲其师,信其道”,真正形成“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例如,教师可以允许学生在有疑问时打断教师的讲课;教师不讥讽答错题的学生;对勇于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学生给予大力的表扬,哪怕是不正确的看法师生之间只有达到这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其乐融融的境地,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情感体验,形成最佳的教学氛围。大量事实也表明轻松和谐的民主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学习兴趣,会使每一个学生心情舒畅、兴趣盎然、,继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活跃、轻松、愉快,敢问敢答,使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二、赏识尊重,激发兴趣人的潜意识都盼望得到赏识和尊重,尤其是中学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发展变化的特殊时期,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及家长的赏识、尊重和信任。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实施赏识教育,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一)找准闪光点,给予鼓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去观察学生的每个层面(包括书写、朗读、理解、写作、表达等),努力发现其令人惊喜的闪光点,并及时真诚地给予肯定、赞扬和鼓励。如:有的学生朗读能力强,可以让他在课堂上给同学示范,并给予肯定和表扬,树立信心;有的善于写作,可以把他的习作提供给同学们阅读学习,强化自信;有的这种真挚的“赏识”一旦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就会产生极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激发学生形成兴奋中心,产生自信,以便树立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二)尊重学生,激发自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常常出现的疑难问题和情绪变化,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和爱心,采取因人而异的“倾斜政策”,努力营造师生和谐的氛围,多方面给予关怀和帮助,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感受到老师、同学的关爱,千方百计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千万不要动不动用批评、讽刺、挖苦甚至惩罚去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当然,也不能一味地迁就和放纵,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严从实要求学生,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用实际行动赢得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最终使学生对学好语文充满自信。(三)及时表扬,激发兴趣。教师要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及时表扬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如:课堂学习中,让朗读好的学生当老师给同学示范朗读;让写字漂亮的学生在黑板上板书;让阅读理解能力强的同学传授学习方法;把习作精美的作品贴出来办成学习园地等。对语文学习活动中朗读、背诵、演讲、写字、作文等方面能力强的同学不仅要大力表彰、宣扬,还要委以重任。比如:当朗读指导老师,当板报编辑,当新闻记者,当故事大王,主办板报、墙报、手抄报等,并适当提出更高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成功的快乐。这样,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四)结合教材,激发学习兴趣。美国教育学家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文章不是无情物,尤其是语文教材所编选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不论是优美壮丽的自然景观,也不论是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还是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都寄托着作者的情感。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文质兼美的语文课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的因素,并以此为突破口,用形象生动的讲解,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整个教学过程情趣盎然。三、创造条件,培养兴趣初中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延伸到课外生活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努力创造条件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将语文学习由课堂中延伸到课外,多渠道、多角度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一)生活中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首先是引导学生多看、多想、多积累。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学生看书报、看电视、看电影、看戏曲等,不断积累语言素材是最常见、最直接的培养方式;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事、景、物、自然是获取语文素材必要的活动形式。只有多看、多想、多积累,才会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获得语言文化的熏陶。其次学习语文要听、说、读、写四者并重。初中学生年龄小,知识面还比较狭窄,口头锻炼机会不多,然而求知欲强烈,又喜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希望引起别人留意,因此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就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环节。为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满足学生心理要求,培养其独立性,适应新教材能力培养的需要,我在教学中试着开展了课前三分钟演讲。试讲一段时间后觉得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学生们也表现出极其浓厚的爱好。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离不开说话交流。教师要努力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不同场合与不同人物进行交流,说话的对象、内容不限,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状态下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获得愉快的交流体验。同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生活中的见闻感受写下来,如:写日记、写读书笔记、写故事、写诗歌、写小说用自己喜闻乐见的方式训练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从中获得内心与纸笔尽情交流的快乐。最后让学生欣赏美,美是心灵的一种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初中学生虽然不会全面地、有深度地鉴赏美,却会用自己朴素的感受,独特的方式欣赏美。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孩子们凭外形、色彩、声音和一般感觉而思考事物”。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们接受知识,思考问题是离不开具体形象的。因此,我们可以从直观的具体形象入手,引导学生欣赏美,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美的愉悦,这也正是新教材体现的美学要求。 (二)活动中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中学生追求新奇、善于模仿、喜欢表现。语文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如:参观访问,记者招待会,讲故事,演课本剧,朗诵比赛,书法竞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办墙报,黑板报、手抄报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华,从而产生成就感,这样,学生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就会日渐形成。(三)研究授课艺术,培养学习兴趣。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标志之一即看其授课的艺术(包括组织教学艺术和讲授语言艺术),较高水平的讲授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学的原因分析,其中有教师方面的因素,如讲授语言枯燥无味,讲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讲,而忽视学生听,长此以往,不但使本来就视语文为“苦”的学生产生不了兴趣,而且也会引起“乐之者”的厌学情绪,这是一个值得语文教育者引起注意的问题。然而“教无定法”,所谓教学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的,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将知识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甚至声情并茂,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即获得了知识,精神上又得到了满足,可谓一箭双雕。(四)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其兴趣。传统的语文教学非常枯燥,读课文、抄生字、分段、归纳中心就像每天都肯馒头,味同嚼蜡,学生难免会产生厌烦心理,这就需要及时的调整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尽量使用生动的语言、动作、表情外,还可以使用一些教具(挂图、幻灯、录像等)。在教散文春时播放一段有关春天的美丽画面,让学生有一个感官的认识,激发他们对春天的美丽向往。于是春景就像一幅幅的画呈现在大家的眼前,通过画面意境的引导,学生便很自然地进入了春天的意境中。在教中国石拱桥时,可以借助投影仪打出赵州桥外形图,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情景,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备课时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要求;在课堂上,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语文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和“言”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当然,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远不止这些,比如古诗词作品以唱代讲、美术绘画和手工制作、情感交流、办黑板报、想象和联想及各种竞赛等都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爱好的有效方法,因此需要老师自己不断地探索和尝试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因人施教,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尊重学生差异,根据不同的喜好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总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自身的语文学习和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得好:“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与光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