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库网 > 教育资料 > 中学教育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全一册课后作业含解析打包39套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82.doc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全一册课后作业含解析打包39套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5727470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6.77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灰****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 关 键 词:
-
文本
- 资源描述: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全一册课后作业含解析打包39套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文本
- 内容简介:
-
5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提出这一主张的是中国近代(c)a地主阶级抵抗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解析:把握关键信息“学堂”“议院”“君民一体”等。结合所学可知,这符合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主张。在文化上,维新派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在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等。故选c项。2趋时更新、与时俱进是时代赋予发展者的历史使命。在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下列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应是(c)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a bc d解析:是早期维新派的政治主张,时间略晚于洋务运动;是林则徐、魏源等人的主张;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维新派的主张。故选c项。3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d)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解析:“民主科学,自由平等”是新文化运动的主旨,a项错误;“民主共和,主权在民”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b项错误;“托古改制,变革维新”是康有为的思想特点,c项错误;梁启超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d项符合题意。4严复认为:“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在此,他强调首先应(c)a实行君主立宪 b学习西方民主c争取国家独立 d实现个人自由解析:根据对材料的理解,严复认为在国家当前的形势下,“小己自由”即民主权利,不是迫切必行的,由于异族入侵,所以“国群自由”即国家的民族的利益是最迫切需要维护的,主张国家的独立自由高于个体自由,故c项正确。a、b、d三项是民主权利的内容,是“小己自由”,故排除。5有义和团揭帖写道:“焚黄表,生香烟,请来各洞众神仙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德哭连连。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义和团这种狂热情绪主要来自(a)a朴素的爱国热情 b对社会矛盾的科学分析c知识分子的宣传 d对清朝政府的正确认识解析: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义和团运动兴起,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是农民阶级朴素爱国热情的体现。虽然他们不能科学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他们触及了时代的救亡主题。正确答案是a项。6庚子诗鉴载,1900年间,拳民搜索教堂,“见蜡人不能辨,以为人腊。遇粤之荔枝干,又以为人眼,相与痛詈西人,暴其惨酷”。据此推断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a义和团痛恨西方列强侵略b义和团能正确区分外来侵略和近代文明c清政府成为列强“以华制华”的工具d农民阶级展开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解析:由材料可知体现的是义和团认为西方国家残忍,因而痛恨并加以反抗,故a项正确;由材料可知,义和团不能正确区分外来侵略和近代文明,故b项错误;清政府成为列强“以华制华”的工具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影响,故c项错误;义和团没有反封建,故d项错误。7津京陷落后,西方列强虽没有把慈禧太后列为“首祸”,却以另一种方式“惩办”了她,把她赶出了深宫,使她在仓皇“西狩”途中亲尝了颠沛流离之苦的滋味,几乎丧尽了皇太后昔日的威严。给慈禧太后造成此影响的事件是(d)a太平天国运动的北伐 b英法联军进入北京c义和团在北京的发展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根据“把她赶出了深宫,使她在仓皇西狩途中亲尝了颠沛流离之苦的滋味,几乎丧尽了皇太后昔日的威严”可知外国侵略者占领了北京,并把太后赶出了北京,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攻下北京,故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慈禧还不是太后,故b项错误;义和团在北京的发展得到了太后的支持,她不可能被赶出皇宫,故c项错误;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将太后皇族赶出了北京城,故d项正确。8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时,慈禧太后在西逃途中颁布“剿匪”上谕,其主要目的是(c)a防止义和团“反清复明”b命清军与洋人剿灭义和团c取悦侵略者以保证统治地位d剿灭义和团以逞威风解析: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不断发生变化,但其根本目的是维护自身的统治。9下图是1901年英国punch登载的甜蜜而忧伤的离别的漫画。漫画中李鸿章对着英、法、俄、日、德等国的侵略者愤怒道:“拿着你们的借据走吧!”此漫画反映的是(b)a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是为了贷款b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c中国人民因为巨额赔款而感“忧伤”d李鸿章为解决了中外纠纷而感“甜蜜”解析:由题干中的信息“1901年”“李鸿章”“英、法、俄、日、德等国的侵略者”可知此应为1901年,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失败,与其签订辛丑条约的史实。10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d)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以资本输出为主转变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a bc d解析: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汇流,集中指向了清朝统治,故正确;马关条约规定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标志着列强侵华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鸦片战争后中国没有出现过被一国独霸的局面,故与题干不符。1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沉沦,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历史依据是指(c)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d帝国主义完全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解析:所谓半殖民地半封建秩序完全确立,指的是清政府将所有的国家主权都丧失殆尽,但依然保留了政府机构,完全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故选c项。a项错误,中国近代始终是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项错误,在鸦片战争后中国便已纳入资本主义市场;d项错误,半殖民地并非帝国主义完全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121899年,美国政府提出了如下对华政策:各国要维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该政策有助于(d)a实现各国利益均衡 b维护中国主权完整c平息列强在华矛盾 d扩大美国在华利益解析:该政策是美国提出的,不可能是要实现各国利益均衡,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提出这个政策也是对中国的瓜分,不是要维护中国主权,故b项错误;该政策难以平息列强在华矛盾,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1899年美国向列强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之前,美国由于忙于美西战争,在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狂潮时没有赶上,为此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从而获得美国商品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机会,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未款之前,则宜以夷攻夷;既款之后,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魏源海国图志卷二材料二:至恭亲王奕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凡恃己之所有、夸人所无者,世之常情也。忽于所习见,震于所罕见者,亦世之常情也。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恃其所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罕见。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材料三: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治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会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60年代中国的重大变化及相关背景。(2)比较材料一、三,对中国落后的认识,如果说魏源比康有为肤浅,请说明为什么?比较材料二、三,对强国方式的主张,如果说康有为比曾国藩进步,请指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1)重大变化:洋务运动开始经济工业化、外交近代化进程(或具体到购买西方炮舰、建立军事、民用工业等洋务运动内容);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兴起。相关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2)说明:魏源只认识到清朝军事上的落后,而康有为认识到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其他方面亦落后于西方。表现:康有为提出立宪法、开国会;行君主立宪政体。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材料二“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并结合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就可以得出19世纪60年代中国的重大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即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第(2)题,第一小问,材料一中“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说明魏源只认识到军事上的落后;由材料三中“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可以看出,康有为认识到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其他方面也落后于西方。从材料三“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会合为一体”中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制。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面是19世纪末一位爱国志士绘制的时局图。材料二: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实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社会面临怎样的现状?说明了什么?(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瓦德西说的“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的原因。列强又采取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国?结果怎样?答案:(1)现状: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说明:帝国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