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95.doc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全一册课后作业含解析打包39套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全一册课后作业含解析打包39套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zip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单元评估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208.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单元评估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207.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评估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204.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评估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201.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评估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209.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评估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202.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单元评估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203.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评估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206.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评估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205.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评估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210.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9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200.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9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99.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96.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95.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94.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7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90.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7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89.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6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86.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6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辛亥革命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85.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82.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81.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80.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76.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75.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74.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70.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69.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68.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67.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63.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62.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61.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60.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西汉与东汉_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55.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54.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53.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52.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0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47.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0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21146.doc---(点击预览)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5727470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6.77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灰****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关 键 词:
文本
资源描述: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全一册课后作业含解析打包39套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文本
内容简介:
6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抗日战争期间,大公报在报道某次战役时写道:敌虽鼓其余勇,但已无能为力,并逐渐坠入我大规模歼灭战之圈套中,鲁南伟大之歼灭战场面已揭开序幕,精彩节目,自当陆续其后也。据此判断,当时大公报报道的这次战役应是(c)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根据材料中“大规模歼灭战”“鲁南”等信息可以判断该战役是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故c项正确;淞沪会战发生在上海地区,故a项错误;平型关大捷发生在山西,故b项错误;百团大战发生在华北地区,山东属于华东地区,故d项错误。2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a)a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c所有抗日英烈都牺牲于19371945年间d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最重要作用解析:材料图片反映了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中国民政府的军队比重较大,这说明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故b项错误;图片数据也不能说明所有抗日英烈都牺牲于19371945年间,故c项错误;仅仅凭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最重要作用,故d项错误。31937年太原会战期间,八路军一二九师奇袭了日军的阳明堡机场,有力地支援了正在忻口前线阻击日军的国民党中央军。这说明(c)a八路军成为抗战的主力b国民党抗战完全依赖八路军c太原会战成为国共合作的典范d国共之间已经没有任何矛盾解析:题干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战,八路军配合正面战场的抗战,故选c。a、b、d均与材料和史实不符,故排除。4据史料统计,从1938年底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曾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战役近500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次数的一半左右,以伤亡101万人的代价消灭了日军近30万人。材料旨在说明(a)a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在积极抗战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c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战场d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即使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政府仍在坚持抗战,故a项正确;材料只提及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政府仍在坚持抗战,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得知,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我党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配合问题,故d项错误。5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道:“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b)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陕甘宁边区为全民族抗战时期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抗日根据地,再根据“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可知,这一文件的颁布有利于团结全民族一切力量抗战,故b正确。土地革命发生在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民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都属于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而不是民族战争时期,排除a、c;当时的首要任务是打败全民族共同敌人日本侵略者,而不是反抗国民党政府,排除d。61941年1月,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国民党顽固派对皖南新四军发动突然袭击,造成新四军重大损失。事变发生后,中共决定“不宜借此事件与国民党决裂”,“在全国主要是实行政治上全面大反攻,但在军事上除个别地区外,以暂时不反攻为妥”。此举的出发点是(b)a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b维护全民族抗日的大局c争取国际国内舆论支持d团结国民党内进步势力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军事上的暂不反攻对于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实则没有多少实际效果,故a项错误;皖南事变发生之后,中共之所以决定“不宜借此事件与国民党决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日民族矛盾依旧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党从民族大义和抗战大局出发,必须以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大业为首要工作重点,故b项正确;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妥协退让并不能换取国际国内舆论支持,故c项错误;团结国民党党内进步人士与军事上的退步没有任何关联,故d项错误。7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在当年的综合战果报道中指出:“敌大半为中共军,与蒋军相反,在本年交战1.5万次中,和中共的作战占七成五。在交战的200万敌军中,半数以上也都是中共军。在我方所收容的19.9万具敌遗体中,中共军也占半数。”这表明(d)a国民党正面战场连续溃败b国民党放弃了抗战c日本灭亡中国计划被粉碎d敌后战场作用重大解析:日军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作战占了七成五,“半数以上也都是中共军”说明敌后战场的存在,消耗了日军大部分兵力,其作用非常巨大,d项正确。81940年7月22日朱德、彭德怀等发布命令说:“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破坏敌人进攻西北计划,创立显著的战绩。敌对晋察冀、晋西北及晋东南扫荡较为缓和,正太沿线较为空虚的有利时机,大举破袭正太路。”按照上述命令发动的战役应是(c)a太原会战b武汉会战c百团大战d徐州会战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40年”。太原会战发生于1937年,武汉会战发生于1938年,徐州会战发生于1938年,a、b、d三项都不符合题目要求。故选c。92014年9月3日,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荣光。”对“全民族抗战”的解读最确切的是(b)a中国民众同仇敌忾的抗战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抗战c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d全面抗战路线指引下的军民抗战解析:根据对材料的理解,中国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关键,在于形成并基本坚持了以国共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a、c、d三项表述均不全面。故选b。101942年初,中国军队开辟国外战场,进入缅甸作战。中国军队开辟国外战场的直接目的是(c)a营救被困英军b对日军形成包围c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d配合英美军队反攻日军解析:注意题干中“直接目的”这一限定,为了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中国军队入缅作战,故选c。11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联合摄制了电影开罗宣言。下列关于开罗会议及开罗宣言的表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d)a罗斯福、斯大林、蒋介石签署了开罗宣言b东北、台湾、澎湖列岛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怀抱c会议就战后处理日本和成立国际组织等问题进行了商讨d中华人民坚持抗战,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得到国际公认解析:中、美、英三国首脑于1943年11月22至26日在开罗举行会议,讨论如何协调对日作战的共同军事问题和战后如何处置日本等政治问题,史称“开罗会议”,故a项错误;中国领土的收回在是取得抗战胜利后才达成的,故b项错误;开罗会议主要就对日作战的协调行动进行商讨,故c项错误;中国能够得到美英的支持,说明中国抗战得到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故d项正确。12阅读下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简表,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的结论是(c)战场名称起止时间欧洲战场1939年9月1日1945年5月8日苏德战场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8日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7日1945年9月2日中国战场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中国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是中国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的战争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abcd解析:近代以来,面对列强侵略,中华民族多次反对外来侵略,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错误,排除。故答案为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来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缅怀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材料二: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材料三: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小型张):(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2)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3)材料三中纪念邮票展现了怎样的时代内涵?抗战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综观中国的抗战纪念,形式越来越丰富,规格越来越提升,内含越来越深刻,这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答案:(1)依据: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局部抗战开始;1945年日本投降结束。(2)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役:淞沪会战(或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百团大战(或平型关大捷等)。(3)内涵:捍卫和平与正义。意义: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4)意义:尊重历史(铭记历史);复兴中国;维护和平。解析:第(1)题,结合九一八事变以及抗日战争胜利时间回答即可。第(2)题,第一小问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依据抗日战争特点从全民族抗战角度回答;第二小问“战役”,依据正面敌后战场相关战役来列举即可。第(3)题,第一小问“时代内涵”,依据材料三图片“和平鸽”从世界和平的角度回答;第二小问“历史意义”,结合所学抗日战争历史意义回答。第(4)题,依据材料三图片并结合所学从“维护世界和平以及国内经济建设”的角度说明答案。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对持久战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完整论述。毛泽东认为抗战作战形式应该是“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毛泽东多次强调:“兵民乃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放手发动群众,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不断地建立和巩固抗日根据地。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逐渐形成了持久消耗战略的思想,其基本内容是:“以空间换时间”和“积小胜为大胜”。国民党制订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作战方针,但在实战中又设想用顽强的阵地防守充分杀伤敌人,遏制日军的进攻势头。1938年国民党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但同年蒋介石又下令,对各地自发组织的游击队“一律勒令取消”,李宗仁说国民党把抗战“前途建立在欧战和世界大战之上”,因此在日本进攻面前被动应敌、苦撑待变。祝滨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持久战略之比较材料二: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的国际援助主要来自苏联,苏联三次向中国提供了总额为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且全部为军火贷款,苏联援助的飞机、坦克、大炮等军火物资通过新疆和甘肃的西北国防大通道输送到内地抗战前线。而同期美英法的援助总共才2.6亿美元,且均为非军事贷款,主要用于购买非军事品和稳定货币。从1940年起,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成为援助中国的主要国家。1941年3月,罗斯福总统将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从1942年到战争结束,美国援助的枪炮弹药、飞机坦克及各种军用装备通过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驼峰航线进入昆明、重庆等地,租借法援助总额达到13亿美元左右。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国共两党抗战如何体现了有异有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期间国际对华援助的变化及国际援助对中国抗战的影响。(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抗战的特点。答案:(1)体现:从战略上看,两党都坚决抗战,认为抗战是持久战;在作战方针上,都认识到游击战术的重要性,但中国共产党执行较好,而国民党在实践中更注重阵地防御战;都有发动民众的意愿,中国共产党真正依赖民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国民党则更多依靠政府军队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且有严重依赖英美(外援)的心理。(2)变化:主要援助国从苏联变为美国;援助通道由西北转为西南;美国对华援助由非军事性援助转为军事援助。影响:在道义上、精神上鼓舞了中国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全一册课后作业含解析打包39套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5727470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