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设计_第1页
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设计_第2页
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设计_第3页
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设计_第4页
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设计项目名称: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 设 计招标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公司成果完成时间:2009年 7月目 录1.项目分析0011.项目分析1.1规划背景1.2规划范围与现状 分析1. 3规划目标1. 项目分析1. 1规划背景1. 1. 1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前期概况自 1992年起,北京理 工大学与当时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合作建设学 校周边产业开发区,共同投资三亿多元建设了三座大厦(理 工科技大厦、海淀科技大厦、理工国家教育交流中心,形 成了科技园周边产业开发区的主体建筑。目前科技园周边产 业开发区占地面积约 100亩,

2、已开发建成近 10 万平方米建 筑物。理工科技大厦建筑面积 32083平方米,用于中小企业 创业,具有中小型科技企业办公良好环境,地理位置优势突 出。海淀科技大厦建筑面积 28000平方米,是中关村科技园 区数字园办公大楼。理工国际教育交流大厦建筑面积 19956平方米,大厦内有入驻企业办公场地,北京理工科技集团总 部设在大厦六层,大厦内设有用于企业交流、学术会议、信 息发布等报告厅、会议室,三星级客房和中西餐厅等服务设 施。理工科技大厦海淀科技大厦理工国际教育交流大厦 1.项目分析1.1规划背景1.1.2项目区位与规模 区位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 大街 5号。校区东邻

3、中关村南大街,南接魏公村路,西毗苏州桥街,北跨北三环路,与友谊宾馆接壤,处在北京海淀区 文化城、中关村科学城和北京新技术开发试验区中心地段, 具有得天独厚的办学条件。 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 防科技园规划 项目位于学校中关村校区西部(戊区,西三 环北路与北三环西路交叉口,南与 5、 6大学生公寓隔校园 道路相望,北至校园北路向西延长线,西临西三环,东至校 园西路。占地面积与建设规模 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 国防科技园规划 项目占地面积 73亩(约 4.9万平方米,地 块呈南北向直角梯形(南端顶边 176米,北端底边 209米, 南北长 255米。本项目用地性质为教学科研用地,拟规划

4、建设规模为:规划容积率 4.2, 控制高度 80米, 建筑密度 30, 绿地率 35,地上建筑物规模 20万平方米。项目在北京市的 区位项目在理工大学的区位1.项目分析1.2规划范围 与现状分析规划范围项目地处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西 部,南至 5、 6大学生公寓北侧,北至校园北路向西延长线, 东至校园西路西,西至西三环。周边现状分析项目地理位置 重要,主要考虑如下周边现状:第一,项目处于西三环北路 与北三环西路交口,重要临街面面向三环,对将来建成的建 筑外立面形象要求较高。第二,项目与武警总部大楼和北京 电视台办公楼隔三环相望。第三,考虑项目本身与校园主楼 的相互关系。综上,设计时需要从各个

5、角度,各个高度都推 敲科技园区建筑的形体关系,才能满足周边环境的需要。1.项目分析1.2规划范围与现状分析校园轴线分析分 析北京理工大学校园总体布局,本次规划项目处于学校大门 主楼 体育场的轴线尽端上,规划中应充分加以考 虑。项目地块本身应具有节点性,作为该轴线的收尾。校园 建筑肌理分析对建筑与校园用地进行肌理分析发现,校区内 建筑大部分为南北向建设且建筑体量较小,在下一步的设计 中,建筑体量的设计需参考校园现状予以考虑。提倡和鼓励 以维持现有肌理,不破坏校园结构为主的设计思路。1.项 目分析1.2规划范围与现状分析校园已有建筑分析对项 目进行实地踏勘中我们发现,校园内建筑色彩偏向浅色,大 部

6、分以白色或浅灰色调为主,此结论将对下一步的设计进行 指导。白色调和浅灰色调对科技园区也是非常好的搭配和选 择。学校公共空间分析对学校的公共空间进行分析,校园内 公共空间主要包括路边绿地、楼前广场和体育场地,公共空 间类型单一, 缺乏独具特色的公共空间。 可以利用本次项目, 为北理工校园创造和提供一处有特色,高品质的开放空间。 2.相关研究2.1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 2.2案例 分析2. 相关研究2. 1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2. 1. 1科技工业园的兴起与大学科技园的出现对科技工业园的早 期认识在 20世纪 90年代以前,大多数对于科技工业园的认 识是这样的:科技工业园 “ 首先是在临近学术

7、、 科研开发单位 的地方,进行以房地产开发为基础的建设活动,它为高技术产业提供高品质的建筑单元和高品质的环境条件 ” 。 科技工业 园是 “ 政府、企业和大学规划设计出的一种良好的区位环境, 来促进科学和工业之间的联系、孵化或吸引高技术企业,促 进科技成果商品化转移的场所 ” 。 这些定义均强调了科技工业 园区应具有一定的区位和高质量的环境,能够通过提供良好 的场所,从而促进进行高科技研究开发与生产的企业的相互 联系。但它们也都有片面性,它们只强调了科技工业园的区 位和建设的表卖弄形态,认为只要有好的区位,有诸多因素 的加入就自然会有创新的出现和产业的聚集,这种观点现在 被证明是一种偏见。英国

8、科学园区协会和国际科学园区协会 在 20世纪 80年代所下的定义开始突出强调科技工业园的性 质与功能,认为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与大学和其他高等 教育机构或研究机构具有正式的、运作上的联系、第二,意 图鼓励区内知识密集型企业及其他组织的形成与发展。第 三,具有积极鼓励技术与商务技能在区内企业间转换的管理 功能。科技工业园 产业发展的综合体它是以发展高科技产 业为目的,在科研力量较为集中的区域开辟一处环境优雅的 地方,集中风险资本、技术人才和高科技企业,是经过规划 建设的科学和工业综合体,其任务是研究、开发和生产高技 术产品,促进科研成果商品化。世界科技工业园的发展与启 示紧紧依靠大学,尤其是研

9、究型大学和重点研究机构第一, 知识创新,包括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第二,人才培养,包括大学本身的教学和对科技工业园的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 以斯坦福大学为例,他每年向硅谷输送大量毕业生,并鼓励 教师和学生参与当地公司的科研课题。同时将大学的课堂向 当地公司的工程师开放,鼓励他们到斯坦福大学来进修研究 生课程。第三,大学可以直接承担企业的角色,支持将自身 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产业投资和商业风险的网络中。最明显的 例子是像斯坦福大学或剑桥大学那样,由大学自己建立科技 工业园。发挥协同作用,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这种机制的核 心是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创新积极性。因为 科技创新首先来自人的思维创新,然

10、后才能进行新思维的物 质验证实践。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工业园中,科 技创新的利益主体是个体或集合为群体的人。而科技工业园 使这些人汇聚,并为他们提供有利于创新的环境。2.相关 研究2.1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2.1.1科技工业 园的兴起与大学科技园的出现这种机制的外围是一个推动 创新的大环境。包括提供优惠的信息、场地、资金,以降低 启动的阻力;提供灵活的市场化运作渠道,以实现创新成果 的价值兑现。开放的环境和宽松的政策大多科技工业园成功 的原因之一,就是向入园者提供开放的环境和宽松的政策。 如在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里,企业可以享受到一系列优惠政 策和鼓励措施,因此园区内吸引了大量海外留学

11、人员和外国 公司的投资,从而造就了一大批高科技公司。良好的基础设施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产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如在交通方面, 高技术产业不像传统产业那样消耗大量的原材料,产品也往 往体积不大,因而对交通的要求是快速、方便。通讯条件的 好坏对于高科技产业至关重要,特别是快速、大容量、网络 化的通讯媒体更是必不可少的;在能源供应方面,它要求洁 净可靠;在供水方面,它对于水质的要求比传统产业要苛刻 的多。 2. 相关研究2. 1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2. 1. 2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功能组成 “ 孵化器 ” 或 “ 创业园 ”“ 孵化器 ” 是 大学科技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为新产品和小型企业 诞生与成长提

12、供帮助的组织形式,是通过实施指导性管理、 提供综合性服务,为科技型小型企业的起步和发展提供局部 优化环境的中介实体。其服务内容包括:为项目发起提供活 动场所;加强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和新兴小型企业之间的联 系;从法律、技术、财务和商务等方面给小型企业以帮助; 为被孵化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后勤保障等。国外有研究资 料表明,创新企业如果没有接受 “ 孵化 ” ,其成功率仅约 2, 而进入 “ 孵化器 ” 的企业的成功率则高达 70。我国 “ 孵化器 ” 的 典型代表是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它是吸收外国 “ 孵化器 ” 的做法并结合中国国情创立的。目前,大学科技园中的创业 园一般都是由科技园与当地的高

13、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合办 的。研发与产业区高科技研究与产品开发,实验室、实验楼 占的空间不一定很大,但它对附属服务设计的要求较高,如计算机房、图书信息中心、会议办公用房、辅助车间、仓库 等,要求建造得紧凑、方便。同时,大学科技园作为科技创 新的源头,研发所占的比例高于一般的科技工业园,因而在 占地上应有一定的规模。研发类建筑宜布置于园区中比较安 静、稳定的地块,以形成良好的、市域脑力工作的大环境。 对于校园周边的园区,应该使研发区尽量靠近校园内部,以 方便二者之间的互动与联系。贸易与管理服务用房贸易是企 业面对市场的重要产业活动,是研发、生产与市场的沟通桥 梁。他对建筑用地的要求很灵活,既能与科

14、研事业相结合, 又能与生产活动相结合,但更适合成规模地集中建设,形成 有相当影响力的科技贸易与科技信息中心。其用地也适于选 择在园区与城市干道相交汇的外围部分。这样既可以起到较 好的标志作用,也便于发挥社会效益。管理与服务类建筑是 大学科技园中枢,里面容乃着科技园的管理机构、负责建设 和提供各种服务、业务支持的机构、企业,例如银行、保险 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科技信息中介机构、律师事务 所、会计事务所、公共信息平台、园区的物业服务公司、风 险投资公司、会展中心等。他们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的商业 环境保障。在布局上宜在园区的中心区位,作为园区整个空 间的控制要点:也可与贸易用房结合布置,成为塑

15、造园区形 象的重要元素。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大学科技园内的从业人员 大多具有年轻、 收入高、 从事脑力劳动、 需要交流等特2. 相关研究2.1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2.1.2我国大 学科技园的功能组成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在大学科技园中要 设置相应的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其中包括体育休闲设施、文 化活动设施、餐饮娱乐设施等多项配套服务内容。这些内容 所占的比例视园区的周围环境和规模而定。在大城市中的科 技园,周围的城市娱乐与服务设施比较完善,可以依托城市 的现有资源,所以园内服务设施的比例可以小一些。园区的 用地比较大, 因此, 园区自身配套的服务设施一般比较齐全。 例如东大软件园内就有俱乐部、游泳馆、高

16、尔夫球场等多种 设施。在配套设施中,比较特设的是交流空间。在大学科技 园中创造交流空间十分必要, 它可以使一家餐馆、 一间酒吧、 一个茶室,也可能是走廊里的一个较大的空间或是楼梯转角 的一个沙发。大学科技园在整体规划和单体设计中都应该考 虑这个问题,创造交流的可能性。住宅住宅一般只出现在建 于郊区的大学科技园中,期目的是为远离市区的员工提供住 房,有的也带有一定的房地产开发的色彩。由于本功能组成 与本次设计任务关系较弱,在此不再赘述。2.相关研究 2.1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2.1.3我国大学科技 园的空间形象与影响要素影响我国大学科技园空间形象的 要素大学科技园的功能组成与选址区位从功能上,

17、首先,科 技研发与科技贸易是园区的主要产业活动。由于生产制造活 动的弱化是他们对建筑空间的要求已大大低于传统的工业园区,普通的办公写字楼成为主要的建筑形式。其次,中小 型企业对孵化服务的需求与从业人员对工作生活品质的追 求,使综合服务于集中的绿化景观成为功能布局的中心,在 空间上也成为组织空间关系的核心。 从选址类型上讲, 首先, 处于城市之中的园区土地资源相对有限,获取的成本也比较 高,因为建筑的密度比较大;而选址郊区的大学科技园用地 比较宽裕,而且往往有较好的现有景观环境,因此通常采取 低密度的建筑形式。其次,处于郊区的园区的周边环境比较 简单,往往是农田或者村落;而城市内的园区,尤其是靠

18、近 大学的园区,不但要受周边城市建成区环境的影响以及城市 整体规划的控制,而且还要与大学校园的整体环境以及总体 规划相协调。大学科技园内从业人员的特点第一,年轻、受 过高等教育、高收入的技术人员构成了大学科技园内企业从 业人员的主体。第二,从业人员交流方式的两极化发展。随 着现代通信设备和网络的发展,人与人的交流,尤其是从事 科技产业的人员之间的交流越发呈现两极化的发展趋势。我 国大学科技园的空间形象类型目前我国大学科技园从空间 形态的角度出发,可分为四种:城市高密度写字楼群型、城 市近郊中密度校园新区型、城市低密度科学公园型、城市远 郊低密度田园型。城市高密度写字楼群型城市中的土地资源 非常

19、有限,我国目前主要的大学科技园都建立在城市化程度 比较高的大城市,土地价格昂贵,用地现状条件复杂,拆迁费用较大。所以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园区规划的建筑密度玩 玩比较高,容积率一般在 2.5以上。这种园区容纳的企业一 般不仅仅是中小型创新企业,对一些国内大型企业和大型跨 国公司也很有吸引力。园区内的主要产业活动是研发和贸 易,所以经常以中高档写字楼的形象出现。但这种园区往往 位于大学周边,对于临近的校园空间有一定影响,在规划中 容易产生矛盾。清华科技园是这类园区的典型代表。园区占 地面积为 16.5公顷,规划建筑面积为 46万平方米,容积率 高达 2.79。建筑高度一般是 45米,部分为 80米,

20、局部标志 性建筑高达 100米。城市近郊中密度校园新区型知识经济时 代的大学已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功 能日益完善、丰富,使原有的大学校园在发展用地上捉襟见 肘,在校园的周边地带难以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学科技园 区。 这种城市近郊的园区距离所依托的大学很近, 交通便捷, 在发展科技园功能的同时,往往将大学内部的一些社会化或 商业化程度较高的功能也分离出来,在科技园内发展。在空 间形象上,大学科技园也与大学校园比较类似,容积率一般 在 1左右。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园是这种近郊中密度校园新区 型的代表。城市低密度科学公园型这种类型的园区在我国大 学科技园的现实规划中并不多见,哈尔滨工

21、业大学科技园是 这种类型的代表。黑龙江省政府于哈尔滨市政府对哈尔滨工 业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十分重视,将毗邻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哈尔滨动物园迁走,作为科技园的建设用地,占地面积 37.35平方公里。该地块位于哈尔滨城市总体规划的环城绿带中, 用地的开发强度受到城市总体规划的严格控制,因此,建筑 密度比较低, 而绿化率则高达 65。 城市远郊低密度田园型这 类园区建于城市的郊区,周围多是农田、村落。其选址一般 位于高速公路和快速道路旁和交汇点,以方便与城市的交通 联系。由于园区的土地成本比较低,所以用地规模较大,在 规划设计上也受到国外一些园区规划的影响,容积率控制得 很低,一般在 30左右。园区往往会

22、拥有大片的开放绿地或 水体,建筑布局自由,完全摆脱了城市的束缚。规划中建筑 与环境的结合成为设计的重点,美好的田园风光成为这类园 区的建设目标。2.相关研究2.2案例分析2.2.1各国高科技园区比较研究从 1951年世界上第一个高科技园 区 斯坦福工业园 (也就是后来的 “ 硅谷 ” 诞生至今, “ 高科 技园区 ” 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目前已遍布世界各地, 总数逾千。 但由于各国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实力上存在差异, 以及园区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因此使不同园区在具体管理模 式和体制的选择上出现差异:如北美的园区以美国高技术园 为典型, 很多是纯市场经济的产物, 这与美国历来信奉 “ 自由

23、经济 ” 的观念是一脉相传的; 东亚的园区则多为政府规划的产 物,这与东亚地区传统的集权文化休戚相关。即使在同一国 家,不同区域的开发区也往往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如美国的硅谷和北卡罗来纳州三角研究院,前者基本属市场经济产 物,后者则带有明显的政府干预的烙印。此外,各国高科技 园区的名称也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如科学工业园、科学技 术园、科学园、科学城、硅谷、硅岛等。下表从几个方面列 出了世界一些主要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概况。产业综合体(包 括大学、企业、孵化器等由建立高技术公司的产业综合体 (包括大学、企业、孵化器等足额成、这些综合体把研究 与开发和制造联系起来。典型例子是美国的硅谷。 “ 硅谷 ”

24、 位 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旧金山经圣克拉拉至圣何塞近 50公里 的一条狭长地带,是美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也是世界上 最为知名的电子工业集中地。它是随着 20世纪 60年代中期 以来,微电子技术高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特点是以附近一 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一流大学斯坦福、伯克利和加州 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学为依托,以高技术的中小公司为基础, 并拥有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等大公司,融科学、 技术、生产力为一体。目前它已有大大小小电子工业公司达 10000家以上,所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约占全美 1/3和 1/6。 80年代后,生物、空间、海洋、通讯、能源材料 等新兴技术的研究机构纷纷出现

25、,该地区客观上成为美国高 新技术的摇篮,现在硅谷已成为世界各国半导体工业聚集区 的代名词。 硅谷作为美国信息社会 “ 最完美的范例 ” , “ 世界微 电子之乡 ” , 是美国最为成功的高技术开发区之一。 硅谷的崛起使美国社会从工业时代过渡到信息时代,开了人类社会进 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先河。硅谷不但开拓了新的产业,更重要 的是开拓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模式:风险投资、孵化器、 股份期权、科技园等、硅谷不仅是美国西部经济第二次开发 的典型代表,而且成为世界一流园区的典型代表,是世界其 他国家和地区进行高技术开发所效仿的对象。 2000年, 硅谷 地区的 GDP 总值超过 3000亿美元,占美国全国的

26、 3左右。 2004年地区人均收入 53000美元,是美国全国人均收入的 1.6倍。美国硅谷2.相关研究2.2案例分析2.2.1各国高科技园区比较研究科学城它通常由政府进行规划与 建设,把大批研究机构和科学专家集中在高质量的城市空 间,为产生卓越的科学成就而进行协同的研究活动。日本的 筑波坐落在东京的东北部,离市中心大约六十公里,邻近东 京成田国际机场,是日本国家级的研究基地。筑波科学城占 地约 29平方公里,中部为服务和商业中心,北部为文教、 科研区,南部为理工研究区,西北部为建筑研究区,西南部 为生物、农业研究区,科学城集中了数十个高级研究机构和 两所大学,并以设备精良、人才众多、研究基础

27、雄厚著称, 是日本最大的科学中心和知识中心。筑波科学城于 1965启 动,日本在首相办公室下面设立 “ 科学城推进本部 ” ,由国土 厅长官担任主席,成员包括内阁各部的副部长,并决定土地 开发和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由住宅和城市开发集团负责,科研和教育机构的建设由建设部负责,筑波新城开发公司则负责 建造和管理道路、 公园和商业服务设施, 在政府强力推动下, 整个项目工程于 1985年基本完成。筑波科学城属于以开展 基础科学研究为主的科学城,主要由日本政府资助,这里集 中了日本大约 30的国家研究机构及其 40的研究人员,国家 研究机构全部预算的一半左右也投资在这里,主要从事高能 物理、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以及化工、机械、电子、气象和 环境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筑波科学城在发展过程中,始 终注意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城区绿地环绕, 空气清新, 环境宜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科学城留住人的重要因 素;科学城内建有促进研究院所和研究人员之间交流的机构 和场所,它有力地促进了技术创新,这类机构在初期启动时 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日本在建设筑波科学城的进程 中, 十分重视制定法律法规, 政府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