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十校2015届高三期末大联考语 文 试 题(共10页)_第1页
江南十校2015届高三期末大联考语 文 试 题(共10页)_第2页
江南十校2015届高三期末大联考语 文 试 题(共10页)_第3页
江南十校2015届高三期末大联考语 文 试 题(共10页)_第4页
江南十校2015届高三期末大联考语 文 试 题(共10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南(Jingnn)十校2015届高三期末大联考语 文 试 题本试卷分第卷(阅读(yud)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第卷第1页至第6页,第卷第7页至第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阅读(yud)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借助于百家讲坛的神力,沉寂了很长时间的庄子也终于开始风光起来,他的人生哲学也变得流行起来。什么“逍遥游于物外”,什么“无为、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精神,等等。可是我们也不要忘记了,庄子也是中国犬儒主义的创始人,庄子的“自由精神”混合了犬儒精神而显得俗不可耐。庄子的“自由精神”似乎早为大家公认,其高蹈超越、想像之奇绝,可谓前无

2、古人、后无来者。但我要补充的是:庄子中还有大量犬儒主义言论,体现了一种非常糟糕的鸵鸟智慧和乌龟哲学。庄子一方面大骂世俗,一方面又反复说要“不谴是非而与世俗处”,也就是说,不要去管什么是非,要无条件地和世俗世界好好相处;一方面大谈“不为物役”,但另一方面又告诫人们要“与物周游”、“与物为春”。庄子一方面是大胆想像,神游于九天之上,另一方面则奉行“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现实主义策略。庄子的想像更多地体现在玄空的神游上,在实际行为上却认同价值颠倒的现实世界。他的“游”也只是不触及现实的“神游”而已。其实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的结合才是完整的庄子,它们共同组成了犬儒式的人生态度。所谓“犬儒主义”,指的是个体

3、与社会之间的一种畸形关系。犬儒主义诞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它指一种对文化价值的对抗精神,一种深刻的怀疑,它认为世界是不值得严肃对待的,不妨游戏之。到了现代,犬儒主义的含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其对于世界的不信任和拒绝的态度没有变,犬儒主义虽然对现实不满,但是又拒绝参与社会世界,或遁入孤独和内闭,或转向任诞的审美主义,而其骨子里则是虚无主义。他们对于世界保持了清醒的距离意识,但是却不敢或不愿与之正面对抗,而以一种嬉笑怒骂、冷嘲热讽的处理态度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妥协混合的矛盾立场。犬儒主义不仅仅表现了现实的黑暗,或者现实世界中道德的颠倒和价值的真空状态,更是人们对于这种颠倒和真空状态的麻木、

4、接受乃至积极认同。犬儒主义者即使在心里也不再坚持起码的是非美丑观念,不但对现实不抱希望,而且对未来也不抱希望。犬儒主义的核心是怀疑一切,不但怀疑现实,而且也怀疑改变现实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犬儒主义是一种深刻的虚无主义。这种虚无主义有可能表现为死气沉沉、一潭死水,也可能表现为装疯卖傻、装神弄鬼。犬儒主义常常出现在社会黑暗、绝望感弥漫的历史时期。这个时候的突出特点是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想像世界的高蹈,两者相互强化。在这个意义上,大概庄子的确算得上是当今中国精神界的导师,它应和了当今中国的普遍的社会冷漠,试图通过内心的所谓“宁静”来掩盖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庄子人生哲学的流行所导致的只能是

5、全社会的犬儒主义,它或许能够培育出一批不问世事的逍遥派,却永远不可能培养出积极参与的现代公民。这难道是我们需要的吗?(陶东风目前的中国不需要庄子精神,有改动)1下列关于“深刻的虚无主义”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深刻(shnk)的虚无主义”对现实不抱希望,且对未来也不抱希望。B“深刻的虚无主义”对待现实世界既强烈不满,又主动(zhdng)认同。C“深刻的虚无主义”既怀疑现实(xinsh),也怀疑改变现实的可能性。D“深刻的虚无主义”可能表现为死气沉沉或表现为装疯卖傻。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文的总体思路是先总后分再总,首段总领,末段总括,中间三

6、段分述。B第二段承接首段,解剖庄子的“自由精神”,指出其“犬儒主义”实质。C三、四两段对“犬儒主义”作平行式分析,并与庄子的人生哲学联系起来。D第五段着重阐明庄子人生哲学的流行带来的严重后果,我们应该说“不”。3下列观点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A庄子的“自由精神”俗不可耐,部分内容有相互矛盾之处,体现了“鸵鸟智慧”。B“庄子精神”既强调人要背离世俗,又要不问现实是非,主张“识时务者为俊杰”。C“庄子精神”在当今中国一定范围内的走红与某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有内在联系。D“犬儒主义”让中国人试图通过自己内心的“宁静”采掩盖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二、(3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太史公

7、曰:余读功令”,至于广厉学官之路,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夫周室衰而关雎作,幽厉微而礼乐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故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修起礼乐。适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世以混浊莫能用,故因史记作春秋,以当王法,其辞微而指薄,后世学者多录焉。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是时独魏文侯好学,后陵迟以至于始皇,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及至秦之季世,焚诗、

8、书,坑术士,六义从此缺焉。陈涉起匹夫,驱瓦合谪戍,旬月以王楚,不满半岁竟灭亡,其事至微浅,然而缙绅先生之徒负孔子礼器往委质为臣者,何也?以秦焚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也。及高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岂非圣人之遗化,好礼乐之国哉?夫齐鲁之间于文学,自古以来,其天性也。故汉兴,然后诸儒始得修其经义,讲习大射乡饮之礼。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痒序之事也。孝惠、吕后时,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孝文时颇征用,然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及今上即位,赵绾、王臧之属明儒学,而上亦乡之,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及窦

9、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选自史记儒林(r ln)列传有删节)注功令:朝廷考选学官的法规(fgu)。陵迟:衰颓。刑名:刑罚。4对下列(xili)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修起礼乐 修起:整理B小者友教士大夫 友:结交C及至秦之季世 季世:末世,末年D夫齐鲁之间于文学 文学:文学作品5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世以混浊莫能用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B学者独不废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讲习大射乡饮之礼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D未有进者 廉

10、颇者,赵之良将也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汉王朝建立后,儒生们开始获得重新研究经学的机会。虽然当时天下战乱尚未止息,但是儒生们也能够被选为朝官,大部分很快得到重用。B司马迁阅读朝廷考选学官的法规,读到广开勉励学官兴办教育之路时,总是禁不住发出慨叹,由此自然地引出了对几百年儒学兴衰的回顾。C战国时期天下群雄并争,儒学已受排斥,最终在秦始皇手中遭受灭顶之灾,不过此前齐鲁一带,孟子、荀子等人凭自己的学说显名于当世。D到高祖皇帝刘邦杀死项籍,率兵包围了鲁国,而当时鲁围中的儒生们仍在讲诵经书演习礼乐,这体现了古代圣人的风范和鲁地的社会风尚。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

11、成现代汉语。(10分)(1)然而缙绅先生之徒负孔子礼器往委质为臣者,何也?(6分)译文:(2)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4分)译文: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霹,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8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抒发了什么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答: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手法,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4分)答:10补写出下列名篇(mn pin)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12、)甲:然秦以区区之地,(1) ,(2) ,百有余年矣;(3) ,(4),(4) ;(5) ,(6),下笑者,何也?仁义(rny)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乙:(1) ,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q yun)离骚)(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3)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4)岩扉松径长寂寥,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5)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6)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三、(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向人性敬礼终于,他们攻下了敌人驻守的这座城市。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举行了一场进城仪式。仪式的场面十分壮观、宏大。然而

13、,他没有参加,因为,他有特殊任务。他是一名神枪手,一支枪,百发百中,是军中出名的枪王。他的枪弹,从没虚发。将军命令,你的任务就是埋伏在暗处,监视著阅兵广场,严防敌人破坏。记住,据内线报告,敌人的那名神枪手就潜伏在城里。他听后,脸上的肌肉不自觉地一动。对于那个家伙,他太熟悉了,那是一个有着鹰一样的眼睛、熊一般身躯的家伙。曾经,他们相遇过,都同时躲避对方,又同时射击,又在同一时间受伤。这是他狙击生涯的耻辱。他暗暗发誓,小子,这次,我要让你有去无回,否则,我这“枪王”算是白当了。他感觉到自己浑身发热,枪也仿佛有了生命一般,蠢蠢欲动。很快,他在阅兵广场找了一个地方,隐伏下来。他知道,对手不动手则已,动

14、手,就一定会选这个地方:人多,嘈杂,一旦得手,容易脱身。他隐伏的地方,就是广场旁的一座摇摇欲坠的高塔。这座塔,在炮火的轰击下,已经垮塌了半边,另一边也在风中苟延残喘,好像随时都会垮掉。这样最好,谁也不会想到,在这祥一个随时都会倒塌的地方,会有一支枪,正在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广场的一切。他老奸巨猾地笑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再妙不过了的。他找了一个三面是砖墙,另一面面对广场的地方,用破席子做好伪装,然后藏在里面,悄悄地用望远镜观察起四周的动静,开始履行一个狙击手的职责。狙击手,意志如钢,心硬如剑,狠毒如蛇,简言之,是战争的武器,枪炮的灵魂。狙击手虽不是枪炮铸造的,可比枪炮还要冰冷,坚硬。他,在冰冷

15、的观察中等待,等待着另一个狙击手,一个给他带来过耻辱纪录的狙击手。进城仪式正在紧张地进行,旗帜招展,鼓角齐鸣,口号声如雷贯耳,正在向广场这边行进。他能想象得到,将军正骑在马上,招手致意。他的汗流了下来,到现在,他还没有发现那个人的影子(yng zi),那个有著鹰一样眼睛的人。他转动(zhun dng)著望远镜,手心都是汗。他怕,怕就在这一刻,敌人的枪会打破宁静,先发制人。突然,他的望远镜停住了,在他的视线里,一个潜伏的黑影,熊一般壮实,正隐藏在广场右角一个残破的角落里,身上盖了一些(yxi)稻草,伪装得很好。如果不是那人也在拿著望远镜观察,是很难被发现的。同一时间,他发现,对方的望远镜也对准了

16、自己。他心里一惊,忙抓起枪。对方,也在这一刻抓起了枪。可是,双方的枪都没有响:在他们的瞄准镜之间,同时晃动著一个人,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正举著气球,笑著,跑著,把所有的幸福和稚气,都抛洒到阳光中、空气中。谁先动手,谁就会抢得先机,就可能让另一个人从此失去还手的机会。可是,首先,得打倒那个孩子。他们都没动,都在等待著,在窒息的沉闷中等待著。他们没有忘记,枪,是生命的守护神。军人,是枪的灵魂、人性的保护者。同时,他们也都知道,这样的沉默,对狙击手来说,是致命的。但,双方的枪都在这一刻为一个花朵般美丽的生命沉默了。孩子终于被一个妇女拉走,他本能地一个翻滚,躲避著,对面并没有枪声。他抬起头,再望过去,那

17、边,早已没有了那位狙击手的影子。他飞快地跑下高塔,冲向对面,来到那个人埋伏的地方。在那儿,他看到除了一地揉碎的烟末之外,什么也没有。那人显然在矛盾中挣扎了很久,然后,见自己已经暴露,不得不停止了这次暗杀行动。他知道,那人本来是有机会的,只需一枪打倒小孩,再迅速地发射第二枪,一切都可解决,可那人没有。对着那块空地,他默默地举起手,默默地,行了个庄重的军礼,说:“兄弟,你是个真正的军人,哥们儿佩服你。”他不知道,在暗处,一个人也在默默地行礼,向他。然后,转过身,离开了,阳光照在那张坚毅的脸上,一双鹰一样的眼闪闪发光。11“他听后,脸上的肌肉不自觉地一动”,为什么“他”脸上的肌肉会不自觉地动?(4分

18、)答:12“狙击手”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强调狙击手比枪炮还要冰冷、坚硬?(6分)答:13“他们都没动,都在等待着,在窒息的沉闷中等待着”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觉得“他们”此时在考虑什么?(6分)答:14有人说,这篇小说的主题是肩负特殊使命的人应该忠于职守;也有人说,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人性至上。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阐述。(8分)第卷(表达题,共84分)四、(24分)15下列四组词语中加点(ji din)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忏悔阡陌 驰骋聘请(pnqng) 是否臧否角逐角色B蓬蒿竹篙(zh o) 信誉誊写 湖泊停泊降解押解C沦落纶巾 菲薄诽谤 识别款识弯曲曲调D

19、贬谪嫡系 不懈邂逅 着实衣着挫折折本1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平添 肄业 关怀备至 贸然行事B膏盲 凄惋 急不遐择 美轮美奂C更迭 商贾 拾人牙慧 突如奇来D坐镇 蛊惑 披星戴月 额首称庆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清华大学一名学生说:“大学以来,我每天坚持6点半起床,7点进自习室,从来没有在任意一节课堂上睡过觉,总是坐在第一排专心听讲。”B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动漫产业在中国逐渐成为新兴的热门产业,而广东成为“执牛耳者”,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动漫企业和动漫品牌,动漫产业链条日趋完善?运营模式不断成熟。C做学问要于无疑处生疑,如果能够变教

20、材中的疑问为课程资源,那么对提高师生的学习品质和研究能力定会大有裨益。D学习与借鉴,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扶,讲求兼收并蓄,但兼收并蓄不是囫囵吞枣,而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18下面文字中有三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写出相应句子的序号,并对错误加以修改。(4分)鳌峰公园坐落在安徽省宣城市主城区东南角,宛如一颗耀眼的珍珠镶嵌在宛溪河边。据资料记载,鳌峰公园始建于唐代、得名于南唐。抗日战争期间,日军的多次轰炸,鳌峰胜景遭到毁灭性的破坏。1998年,鳌峰公园重建完成,向市民开放。公园占地92亩,园内绿树成荫,古塔耸立,不仅建有赤壁亭、悠然亭、入胜亭、曲桥和观鱼池等景

21、点,还建有游船。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每月到鳌峰公园游玩的市民超过万人,是宣城市民茶余饭后及节假日体闲的好去处。序 号修 改19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5分)23日晚,首届中国好书评选结果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公布。当晚,从40万册当年图书中脱颖而出的25本“2013年中国好书”的作者和编者都现身央视舞台,娓娓道来纸面背后的故事。记者从这份中国式好书单中发现,科技扣经济社会类图书超过总数的一半,这与以前明显不同。受访专家认为,社科经济、历史类图书在多元的阅读趣味中占据主流,反映了当代读者关注中国现实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答:20下面的漫画描绘了父子两人下国际象棋的过程,请仿

22、照示例,给下面没有配上短语(duny)的五帧漫画中的任意三帧漫画配上一个适当的短语,分别表现父亲与儿子的表情或心理。要求:各用45个字。(6分)父亲:洋洋自得 儿子(r zi):苦思冥想父亲(f qn): 儿子:父亲: 儿子:父亲: 儿子:父亲: 儿子:父亲: 儿子:五、(60分)21请以“泪水的重量”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要求: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定立意,不少于800字江南十校2015届高三期末大联考语文参考答案一、(9分)1B【解析】“主动认同”错,原文是“人们对于这种颠倒和真空状态的麻木、接受乃至积极认同”。2C【解析】“平行式分析”错,应是“作逐层深入式分析”。3D【解析】以偏

23、概全。二、(33分)4D【解析】文学:文化礼仪。5C【解析】A因为,由于;表修饰。 B.句末语气词;句中语气词,调节音节。 C同为结构助词,的。D.代词,指人;语气停顿,表判断。6A【解析】“大部分很快得到(d do)重用”有误。7(1)虽然这样,但是(dnsh)达官贵人和儒学后辈却背负着孔子的礼器去追随归顺向他称臣,为什么呢?(“然而”“先生之徒”各1分,“委质为臣”2分,“何”1分,整体句意1分)(2)还没有空闲时间顾及兴办学校(xuxio)的事。(“暇遑”1分,“庠序”1分,省略的动词1分,整体句意1分)8这首诗以一位思妇的口吻抒发了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思念。“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表明与

24、丈夫分隔距离之远;“相去日已远”说明分别时间之长;“思君令人老”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情感2分,分析2分)9示例:比兴手法。“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这两句用比兴手法,表面上说明物尚有情的现象,在过渡的同时也暗指思妇对远行君子深婉的恋情和热烈的相思。比喻。“浮云蔽白日”以“浮云”“白日”为喻,揣度游子的境况,把担忧而又悲苦的一心情刻画得委婉含蓄。细致的描写。“万余里”极写分隔距离之远,“衣带日已缓”一句以衣带宽松、容颜憔悴来写思妇的极度思念。“岁月忽已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时间飞逝,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红颜老去的迟暮之感。用典。“弃捐勿复道”暗引汉乐府

25、怨歌行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一句,意为假如你真的抛弃了我,我就不想提这件事了,因为提了不但没有任何用处,反而会增加自己的悲伤。(任意写出一种手法即可。手法2分,分析2分。答其他内容,如合于诗作实际且言之成理,均可参照评分)10甲:(1)致万乘之势,(2)序八州而朝同列,(3)然后以六合为家,(4)崤函为官,(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6)身死人手。乙:(1)亦余心之所善兮,(2)齐彭殇为妄作,(3)潦水尽而寒潭清,(4)惟有幽人自来去,(5)佳木秀而繁阴,(6)留取丹心照汗青。三、(24分)11(1)此次要执行的任务十分艰巨。任务是埋伏在暗处,监视阅兵广场,严防敌人破坏。(2分)(2)对手

26、是一个熟悉的厉害角色,有鹰一样的眼睛和熊一般的身躯。他们曾经相遇过,同时射击又同时受伤,给他的狙击生涯带来耻辱。(2分)(意思对即可)12(1)狙击手是战争的武器,枪炮的灵魂。(2分)(2)体现了狙击手的职业特点:意志如钢,心硬如剑,狠毒如蛇,没有感情。(2分)欲扬先抑,反衬下文狙击手在特定情况下也具有人性的特点。(2分)(意思对即可)13(1)反复。(2分)(2)希望孩子离开他们的视线。(或希望有人把孩子拉走)(2分)犹豫、权衡该履行职责还是尊重无辜的生命。(2分)(意思对即可)14这篇小说的主题应该是肯定和赞扬了狙击手对人性和无辜生命的尊重。(4分)无论是“他”还是敌人的神枪手,在发现对方

27、后都应先发制人,但当双方的瞄准镜之间出现一个孩子时,他们都没有开枪,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2分)射杀对方的机会消失之后,他们都能各自默默地向对方敬礼,闪现出人性的温。(2分)(意思对即可)四、(24分)15B【解析】A.chn/qin,chng/pn,fu/p,ju。B.ho/go,y/tng,p/b,ji/ji。 C.ln/gun,fi,sh/zh,q/q。D.zh/d,xi,zhu,zh/sh。16A【解析】B凄婉,急不暇择(j b xi z)。C突如其来。D额手称庆。17A【解析】A任意:指没有任何条件(tiojin)的;不受拘束、限制,爱怎样就怎样。此处应用“任何”。 B执牛耳:原是一

28、种仪式,后来用“执牛耳者”泛指在某一方面居于领导地位之人。C大有裨益:有很大益处。D囫囵吞枣:指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18序号修 改顿号改为(i wi)逗号在“日军”前加“由于”(或在“鳌峰胜景”前添加“使得”)“还建有游船”改为“还配有游船等设施”把“是”改为“它(鳌峰公园)已成为”19“中国好书榜”透露阅读新动向。其他答案,例如“首届中国好书评选结果公布”等,可酌情给分,最高不超过3分)(5分)20父亲:大吃一惊(颇感意外)。儿子:灵机一动(眼前一亮)。父亲:苦思冥想。儿子:洋洋自得。父亲:进退两难(左右不是)。儿子: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父亲:目瞪口呆。儿子:

29、胜券在握(一招定乾坤)。父亲:恼羞成怒(大打出手)。儿子:赢得真冤。(给任意三帧漫画配上适当的短语,每帧漫画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五、(60分)21参照2014年安徽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参考译文】太史公说:我阅读朝廷考选学官的法规,读到广开勉励学官兴办教育之路(的内容)时,总是禁不住放下书本而慨叹,说道:唉,周王室衰微了,讽刺时政的关雎诗就出现了;周厉王、周幽王的统治衰败了,礼崩乐坏,诸侯便恣意横行,政令全由势力强大的国家发布。所以孔子担忧王道废弛邪道兴起,于是整理礼仪音乐。他到齐国听到了美妙的韶乐,三个月品尝不出肉的关味。他从卫国返回鲁国之后,开始校正音乐,使雅颂乐歌各归其位。由于世道混乱污浊,无人起用他,于是他借助(鲁国已有)的历史记录撰写春秋,把它当作王法,其文辞精约深隐而寓意丰富博大,后代学者很多人都学习传录它。自孔子逝世后,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