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6/4645/46/第一单元eq\b\lc\|\rc\(\a\vs4\al\co1())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天然气的利用甲烷[考试要求]1.甲烷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性质(取代、氧化反应)(b/b)2.同系物的概念,烷烃的分子组成和简单命名(b/b)1.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四个氢原子位于四个顶点。烷烃中与碳原子相连的四个原子构成四面体结构。2.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可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但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3.甲烷的特征性质——取代反应:(1)生成一氯甲烷的反应:CH4+Cl2eq\o(→,\s\up7(光))CH3Cl+HCl;(2)量的关系:1molH被取代,消耗1molCl2,生成1molHCl。4.烷烃的分子通式是CnH2n+2,在烷烃分子中,碳原子间以碳碳单键相连,其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相连,并达到饱和。甲烷的存在、用途及结构1.甲烷的存在与用途(1)存在甲烷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我国的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及海底。(2)主要用途甲烷易燃烧,完全燃烧生成CO2、H2O并放出大量的热量,因此甲烷可用作燃料。天然气和沼气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甲烷还可用作化工原料。2.甲烷的组成与结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空间构型甲烷的分子模型CH4正四面体结构,C原子位于正四面体中心,H原子位于四个顶点上1.已知标准状况下,甲烷的密度是0.717g·L-1,你能确定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吗?甲烷中含碳75%、含氢25%,则甲烷的分子式是什么?提示: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0.717×22.4≈16,甲烷分子中碳原子数为eq\f(16×75%,12)=1,氢原子数为eq\f(16×25%,1)=4,故甲烷的分子式为CH4。2.根据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推测CH2Cl2结构应该有几种?提示:甲烷的立体结构为,因此,CH2Cl2中的2个Cl在空间一定处于相似位置,CH2Cl2只有一种结构。1.证明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的方法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可以通过研究CH2Cl2存在几种结构来确定。CH4有四个等同的C—H键,在空间上可能有两种对称分布:正四面体结构和平面正方形结构,如图所示。若是正四面体结构,甲烷分子中任意两个氢原子被两个氯原子取代,CH2Cl2的结构只有一种;若是平面正方形结构,则取代的两个氢原子分邻位和对位,CH2Cl2的结构有两种。科学研究发现,CH2Cl2的结构只有一种,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2.甲烷空间结构的两点拓展应用(1)若CH4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全部用其他相同的原子替代,则形成的分子结构仍为正四面体结构。(2)若CH4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被其他不同的原子替代,则形成的分子结构仍为四面体,但不属于正四面体,如CH3Cl、CH2Cl2等。1.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B.甲烷分子中的四个C—H键相同C.甲烷分子是平面正方形结构D.甲烷分子的结构式是解析:选C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不是平面正方形。2.下列各图均能表示甲烷的分子结构,哪一种更能反映其真实存在状况()解析:选D这几种形式都可表示甲烷分子,其中分子结构示意图、球棍模型及比例模型均能反映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但比例模型更能形象的表达出甲烷分子中H、C原子的位置及所占比例。电子式只反映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成键情况。甲烷的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与空气相比)水溶性无色气体无味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1)甲烷燃烧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现象: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化学方程式:CH4+2O2eq\o(→,\s\up7(点燃))CO2+2H2O。(2)CH4与Cl2在光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CH4+Cl2eq\o(→,\s\up7(光照))CH3Cl+HCl;②CH3Cl+Cl2eq\o(→,\s\up7(光照))CH2Cl2+HCl;③CH2Cl2+Cl2eq\o(→,\s\up7(光照))CHCl3+HCl;④CHCl3+Cl2eq\o(→,\s\up7(光照))CCl4+HCl。(3)甲烷的4种氯代产物的性质①常温下为气体的是CH3Cl,常温下为液体的是CH2Cl2、CHCl3和CCl4。②不溶于水的是CH3Cl、CH2Cl2、CHCl3和CCl4。[特别提醒]有机反应比较复杂,常有副反应发生,因此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常用“→”而不是“=”。1.如何检验CH4的燃烧产物?提示:将甲烷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洁净而干燥的烧杯,若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则证明燃烧产物中有H2O,然后迅速将烧杯倒转过来,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有CO2生成。2.1mol甲烷与1molCl2在光照条件下充分反应,所得的产物只有一氯甲烷吗?提示:1molCH4与1molCl2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得到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混合物。3.CH4和Cl2取代反应的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什么?它与Cl2在量上有什么关系?提示:因为在CH4和Cl2的取代反应中,每一步都有HCl生成,故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HCl。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molHCl则消耗1molCl2,故反应生成的HCl与反应消耗的Cl2的物质的量相等。甲烷与氯气等卤素单质反应时注意的问题(1)反应条件光照但不能用强光直接照射,否则会发生爆炸,在黑暗处不发生反应。(2)物质状态与氯气相似,其他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也能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反应物中的卤素为卤素单质,如甲烷通入溴水中不反应。(3)连锁反应甲烷的取代反应是一种连锁反应,即第一步反应一旦开始,后续反应立即进行。(4)产物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物,得到甲烷各种氯代物与HCl的混合物,生成物中HCl的物质的量最多。(5)数量关系CH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时,有1molH被取代,就有1molCl2被消耗,同时生成1molHCl。即1molCxHy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时,最多可消耗ymolCl2。1.(2016·余姚中学期中)下列关于甲烷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C.甲烷极难溶解于水D.甲烷性质稳定,不和其他物质反应解析:选D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可燃和无毒的气体,故A正确;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故B正确;甲烷的溶解度很小,极难溶解于水,故C正确;甲烷性质稳定,但是在特定条件下,甲烷也会发生某些反应,如甲烷在光照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故D错误。2.在标准状况下,22.4LCH4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得四种有机取代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的氯气为()A.0.5mol B.2molC.2.5mol D.4mol解析:选C1molCH4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各0.25mol,该四种取代物中n(Cl)=0.25mol×(1+2+3+4)=2.5mol,根据取代反应特点,eq\f(1,2)的氯原子进入氯化氢,所以n(HCl)=2.5mol,故生成物中所含氯原子共2.5mol+2.5mol=5mol,参加反应的氯气为n(Cl2)=2.5mol。烷烃1.两个概念2.烷烃(1)分子通式:CnH2n+2(n≥1)。(2)习惯命名n≤1012345678910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癸烷n≥10直接根据碳原子数称某烷C16H34:十六烷,C18H38:十八烷(3)化学性质(类似甲烷)①稳定性:通常状态下烷烃性质稳定。②可燃性:烷烃都能燃烧,燃烧通式为CnH2n+2+eq\f(3n+1,2)O2eq\o(→,\s\up7(点燃))nCO2+(n+1)H2O。③取代反应:烷烃都能与卤素单质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写出C2H6与Cl2在光照条件下生成一氯代物的化学方程式:C2H6+Cl2eq\o(→,\s\up7(光照))C2H5Cl+HCl。3.同系物(1)概念“相似”——分子结构相似;“相差”——分子组成相差1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2)实例CH4与CH3CH3、丙烷(CH3CH2CH3)、正丁烷(CH3CH2CH2CH3)互为同系物。1.由烷烃的分子通式计算烷烃分子中能形成多少条共价键?提示:烷烃的通式为CnH2n+2(n为碳原子数),碳、氢原子提供的成键电子数之和为4×n+2n+2=6n+2,电子对数也就是共价键数为eq\f(1,2)(6n+2)=3n+1,即能形成3n+1条共价键。2.互为同系物的两种化合物的最简式一定相同吗?提示:不一定。CH4与CH3CH3互为同系物,但CH3CH3的最简式为CH3。3.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的化合物是否属于同系物?提示:不一定;如乙烷(相对分子质量30)和CO2(相对分子质量44)相差14,但二者不属于同系物。判断同系物的方法1.判断标准——“同类不同碳”2.组成特点(1)同系物必须结构相似。(2)分子组成通式相同。(3)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或14的整数倍。3.判断方法4.注意事项(1)同系物必须是“有机化合物”。(2)同系物一定具有不同的分子式。若分子式相同就可能属于同分异构体。(3)具有相同通式的有机物除烷烃外都不能确定是不是同系物。1.下列有关简单烷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都是易燃物②特征反应是取代反应③相邻两个烷烃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3原子团A.①③ B.②③C.① D.①②解析:选D烷烃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都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①正确;烷烃都易发生取代反应,②正确;相邻两个烷烃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③不正确。2.(2016·东阳中学期末)关于CH4和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能用组成通式CnH2n+2来表示B.与所有烷烃互为同素异形体C.因为它们结构相似,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相同D.通常情况下它们都是气态烷烃解析:选A二者均为烷烃,互为同系物,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不同,后者为液态。[三级训练·节节过关]1.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不能发生燃烧反应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解析:选BA项,甲烷不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将甲烷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无现象,错误;B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正确;C项,甲烷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可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错误;D项,甲烷性质稳定,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错误。2.下列物质中,属于烷烃的是()A.C8H16 B.CH3CH2OHC. D.CH2CH2解析:选CA不符合烷烃通式CnH2n+2;B不是烃(含O);D项分子中碳原子间不是单键结合,不是烷烃。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式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物质是同种物质B.通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C.分子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D.同系物的性质完全相同解析:选C分子式相同的物质,结构不一定相同,可能是同分异构体;通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不一定是同系物,也可能是同分异构体或是其他关系;同系物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不同。4.将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在漫射光的照射下充分反应,生成物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A.HCl B.CH3ClC.CH2Cl2 D.CCl4解析:选A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l2混合后反应,CH3Cl、CH2Cl2、CCl4、CHCl3都有生成,生成这四种物质的时候,都有HCl生成,即HCl的物质的量最大。5.如图所示,U形管的左端被水和胶塞封闭有甲烷和氯气(体积比为1∶4)的混合气体,假定氯气在水中溶解度可以忽略。将封闭有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的装置放置在有光亮的地方,让混合气体缓慢的反应一段时间。(1)假设甲烷与氯气反应充分,且只产生一种有机物,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应后,U形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变化是________。A.升高 B.降低C.不变 D.无法确定(3)甲烷通常用来作燃料,其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甲烷与氯气的体积之比是1∶4时,若只生成一种有机产物,则该产物是四氯化碳,甲烷分子中的H原子全部被取代,化学方程式是CH4+4Cl2eq\o(→,\s\up7(光照))CCl4+4HCl。(2)因为HCl溶于水,所以反应完全后,气体的压强减小,则左侧水面升高,右侧水面降低。(3)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H4+2O2eq\o(→,\s\up7(点燃))CO2+2H2O。答案:(1)CH4+4Cl2eq\o(→,\s\up7(光照))CCl4+4HCl(2)B(3)CH4+2O2eq\o(→,\s\up7(点燃))CO2+2H2O1.右图是某物质分子的比例模型,该物质的分子式是()A.NH3 B.CH4C.H2O D.C2H4解析:选B从图上看出,符合甲烷的结构。2.光照对下列反应几乎无影响的是()A.氢气与氯气 B.甲烷与氯气C.甲烷与氧气 D.次氯酸分解解析:选CCH4与O2反应需点燃;H2与Cl2反应可光照,也可点燃;CH4与Cl2光照发生取代反应;2HClOeq\o(=,\s\up7(光照))2HCl+O2↑。3.有下列物质:①氯气;②硝酸;③溴水;④烧碱;⑤氧气;⑥酸性KMnO4溶液,其中在一定条件下可与甲烷反应的是()A.①②③ B.④⑤⑥C.①⑤ D.②③④⑥解析:选C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可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在点燃条件下可与O2反应生成CO2和H2O;甲烷与硝酸、溴水、烧碱、酸性KMnO4溶液均不发生化学反应。4.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解析:选DA属于分解反应,B属于置换反应,C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燃烧),D属于取代反应。5.下列关于同系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同系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B.同系物符合同一通式C.相邻的同系物彼此在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D.同系物的化学性质基本相似解析:选A同系物结构相似,属于同一类物质,因此有同一通式,但一定不具有相同的分子式,A错误,B正确;相邻同系物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C正确;因结构相似,所以化学性质基本相似,D正确。6.下列物质中,不能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是()A.CH3Cl B.CCl4C.CH2Cl2 D.CH4解析:选B甲烷和CH3Cl、CH2Cl2、CHCl3均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但CH4分子中的氢原子全部被取代后即CCl4与氯气不能再发生取代反应。7.等体积的甲烷与氯气混合于一集气瓶中,加盖后置于光亮处,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中,正确的是()①反应后Cl2完全反应而CH4有剩余②瓶内壁有油状液滴生成③最后有CH4、Cl2、CH3Cl、CH2Cl2、CHCl3、CCl4、HCl七种物质共存④只有CH3Cl和HCl两种产物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选B有机化学反应进行不彻底,故反应后有CH4和Cl2剩余,产物有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情况下,甲烷跟强酸、强碱、强氧化剂不起反应B.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C.甲烷跟氯气反应无论生成CH3Cl、CH2Cl2、CHCl3,还是CCl4,都属于取代反应D.甲烷的四种取代物常温下均为液体解析:选D通常情况下甲烷较稳定,不与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反应,A正确;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B正确;甲烷与Cl2在光照时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及HCl五种产物,其中四种有机产物中CH3Cl为气体,CH2Cl2、CHCl3、CCl4为液体,C正确,D错误。9.已知某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1)该烷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_。(2)该烷烃在光照时与Cl2反应生成一氯代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反应。解析:烷烃的通式为CnH2n+2,则14n+2=30,得n=2,即C2H6。答案:(1)C2H6(2)CH3CH3+Cl2光照,CH3CH2Cl+HCl取代10.如下图是某同学利用日常用品注射器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甲中注入10mLCH4,同温同压下乙中注入50mLCl2,将乙中气体推入甲中,用漫散光照射一段时间,气体在甲中反应。(1)下列是某同学预测的实验现象:①气体最终变为红色;②实验过程中,甲中活塞向内移动;③甲中内壁有油珠;④产生火花。其中正确的是。(2)甲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为。(3)反应后,甲中剩余气体能用下列试剂吸收的是。A.水 B.氢氧化钠溶液C.硝酸银溶液 D.饱和食盐水(4)反应后,若将甲中的物质推入盛有适量AgNO3溶液的小试管中会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再向其中滴入几滴石蕊溶液,又观察到__________。解析:在光照下,甲烷与氯气发生连锁反应:CH4+Cl2eq\o(→,\s\up7(光照))CH3Cl+HCl,CH3Cl+Cl2eq\o(→,\s\up7(光照))CH2Cl2+HCl,CH2Cl2+Cl2eq\o(→,\s\up7(光照))CHCl3+HCl,CHCl3+Cl2eq\o(→,\s\up7(光照))CCl4+HCl。(1)理论上,甲烷与氯气按体积比为1∶4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而甲中氯气与甲烷体积比为5∶1>4∶1,说明氯气过量,最终气体中仍有氯气。反应过程中不会产生火花。产物中只有氯化氢和一氯甲烷为气体,所以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内部压强减小,甲中活塞向内移动。(2)甲烷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可被氯原子逐一取代,故甲中发生的是取代反应。(3)剩余气体中含有氯气和氯化氢,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剩余气体。(4)生成的HCl会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Cl白色沉淀,同时因CH2Cl2、CHCl3、CCl4难溶于水而看到液体分为两层,因Cl2有剩余,若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会先变红后褪色。答案:(1)②③(2)取代反应(3)B(4)液体分为两层,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先变红后褪色1.下列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C.CH3CH2Cl与CH2ClCH2ClD.CH4与CH3CH2Cl解析:选BA项为同种物质,B项互为同系物,C项所含氯原子数不同,分子组成不是相差一个CH2原子团或其倍数,D项不是同一类别的物质,故不属于同系物。2.将甲烷与氯气按1∶3的体积比混合于一试管中,倒立于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置于光亮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此实验的现象和结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试管中气体的黄绿色逐渐变浅,水面上升B.生成物只有三氯甲烷和氯化氢在标准状况下是气体C.试管内壁有油状液滴形成D.试管内有少量白雾解析:选BA项,在光照条件下,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物均没有颜色,所以气体颜色变浅,氯化氢溶于水后导致试管内液面上升,正确;B项,甲烷和氯气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氯甲烷和HCl在标准状况下是气体,错误;C项,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都是液态有机物,所以试管内壁有油状液滴生成,正确;D项,该反应中有氯化氢生成,氯化氢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白雾,正确。3.鉴别CH4、CO、H2三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A.点燃—通入澄清石灰水—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B.点燃—罩上小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C.点燃—通入澄清石灰水D.点燃—通入酸性KMnO4溶液解析:选B根据燃烧后的产物来判断,甲烷燃烧后生成CO2和H2O,H2燃烧后生成H2O,CO燃烧后生成CO2。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小烧杯,出现水雾的是甲烷和H2,没有水雾的是CO;然后在有水雾的两个小烧杯里加入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的是甲烷,无现象的是H2。4.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理由是()A.CH3Cl只有一种结构B.CH2Cl2只有一种结构C.CHCl3只有一种结构D.CH4中含有4个C—H共价键解析:选B甲烷分子无论是正四面体结构,还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A、C、D三项都是成立的,CH2Cl2若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则其结构应有两种,即和,若是正四面体结构,则其结构只有一种。无论是正四面体结构还是正方形结构,CH4中含有4个C—H共价键。5.1mol乙烷在光照条件下,最多可以与多少摩尔Cl2发生取代反应()A.4mol B.8molC.2mol D.6mol解析:选D乙烷的分子式为C2H6,1molCl2只能取代烷烃中的1molH原子,故1mol乙烷最多与6molCl2发生取代反应。6.有两种气态烷烃组成的混合物,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16g·L-1,则关于混合物的组成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有甲烷B.一定有乙烷C.一定是甲烷和乙烷的混合物D.可能是乙烷和丙烷的混合物解析:选A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M(平均)=1.16g·L-1×22.4L·mol-1=26g·mol-1,即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6,在烷烃中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6的只有甲烷,因此一定含有甲烷。7.将0.2mol下列烃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缓缓通入0.5L2mol·L-1的NaOH溶液中,生成正盐和酸式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该烷烃是()A.乙烷 B.丙烷C.丁烷 D.戊烷解析:选C设该烷烃分子中含有n个C原子,则完全燃烧产生CO2的物质的量是0.2nmol。n(NaOH)=0.5L×2mol·L-1=1mol;又设产生的Na2CO3的物质的量为amol,则NaHCO3为3amol,根据钠原子守恒可得2a+3a=1,解得a=0.2mol,所以Na2CO3为0.2mol,NaHCO3为0.6mol;根据碳原子守恒可得0.2n=0.8,n=4,因此该烷烃是丁烷。8.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向100mLCH4和Ar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mLO2,点燃使其完全反应,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mL,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CH4和A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4 B.1∶3C.1∶2 D.1∶1解析:选AAr是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变化由CH4燃烧生成的水引起。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变化为100mL+400mL-460mL=40mL。设混合气体中CH4的体积为x。CH4+2O2eq\o(→,\s\up7(点燃))CO2+2H2OΔV减小1mL2mL1mL2mLx40mLx=20mLAr的体积为100mL-20mL=80mL,CH4与Ar的体积之比为1∶4,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n(CH4)∶n(Ar)=1∶4。9.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拟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图。根据要求填空:(1)写出CH4与Cl2反应生成一氯代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装置有三种功能:①控制气体流速;②将气体混合均匀;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装置中的石棉上吸附着KI饱和溶液及KI粉末,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E装置中除了有盐酸生成外,还含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5)该装置还有缺陷,原因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尾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编号)。A.CH4B.CH3ClC.CH2Cl2D.CHCl3E.CCl4解析:(1)CH4与Cl2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为CH3Cl,则化学方程式为CH4+Cl2eq\o(→,\s\up7(光照))CH3Cl+HCl。(2)B装置盛有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B装置的第③种作用为干燥甲烷和氯气。(3)Cl2与CH4反应可能有部分Cl2剩余,Cl2能与KI反应生成I2和KCl,所以D装置中石棉上吸附着的KI饱和溶液及KI粉末的作用是除去未反应的Cl2。(4)CH4与Cl2反应生成的CH3Cl和HCl是气体,HCl易溶于水而CH3Cl难溶于水,液体分层,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分液。(5)反应物CH4可能有剩余,生成物CH3Cl为气体,尾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和CH3Cl。答案:(1)CH4+Cl2eq\o(→,\s\up7(光照))CH3Cl+HCl(2)干燥甲烷和氯气(3)除去未反应的Cl2(4)分液(5)AB10.(1)完全燃烧0.1mol某烃,燃烧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浓碱液,实验结束后,称得浓硫酸增重9g,浓碱液增重17.6g。该烃的化学式为________,并写出其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2)某烃2.2g,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6.6gCO2和3.6gH2O,在标准状况下其密度为1.9643g·L-1,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3)某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该烷烃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4)在120℃和101kPa的条件下,某气态烃和一定质量的氧气混合气体,点燃完全反应后再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时,气体体积缩小,则该烃分子内的氢原子个数________。A.小于4 B.大于4C.等于4 D.无法判断解析:(1)0.1mol烃中,n(C)=eq\f(17.6g,44g·mol-1)=0.4mol,n(H)=eq\f(9g,18g·mol-1)×2=1mol,则每个烃分子中含4个C原子、10个H原子,即分子式为C4H10。该烃结构简式有二种:CH3—CH2—CH2—CH3,。(2)该烃的摩尔质量M=22.4L·mol-1×1.9643g·L-1=44g·mol-1,烃分子中n(C)∶n(H)=eq\f(6.6g,44g·mol-1)∶eq\f(3.6g,18g·mol-1)×2=3∶8,最简式为C3H8,最简式相对分子质量为44,故化学式为C3H8。(3)设该烷烃的化学式为CnH2n+2,则14n+2=128,解得:n=9,化学式为C9H20。(4)设烃的分子式为CxHy,则有:CxHy+eq\b\lc\(\rc\)(\a\vs4\al\co1(x+\f(y,4)))O2eq\o(→,\s\up7(点燃))xCO2+eq\f(y,2)H2O,因为反应后气体体积缩小,则1+x+eq\f(y,4)>x+eq\f(y,2),即y<4。答案:(1)C4H10CH3—CH2—CH2—CH3、(2)C3H8(3)C9H20(4)A第二课时石油炼制乙烯[考试要求]1.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的主要原理及产物(a/b)2.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及主要性质(加成、氧化)(b/b)3.乙炔的分子组成及主要性质(加成、氧化)(a/a)4.可燃性燃料(气、液)在保存、点燃中的安全问题(a/a)1.石油炼制的方法有分馏、催化裂化和裂解。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裂解是化学变化。2.乙烯的结构与性质:(1)乙烯分子是平面形结构,分子中2个C原子与4个H原子共平面;(2)乙烯能使溴水褪色(加成反应),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氧化反应)。3.乙炔的结构与性质:(1)乙炔分子是直线形结构,分子中2个C原子与2个H原子在同一直线上;(2)乙炔能使溴水褪色(加成反应),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氧化反应)。石油的炼制1.石油的分馏(1)实验室蒸馏石油①实验装置:②注意事项:③实验现象及结论:(2)石油的分馏2.石油的裂化(1)目的:为了提高从石油得到的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2)原理:用石油分馏产品为原料,在加热、加压和催化剂存在下,使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3)举例(十六烷的裂化)。化学方程式:C16H34eq\o(→,\s\up7(催化剂),\s\do5(加热、加压))C8H18+C8H16。3.石油的裂解(1)原理以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石油分馏产物中的长链烃断裂为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的过程。(2)目的获得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为石油化工提供原料。1.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什么?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什么?提示: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油(特别是汽油)的产量;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气态短链烃(特别是乙烯),作化工原料。2.石油的分馏、催化裂化、裂解分别属于哪种变化类型?提示:分馏属于物理变化,催化裂化、裂解属于化学变化。3.如何区分裂化汽油和直馏(分馏得到)汽油?提示: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的是裂化汽油,不褪色的是直馏汽油。1.石油分馏、裂化、裂解的比较石油炼制的方法分馏裂化裂解原理用蒸发和冷凝的方法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蒸馏产物在一定条件下,把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小、沸点低的烃在高温下,把石油产品中具有长链分子的烃断裂为乙烯、丙烯等小分子的烃主要原料原油重油、石蜡石油分馏产品(包括石油气)主要产品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重油、沥青等优质汽油乙烯、丙烯等主要变化类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2.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的区别石油分馏、裂化所生产的汽油分别叫做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二者的区别如下:获得方法主要化学成分鉴别方法直馏汽油原油直接分馏,物理变化C5~C12的烷烃、环烷烃及少量的芳香烃等,性质稳定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裂化汽油裂化汽油重油催化裂化,化学变化C5~C12的烷烃、烯烃、二烯烃等,性质活泼1.石油炼制过程中,既能提高汽油产量又能提高汽油质量的方法是()A.分馏 B.裂解C.分馏和裂解 D.催化裂化解析:选D分馏可以得到不同沸点范围的产物;裂解是把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小分子烃;催化裂化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2.下图是石油分馏塔的示意图。a、b、c三种馏分中()A.a的沸点最高 B.b的熔点最低C.c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D.每一种馏分都是纯净物解析:选C石油经加热后从下部进入分馏塔中,随着气体的上升温度逐渐降低,沸点高的馏分首先冷凝从下部流出,越往上馏分沸点越低,故a处馏分沸点最低,A错误;b处馏分熔点介于a、c之间,B错误;C处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最大的,C正确;而石油分馏的馏分中都含有不同碳原子数的烃,所以石油的馏分都是混合物,D错误。乙烯的分子结构与性质1.乙烯的分子结构(1)分子结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模型球棍模型比例模型C2H4CH2=CH2(2)空间结构图示空间结构乙烯为平面结构,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共平面2.乙烯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2)加成反应①概念: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②与Br2、H2、HX、H2O等的反应:3.乙烯的用途(1)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2)在农业生产中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特别提醒]鉴别乙烯与乙烷可以使用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但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气体不能使用酸性KMnO4溶液(因为乙烯被氧化的产物CO2会混入乙烷中),应使用溴的CCl4溶液。1.如何鉴别乙烷和乙烯两种气体?提示:将气体分别通入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中,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乙烯,不褪色的是乙烷。2.工业上用乙烯和水反应制取乙醇,是利用了乙烯的什么性质?提示: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发生加成反应。1.对乙烯加成反应的理解(1)乙烯可以与溴水在不需要其他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而甲烷与纯溴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与溴水不反应。(2)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与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不同,前者发生的是加成反应,后者发生的是氧化反应。(3)制取氯乙烷应用乙烯和HCl的加成反应而不能用乙烷与Cl2的取代反应。因为乙烯与HCl的加成产物只有一种,而乙烷与Cl2的取代产物是多种氯代烃的混合物。2.乙烯的特征反应及应用(1)乙烯的两个特征反应:①能使溴水褪色(加成反应);②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氧化反应)。(2)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方法:①通入溴水中,褪色的为乙烯;②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褪色的为乙烯;③点燃时,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的为乙烯。(3)除去甲烷中混有乙烯的方法: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不能使用酸性KMnO4溶液。1.下列关于乙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B.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同时伴有黑烟C.乙烯因与溴水发生氧化反应而使其褪色D.乙烯双键中的一个键可以断裂,容易发生加成反应解析:选C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发生加成反应,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发生氧化反应。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烯发生加成反应时,双键中的一个键断裂B.乙烯分子中6个原子共平面C.乙烯使溴水褪色与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D.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解析:选C乙烯分子中6个原子共平面,分子中含碳碳双键,其中一个键易断裂,故乙烯化学性质较活泼,能与溴水中的Br2及H2发生加成反应,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使之褪色,A、B、D正确,C错误。乙炔的分子结构与性质1.分子结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球棍模型比例模型C2H22.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2)加成反应化学方程式:1.写出乙炔的结构简式,乙炔分子中的四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吗?提示:CH≡CH;在同一直线上。2.怎样鉴别乙炔和乙烷?提示: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气体是乙炔,不能使三者褪色的气体是乙烷。乙烷、乙烯、乙炔的结构和性质及鉴别方法的比较名称乙烷乙烯乙炔分子式C2H6C2H4C2H2结构简式CH3—CH3CH2=CH2CH≡CH结构特点碳碳单键,碳原子饱和碳碳双键,碳原子不饱和,平面形分子碳碳叁键,碳原子不饱和,直线形分子所属烃类通式CnH2n+2(n≥1)CnH2n(n≥2)CnH2n-2(n≥2)取代反应卤代--加成反应不能发生能够与H2、X2、HX、H2O发生加成反应能够与H2、X2、HX、H2O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酸性KMnO4溶液不褪色酸性KMnO4溶液褪色酸性KMnO4溶液褪色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燃烧火焰明亮,带黑烟燃烧火焰很明亮,带浓烈的黑烟鉴别溴水不褪色或酸性KMnO4溶液不褪色溴水褪色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溴水褪色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1.下列关于乙炔性质的叙述中,既不同于乙烯又不同于乙烷的是()A.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能发生加成反应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能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乙烯解析:选D乙烷、乙烯、乙炔均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乙烯、乙炔中均含有碳碳不饱和键,既能与Br2、H2等物质发生加成反应,又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炔能与氯化氢加成生成氯乙烯,乙烷与氯化氢不反应,乙烯与氯化氢加成生成氯乙烷,故选项D符合题意。2.(1)CH3CH3与溴水________(填“能反应”或“不反应”),与溴蒸气在光照时反应生成一溴代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烯、乙炔通入足量溴水中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不反应CH3CH3+Br2eq\o(→,\s\up7(光照))CH3CH2Br+HBr(2)CH2=CH2+Br2→CH2BrCH2BrCH≡CH+2Br2→CHBr2CHBr2[三级训练·节节过关]1.下列物质,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A.CH3CH3 B.CH3CHCl2C.CH3CH2OH D.CH3CH2Br解析:选B乙烯加成是断开双键中的一个键,分别在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上连接一个原子或原子团,如果去掉加上去的成分应恢复为乙烯的结构。选项中只有B不符合这一要求。2.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CH4+Cl2eq\o(→,\s\up7(光照))CH3Cl+HClB.CH2=CH2+3O2eq\o(→,\s\up7(点燃))2CO2+2H2OC.CH2=CH2+H2Oeq\o(→,\s\up7(催化剂))CH3CH2OHD.CH3CH2CH2CH3eq\o(→,\s\up7(高温))C2H4+C2H6解析:选CA为取代反应,B为氧化反应,D为裂解。3.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B.乙烯是一种易燃气体C.乙烯可以和Br2发生取代反应D.乙烯分子是平面结构解析:选C乙烯可以和Br2发生加成反应。4.关于石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石油是混合物,主要是各种液态的碳氢化合物,其中溶有气态和固态的碳氢化合物B.常压分馏得到的汽油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C.裂化是化学变化,裂解是物理变化D.裂化的目的是得到轻质油解析:选C石油的成分主要是液态烃,其中溶有气态烃和固态烃,A正确;石油常压分馏得到的汽油主要为含有C5~C11的液态烃,它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B正确;裂解是更深度的裂化,裂化是化学变化,裂解也是化学变化,C不正确;裂化得到轻质油,尤其得到汽油,裂解得到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D正确。5.根据乙烯的性质填空:(1)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烯发生了________反应。(2)乙烯通入溴的CCl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烯发生了_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安全,点燃乙烯前应________,乙烯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CH2=CH2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能燃烧,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答案:(1)酸性KMnO4溶液褪色氧化(2)溴的CCl4溶液褪色加成CH2=CH2+Br2→CH2Br—CH2Br(3)检验纯度火焰明亮伴有黑烟CH2=CH2+3O2eq\o(→,\s\up7(点燃))2CO2+2H2O1.下列物质中,不能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H2 B.H2OC.KMnO4 D.Br2解析:选CKMnO4与乙烯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2.乙烯可通过石油裂解获得。下列有关乙烯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常温常压下为液体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可以在空气中燃烧D.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解析:选AA项,在常温常压下乙烯为气体,错误;B项,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正确;C项,可以在空气中燃烧,正确;D项,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正确。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的分子式为CH2=CH2B.甲烷结构简式为CH4C.乙炔的结构简式为C2H2D.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它具有漂白性解析:选BA项应为C2H4;C项C2H2是乙炔的分子式,其结构简式应为CH≡CH;D项乙烯发生了氧化反应,无漂白性。4.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将四氯化碳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C.乙烯使溴水褪色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变浅解析:选CA项,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错误;B项,将四氯化碳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属于萃取,错误;C项,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正确;D项,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变浅,属于取代反应,错误。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石油中含有C5~C11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B.含C18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C.石油裂解是为了获得更多化工原料,如乙烯、丙烯等D.汽油是烃的混合物,煤油、柴油是由烃构成的纯净物解析:选D选项A中,石油是由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含有C5~C11的烷烃,通过石油分馏就可以得到汽油、煤油等分馏产品;选项B中,使含C18以上的固态烃的长链分子断裂就可以得到汽油,使长链烃分子断裂为C5~C11烷烃的过程采用催化裂化的方法;选项C中,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丁二烯等作化工原料;选项D中,石油是烃的混合物,石油分馏产品汽油、煤油、柴油等仍是烃的混合物。6.将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15g通入盛有足量溴水的容器中,溴水的质量增加了7g,则混合气体中CH4和C2H4的体积比为()A.1∶2 B.2∶1C.3∶2 D.2∶3解析:选BCH4不与溴水反应,与溴水反应的是C2H4,因此溴水增加的7g即为混合气体中C2H4的质量,其物质的量n(C2H4)=eq\f(7g,28g·mol-1)=0.25mol,n(CH4)=eq\f(15g-7g,16g·mol-1)=0.5mol,V(CH4)∶V(C2H4)=n(CH4)∶n(C2H4)=2∶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无论是乙烯与Br2的加成反应,还是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都与分子内含有碳碳双键有关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都可以鉴别乙烯和乙烷C.相同质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烧后生成水的质量相同D.乙烯不易发生取代反应解析:选C乙烯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的过程中碳碳双键都参与反应,A项正确;乙烯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但是乙烷不能,故能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鉴别乙烯和乙烷,B项正确;乙烯和甲烷中氢的质量分数不同,故相同质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烧后生成水的质量不同,C项错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易发生加成反应,不易发生取代反应,D项正确。8.使1mol乙烯与氯气完全发生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则两个过程中消耗氯气的总物质的量最多为()A.3mol B.4molC.5mol D.6mol解析:选CCH2=CH2+Cl2→CH2Cl—CH2Cl,1mol产物中含4mol氢原子,则取代时消耗4molCl2,因此1mol乙烯在与Cl2反应(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的过程中共消耗Cl25mol。9.下面是石蜡油在炽热碎瓷片的作用下产生C2H4并检验C2H4性质的实验,完成下列各问题。(1)B中溶液褪色,是因为乙烯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D处点燃时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乙烯发生了氧化反应,把KMnO4还原而使之褪色。(2)C中发生反应为CH2=CH2+Br2→CH2Br—CH2Br。(3)在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先检验纯度。答案:(1)氧化(2)CH2=CH2+Br2→CH2Br—CH2Br(3)检验乙烯的纯度10.请回答实验室分馏石油的有关问题:(1)实验室分馏石油的正确操作顺序是E→____→____→A→____→____→G。A.连接接液管B.装入碎瓷片和石油,塞上带温度计的塞子C.检查装置气密性D.连接冷凝管及进出水管E.在铁架台上放酒精灯,固定好铁圈,放上石棉网F.固定好蒸馏烧瓶G.加热(2)以下是石油分馏的装置图,试指出有关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3)图中有______处错误。(4)分馏石油得到的各个馏分都是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解析:(1)按组装仪器的顺序从下到上,从左到右,连接好装置后,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再装入碎瓷片和石油进行蒸馏,即顺序为E→F→D→A→C→B→G。(2)A为蒸馏烧瓶,B为冷凝管。(3)①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错误,应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沿平齐;②蒸馏烧瓶下没垫石棉网,加热时会受热不均而炸裂;③冷凝管中冷凝水的流向错误,冷水应从下方进,上方出。共有3处错误。(4)石油分馏得到的各个馏分为烃类物质的混合物。答案:(1)FDCB(2)蒸馏烧瓶冷凝管(3)3(4)混合物1.制取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A.乙烷和氯气反应B.乙烯和氯气反应C.乙烯和氯化氢反应D.乙烯和氢气反应后再和氯气反应解析:选C乙烯和氯化氢反应的唯一产物是一氯乙烷,没有副产物。2.(2016·杭州联考)下列关于乙烯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有是碳碳双键B.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C.分子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D.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能发生加成反应解析:选C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故A正确,乙烯是平面形分子,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故B正确;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所以分子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24∶4=6∶1,故C错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3.由乙烯推测丙烯与溴水反应时,对反应产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CH2Br—CH2—CH2BrB.CH3—CHBr—CH3C.CH3—CH2—CHBr2D.CH3—CHBr—CH2Br解析:选D烯烃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时,两个不饱和碳原子上各加一个溴原子,故丙烯与溴水反应的产物是CH3—CHBr—CH2Br,D项符合题意。4.能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事实是()A.乙烯分子里碳氢个数比为1∶2B.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C.乙烯容易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且1mol乙烯完全加成需要消耗1mol溴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解析:选C碳氢个数比为1∶2,是对乙烯组成的分析,而不是证明碳碳双键存在的事实;B选项与A选项实质是一样的,根据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也只能推断出碳氢个数比为1∶2;C选项,加成反应是不饱和烃的特征性质,1mol乙烯完全加成需要消耗1mol溴,说明乙烯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D选项,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不饱和烃的特征,不能说明乙烯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碳碳双键。5.乙炔分子CHCH加成可以得到CH2CHCCH(乙烯基乙炔),该物质是合成橡胶的重要原料。下列对该物质的判断中错误的是()A.该物质既是CH2=CH2的同系物,又是CH≡CH的同系物B.该物质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C.该物质与足量的氢气加成后,只能生成一种物质D.该物质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解析:选A该物质既含。与乙烯、乙炔的结构均不相同,不是它们的同系物;该分子结构决定该物质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该物质与足量的氢气加成后,只能生成一种物质即丁烷;该物质的分子相当于CH2CH2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CCH代替,而CCH为直线形,则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故B、C、D正确,A错误。6.如图是某种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的“棍”代表单键或双键,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三种不同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对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可能的分子式为C2HCl3B.该有机物的分子中一定有键C.该有机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D.该有机物可以由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反应得到解析:选D据球棍模型知该有机物可为C2HCl3,A正确;据碳的成键特点知B正确;类比C2H4的结构知C正确;若为C2H4与HCl加成则产物为C2H5Cl,不符合成键情况。7.某种物质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9H12B.1mol此分子在一定条件下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反应C.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D.此物质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解析:选C根据结构简式可直接得出分子式C9H12,A正确;1mol该分子含4mol碳碳双键,故可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B正确;因含碳碳双键,故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D正确;该分子中最中间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与其相邻的四个碳原子构成正四面体结构,C不正确。8.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15molCO2和3.6gH2O,下列关于该混合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有乙烯B.一定没有乙烯C.一定有乙烷D.一定有甲烷解析:选D3.6gH2O的物质的量是0.2mol,根据原子守恒可知,混合烃的平均化学式是C1.5H4,碳原子数小于1.5的只有甲烷,因此一定含有甲烷,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H原子,平均含有四个H原子,则另外一种烃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也是4,所以一定不含有乙烷,可能含有乙烯。9.某烃A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A还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A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①②③属于同种反应类型。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2)写出②、⑤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解析:根据烃A的用途知A为CH2=CH2,则B为CH3CH3,C为CH3CH2Cl,D为CH3CH2OH。反应②和⑤均能制得CH3CH2Cl,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2=CH2+HCleq\o(→,\s\up7(催化剂))CH3CH2Cl,CH3CH3+Cl2eq\o(→,\s\up7(光照))CH3CH2Cl+HCl。答案:(1)CH2=CH2CH3CH3CH3CH2ClCH3CH2OH(2)CH2=CH2+HCleq\o(→,\s\up7(催化剂))CH3CH2Cl加成反应CH3CH3+Cl2eq\o(→,\s\up7(光照))CH3CH2Cl+HCl取代反应10.为探究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用乙醇和浓硫酸为原料制取乙烯(CH3CH2OHeq\o(→,\s\up7(浓H2SO4),\s\do5(170℃))CH2=CH2↑+H2O),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推测在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提出必须先除去杂质,再与溴水反应。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烯(2)乙同学推测此乙烯中必定含有一种杂质气体是________,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为此,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Ⅰ、Ⅱ、Ⅲ装置中可盛放的试剂是:Ⅰ、Ⅱ、Ⅲ。(填字母)A.品红溶液B.NaOH溶液C.溴水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3)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在实验室制备乙烯的过程中,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一部分乙醇氧化,本身被还原成SO2,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将溴水还原,所以,要证明乙烯能与溴水反应,必须除去SO2。一般来说,除SO2用NaOH溶液,验证SO2有没有被彻底除去,在Ⅰ装置后必须加一个盛有品红溶液的洗气瓶,Ⅱ中盛放的是品红溶液。在确认完全除去SO2后将气体通入盛有溴水的试管中,溴水褪色,则一定是乙烯与溴水反应的结果。但不能认为,二者发生的一定是加成反应。证明二者发生的不是取代反应,根据两种反应的特点,加成反应只有一种产物,而取代反应除了有机产物外,还有HBr生成,可以设法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无HBr,则可知二者发生的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答案:(1)不能AC(2)SO2SO2+Br2+2H2O=H2SO4+2HBrBAC(3)如果发生取代反应,必定生成HBr,溶液酸性将会明显增强,故可用pH试纸验证第三课时煤的综合利用苯[考试要求]1.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的主要原理及产物(a/a)2.苯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性质(取代反应)(b/b)3.取代、加成等基本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b/b)4.根据化学式进行式量、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b/b)5.由元素质量分数或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式量推断有机物分子式(b/c)1.煤的气化、液化、干馏,石油的裂化、裂解属于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2.苯的平面形结构和特殊化学键:苯分子中6个C和6个H共平面,是平面正六边形,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共价键。3.苯的“两个重要反应”和“两个不褪色”:(1)两个重要反应:(2)两个不褪色: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苯不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煤的综合利用1.煤的组成2.煤的综合利用1.煤的气化和液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提示:化学变化。2.煤干馏得到的产品有哪些?煤干馏时为什么要隔绝空气?提示:煤干馏得到的产品主要有焦炭、煤焦油、粗苯、焦炉气、粗氨水等。煤干馏时若有空气,则煤会燃烧。1.煤的干馏、气化、液化的比较干馏气化液化原理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把煤中的有机物转化成可燃性气体的过程把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反应条件隔绝空气加强热高温下与水蒸气作用高温、高压、催化剂产品焦炭、煤焦油、粗苯、粗氨水、焦炉气等H2、CO、CH4液体燃料2.“五气”的成分与来源1.下列关于煤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中含有碳,可看作是无机化合物B.煤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称为煤的干馏C.煤中含有苯,可看作是有机化合物D.焦炭是煤干馏的一种重要产品解析:选D煤是由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称为干馏;干馏过程中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生成煤焦油和焦炭等重要产品。2.把下列各物质的制取、加工方法或反应类型填写在各题后的括号中:(1)煤→焦炭()(2)煤焦油→苯()(3)石蜡→汽油()(4)煤→水煤气()(5)石油→汽油、煤油、柴油()解析:(1)煤干馏可得到焦炭;(2)煤焦油是苯与其他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可利用分馏法从中获取苯;(3)石蜡是由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固态烃和液态烃组成的混合物,可利用裂化方法制得汽油;(4)将煤气化可得到水煤气;(5)将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答案:(1)煤的干馏(2)分馏(3)催化裂化(4)煤的气化(5)石油的分馏苯的分子结构1.组成与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模型C6H62.结构特点(1)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分子中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共平面。(2)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共价键。[特别提醒]苯的凯库勒式为,不能认为苯分子是单双键交替结构。1.苯能使溴水层褪色,能否说明苯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提示:不能;原因是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溴水层褪色,而不是苯与溴发生化学反应。2.苯的结构简式为或,苯分子结构中是否含有典型的碳碳双键或碳碳单键?如何通过实验证明?提示:不含碳碳双键或碳碳单键。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3.苯分子为平面形分子,若其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后得到溴苯(),溴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是否处于同一平面上?提示:处于同一平面上。1.苯分子结构的特殊性归纳2.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的实验设计操作现象结论将1滴管苯与1滴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混合于试管中,振荡,静置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不褪色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不反应,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将1滴管苯与1滴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于试管中,振荡,静置液体分为两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色苯不溶于水,也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苯环的6个碳碳键都相同B.苯分子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C.苯分子中CC和C—C交替出现D.苯可萃取溴水中的溴解析:选C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的共价键,6个化学键完全相同,A正确,C错误;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B正确;苯是一种常用的萃取剂,D正确。2.苯分子实际上不具有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下面是某同学收集的有关事实,其中可以作为证据的有()①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②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③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④苯不能与溴水反应。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全部解析:选B本题可用反证法,结合苯的结构解答,苯分子若是单、双键交替结构,则间位二元取代物RR和RR是相同的,即只有一种,因而①不可作为本题所要求的证据;同理苯分子若是单、双键交替结构,则邻位二元取代物RR和RR是不同的,而事实上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如②所述,因而假设不成立,苯分子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若苯分子中存在双键,则它必然会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③④可以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故能说明苯分子实际上不具有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的简单交替结构。[方法技巧]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的证据(1)苯分子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2)苯分子中所有碳碳键完全等同。(3)苯分子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4)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苯的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毒性在水中的溶解性熔沸点密度(与水相比)无色液体特殊气味有毒难溶于水较低比水小2.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15O2eq\o(→,\s\up7(点燃))12CO2+6H2O。②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2)取代反应①制取硝基苯:+HO—NO2eq\o(→,\s\up7(浓硫酸),\s\do5(50~60℃))+H2O;②制取氯苯:+Cl2eq\o(→,\s\up7(催化剂),\s\do5())+HCl;③制取溴苯:;④制取苯磺酸:(3)加成反应苯虽然不具有像烯烃一样典型的碳碳双键,但在特定条件下,仍能发生加成反应,在镍作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苯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化学方程式是+3H2eq\o(→,\s\up7(催化剂),\s\do5())(环己烷)[特别提醒]硝基苯写成,不能写成,即硝基(—NO2)中的短线不能连在氧原子上。1.试管中有明显分层的两种无色液体,一种是水,另一种是无色的有机物,可能是CCl4,也可能是苯,请设计一个简便的方法鉴别该有机物液体是CCl4还是苯?提示:取出少量上层液体放入试管中,再加入水,若液体分层,则该层液体是苯,若不分层,则下层液体是CCl4。或再向试管中加入水,若下层液体的厚度增加,则上层液体是苯;若上层液体的厚度增加,则下层液体是CCl4。2.做苯的硝化反应实验时,需用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物,配制时能将浓硝酸注入浓硫酸中吗?提示:不能,因为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浓硝酸,浓硫酸在稀释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易发生液体飞溅,故配制二者的混合物时,应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3.由苯制取溴苯时是用苯与溴水反应还是与液溴反应?提示:苯与溴水不反应,苯与液溴在FeBr3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1.苯的硝化反应(1)反应物:苯和浓硝酸。反应物是苯和浓硝酸,实验操作时将混合酸倒入苯中,而两种酸混合时应将浓硫酸缓缓注入浓硝酸中。(2)反应条件: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使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是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3)产物:硝基苯和水。硝基苯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的无色油状液体。2.苯的溴代反应(1)反应物:苯与液溴。苯与溴水不反应,但苯与溴水混合时,通常因萃取了溴水中的溴而使水层接近无色。(2)反应条件:使用催化剂FeBr3。反应时通常加入铁粉,但实际上起催化作用的是FeBr3,发生反应2Fe+3Br2=2FeBr3。(3)产物:溴苯和溴化氢。溴苯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的无色油状液体;除去溴苯中过量的溴,可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再分液。1.下列关于苯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常温下苯是一种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液体C.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D.苯不具有典型的双键所具有的性质,故不可能发生加成反应解析:选D苯中碳碳键是一种独特的键,难氧化,可加成,易取代。2.(2015·浙江10月考试)有关苯的结构与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B.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C.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D.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硝基苯解析:选D苯分子中无碳碳双键,A错误;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错误;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苯萃取了溴水中的Br2,而非苯与Br2发生了加成反应,C错误;苯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D正确。eq\a\vs4\al(元素分析与分子式的确定)元素分析(1)定性分析——确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用化学方法鉴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如燃烧后,一般C生成CO2、H生成H2O、Cl生成HCl。(2)定量分析——确定有机物的实验式。①原理:将一定量的有机物燃烧并测定各产物的质量,从而推算出各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计算有机物分子中所含元素原子最简整数比,确定实验式。②方法:[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配电设备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通信系统及软件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超声诊断仪器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航空贸易产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自动扶梯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羽衣甘兰加工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稀土永磁材料行业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石棉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直播平台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电源线产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十字头夹具设计说明书
- 04S202 室内消火栓安装
- 医疗设备强检计量目录(参考)
- 三年级硬笔书法课课件
- 佳发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标准版)
- 投融资部面试题本
- 汽车配件名称大全全
- 新版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5-my-clothes-Part-B-Read-and-write-》课件
- 康复治疗-运动疗法-课件
- 《学弈》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 桥梁工程倾斜监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