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 含答案 解析 )_第1页
贵州省黔西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 含答案 解析 )_第2页
贵州省黔西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 含答案 解析 )_第3页
贵州省黔西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 含答案 解析 )_第4页
贵州省黔西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 含答案 解析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黔西南州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高二地理(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轰”的一声巨响,一枚“长三乙”运载火箭冉冉升起,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五十五颗卫星,也是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送上太空。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比原计划提前半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长三乙”运载火箭发射时()A.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自东向西流 B.澳大利亚西北部受西北季风影响C.当日可以在发射台看到日出东北 D.圣保罗(西三区)此时艳阳高照2.进入轨道卫星的同步卫星与地面上的对应点相比()A.运动方向相同,角速度不同 B.运动方向相同,线速度不同C.运动方向不同,线速度相同 D.运动方向不同,角速度相同3.从“长三乙”运载火箭发射至建军节期间,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是()A.持续变快 B.先变慢再变快 C.逐渐变慢 D.先变快再变慢【答案】1.C2.B3.B【解析】【1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长三乙”运载火箭发射时为2020年6月23日,目前应为北半球的夏季;结合所学可知,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是顺时针旋转,因此是自西向东流动,A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北半球的夏季,澳大利亚西北部应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而不是西北季风,B错误;6月2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除了极昼极夜范围,都是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因此可以在发射台看到日出东北,C正确;发射时北京时间为9时43分,圣保罗所在的西三区与东八区间隔11个时区,时间差11小时,此时西三区区时=9时43分-11小时,计算得出西三区区时为22时43分,圣保罗正值深夜,D错误。故选C。【2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该卫星为同步卫星,因此运动方向和角速度应与地面上的对应点相同,ACD错误;卫星与地面上的对应点转的半径不同,但周期相同,因此线速度不同,B正确。故选B。【3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建军节8月1日;地球公转速度1月初最快,7月初最慢;结合材料可知,从“长三乙”运载火箭发射至建军节期间即从6月23日到8月1日,公转途中经过了7月初,因此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在远日点,日期为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在近日点,日期为1月初;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相等,为15°/小时;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同步卫星与地面的点相比,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同步卫星大于地面对应的点.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于2022年2月4日北京时间19:30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这是一场世界瞩目的盛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北京冬奥会举行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昼长夜短 B.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C.北半球昼夜等长 D.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5.开幕式开始时,里约热内卢(22°55S,43°12W)的观众收看电视转播实况。当地区时为()A.8:30 B.10:30 C.9:30 D.21:30【答案】4.D5.A【解析】【4题详解】该时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因此北半球昼短夜长,AC错误;此时北半球各处离太阳直射点越来越近,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D正确,C错误。故选D。【5题详解】根据材料,里约热内卢所在经线是43°12'W,所在的时区是西三区,开幕式开始举行时北京时间是19:30,东八区与西三区间隔11个时区,时间差11个小时,里约热内卢观众要收看电视转播实况,当地的区时=19:30-11小时=8:30,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某地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间差(相差几个时区,时间差几小时,知东求西用减号,知西求东用加号)。九华山上天台峰西侧的“大鹏听经石”,传有大鹏听地藏菩萨诵经而感化成石。该岩石是由花岗岩经外力作用而形成的,结合岩石图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6.“大听经石”景点的岩石类型属于图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7.“大鹏听经石”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①风化作用②地壳抬升③岩浆入侵④外力侵蚀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答案】6.B7.C【解析】【分析】【6题详解】根据右图的相互转化关系可知,岩浆只能直接形成岩浆岩,所以甲为岩浆,乙为岩浆岩;由材料信息“该岩石是由花岗岩经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可知,花岗岩属于岩浆岩,A错误,B正确。丁通过外力作用变成丙,所以丙是沉积岩,丁是变质岩,CD错误。故选B。【7题详解】由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花岗岩景观“大鹏听经石”的形成过程首先是岩浆入侵形成花岗岩,然后经地壳运动出露地表形成山地,再在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下形成此景观,顺序为:③②①④,C正确。故选C。【点睛】岩石按照成因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一、岩浆岩的成因:地幔中呈流动状态的炽热岩浆向地表上升冷凝结晶形成岩浆岩。分为侵入岩(花岗岩)和喷出岩(玄武岩)二、沉积岩的成因: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沉积岩主要包括石灰岩、砂岩、页岩等。三、变质岩的成因: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能使所有岩石变成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都可以变成变质岩,一种变质岩也可以变成另一种变质岩。变质岩比如大理岩、板岩等。2022年1月14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一座海底火山喷发。海底火山15日下午发生第二次剧烈喷发,火山灰柱直径约5km、高20km,笼罩在火山上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汤加多火山的原因是()A.处在两大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B.处在三大板块的生长边界上C.外在两大板块消亡边界上 D.处在三大板块的消亡边界上9.火山喷发过后,当地许多农民会搬到火山附近居住,其主要原因是()A.欣赏火山喷发的景观 B.气候凉爽适宜C.温泉众多,是疗养胜地 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答案】8.C9.D【解析】【8题详解】由图可知:汤加多火山是由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与碰撞引起的,属于板块消亡边界,C正确,ABD错。故选C。【9题详解】注意题目中强调农民,火山喷发是一种地质灾害,破坏力很大,但火山喷发带来的火山灰,能形成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D正确,ABC与农业生产无直接关系,不是农民搬移的主要原因,排除ABC。故选D。【点睛】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六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下图是我国南方地区某河流干支流(局部)略图。图示区域内河漫滩形成速度较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河流干流的水文特征是()①流速较快②无结冰期③含沙量大④水位季节变化小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1.该河流支流入口处没有形成河漫滩的原因是()A.流速快,侵蚀作用强 B.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D.汛期水量大【答案】10.C11.A【解析】【10题详解】图示河流位于我国南方,河道弯曲,有宽阔的河漫滩形成,说明干流的流速较慢,无结冰期,①错误,②正确;河漫滩形成速度较快,说明河流含沙量较大,泥沙沉积量大,③正确;我国南方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④错误。故选C。【11题详解】该河流支流入口处没有形成河漫滩,主要是因为该支流入口处位于干流凹岸,侵蚀作用强烈,支流的入口处河水流速快,不利于泥沙沉积;地转偏向力会影响河漫滩出现的位置,但不影响是否形成河漫滩;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和汛期水量大属于全干流的特征,而不是支流入口处独有的特征。故选A。【点睛】河漫滩的形成原因与河流的凸岸沉积、河流含沙量大以及河水水文的季节变化大有关。秋季,我国多地碧空如洗,秋高气爽。下图为某年11月1日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最可能“碧空如洗,秋高气爽”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3.丙地此时的风向以及将迎来的天气最可能是()A.偏东风;气压升高,出现连续性降水 B.偏南风;大风、降温、霜冻等天气C.偏西风;台风、暴雨、寒潮等天气 D.偏北风;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答案】12.A13.B【解析】【12题详解】从图中看,甲处等压线闭合,中间高于四周,为高压反气旋,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因此甲地有可能出现“碧空如洗,秋高气爽”现象,A正确;乙和丁处等压线较为密集,风力较大,不会出现“碧空如洗,秋高气爽”,BD错误;丙位于冷锋附近,可能会出现降温、雨雪等天气,C错误。故选A。【13题详解】结合丙处的等压线可知,北侧为低压,南侧为高压,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是由南指向北,加上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一个偏南风;结合图中位置可知,丙地位于冷锋前,因此即将迎来冷空气过境,带来大风、降温、霜冻等天气,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近地面的风受力情况: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等,近地面的风与等压线相斜交;高空的风受力情况: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等,高空的风与等压线平行;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靠近的锋,过境时伴随着大风、阴天、雨雪、降温、沙尘等天气现象;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靠近的锋,过境时出现阴天、阴雨连绵的天气现象。读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4.下列关于图中气压带风带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由于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的 B.②和③是由于温度低,气流收缩下沉形成的C.受a和d影响的区域炎热多雨 D.④的形成原因和①是相同的15.考虑极地寒风凛冽,中国南极科考站的门窗朝向应尽量避开风向()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答案】14.A15.D【解析】【14题详解】结合图片可知,①为赤道低气压带,主要是由于纬度低,气温高,空气上升形成的,A正确;②和③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因为来自赤道地区高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在30°附近上空堆积下沉形成的动力高压,而不是由于温度低形成的,B错误;结合图中位置可知,a和d为西风带,结合所学可知,西风控制之下应是温和湿润,而不是炎热多雨,C错误;④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①为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为热力上升形成的低压,主要是热力原因;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由于来自极地高压的冷空气和来自副热带高压的暖空气在纬度60°附近相遇,冷空气在下,暖空气被迫向上爬升形成的,所以是动力因素,因此原因不同,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南极科考站主要是位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盛行风向为东南风,因此中国南极科考站的门窗应避开东南方向,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了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西风带,南、北半球的高纬极地东风带。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具有调节湄公河水量的功能。干季时湖水经洞里萨河流入湄公河,补充了湄公河水量的不足,这时湖面下降,平均水深仅为1米左右;雨季湄公河暴涨之时,河水又经洞里萨河倒灌入湖中,从而减轻了湄公河下游的泛滥,这时湖面上升,平均水深超过10米。完成下面小题。16.洞里萨湖湖水经洞里萨河流入湄公河的时间为()A.1~4月 B.5~10月 C.7~11月 D.11~次年3月17.影响洞里萨湖水位、深度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位置 B.降水 C.气温 D.地形【答案】16.D17.B【解析】【16题详解】洞里萨湖位于中南半岛,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旱雨两季,6~10月为雨季,盛行西南季风,降水充沛;11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盛行东北季风,天气干燥少雨,由材料“干季时湖水经洞里萨河流入湄公河”可知,D符合题意。故选D。【17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洞里萨湖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上,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年分旱雨两季。雨季降水量大,所以湖面面积广,水深;旱季降水很少,湖面面积小,水浅,因此降水影响洞里萨湖水位、深度变化,B正确。湖泊的位置、地形不会变,位于热带,气温变化也不大,不是影响水位、深度的主要因素,ACD错误。故选:B。【点睛】洞里萨湖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湖泊,与湄公河之间有洞里萨河相通,其面积和蓄水量季节性变化很大。2021年1月26日~3月25日,某油轮在“青岛—巴士拉—青岛”航程中排放8583吨CO2,通过购买等量华能风电场产生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进行抵消,实现国内首次油轮“碳中和”。图示意青岛—巴士拉航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该油轮驶往巴士拉,途经印度洋时()A.逆风逆水 B.逆风顺水 C.顺风顺水 D.顺风逆水19.若为减少购买碳配额,油轮运输应()A.限制运输次数 B.积极使用新能源 C.货运改客运 D.增大货运量【答案】18.C19.B【解析】【18题详解】轮船驶往巴士拉时,时间为1月到3月,此时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北印度洋季风洋流逆时针方向流动,船从东向西行驶顺风顺水,C正确,A、B、D错误,故选C。【19题详解】限制运输次数会减少经济收益,虽减少购买碳配额但得不偿失,A错误;积极使用新能源可减少碳排放,减少购买碳配额,B正确;货运改客运对碳排放量无影响,C错误;增大货运量会增加能源消耗,碳排放量增加,不会减少购买碳配额,D错误。故选B。【点睛】北印度洋冬季盛行东北季风,船自东向西行驶,与季风吹拂方向大体一致,故顺风顺水。碳排放量交易可提高碳排放成本,有效促使企业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鼓励企业使用新能源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21年1月6日,山东青岛气温降至零下15.8℃。7日青岛近海海域海面上“蒸汽腾腾”,仿佛海水被煮沸了一般;船只、海岛影影绰绰,仿佛置于云层之上,如梦如幻(如图),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观赏。据气象专家解释:受强寒潮天气影响,海水翻腾,海面下部温暖海水上升,海水快速蒸发到空中,遇到冷空气后快速凝结为冰晶,这种现象被称为“海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海浩”现象发生时()A.海—气间温差大,风力较大 B.海—气间温差大,风力较小C.海—气间温差小,风力较大 D.海—气间温差小,风力较小21.据气象专家说,本次“海浩”的发生和近期拉尼娜现象有关。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秘鲁沿海()A.气温升高 B.鱼类大量死亡 C.洋流势力减弱 D.干旱加剧【答案】20.A21.D【解析】【20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受强寒潮天气影响,海水翻腾,海面下部温暖海水上升”,说明海水温度相对温暖,此次强冷空气使得海一气间温差大,海气温差越大,越有利于海水蒸发。同时,风力较大,也加剧了海水的蒸发,蒸发的水汽受冷空气影响凝结成冰晶,形成海浩现象,A正确,BCD错误。故选A。【21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秘鲁沿海附近气温降低,寒流势力增强,干旱加剧,D正确,AC错误;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才会导致秘鲁沿海附近鱼类大量死亡,拉尼娜现象强烈的上升流有利于渔业发展,B错误。故选D。【点睛】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冷水现象,是气象和海洋界使用的一个名词。意为“小女孩”,正好与意为“圣婴”的厄尔尼诺相反,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赤道太平洋大范围的海温异常偏冷会导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给全球及我国天气气候造成影响。另外,拉尼娜事件也会影响到我国近海海洋环境,对海洋灾害及生态带来一定影响。在热带太平洋东岸(南美大陆西岸)和太平洋西岸(澳大利亚大陆东岸)之间存在着一个纬向大气环流系统,称为“沃克环流”。下图示意“沃克环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沃克环流”中大洋东西两岸气流垂直运动方向不同的原因是()①大洋西岸大气受表层暖海水影响大②大洋西岸纬度较低,气温高③大洋东岸受陆地干冷气流影响大④大洋东岸大气受底层冷海水影响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3.在甲气流势力较弱的年份()A.澳大利亚东岸易发生火灾 B.秘鲁渔场渔获量增加C.南赤道暖流势力增强 D.印度尼西亚洪涝灾害加剧【答案】22.B23.A【解析】【22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洋东岸(南美大陆西岸)有上升补偿流,受上升冷海水影响,且受秘鲁寒流影响,气温低,气流垂直下沉;而太平洋西岸(澳大利亚大陆东岸)有暖流流经,大气受热,气流垂直上升,①④对;东西岸纬度没有差别,②错;该环流位于热带,纬度低,干冷气流对其影响不大,③错。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3题详解】沃克环流是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面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纬圈热力环流,甲气流为东南信风。甲气流势力较弱的年份即厄尔尼诺年,大洋西岸水温下降,澳大利亚东侧降水减少,容易发生旱灾,发生森林火灾,A正确;信风势力较弱,会导致冷海水上涌减弱,营养盐类减少,渔获量减少,B错误;信风势力减弱,南赤道暖流势力减弱,C错误;太平洋西岸降水减少,印度尼西亚多发生旱灾,D错误。故选A。【点睛】由于“沃克环流”对太平洋东西两岸的气候调节有重要作用,如果东太平洋的洋面温度升高,就会产生较暖而且湿润的上升气流,削弱“沃克环流”,同时美洲中部一带会气温上升、暴雨成灾,形成著名的“厄尔尼诺”。读我国著名树木景观照片,完成下面小题。24.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C.丙——黑土肥沃,水源充足 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25.从丙到丁到乙树木景观的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A.地方性分异规律 B.赤道到两极分异规律C.沿海向大陆内部分异规律 D.垂直分异规律【答案】24.A25.B【解析】24题详解】读图分析,甲为大漠胡杨,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光照充足,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A正确;B为兴安林海,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山地地形;雪域高原,冻土广布是青藏高原的环境特点,B错误;丙为海南椰树,分布在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黑土肥沃,水源充足是东北平原的环境特点,C错误;丁为黄山迎客松,分布在黄山,气候湿润,以流水侵蚀为主,D错误。故选A。25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从丙到丁到乙,随纬度升高,热量减少,植被从热带季雨林过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及寒温带针叶林,体现了赤道到两极分异规律。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不同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导致地球表面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少,因而产生地球表面的热量分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由于这些热量带平行于纬线呈东西向分布,并且随着纬度的高低呈南北向的交替变化,故称之为纬度地带性,又称之为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表现在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分异(在高纬和低纬地区表现尤其明显)。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明甲地地质构造名称,并分析甲、乙两地山岭形成的原因。(2)说明丙地的地貌名称,并解释其形成过程。【答案】(1)甲地为向斜。甲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形成向斜山;乙地岩层受挤压力,向上拱起,形成山岭。(2)地貌:冲积扇。形成过程: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坡度变小,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解析】【分析】本题以某地地质剖面图为材料背景,涉及地质剖面图的判读、特定地貌的形成过程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落实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地理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由图示岩层弯曲形态可知,甲为向斜,而向斜构造槽部受到挤压,岩层坚硬紧实,不易被侵蚀,形成向斜山;乙地为背斜,岩层受水平挤压力,向上隆起,形成山岭。【小问2详解】丙地位于山前,形态呈扇形,为冲积扇。河流流经山区,地势落差较大,河流流速较快,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当河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变得平坦开阔,流速缓慢,泥沙淤积,故形成冲积扇。27.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大气中经常发生的阴、晴、风、雨、雪等天气现象,都与天气系统的活动有密切关系。2021年某月,青岛市经历了一次天气变化过程。下表示意该时段的相关天气信息。日期22日23日24日25日气温(℃)3~12-4~8-7~-3-9~-4天气变化晴14时由晴朗转阴沉阴白天小雪夜晚多云风力风向(1)说明影响本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并解释原因。(2)分析22日最高气温与24日最高气温差异较大的原因。【答案】(1)冷锋(系统)。理由:气温急剧下降;天气由晴朗转为阴天、降雪;风向由偏南转为偏北。(2)22日为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白天最高气温较高;24日为阴天,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白天最高气温低。【解析】【分析】本题以青岛市的一次天气变化过程为背景,涉及天气系统的判断和气温差异的原因的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分析与提取能力,同时考查对知识的调用能力。【小问1详解】由表格的信息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时,从22日到25日,气温急剧下降;天气由晴朗转为阴天、降雪,符合冷锋过境时的特征;风向由偏南转为偏北,说明目前是高纬的冷空气向低纬度移动,对应的应是冷锋天气系统。【小问2详解】结合表格可知,22日的天气为晴天,大气中云层较少,因此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因此白天最高气温较高;24日为阴天,大气中云层较厚,因此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因此24日白天最高气温低。28.读世界局部地区气压状况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明此时北半球所处季节,并解释理由。(2)分别说明此季节东亚和南亚的盛行风向,并分析其主要成因。【答案】(1)夏季。理由:亚欧大陆上形成低压,同纬度海洋形成高压,说明北半球大陆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北半球为夏季。(2)东亚:东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西南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解析】【分析】本题以世界局部地区气压状况分布图为资料,涉及了季风环流和海陆热力性质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小问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