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集锦15篇)_第1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集锦15篇)_第2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集锦15篇)_第3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集锦15篇)_第4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集锦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集锦15篇)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集锦15篇)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1教学目的:1、理解等式的根本性质一,并能较纯熟地运用它解形如x+a=b的方程。2、能较为纯熟地运用形如x+a=b的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会检验给出的未知数的值是不是某方程的解。4、培养学生标准书写和自觉检验的好习惯。教学重点:1、对等式的根本性质一的理解和运用。2、掌握解形如x+a=b的方程的根据、步骤和书写格式。3、能较为纯熟地运用形如x+a=b的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掌握解形如x+a=b的方程的根据、步骤和书写格式。2、较为纯熟地运用形如x+a=b的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教学时由复习方程的意义入手,在出示情境图后提出问题,学生最先想到的是算术方法,此时引导:你能列方程解决这一问题吗?在列出方程600+x=860后,怎样求x呢?在学生渴望解决这一问题的内在需求的驱使下,展开合作探究活动。在教学等式的根本性质时,可利用实物演示,通过提问: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以引导学生考虑,启发学生把两组图的内容归纳成一句话。这样,及时引导学生超脱实例的详细性,实现必要的抽象概括。这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考虑、探究x的值的求法,然后在小组讨论后汇报。学生在陈述自己的想法时,不仅要说出自己是怎样推算的,还要请学生说出这样推算的理由。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强调解方程的每一步得到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递等式。教学中还要重视对学生书写的要求,初学时,可要求学生等号对齐。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的计算过程,开场练习时也要求学生写出来,待纯熟之后再简写。无论是解方程还是检验,都要从一开场就强化书写标准,以发挥首次感知先入为主的强势效应,促进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最后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时,要强调: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区别这两个概念。形式方法:观察――实验――讨论――交流――概括结论作业设计:自主练习1-3题。讨论要点1、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天平,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交流,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根本性质一。2、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算术思维向方程思维的转变。3、在检验的问题上,要注重引导学生由算术法的验算向方程法的检验转变。4、教学时,要加大引领力度,充分发挥老师的作用。一要做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引领,进一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渠道,进步学生解决问题的才能。二是对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路、步骤及格式的引领。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使老师们更加清楚地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根底,较为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较为实际的教学环节,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也为老师在教学中围绕重点、打破难点指明了方向。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2教学目的:才能目的: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开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才能。知识目的: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可以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可以纯熟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情感目的: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教学重难点:学生可以纯熟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准备:教学参考书、教科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老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以下分数乘法运算题。3/11×39/16×1221×5/14老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答复以下问题。老师提问学生答复以下问题。〔整数乘以分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注意两种约分方式。〕二、讲授新课:老师出示课本例题:小红有6个苹果,淘气的苹果是小红的1/2;笑笑的苹果是小红的1/3,淘气和笑笑各有几个苹果?老师让学生考虑这个例题,并对学生进展提问。学生自己动手填完课本例题上的方格。老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学生1:6×1/2=6×1/2≤3个;学生2:6×1/3=6×1/3≤2个〕老师和学生比照这两个题目的区别和联络。学生初步理解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三、稳固练习:做课本5页试一试,36的1/4和1/6分别是多少?注意让学生体验求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学意义。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答复〕板书设计:6×1/2=6×1/2≤3个;6×1/3=6×1/3≤2个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就是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3教学目的1.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2.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等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等概念.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一〕口算0.8times;0.5=4times;0.25=1.6+0.38=0.15divide;0.5=1-0.75=0.48+0.03=〔二〕计算21divide;3=15divide;3=12divide;3=10divide;3=老师提问: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7例710divide;31.列竖式计算老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老师用两种颜色的笔分别将商3和余数1描一遍〕使学生明确:因为余数重复出现1,所以商就重复出现3,总也除不尽.所以10divide;3=3.33……〔二〕教学例8例8计算58.6divide;111.学生独立计算2.因为余数重复出现数字3和8,所以商就重复出现数字2和7,所以58.6divide;11=5.32727……3.观察比拟10divide;3=3.33……58.6divide;11=5.32727……老师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小数局部有的数字重复出现;有一个数字、有两个数字重复出现;〕4.一个小数,从小数局部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老师板书:循环小数.像3.33……和5.32727……是循环小数.5.简便写法3.33……可以写作;5.32727……可以写作6.练习把下面各数中的循环小数用括起来1.5353……0.19292……8.4666……〔三〕教学例9例9一辆汽车的油箱里原来有130千克汽油,行驶一段路程以后用去了.大约用去了多少千克汽油?〔保存两位小数〕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130divide;6=21.666……asymp;21.67〔十克〕答:小汽车大约装21.67千克汽油.2.集体订正重点强调:保存两位小数,只要除到小数点后第三位即可.3.练习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先用循环小数表示所得的商,再保存两位小数写出它的近似值.28divide;182.29divide;1.1153divide;7.2〔四〕讨论:两个数相除,假如不能得到整数商,会有几种情况出现?1.除到小数局部的某一位时,不再有余数,商里小数局部的位数是有限的.也就是被除数可以被除数除尽.如3divide;2=1.5.小数局部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2.除到小数局部后,余数重复出现,商也不断重复出现,商里小数局部的位数是无限的.如10divide;3=3.33……,小数局部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三、课堂练习〔一〕计算下面各题,哪些商是循环小数?5.7divide;914.2divide;115divide;810divide;7〔二〕下面的循环小数,各保存三位小数写出它们的近似值.1.29090……0.0183838……0.4444……7.275275……四、布置作业〔一〕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用循环小数表示商,再保存两位小数写出它们的近似值.9.4divide;638.2divide;2.7204divide;6.66.64divide;3.3〔二〕一列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305千米,用了3.5小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保存两位小数〕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4设计思想:本课教学设计根据利用音像教材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课题研究目的,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为指导,以认知学习理论为根底,以培养智能型、创造型人才为目的,试图通过对教学的科学设计,实现音像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机浸透,充分挖掘音像教材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探究解答方法,培养学生知识与才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全课采用启发式电化教学,本教学设计力求表达以下特点:1。充分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挖掘学生的认知潜力。运用现代教育媒体首先设计一道准备题,通过微机演示让学生感知相通问题的构造特点,然后通过列表、讨论、分析^p,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功能优势,为学生提供多种信息与表象,在老师适时启发点拔下,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动口,积极思维,探究和发现相遇问题的解答方法,在稳固练习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相遇问题类似的实际问题,实现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迁移,充分表达了知识与才能素质的培养过程。2。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相遇问题的学习及解决问题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勤学善思、主动进取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乐中学习,在进步学习效率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教学目的:1。理解相遇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这三个数量间的相依关系,以及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的含义。2。能根据相遇问题的题意用线段图分析^p数量关系,并说出解题步骤。3。能正确解答相遇问题中求路程的应用题。4。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才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和创造精神。教学重点:相遇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解题思路的分析^p。电教媒体:微机及配套大屏幕、投影仪、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展示设疑〔一〕前提诊测〔投影片〕1。张华每分钟走65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654=260米〕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谁会用一个数量关系式表示?〔板书:速度时间=路程〕2。李诚每分钟走70米,走了4分钟,?〔由学生补充问题再列式计算〕[评析:旧知的再现,针对性强,抓住与新知亲密相关的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为学习新知识作了适当的铺垫。]〔二〕引人课题我们以前学习的都是一个人或一个物体运动的情况,假如是两个人或两个物体同时相对运动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应用题。〔板书课题:应用题〕二、引导思疑1。创设动态情境,准确理解题意。微机屏幕显示准备题:张华家距李诚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张华每分走60米,李诚每分走70米。师:请同学们看屏幕,张华、李诚是怎样走的?结果会怎样?〔微机演示〕屏幕显示张华、李诚两家用太阳表示并不断闪烁,当发出一声悦耳的响声后,张华、李诚分别从两家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经过3分钟后两人相遇,这时又发出一声悦耳的响声,张华走的路程用蓝色表示,李诚走过程的路程用红色表示,屏幕底色是浅黄色,色彩明晰艳丽。学生观察后提问:有几个人在运动?出发时间怎样?从哪里出发?出发前方向怎样?结果怎样?板书:人:两个时间:同时地点:两地方向:相向〔相对〕结果:相遇[评析:运用微机所具有的声、光、色、形的特点,创设动态情境,抓住相遇问题的关键,加深学生对两地、同时、相遇【关键词】:^p的分析^p和领会,形象深化地提示了事物的开展、变化与结果,使学生准确理相遇应用题的构造特点,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功能优势,为后面的例题教学扫除了障碍。]2.观察、考虑、分析^p、填表。老师利用微机逐分逐分地演示两人走的时间与路程变化情况,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考虑,完成下准备题中的表格。根据以上微机的演示让学生填写下面他们两人走的时间和路程的变化情况表。走的时间张华走的路程李诚走的路程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如今两人的间隔填完上表后让学生讨论:①出发3分钟后,两人之间的间隔变成了多少?②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与两家的间隔有什么关系?[评析: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挖掘学生的认知潜力,准备题的设计正是考虑了这一要求。通过微机演示让学生感知相遇问题的构造特点,然后通过列表、讨论、分析^p每经过1分、2分、3分两人之间的间隔变化,从而准确理解到:相遇时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就是两家的间隔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这里充分运用电教媒体的优势,适时启发、点拔,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引导学生思维活动上路,从而为下面的例题提供丰富的信息与表象。]三、引思解疑l。出例如5:小强和小丽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小强每分走65米,小丽每分走70米,经过4分,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2.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①让学生说说小强和小丽是怎样运动的?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②根据学生的答复,微机屏幕显示线段图〔标出运动方向、有关数据及问题〕。③让学生根据线段图复述题意,同时想象两人同时从家里走向学校的过程。〔3〕分析^p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问:怎样求两家的间隔?启发学生说出两种解法:①求两人各自的路程,再加起来。644+704②求每分两人所走的路程和,再求4分两人所走路程的和。〔65+70〕44。比拟两种算法。让学生说说两种解法分别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再引导学生观察两种解法的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络?〔为什么两种解法算式不同却结果相等?〕〔符合乘法分配律〕[评析:前面准备题已通过微机向学生提供了直观、多彩、形象、生动的表象,又通过填表、分析^p,学生已准确理解了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例5的解答已经是水到渠成。然而老师并不急于呈现答案,而是注重知识的获取过程。先启迪学生复述题意、想象两人同时相向而行的情景,再画出线段图,进一步激发学生解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通过学生自身努力找到答案,化解难点,真正表达了启发式电化教学解决难点的媒体策略思想。整个例题的解答都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运用前面提供的表象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这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把外部感知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从而形成合理的知识构造,使学生的认知程度开展到意义建构的较高层次。]5。做一做〔投影〕①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面对面走来,经过6分钟两人相遇〔如图〕,求两地间的路程。每分60米每分75米a。相遇时甲行了多少米?〔〕〔〕=〔〕米b。756表示〔〕c。两地间的路程:〔〕〔〕+〔〕〔〕=〔〕米另一种解法:a。两人每分所走的路程的和是:〔〕+〔〕=〔〕米b。两地间的路程是[〔〕+〔〕]〔〕=〔〕米②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4小时相遇,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8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2千米,求两地之间相距多少千米?〔两种方法解答〕四、拓思创新1。甲乙两个工程队同时修筑一条公路,14天修完,甲队每天修280米,乙队每天修300米,这条路全长多少米?2。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6小时后两车还相距30千米,求两地之间相距多少千米?[评析: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有坡度多层次,先表述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强化学生口头表达才能,促使知识内化,然后解决与相遇问题类似的应用题,实现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迁移,最后解决条件有变化的相遇问题,打破固定的思维框架,形成自己的认知构造。]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5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考虑、归纳、总结等方法,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2、引导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意义的数学信息,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独立考虑、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掌握解学问题的根本方法。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1、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2、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3、浸透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p与解答、回忆与反思。教学难点: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教学过程:一、导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间少,熊二说它的用时少,它俩谁也不甘示弱。同学们,请你们当裁判,它们俩终究谁用的时间少,好吗?二、学〔一〕单位换算1、从熊堡到学校,熊大熊二谁用的时间少?为什么2时=120分?你是怎么想的?2、学生独立考虑后,汇报: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也就是60+60=120分。3、同学间互相说一说。4、180秒=〔〕分,你是怎么想的?5、练一练:3分=〔〕秒600分=〔〕时你是怎么想的?你又是怎么算的?先独立考虑,然后与你的同学交流交流。〔二〕时间计算9月1日,小明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课件出示〕三、析1、观察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意义的数学信息?〔小明7时30别离家,7时45分到校〕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2、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有什么方法?先独立考虑,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3、小组合作交流,老师巡视指导,搜集信息。4、学生汇报,课件出示〔1〕直接数一数,7:30到7:45分针走了15分钟。〔2〕7:30到7:45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3〕都是7时多,直接用45—30算出用了15分钟。5、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对吗?你是怎么想的?〔7:30过15分钟就是7:45,15分钟是对的。〕6、写上答语。〔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7、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8、整理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谁来说说?师做整理板书:阅读与理解→分析^p与解答→回忆与反思。四、练1、填一填。在○里填上>、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6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广泛的探究时空中,在明主平等、轻松愉悦的气氛里,应用已有知识经历,通过自主预习、质疑问难、释疑解惑、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展辨析,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进步观察才能、分析^p才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初步建立分类的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亲密联络。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疑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课文内容,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感知本课内容,提出疑难问题。二、课始集疑1、揭题2、集疑:同学们课前都进展认真的预习,如今请同学们把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需要在本节课上请老师、同学们帮助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过渡:刚刚这些问题都提的非常好,我们这节课就重点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先请同学们认识一件物体。三、课中释疑认识天平:课件出示天平,同学们说天平的作用、用法。认识等式1、演示课件写出式子在左边放二个40克的.物体,右边放一个5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40+50<100再在左边放一个30克的物体,这时天平怎么样?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40+50+30>100把左边的一个30克的物体换成10克的,这时天平怎么样?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40+50+10=100再把左边的10克与50克的物体换成未知的,这时天平怎么样?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40+X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7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54~55页。教材简析:"10的认识"是小学生认数的一个重点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0~9的数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它的编排与前面类似。教学内容包括数数量是10的物体,10的读、写,1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比拟,10的组成等知识。由于日常通用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就要进1,所以10的组成特别重要,它是10以内进位加法的根底。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数、摆、写、比、分等实际操作认识10。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逆向思维,同时,配合课本主题图,有机浸透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教学目的:l.能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的个数,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拟10以内数的大小。2.会读、写10,掌握10的组成。3.学习按照一定顺序和从不同方向想问题的方法。结合主题图进展爱国教育。教学重点:10认识。教学难点:10的组成。教具准备:电脑课件、主题图、1~10的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课题1.电脑显示数字娃娃图,讲数字娃娃比大小的故事引出数字10。2.通过质疑方式提出学习目的。二、进展新课1.认识10。〔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看图数一数,抽象出数字10。图上有几个小朋友?有几个汽球?可以用几来表示?〔2〕动手操作:从学具盒中数出数量是10的任意一种学具。〔3〕想一想,我们身体哪一局部的个数可以用10来表示?〔4〕电脑屏幕上出示10根小棒,直观展示数字10包含的意义。2.书写10。〔1〕老师示范在田字格内写10。〔2〕学生在田字格里写10。3.10以内数的顺序。〔1〕电脑显示拨珠过程:先拨了9颗,又添上1颗。问:如今是几颗珠?9添上几是10?10去掉1就是几?那么,10应该排在谁的后面?〔2〕按数的顺序,让学生把直尺上的数字填完好,然后,屏幕上的直尺图抽象成数轴图,再把数轴上的空白位置填上数。4.比拟10以内数的大小。〔1〕比拟10和9的大小。〔2〕观察直线上的数说一说,除了9小于10,还有哪些数小于10?比10小的数都排在10的哪边?排在10的右边还有很多数,它们比10怎么样?谁能说出一两个?5.区别10个和第10个。10可以表示10个物体的个数,还可以表示排列顺序中的第10,谁能说从左往右数,闪蓝光的珠子排第几?〔电脑屏幕上第10颗珠子闪蓝光。〕学生听口令,伸手指,亲自体会"10个"和"第10个"的区别。课间休息〔活动一分时间〕。6.10的组成和分解。〔1〕分小棒。用学习9的组成的方法来分小棒,学习10的组成,同桌合作,一个分,另一个记录。问学生:可以分几种?你是怎样分的?根据学生答复电脑显示:1010101010/\/\/\/\/\918273645510101010/\/\/\/\19283746〔2〕归纳记忆10的组成的方法。10的组成一共有几种?你用什么方法能很快地记住它呢?〔引导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3〕强化记忆10的组成。请几个学生每人说一个10的组成,其他学生马上说出想到的另一个组成。三、稳固练习1.完成课本练习:把第55页组成填上,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2.记组成。〔1〕击掌组成10:老师先拍,学生后拍,所拍次数要组成10。〔2〕说数组成10:老师说的数与学生说的数组成10。3.10的组成和分解的运用。小动物举行投圈比赛,每个小动物投10个圈,根据投中的圈数让学生抢答说出有几个没投中?四、游戏1.游戏。2.让学生。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五、聪明题练习今天,我们学习了10可以分成两个数,10能不能分成三个数?四个数?试一试。[板书设计]教学设想"10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0~9各数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它是小学生认数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根底。本节课知识点多、容量大,面对厌静好动的低龄儿童,我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取新知。1.开讲激趣,萌发学生求知欲望。以新颖的故事〔数字娃娃比大小〕创设情境、巧设疑问:10比9大吗?从而激起学生求知欲望,把学生带入积极思维的学习境地。2.重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获取知识。本课教学设计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通过数、摆、写、比、分等实际操作认识10,培养学生的思维才能,在教学中,首先通过观察主题图初步感知10,再通过动手摆数量是10的学具,进一步增加对10的感性认识,最后,在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后从中抽象出数10,培养学生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才能。10的组成是本节课的重点,先让学生同桌协作探求10的各种分法,充分发挥学生动手才能、合作,再让学生观察每种组成左边和右边的数,分别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学生有序记忆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获取新知的主动性。3.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的演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教学的难点。区别"10个"与"第10个"是本课难点,我借助多媒体屏幕演示:圈住的10颗珠与闪动的第10颗珠,使学生建立明晰表象,加以比照从中发现"10个"与"第10个"的不同点。另外,在本课的开场、学习10的含义,1o的书写及重点处都分别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刺激学生感官,从而进步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8教学目的:本游戏活动以摸球作为载体。通过此数学游戏,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实验、猜测与验证的过程。教学过程:1、师向学生交代清楚活动的操作顺序:两人一组,然后记录颜色,再放回。记录摸出的红球、白球次数可用画“正”字的方法。2、组织活动:〔师给每组口袋内准备的白球与红球数的比例应一样。〕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摸球,一人记录。活动过程中,老师要及时进展巡视,以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当操作。3、汇报交流并猜测:每组学生操作完毕后,组织全班进展汇报交流。并将汇报结果记录在黑板上,以便学生进展猜测。也要请他们说说猜测的根据。4、验证猜测:请学生翻开各小组的口袋,验证猜测的结果与实际结果是否相符。5、小组讨论:投影出示讨论的题目包括表格。然后出示问题。注意:学生在详细讨论时,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猜测与推选的方法,对此,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特别要指导学生应考虑比赛外的各种因素。6、课堂练习:89页第3题。提示学生:由于任选的随机性,故可能出现特例。对此,在解答时,不要求学生作统一的答复。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9在数表里框出几个数、在墙面上贴瓷砖、选择连号的参观券或座位等实际问题,都可以和图形的覆盖现象联络起来。围绕覆盖了哪里、有多少个位置可以选择等问题进展研究,发现其中的规律,能感受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工具,进一步开展数学考虑,培养乐于探究的。教材编排了两道例题,例1里的覆盖比拟简单,覆盖的位置只有一个维度上变化。例2里图形的覆盖位置,在两个维度上变化。练习十运用例题里的方法和认识的规律,解决日常生活、数学游戏中的实际问题。1、例1突出探究规律时的数学活动。例1的教学从游戏开场。把1~10这十个数从左往右顺次排列,组成一张数表,游戏的方法是,用红框在数表里框数,分三次进展。第一次只框两个数,第二次要框三个数,第三次框更多个数。第一次游戏,先框出数表左端的两个数1和2,算出它们的和是3。再任意挪动红框的位置,可以看到各次框出的两个数都不会完全一样,因此两个数的和不可能一样。“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提出了游戏里的数学问题,把教学的注意力集中到研究红框在数表中有多少个不同的位置。学生首先会想到第一种方法,随着红框从数表的左端逐渐移到右端,依次计算1+2=3、2+3=5……9+10=19,数数一共写了9个算式,得到9个不同的和。第二种方法有两个特点:一是对问题的理解非常准确。“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这个问题,是问和的个数,不是问和是多少,所以不必进展求和计算。二是应用了图形平移的知识,通过红框从左往右依次平移一格得出了结果。其中,红框平移8次,能得到9个不同的和,是需要打破的难点。在第一种方法的根底上理解并使用第二种方法,学生数学活动的程度有了提升,也为继续进展的游戏和探究规律构筑了平台。第二次游戏,红框每次框出三个数,和第一次游戏相比,有两点进步:一是只用平移的方法找答案。在前一次游戏中体会了平移是解决这类问题比拟好的方法,在这次游戏中学生必然乐意应用这种方法。二是初步感知每次框出的数多,得到不同的和的个数少。这一感知一方面能在问题的答案上获得:每次框2个数,得到9个不同的和;每次框3个数,得到8个不同的和。另一方面能在平移的过程中体会:每次框的数少,红框平移的次数多,得出的和的个数多;每次框的数多,红框平移的次数少,得出的和的个数少。显然,通过这次游戏,学生对用平移方法解决问题的体验深了,为发现规律迈了坚实的一步。第三次游戏,在同一张数表里,每次框出更多个数,如4个数、5个数,分别能得到几个不同的和?安排学生继续实验,并把数据都填入一张表格。有前两次操作的经历,这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活动的方法。或是仍旧用红框逐次去框数,或是看着数表想像框的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对这类现象的感知得到进一步的充实,更清楚地看到,每次框的数的个数越多,红框平移的次数越少,得到的和的个数也越少,它们之间是有联络的。得出规律是例题最关键的教学环节。带着教材里的两个问题逐行观察表格里的数,研究平移次数与每次框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得到不同和的个数与平移次数的关系,找到的共同特点就是这类现象的规律。平移次数与每次框的数的个数的关系,在表格中能看到的是:它们相加的和都是10〔数表里有10个数〕。由此推理,10减每次框的数的个数等于平移的次数。假如联想平移红框的操作,就能体会这个关系是合理的。如在数表左端框出3个数,数表里还剩7个数,红框还能向右平移7次。发现和的个数与平移次数的关系比拟容易,表格里能看到平移的次数加1等于得到的和的个数,在几次操作活动中都有这一体会。发现的规律要用自己的语言,顺着填的表格,从左到右概括地讲述。如数表里有10个数,减每次框几个数等于平移次数,平移次数加1得到几个不同的和。看着表格讲述比拟方便,关系清楚,也有助记忆。“试一试”增加了数表里的数〔从10个变成15个〕,“练一练”把数表换成正方形图案连成的花边。要求利用例题里的规律,说出几个问题的答案,在应用中进一步体会和稳固发现的规律。还要注意的是,“试一试”直接说出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练一练”直接说出有多少种不同的盖法,它们都没有问“平移多少次”。这是因为平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平移次数是解决问题时应该主动考虑的中间数量。2、例2用较简单的规律构建稍复杂的规律。例2的素材是在墙面上贴瓷砖,每块瓷砖都是大小一样的正方形。4块花色瓷砖拼成正方形,组成一个图案。把这个图案贴在墙面任意一个位置,称为一种贴法。要解决的问题是图案在墙面上一共有多少种贴法?显然,图案在墙面上的位置,可以在同一行左、右挪动,还可以在同一列上、下挪动,这是例2比例1复杂的地方。但是,无论图案从左往右挪动,还是从上往下挪动,计算平移次数的方法与例1是一致的。所以,这道例题要以例1的规律为根底,构建稍复杂一些的规律。首先是理解题意,激活相关的经历。示意图的墙面上贴了瓷砖,中间的4块组成一个图案。“把图案贴在这面墙的任意一个位置”引发想像,可以把图案贴高些,也可以贴矮些;可以把图案贴在墙面的左边,也可以贴在右边。经过交流和,得出两条线索,即教材呈现的两种考虑。这两种方法都是把例1里获得的经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第一种方法想的是在一行上挪动,和例1非常贴近,很快得出贴在最上面一行有7种贴法。第二种方法想的是在一列上挪动,比例1稍有变化,所以贴在最左边一列有多少种贴法需要数一数或算一算。然后小组讨论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是逐步深化的。第〔1〕个问题需要的时间最多,把第一种一行有7种贴法和第二种一列有5种贴法结合起来,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这里不要急于得出一共有多少种贴法,要弄明白的是:假如一行一行地想,要从上到下想5行;假如一列一列地想,要从左到右想7列。第〔2〕个问题在理解题意时已经有了答案,这里再次讨论,是因为第一种方法讲的是最上面一行,第二种方法讲的是最左边一列,需要扩展到每一行都有7种贴法,每一列都有5种贴法。第〔3〕个问题是解决一共有多少种贴法以及它的算法。有前两个问题为根底,很容易想到一共有7×5=35〔种〕贴法,这个算式的数量关系就是沿着长的贴法、沿着宽的贴法与一共有的贴法之间的关系。“试一试”和“练一练”都是例题的变式。“试一试”的图案虽然仍旧由4块瓷砖拼成,但拼法变成“凸”字形。把它贴到墙面上,求一共有多少种贴法,要把图案看成长方形。这一点可以通过老师演示或学生操作来理解。“练一练”在墙面上贴的是长方形瓷砖,有6块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瓷砖拼成一个图案。求一共有多少种贴法的考虑与计算,和贴正方形瓷砖一样,能再次体会一共有的贴法与沿墙面长的贴法、沿墙面宽的贴法之间的关系。练习十第3题里有两类问题,一类是用“十”字形的框在数表里每次框出5个数,一共有多少种框法。解决这类问题,要把红框看成每次框出9个数的长方形。这一点,学生在“试一试”里已有初步的体会。另一类问题是研究每次框出的5个数的和与中间数的关系,只要通过几次框数活动,就能发现框里的5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5倍。中间的那个数是5个数的平均数。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10老师出示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册16页的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衬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师:怎么列式?生1:21.45÷15。师:我们会计算2145÷15,那么21.45÷15怎么算出它的结果呢?先独立考虑,试做一下,然后在小组内讨论吧!老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师:哪个小组派个代表来向全班同学汇报:组1:我们组是把21.45米化成2145厘米,算式就改写成2145÷15,变成了整数除法,结果是143厘米,再把143厘米化成1.43米。师:有道理!还有不同的做法吗?组2:我们小组认为,因为2145÷15=143,如今被除数是21.45,也就是缩小了100倍,而除数不变,那么商也缩小了100倍,所以商也应缩小100倍,正确的结果是1.43。组3:我们小组是列竖式计算出来的。接着把做的竖式放在展示台上展示。师:各小组都想出了方法,把21.45÷15的结果算出来了。如今老师要提一个问题:哪个小组想的方法更好?今后都能使用。小组继续讨论。组4:组3想的方法更好,没有局限性,碰到类似的算式都可以用这样的竖式计算。师:大家同意吗?〔学生齐答:同意。〕师:好,那么大家一起来观察这个竖式。哪位同学要提出什么问题?生2:商的小数点是怎么来的?生3:商的小数点是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生2: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生4:因为商的最高位在个位上,而小数点应该在个位的后面,所以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生5:假如商的小数点不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商就不是1.43,商不是1.43,那么验算的话,商和除数相乘就得不到被除数。生6:除到被除数的个位时还余下6,这时要跟被除数非常位上的4合起来一起除以15,合起来的数是64个非常之一,所以得到的商是4个非常之一,那么4应该写在非常位上,商的小数点自然就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师:说的太精彩了!〔学生自发地给以掌声鼓励〕师:如今请同学用自己的话向同桌说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反思:1、自主探究,小组讨论。老师出例如题后,就让学生独立考虑,再在小组内讨论,找到解决的方法,这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经历探究的过程,有利于方法的掌握和法那么的总结。在小组内每个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听取到别人的意见得到一些启发,也能给别人以提示,最后能在小组内达成一致意见。2、小组汇报,增加见识。因为在一个小组里形成了一种意见的定势,而通过小组汇报,班级里就会出现不同的见解、思路和方法。这样,让同学大开了眼界,知道解决一个一样的问题,有不同的方案。最后还让学生讨论哪种方案更具代表性和科学性。这样,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开阔性不仅得到了培养,而且,学生对“最优化”的意识进一步得到了进步和稳固。3、问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贵与疑。当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不急于答复,马上把问题抛给学生,这样,大胆、充分地相信学生的智慧和才能,给学生以极大的信心。结果,学生果不负老师的期望,一一做了答复。并说得非常精彩。4、老师是红娘,不是第三者。令人欣喜的是,在这个片段里能听到学生的追问。并且,其他学生,不等老师开口就情不自禁地答复起来。这样的情景是老师最喜欢看到的。出现这样的情景与老师的角色定位是分不开的。5、变替蝶破茧,为咬茧自出。有意义的学习并非简单的被动承受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自主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总是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亲身的体验,可以说,学生参与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越主动充分,所获得的体验就越深化、丰富,这样,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开展就提供了“动力”,真正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总之,整个片段教学下来,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展,才能得到进步,学生的情绪很饱满,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也感觉到有遗憾的地方,致使有的学生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比方:老师没有进一步引导、讲解和举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组1:我们组是把21.45米化成2145厘米,结果算式就写成了2145÷15,结果是143厘米,再把143厘米化成1.43米。”这个方案的缺乏;当组2说出:我们小组认为,因为2145÷15=143,如今被除数是21.45,也就是缩小了100倍,而除数不变,那么商也缩小了100倍,所以商应缩小100倍,得到1.43。”这个方案时,没有让组2的同学充分说出这样做的道理或理由。其实,这个方案就是把被除数看作整数,根据整数除以整数的方法算出商,然后再根据被除数缩小多少倍,除数不变,商也缩小多少倍的规律得到商是1.43。实际上也就是要在商143里点上小数点,追问学生商的小数点该点在哪?这样做了话的话就能和组3同学的方案整合到一起了。可惜,当时老师没有按上面的做法去做。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11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根本方法,能正确地分析^p应用题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使学生能合理地选择解答方法,进步学生分析^p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重点难点: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过程:一、根本练习。1、写出等量关系式〔1〕二月份消费的洗衣机比十一月份的2.5倍少1500台。〔2〕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8千米,2.5小时相遇。2、用X表示未知数,列出方程。〔1〕一个数与7.6的和的2倍是24.8。求这个数。〔2〕一个数除1.6等于2300减去2.8乘以450的积,求这个数。一、根据题意列出方程。〔1〕一辆汽车装运大米和面粉。大米装了X袋,每袋重90千克,面粉装了52袋,每袋重25千克,共运大米和面粉4吨。〔2〕百货公司进一批羊毛衫,进货价X元,出售价是进价的1.2倍,每件得毛利36元。二、复习指导。1、红星机械厂用9千克钢材制造一种机器,每台用钢材52千克,制造80台后,改良工艺,每台只用刚刚45千克。余下的刚刚还可以制造这样的机器多少台?〔用两种方法解〕〔1〕学生独立解答。〔2〕交流反应。A、算术方法。〔9-52×80〕÷45说出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义。B、列方程解答。52×80+45X=9请说出相应的另几个方程,并说出数量关系。〔3〕比拟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2、按照解方程应用题的方法解容许用题。〔1〕四、五年级同学工植树187棵,五年级同学植树的棵数是四年级的1.2倍。四、五年级同学各植树多少棵?〔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相距175.5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驶52千米,摩托车的速度是汽车的1.25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遇?3、引导今天复习了什么内容?说说用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三、独立作业。复习五的其余题目四、布置作业作业本[81]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12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教学内容:〔机动3课时左右〕1、小数乘法〔9课时左右〕2、小数除法〔11课时左右〕3、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那么,可以比拟纯熟地进展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展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教学重点:1、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的计算法那么。2、能正确地进展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进步学生的计算才能。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展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教学难点:1、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根底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和小数除法中商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2、会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并能正确的进展计算。1.小数乘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小数乘以整数。(例1和“做一做”,练习—第1—4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的根底上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才能。4、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练习,浸透转化思想。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教学过程:一、激发:1、填表。〔投影出示〕因数15150150015000因数5555积填得数后,引导学生观察:(1)先从左往右观察因数、积的变化规律。(2)再从右往左观察因数、积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概括: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或〕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或10倍、100倍、1000倍……2、口答:15×5表示什么?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3、引新: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积的变化规律,小数乘法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这局部知识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小数乘法的知识,首先小数乘以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以整数〕二、尝试: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⑴出例如1:花布每米6.5元,买5米要用多少元?⑵引导学生考虑:可以怎样列式计算?(让学生讨论,只列算式不计算,并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用加法计算:6.5+6.5+6.5+6.5+6.5用乘法计算:6.5×5⑶6.5×5表示什么?〔5个6.5或6.5的5倍是多少〕⑷小数乘以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一样吗?是求什么?引导学生得出: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一样,就是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⑸练习:P.4页1、说出下面各式的意义。0.9×463×68.4×15P.4页2、列出乘法算式。⑴5个2.05是多少?⑵4.95的7倍是多少?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那么。⑴小数乘法可以怎么算?〔按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板书:6.5×5⑵生试算,指名板演。⑶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⑷示范:6.5扩大10倍65×5×532.5325缩小10倍⑸回忆对于6.5×5,刚刚是怎样进展计算的?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6.5扩大10倍变成65,被乘数6.5扩大了1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25再缩小10倍。⑹做一做:14个9.76是多少?⑺通过例1和“做一做”,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明确:被乘数是一位小数,积是一位小数:被乘数是两位小数,积也是两位小数。假如被乘数是三位小数呢?〔积的小数位数和被乘数的小数位数一样〕⑻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①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②按整数乘法的法那么算出积;③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三、运用1、填空。4.5()0.74()×3×3×2×2()135()1482、判断下面各式中的积是几位小数。3.45×844.6×250.41×561.085×3050.0076×242.3×53、P.4页4四、体验:(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五、作业P.4页3、4题。六、板书:七、课后记: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13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等可能性;判断游戏规那么的公平性;设计公平的游戏规那么。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可能性”,是《数学课程标准》统计与概率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册书的难点内容,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各项才能的良好载体。学生已经学习了不确定现象,体会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体会随机现象的特点时,难度上就降低了很多。让学生在理论中,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p不断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底。备内容可能性谁先走(2课时)→设计公平的游戏规那么;判断游戏规那么的公平性摸球游戏(1课时)→感知可能性的大小备目的知识与技能1.通过游戏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2.会分析^p、判断游戏规那么的公平性,能正确判断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并会设计简单、公平的游戏规那么。过程与方法1.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初步感受简单事件发生的随机性,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做出正确判断,并能进展交流。2.在设计公平的游戏规那么的活动中体会概率的数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抛硬币、投骰子等一系列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2.在设计公平的游戏规那么中,把生活经历转化为数学经历,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备重难点重点认识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并会分析^p、判断游戏规那么的公平性。难点设计公平的游戏规那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14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例4和做一做教学目的:1.会归纳总结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比拟纯熟地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能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进展验算,进步计算的正确率;3.养成良好的计算、验算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你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特殊情况的小数除以整数的算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2.4÷24.8÷69.09÷98.24÷86÷51÷52.填空,并说出为什么?〔复习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为下面学习验算做好准备〕3.列竖式计算〔生板演〕〔1〕7.44÷4〔2〕7.44÷8〔3〕102÷24〔4〕4.551÷5四道逐渐变难二、探究新知1.在评价学生的计算结果中帮助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师:通过刚刚的解题,你能说出小数除以整数是怎么除的吗?学情预设:学生有的会把步骤在说一遍,有的会讲出前面“被除数的整数局部不够除”和“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两种特殊情况的小数除以整数的算法,老师一一给与肯定。师:做小数除以整数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四人小组讨论并归纳学情预设:生根据小数乘法经历说出转化乘整数除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哪一位不够商1就商0,然后继续除。假如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然有余数,要添0后再除。课件出示补充。2.在暴露计算错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验算。〔1〕师:为了保证我们的计算正确,怎么办?——验算验算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怎样验算黑板上面的小数除法呢?学情预设:生根据整数除法经历能说出用乘法验算除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