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之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范式_第1页
正义之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范式_第2页
正义之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范式_第3页
正义之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范式_第4页
正义之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范式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义之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范式

一、“道德认识论”与“非道德论”1969年,斯大林波塔克尔在他的革命思想中指出,马克思反对“正义思想”,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非正义的。“塔克尔—伍德命题”引发了一场浩大的思想争论。以1978年胡萨米发表《马克思论分配正义》对伍德的观点进行质疑,随后,伍德又于1979年发表《马克思论权利和正义———对胡萨米的回应》为开端,一场“马克思与正义”之争持续了几十年,至今没有平息。“马克思与正义”之争的焦点集中于“马克思是否批判资本主义为不正义”,围绕该问题在英、美马克思主义者中形成了两类基本论调和两大基本派别,即认为“马克思反对正义”的“马克思主义非道德论者”和认为“马克思赞成正义”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论者”。“非道德论者”主要是一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包括塔克尔、伍德、米勒、塞耶斯、克利尔、斯金伦等,在他们看来,马克思是与道德无涉的,在马克思的思想中根本不存在任何道德价值,并批评那些企图重构“马克思正义思想”的人充其量只不过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转变为马克思自己曾经一直认为是虚假的、意识形态的和“迷惑人的”形式而已。与“非道德论者”相反,“道德论者”则把马克思当作一个道德哲学家来看待。他们指出,虽然马克思没有提出系统的道德理论,也鲜有专门论及道德的篇章,然而,马克思的思想中却蕴含着道德价值。持这种观点的人很多,除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外还包括一大批关注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学者,主要有胡萨米、科亨、罗默、尼尔森、布伦克特、杰拉斯、埃尔斯特、佩弗、范德威尔、金里卡等。“道德论者”与“非道德论者”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上:1.马克思是否批判资本主义为不正义?2.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道德批判吗?如果是,其道德标准是什么?3.如何看待剥削与正义,与此相联系共产主义是否超越了正义?对上述问题,“非道德论者”认为:马克思没有批判资本主义为不正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是道德批判;剥削并非不正义;共产主义超越了社会正义。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伍德提出了“道德的善”与“非道德的善”的区分。在他看来,“道德的善”包括美德、权利、正义、义务的实现以及对这些品质的占有,而“非道德的善”则是那些即使没有道德承诺也可以去追求和占有的、人们意愿拥有的善。伍德指出,马克思之所以批判资本主义是因为资本主义破坏了“非道德的善”,这种批判是基于对社会生产分析的总体批判,依据的是一种具有“综合理论”特征的历史科学而非伦理道德。“非道德论者”的观点首先遭到了“道德论者”胡萨米的批评。胡萨米指出,伍德和塔克尔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现存社会的法律制度是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误解了马克思的社会道德观。根据马克思的社会道德观,上层建筑有双重决定因素:一个是生产方式,另一个是阶级利益。要解释一个道德原则,首先要说清它产生的生产方式,其次要说清在该社会中与该道德原则相关联的社会阶级。每一种生产方式都有相应的分配权利与义务的方式,统治阶级把有利于自己利益而牺牲非占有者利益的分配方式看作是正义的,但是被剥削阶级完全可以用发展起来的、不同于统治阶级的正义观念去评价它,对现存的财富与收入分配作否定性批判。继胡萨米之后,科亨、布伦克特、罗默、佩弗、尼尔森、范德威尔、金里卡等人都批判了“非道德论”。科亨提出了“权利正义论”说明马克思主义包含独立的正义标准;布伦克特则试图证明马克思的自由伦理观是对资本主义进行道德批判的基础;罗默通过论证资本主义“剥削性分配的不正义取决于初始分配的不公正”来支持马克思对分配正义的批判。佩弗通过对马克思剥削概念的重构,阐明了马克思剥削概念的道德内容。尼尔森则提醒塔克尔和伍德要仔细阅读马克思的文本,注意分辨马克思有时匆草的文字和讽喻的语气。他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被“理论渗透”的经验论述和道德评价。范德威尔在仔细研读《哥达纲领批判》后直接否定了“马克思反对正义”的观点。他指出,马克思不仅没有反对公平分配,相反,“他在努力阐明一个公平分配原则所关涉的内容及其重要性。”针对“非道德论者”否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正义的批判及共产主义超越了正义的观点,金里卡认为,这是不可想象的,马克思关于“个体”是“类存在物”并要过一种“社会生活”等观点表达了对“正义”共同体的需要。马克思不仅对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进行了激烈的“道德”批判,而且在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中,也是以一种“正义”标准来“规范”个体行为和社会生活的。“那种认为我们可以放弃公平、正义和义务这些理念而创造一个平等的共同体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二、“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与“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之争“非道德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伯恩斯坦和考茨基早年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的研究,伯恩斯坦与考茨基在许多问题上存在着巨大分歧,但在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的认识上却高度一致,他们都将马克思视为非道德哲学家,认为马克思的理论中并无道德元素。伯恩斯坦自称发现了马克思思想中的一个巨大矛盾:一方面,马克思拒斥任何道德诉求、反对从道德原则出发来推导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又有很多批判资本主义剥削为不道德的价值判断。于是,他提出要用康德的“绝对命令”来改造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以伦理和人道主义基础。考茨基则坚定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是自足的,无需伦理学上的补充和扩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将马克思视为“非道德论者”。但是,随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面世,人们惊喜地发现:马克思的著作中不仅有着明确的道德理论,而且正是依靠这种理论马克思阐发了其社会理想和革命追求。在如何看待《手稿》中马克思的道德哲学与其后阐发的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手稿》中蕴涵着一种人道主义,这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基础;而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则认为《手稿》是马克思不成熟时期的作品,真正的马克思哲学是一种反人道主义的科学,是历史唯物主义。这场“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与“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之争始于20世纪30年代,寂静一段时间后于50年代再度兴起,到70年代发展成“马克思与正义”之争。20世纪30年代,德国社会民主党人郎兹·胡特和迈耶尔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早期著作》中指出,“《手稿》是包括马克思思想的整个范围的唯一文献”,在《手稿》中“马克思的观点已经达到了完善的高度”。其后,比利时社会民主党人亨·德曼以《新发现的马克思》为题发表文章,把《手稿》中人道主义的马克思说成是“马克思成熟的顶点”,把马克思的晚期著作说成“创作能力衰退和削弱”的结果。从而引发了“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与“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之争。30年代的争论是一场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争论,它是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种质疑,是对马克思主义话语解释权的争夺。随着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和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表现出的巨大力量,苏联取得了在马克思主义解释方面的绝对正统地位,从而使争论很快平息。20世纪50年代,苏联在马克思主义解释方面的正统地位开始动摇,此时一批自称为“马克思学”的学者开始出现,他们提出重建马克思主义,恢复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基础,于是出现了第二次“手稿热”。“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与“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之争再度兴起。“马克思学”学者在论证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基础时开始摆脱党派界限和意识形态束缚,对马克思思想进行“科学”研究。他们重视研究马克思的生平传记和早期文本,强调对马克思的著作进行“系统研究和评价”,以图改变自梁赞诺夫消失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进展甚微的局面,防止“马克思的理论研究由于人们不是从其理论结构的整体而是从局部所作的种种解释而受到的损害”。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从欧陆地区向英美地区的转移,英美马克思主义者逐渐占据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导地位。1971年罗尔斯《正义论》的出版引发了英美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界政治哲学研究的复兴,使西方哲学出现了继20世纪初“分析哲学转向”之后的又一次“轴心式转折”。在此背景下,“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复兴并催生了“伦理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热点。英美马克思主义者中的一个流派———分析马克思主义提出用分析的方法重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重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在重构马克思主义的“规范理论”过程中,分析马克思主义者伍德和胡萨米等人在如何看待马克思与道德的关系,尤其在如何理解马克思对“分配正义”的批判问题上发生分歧并引发争论,双方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交锋,争论最终超出分析马克思主义者之外,吸引了一大批学者参加,最终发展成为“马克思与正义”之争。尽管“马克思与正义”之争主要发生在英美马克思主义者之间,持续的时间和影响力也比前两次争论要大,但其研究视觉和理论旨趣却与前两次争论基本相同:“非道德论者”致力于挖掘马克思思想中的科学价值,揭示马克思社会观的“历史必然性”规律;而“道德论者”则侧重于挖掘马克思思想的伦理价值,并力图重建马克思主义的道德基础。因此,它实质上是“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与“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之争的继续和深化。三、厘清两种尺度、两种理性的辩证关系纵观“非道德论者”与“道德论者”的争论,我们发现:他们之所以对马克思思想有不同的理解,根本原因在于对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持有不同看法。“非道德论者”从历史尺度出发,强调科学理性的重要性,站在“实然”角度来评价社会历史和社会现象,看到了道德评价的历史性和相对性,从而否定了马克思思想中的道德价值。“道德论者”从价值尺度出发,强调价值理性的重要性,站在“应然”角度来评价社会历史和社会现象,看到了道德评价的革命性和批判性意义,侧重于对马克思思想之伦理价值的阐发。他们都有自己的合理性及不足之处。正如尼尔森所言:“前者的合理之处在于揭示正义、道德的阶级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而不足之处在于过度强化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利益理论并以之拒斥正义、道德在马克思主义中的作用;而后者则在于挖掘了正义、道德的某种非意识形态性和在批判资本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但却执迷于自然权利。因此,双方应该在较量中相互吸收。”事实上,马克思既非“道德论者”,亦非“非道德论者”。一方面,马克思肯定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历史正当性,反对从抽象的人性和道德角度来批判资本主义。另一方面,马克思又严厉地谴责了资本主义对工人的残酷剥削,提出要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非道德论者”仅仅看到马克思承认资本主义剥削的历史正当性和对“分配正义”的批判,就断言马克思赞成资本主义剥削、反对分配正义,并将马克思看成“非道德论者”,显然是错误的。“道德论者”尽管批驳了“非道德论者”的谬论,但他们并不理解马克思为何承认资本主义剥削的历史正当性及为何要批判“分配正义”,因而也就无法真正驳倒“非道德论者”。因此,理解马克思,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及其科学方法,准确把握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长期以来,西方学者特别是资产阶级学者,在理解社会历史、批判不合理的社会现实时,总是基于所谓人类理性,从作为主观价值悬设的正义原则出发来进行道德评判。这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解释与社会批判图式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则带有欺骗性。马克思同这种错误的历史观进行了针锋相对斗争,认为“`正义'、`人道'、`自由'等等可以一千次地提出这种或那种要求,但是,如果某种事情无法实现,那它实际上就不会发生,因此,无论如何它只能是一种`虚无飘渺的幻想'。”英美马克思者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的理解是片面的,他们不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及其科学方法,尤其不懂得历史唯物主义两种尺度、两种理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因而在维护、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走向了“非马克思主义”,歪曲、肢解了马克思主义。因此,正确把握历史唯物主义两种尺度、两种理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两种尺度、两种理性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缺一不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既注重对历史进程之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也蕴含着对人的自由与解放之理想目标的价值追求。在方法论上,坚持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从而使马克思主义超越了抽象人道主义和乌托邦空想并使它与经济决定论区别开来。第二,以历史尺度统摄价值尺度、以科学理性指导价值理性。就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来说,它们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历史尺度、科学理性是马克思评价社会历史的立足点、根本点和主导方面。历史尺度和科学理性对价值尺度和价值理性具有统摄、指导作用,离开历史尺度和科学理性,价值尺度和价值理性便失去其科学性,成为脱离实际的玄想和空谈;离开价值尺度和价值理性,历史尺度和科学理性就成了“历史决定论”,变成了僵死的教条。我们既不能将两种尺度、两种理性对立起来,更不能将价值尺度、价值理性置于历史尺度、科学理性之上。第三,两种尺度、两种理性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人类社会发展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必将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为人的自由与解放创造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达到了统一。但统一不是绝对的,更多时候,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促进人的发展,甚至还以牺牲多数人的发展为代价。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而又没有充分发展,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两种发展才能达到真正的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