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古人谈读书》【知识提要+培优拓展】 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_第1页
25.《古人谈读书》【知识提要+培优拓展】 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_第2页
25.《古人谈读书》【知识提要+培优拓展】 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_第3页
25.《古人谈读书》【知识提要+培优拓展】 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_第4页
25.《古人谈读书》【知识提要+培优拓展】 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五课古人谈读书【理解句子】理解重点句子才能明细课文内容古人谈读书(一)敏①而好②学,不耻③下问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⑤也。默而识⑥(zhì)之,学而不厌⑦,诲⑧人不倦。——《论语》【注释】①敏:聪敏。②好:喜好。③耻:以……为耻。④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⑤知:同“智”,智慧。⑥识:记住。⑦厌:满足。⑧诲:教诲。【翻译】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二)余尝谓①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②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③。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朱熹【注释】①谓:说。②漫浪:随意。③急:要紧,重要。【翻译】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思和眼睛既然不专心致志,就只是随意地诵读,(那么)一定无法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既然已经到了,眼睛和嘴巴难道会不到吗?(三)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清】曾国藩【注释】①士人:泛指知识阶层。②恒:恒心。3断:绝对,一定。④下流:下等,劣等。⑤河伯: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翻译】读书人要学习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绝对不甘心做下等人;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中之蛙观天,这些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则绝对没有成不了的事情。这三者缺一不可。【课内基础提优】打好地基,才能建起高楼大厦一、翻译下列句子。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学如不及,犹恐失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老马识途B.远见卓识C.不识好歹D.博闻强识2.下列词语中“厌”的意思与“学而不厌”的“厌”意思一样的是()A.贪得无厌B.不厌其烦C.百读不厌D.兵不厌诈3.下列对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敏而好学”中“好”的读音是“hào”,意思为喜好。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句子中“知”的意思相同。C.“诲人不倦”中“诲”的意思是“教诲”。D.“敏以求之者也”中“敏”的意思是“勤勉”。4.有的字词的含义在文言文中和现代汉语中不一样。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急”在现代汉语中指着急;在此句中指要紧,重要)B.普颜色不变。(“颜色”现在一般指事物的色彩;在此句中是颜料的意思)C.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识”现在指认识;在此句中指记住)D.儿童急走追黄蝶。(“走”现在指行走;古代指跑)5.“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下列说法与句子的意思不符的一项是()A.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和嘴巴自然就到位了。B.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和嘴巴难道会不到位吗?C.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和嘴巴可能很快就会到位了。D.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和嘴巴怎么会不到位呢?6.将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最恰当的一项是()孔子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他在学习态度上提倡______,在教育方法上提倡______。孔子为人,既有关怀世人的情怀,又有安贫乐道的品格,还不乏谦虚好学的态度,经常______谦虚求教。A.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B.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不耻下问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耻下问D.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学而不厌7.丽丽读书时注意力不集中,记不住内容,妈妈可以用下列哪句话来提醒她?()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B.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C.学如不及,犹恐失之。D.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8.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默而识之”讲述的是学习方法。B.“诲人不倦”和“学而不厌”讲述的是学习态度。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告诉我们学习中不能不懂装懂。D.“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9.下列句子中,前后矛盾的一项是()A.心如止水,充耳不闻,不管风吹浪打,道出了良好心境的真谛。B.查缺补漏,亡羊补牢,温故可以知新,道出了及时复习的真谛。C.虚怀若谷,不耻下问,虚心使人进步,道出了谦逊好学的真谛。D.不耻下问,充耳不闻,温故可以知新,道出了虚怀若谷的真谛。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1.联系上下文,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1)默而识之()A.记住B.见识,见解C.标志,记号(2)敏以求之者也()A.聪敏B.疾速,敏捷C.勤勉2.“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这句话强调了________(先天学习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说明知识实际上是从______________中得来的。3.上面的这些语句都出自《______》,这本书主要记录了______及其弟子的言行。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上面几句话中的5个“知”字的意思都一样,都是“知道”的意思。()(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讲的是学习方法,“默而识之”讲的是学习态度。()【综合拓展提优】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最佳用脑时间①最佳用脑时间,就是我们的脑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的时刻。在这段时间里,大脑接收信息、整理信息、贮存信息以及输出信息的效率比其他时间都高。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去学习和创造,取得的效果会比平时更好。②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就是说,一天里早晨的时光最好。但是,实际上,“最佳用脑时间”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一到了夜间,脑细胞就处于兴奋状态,思维十分活跃,精力高度集中,工作效率极高。大多数作家都习惯夜间挥笔。鲁迅先生白天会客、看报纸,到了晚上就开始写作,常常写到第二天的一两点钟。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习惯通宵写作。巴尔扎克则更独特,他吃完晚饭就睡觉,在午夜起床开始创作。许多人的美妙作品往往都是夜间工作的产物,有的作家甚至将书的名字取为《灯下集》月下集》《书海夜航》《燕山夜话》等。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他们的大脑在白天的思维效率较高,比如诗人艾青就喜欢在清晨写诗,作家姚雪垠和数学家陈景润习惯在凌晨三点起床投入工作。③总之,不同的人,大脑活动的特点也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他在一天里的思维效率也是不同的。就记忆来说,清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的效率比较高。因为在清晨,大脑里没有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在晚上记的东西比较牢固,因为它不再受新的学习材料干扰。因此,选择清晨和晚上的时间读书、背诗、记单词是比较适宜的。我们找到了自己大脑的活动规律,就可以利用它更好地学习和创造,以求在单位时间内得到较好的成果。④需要注意的是,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不宜长期夜间用脑,但偶尔在情绪激动、大脑兴奋的状态下间断地学习几次,还是可以的。如果脑细胞处于抑制状态,昏昏欲睡,还硬用刺激神经的办法去学习,不仅效果不好,还有损健康,不宜提倡。⑤所谓“用脑时间”问题,从广义上讲,有一层意思,就是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时期是最佳用脑年龄区。这个时期大脑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创造能力及对信息的自觉调节能力最强,容易产生创造的冲动。因此可以说,在一天中的最佳用脑时间内和一生中的最佳用脑年龄区里,勤奋地学习和创造,是人才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1.根据阅读所得信息,依次填入句子中的横线上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清晨或白天②夜间③脑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的时刻④青少年时期⑤中老年时期从理论上看,人的最佳用脑时间是;从广义上看,人的最佳用脑年龄区是。A.①④B.②⑤C.③④D.③⑤2.第②自然段中列举《灯下集》《月下集》等书旨在说明()A.一日之计在于晨。B.许多人的美妙作品往往都是夜间工作的产物。C.夜间工作效率极高。D.白天的思维效率较高。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感到昏昏欲睡,就说明脑细胞处于抑制状态,应当及时休息。B.绝大多数人的大脑在白天的思维效率较高。C.同一个人的“最佳用脑时间”是固定的。D.调整“接收信息”“整理信息”“贮存信息”“输出信息”的顺序,不影响表达效果。4.用“”画出第②自然段的中心句。5.老师一般会要求学生晚上睡觉前或清晨起床后练习背诵,这是为什么?注意根据文中的相关信息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主探究提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补充并积累下列关于读书的名言。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________。——高尔基2.书籍是全世界的________。——莎士比亚3.4.书犹药也,______________。——刘向鸟欲高飞先________,人求上进先________。——李苦禅【课后练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名人谈读书①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部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一年之中可以时而习天文,时而研究蜜蜂,时而读莎士比亚。对旁人认为重要而自己不感兴味的书都一概置之不理。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它的好处在于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它的坏处在于使读者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我的朋友中有专门读冷僻书籍,对于正经正史从未过问的,他在文学上虽有造就,但不能算是专门学者。如果一个人有时间与精力允许他过享乐主义的生活,不把读书当作工作而只当作消遣,这种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原亦未尝不可采用。但是一个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他就不能不有预定计划与系统。对于他,读书不仅是追求兴趣,尤其是一种训练,一种准备。有些有趣的书他须得牺牲,也有些初看很枯燥的书他必须咬定牙关去硬啃,啃久了他自然还可以啃出滋味来。(节选自朱光潜《谈读书》)②我爱读书,比小孩子爱吃糖果更甚。每天的空闲时间,哪怕只有五分钟十分钟,我也要找一本书来读上几段;每天临睡之前,不论这一天是多么疲倦、多么累,我总要读上一小时的书。如果碰到一本好书,那就会通宵达旦地读下去。在家里是这样,在旅途中,在开会的旅馆里,我也是这样。这种读书的嗜好,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③中小学时期,我读了很多有趣的书,并且对每一本书,或多或少地做了一些笔记。书本要我学做一个正直诚实的孩子,不要撒谎、不要阿谀奉承、不要人云亦云,要脚踏实地、要独立思考;书本开阔了我的眼界,它告诉我,除了我自小看到的马路、电车、外滩,除了我熟悉的上海,这个世界上还有无数壮丽的河山,还有很多闻所未闻的事物;书本也陶冶了我的精神,我在书上读到了“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最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等格言警句。当然咯,书本使得我从小就向往丰富多彩的生活,向往有山有水的大自然。④这一切潜移默化似的影响,对我后来在艰苦的插队落户生活中潜心奋斗,起了很大的作用。(节选自叶辛《书将伴我走向未来》)1.从积累词语的角度阅读短文,把你认为要积累的四字词语写在横线上。(至少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嗜好”一词的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