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太原三十六中七年级(上)质检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太原三十六中七年级(上)质检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太原三十六中七年级(上)质检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太原三十六中七年级(上)质检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太原三十六中七年级(上)质检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太原三十六中七年级(上)质检生物试卷(10

月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最直接的观察就是用肉眼观察

B.科学观察要目的、有顺序、有思考、有记录的观察

C.科学家在研究大熊猫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需要较长时间,可以用摄像机记录下来

科学观察和日常观察相同,可以只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2.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生物的是()

A.珊瑚虫、柳树、机器人、鼠妇B.仙人掌、病毒、香菇、瓢虫

C.丹顶鹤、钟乳石、水杉、蚂蚁D.斑马、海豚、珊瑚、生石花

3.下列哪一项说明了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葵花朵朵向太阳

B.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运动后出汗

i东北虎捕食

4.生物课后,有几位同学争论不休,争论的话题是“课桌是木材做的,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下面是四位

同学的观点,哪位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A.是生物,因为制造课桌的材料是树木

B,是生物,因为制造课桌的木材是由细胞构成

C.是非生物,因为课桌不会动

D.是非生物,因为课桌不能呼吸,不能繁衍

5.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西部旅游,大西北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也相当丰富,得天

独厚的历史文化,是我国寻古问今的好去处。下列描写大西北的诗句中,包含有生命特征是()

A.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D.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6.以下各项科学探究中,哪一项不是调查法()

A.小青同学制作的植物标本B.老师统计班上学生上下学乘坐的交通工具

C.我国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D.2020年我国进行第七次人口普查

7.同学们在调查池塘中的生物,其中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等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池塘是选择调查的范围

B.同学们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鱼、虾分为一类,而将浮萍、水绵、水草分为一类

C.按照生活环境分,以上生物均为水生生物

D.池塘中除了以上植物和动物,再没有其他生物

8.下列现象中,体现了生物与温度相适应的是()

A.寒冷海域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B.荒漠中的骆驼刺的根很长

C.沙漠中的骆驼的尿液很少D.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

9.下列现象中体现生物之间竞争关系的是()

A.草盛豆苗稀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众人拾材火焰高D.七星瓢虫捕

食蜘虫

10.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森林能净化空气B.蚯蚓能改良土壤

C.严冬,青蛙、蛇、蝎进入冬眠D.夏日炎炎,国槐树下好乘凉

11.2023年7月底,我国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

降雨过程,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这一洪涝灾害最终将会影响()

A.淡水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整个生物圈

1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主要描写生物圈中哪种因素()

A.季节B.水C.生物D.空气

13.如图所示植物的根系发达,推测该植物生存的环境是()

A.干旱的荒漠

B.泥泞的沼泽

C.多水的农田

D.湿润的森林

14.山西省中部地区以玉米为主要农作物。实验小组选择了其中一块玉米地,来调查这块生态系统中有哪些

生物,发现有众多的蜘虫,苍蝇,甚至引来了它们的天敌,有蜘蛛、食蜘蝇、甲壳虫等。下列与此相关的

食物链中,书写正确的是()

A.玉米一场虫一蜘蛛B.阳光—玉米一蜥虫一蜘蛛

C.玉米一蜘虫-蜘蛛D,玉米一蜥虫T蜘蛛一细菌

15.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地形复杂,生态系统多样。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B.

C.

D.

16.素有“地球之肺”之称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淡水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

17.人类的“立足点”是()

A.大气圈B.岩石圈C.水圈D.生物圈

18.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消费者B.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一丙一乙一丁

C.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D.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19.在一个由水稻、蝗虫和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若青蛙被大量捕杀,则一段时间内蝗虫的数

量变化将如下列哪条曲线所示()

20.我省河西走廊地区有大片的戈壁滩,此处生活的蜥蜴体色大都是黄褐色,这体现了()

A.生物能够适应环境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C.环境能够改变生物L环境能够适

应生物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

21.如下表是某小组的调查报告,根据报告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2023年9月3日

地点:动植物园天气:晴

调查人:七年级3班六组成员

C水绵、荷花

A

D桃树、李子树、杨树、柳树、一串红、蒲公英、狗尾草

E河虾、鲫鱼、水蚤、草鱼、泥纵、水蛭

B

F蚂蚁、松鼠、孔雀、猴子、老虎、骆驼、大象、斑马、人

(1)写出A〜F代表的生物种类。

A:;

B:;

C:;

D:;

E:;

F:。

(2)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其中A与B的分类依据是oC与D,E与F的分类

依据是。(填”形态结构特点”“生活环境”“用途”)

(3)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除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22.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o若该农田为了杀害害虫,喷洒了一种含有机汞的农药,则该图中

生物一段时间后体内残留有机汞最多的是。

(2)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在该生态系统中,没有画出的

生物成分是。图中蝗虫与鼠的关系是。

(3)蝗虫聚集成团会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破坏,导致生态危机,说明生态系统的是有一定

限度的。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流动的。该生态系统中,储存能量最多的是o

该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0分)

23.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该探究实验做出的假设是。

(2)制订计划: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这就形成了阴暗

和明亮的两个环境。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10只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鼠妇。观察并记录。经上述处理之

后,铁盘两侧形成一组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铁盘两侧各放1只鼠妇不能得出准确结论

的原因是。

(3)实施计划:静置2分钟后,每隔1分钟观察统计1次鼠妇在两区的数量,连续统计6次,统计数据如

下表所示。

次数123456

明亮5679910

阴暗543110

对以上数据,还需要,避免误差和偶然性。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其他因素对鼠妇的生活也会有影响,比如土壤的湿度。探究“土壤的湿度对鼠妇的影响”中,制定过

程中,除了铁盘一侧放湿土,一侧放干土,其他条件都且适宜,目的是。

(5)实验结束后,应该将鼠妇o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

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BCD、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不能只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并

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在研究需要较长时

间的观察时,可以用摄像机记录下来可见,A错误,BCD正确。

故选:Ao

1、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其中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2、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

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解答此题要掌握观察法的基本要求。

2.【答案】B

【解析】解:ACD、其中的机器人、钟乳石、珊瑚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B、仙人掌、病毒、香菇、瓢虫都具有生物的特征,都属于生物。

故选:Bo

生物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

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

都能遗传和变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答案】A

【解析】解:A、葵花朵朵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即应激性,A符合题意。

B、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的特征,B不合题意。

C、运动后出汗,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不合题意。

D、东北虎捕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不合题意。

故选:A。

生物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

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

都能遗传和变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4.【答案】D

【解析】解:课桌是非生物,因为课桌不能呼吸,不能繁殖下一代,也不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故选:D。

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

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5.【答案】C

【解析】解:ABD、此三项中描写的都是自然景物和现象,没有包含有生命特征的事物,不包含生命现象。

C、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大雁具有新陈代谢、生长和繁殖等生命特征,属于生物,属于生命现象。

故选:Co

生物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

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

都能遗传和变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6.【答案】A

【解析】解:A、小青同学制作的植物标本,主要采用了科学探究的实验法,A符合题意;

B、老师统计班上学生上下学乘坐的交通工具属于调查法;B不符合题意;

C、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属于调查法,C不符合题意;

D、2020年我国进行第七次人口普查,属于调查法,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I、调查法是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

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

2、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

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

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解答此题要掌握调查法的相关知识。

7.【答案】D

【解析】解:A、调查的基本步骤: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一制订合理有序的调查方案T实施实验调查

方案.并如实做好记录一对调查情况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一写出调查报告,此实验要调查池塘中的生物,

故池塘是选择调查的范围,A正确。

B、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鱼、虾分为一类(动物),而将浮萍、水绵、水草分为一类(植物),B正确。

C、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生物、水生生物,鱼、虾、浮萍、水绵、水草均为水生生物,C正确。

D、池塘中除了以上植物和动物,还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D错误。

故选:D。

(1)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重要方法,为了研究自然界中的生物,我们把生物进行了分类,生物分类的方

法很多,我们要灵活对其进行分类。

(2)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首先把生物分成植物和动物以及其他生物三大类;按照生活环境,可以

分为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等;按照用途,可以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掌握调查的方法和生物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A

【解析】解:A、海豹生活在极其寒冷的南极地区,胸部具有厚厚的皮下脂肪可以起到保温作用,是对寒冷

环境的一种适应,A符合题意。

B、在沙漠地区,极度缺水,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是为了能吸收到土壤深处的水分,同时减

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B不合题意。

C、在炎热的沙漠中非常干燥,水源罕见。骆驼尿液非常少,而且一般不出汗,(当体温升高到460c时才

会出汗),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是对干旱少水环境的一种适应,C不合题意。

D、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是为了与环境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D不

合题意。

故选:Ao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

行为。

对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可从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去分析。

9.【答案】A

【解析】解:A、草盛豆苗稀,说明草与豆苗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体现生物之

间的竞争关系,A符合题意。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螳螂以蚕为食、黄雀以螳螂为食,体现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B不符合题意。

C、众人拾材火焰高,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作,体现同种生物间的种内互助(合作关系),C不符合题

意。

D、七星瓢虫捕食蛛虫,说明七星瓢虫以蛎虫为食,体现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斗争;种间关

系常见的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共生关系。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理解生物之间的关系。

10.【答案】C

【解析】解:A、森林能净化空气,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A不合题意。

B、蚯蚓的活动可以使土壤变得肥沃和疏松,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影响环境,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B不

合题意。

C、严冬,青蛙、蛇、蝎进入冬眠,是动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属于生物适应环境,C符合题意。

D、夏日炎炎,国槐树下好乘凉,是指绿色植物可以遮挡阳光,通过蒸腾作用提高空气的湿度,从而影响环

境,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D不合题意。

故选:Co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生物的适应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适应性是通过长

期的自然选择,需要很长时间形成的。

理解掌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D

【解析】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

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

的生态系统。我国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直

接或间接地影响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而生物圈中各种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故这一洪涝灾

害最终将会影响整个生物圈。

故选:D。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

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

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

12.【答案】B

【解析】解: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主要描述了水滋润着生物,

影响了生物的生活,使生物开始萌发。因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

句中描写的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水。

故选:B。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

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对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掌握

13.【答案】A

【解析】解: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

能生存。图中植物根系的入土深度、扩展范围比地上部分的主茎高度、扩展范围大几倍甚至几十倍,是因

为荒漠干旱缺水,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可以吸收到荒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荒漠环境,A正确。

故选:Ao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

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

物个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4.【答案】A

【解析】解:A、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玉米与消费者蜥虫、蜘蛛之间的捕食关系,A正确。

B、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B错误。

C、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箭头方向错误,C错误。

D、细菌属于分解者,而食物链的不包括分解者,D错误。

故选:Ao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

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一初级消费者一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掌握食物链的正确书写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D

【解析】解: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

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

越大。在太原汾河公园、芦芽山高山草原、清徐葡萄园、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属于森林

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营养结构复杂,所以自我调节能力最强。

故选:D。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

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理解掌握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

16.【答案】A

【解析】解: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

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

之称。

故选:A。

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

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不同的生态系统功能不同。

解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17.【答案】B

【解析】解: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在这一圈层内,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五颜六色的昆虫,种类

繁多的飞禽走兽,以及大量的细菌、真菌。岩石圈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故选:B(.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

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

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以及各个圈层里的生物。

18.【答案】A

【解析】解:A、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甲数量最多,处在食物链的起点,属于生产者,丙、乙、丁直

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属于是消费者,A正确;

B、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联系,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由图可知,该食物链可表示

为甲一丙—♦乙—♦丁,B错误;

C、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在图中丁的营养级最

高,所以丁体内DDT含量最高,C错误;

D、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该生态系统甲属于

生产者、乙、丙、丁属于消费者,还缺乏分解者,D错误。

故选:A«

在一个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其数量越少,图中甲的相对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属于生产者,丙次之属

于初级消费者,乙再次之,属于次级消费者,丁属于第三级消费者,据此解答。

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甲是生产者,丙是初级消费者,乙是次级消费者,丁是三级消费者。

19.【答案】C

【解析】解:在上面的生态系统中,水稻是植物,属于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蝗虫是以水稻为食,属于

初级消费者;青蛙是以蝗虫为食,属于次级消费者。所以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为:水稻一蝗虫―青蛙。食

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要某一物种的数量发生变化,就会牵动整条食物链,从而

进一步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青蛙的数量减少,蝗虫在短时间内就会因天敌减少而数量急剧增加,

而蝗虫的数量增加又导致水稻的数量减少,蝗虫获取不到足够的食物,数量就会减少,所以将青蛙杀绝,

蝗虫的数量变化为先增加再减少。

故选:Co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首先明确的是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

来干扰超出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明确: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个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20.【答案】A

【解析】解: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

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蜥蜴的体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有利于

躲避敌害,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故选:A«

(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同时环境又影响生物。

(2)生物的适应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适应性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需要很长时间形

成的,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

21.【答案】植物动物水生植物陆生植物水生动物陆生动物形态结构特点生活环境病毒细胞

【解析】解:(1)(2)自然界中的生物很多,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生物的分类依据很多,要灵活分类,

它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

其他生物,所以A是植物,B是动物;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所以C

组中的荷花、水绵生活在水中,属于水生植物,D组中的桃树、李子树、杨树、柳树、一串红、蒲公英、

狗尾草生活在陆地上,属于陆生植物;而E组中的河虾、鲫鱼、水蚤、草鱼、泥瞅、水蛭生活在水中,属

于水生动物,F组中的蚂蚁、松鼠、孔雀、猴子、老虎、骆驼、大象、斑马、人生活在陆地上,属于陆生动

物。

(3)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是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

成。

故答案为:(1)植物;动物;水生植物;陆生植物;水生动物;陆生动物;

(2)形态结构特点;生活环境;

(3)病毒;细胞。

生物可以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也可以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

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还可以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及分类依据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水稻猫头鹰5水稻T鸟一蛇T猫头鹰(或水稻一鼠T蛇一猫头鹰或水稻一鼠一猫头鹰或水

稻—蝗虫一鸟-蛇—猫头鹰或水稻一蝗虫-青蛙一蛇一猫头鹰)分解者竞争关系自动调节能力食物

网水稻太阳能

【解析】解:(1)此生态系统中,水稻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

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猫头鹰是食物链

的最高级消费者,若该农田为了杀害害虫,喷洒了一种含有机汞的农药,则该图中生物一段时间后体内残

留有机汞最多的是猫头鹰。

(2)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水稻T鸟T蛇T猫头鹰、水稻T鼠T蛇T猫头鹰、水稻T鼠T猫头鹰、水稻

一蝗虫一鸟一蛇一猫头鹰、水稻一蝗虫一青蛙一蛇一猫头鹰,共有5条食物链。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

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在该生态系统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

是分解者。图中蝗虫与鼠都以水稻为食,它们是竞争关系。

(3)蝗虫聚集成团会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破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