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感冒 预防、表现、诊断和治疗。常见的病因为病毒和细菌。【摘要】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局限于鼻腔或/和咽喉部的急性炎症统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第一部分。上呼吸道感染是春季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Tag内容描述:<p>1、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与预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喉部以上,鼻部和咽部的急性感染,简称“上感” 。各种病毒和细菌都 可引起上感,以病毒多见。本病全年都可发生,冬春较多,幼儿期发病最多,学龄儿童逐渐减少, 一般通过飞沫及直接接触传染,偶尔通过肠道传染。 一、临床表现 病情轻重程度相差很大,一般年长儿较轻,婴幼儿较重。 1.潜伏期 多为 2-3d 或稍久。 2.轻症 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主要有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干咳,涉及咽部时,会有咽痛、扁 桃体充血。发热一般在 38左右,常持续 2-3d,多见于 3 岁以上的儿童,也。</p><p>2、六味地黄丸和养阴清肺丸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恢复期 36 例 【摘要】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和养阴清肺丸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恢复期的临床疗 效。方法 36 例患儿均采用六味地黄丸和养阴清肺丸治疗 ,2 周为 1 个疗程,连用 34 个疗 程。结果治愈 31 例,显效 4 例,未愈 1 例,总有效率为 97.2 %。结论六味地黄丸与养阴 清肺丸合用,肾、肺、肝、脾胃四阴并补,从根本上治疗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养阴清肺丸;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恢复期 上呼吸道感染是病原体侵犯鼻、咽、扁桃体及喉部引起的急性炎症,有。</p><p>3、冬季:如何预防孩子上呼吸道感染 莫让感冒变肺炎 不要服用过多的抗感冒药 当小儿患感冒时,不要服用过多的抗感冒药是预防发展下呼吸道感染的方 法之一。因为 90%以上的感冒是病毒感染,在呼吸道分泌物中有许多病毒和 炎性细胞,流涕、喷嚏是清除病毒的有效途径,而抗感冒药多数是针对流涕、 喷嚏症状的,还有就是退热作用,当服用感冒药后,症状减轻了,但呼吸道黏 膜却干燥,不但不能清除病毒,还可使细菌乘虚而入,发展致下呼吸道感冒, 就像不严重的咳嗽,尤其是痰多时不宜服用镇咳药是一个道理。多休息、多睡 眠、多饮水、适当退热、。</p><p>4、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或流行性感冒的患者。 一、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外感发热( TCD 编码为:外感热病类 BNW,感冒病:BNW010, 时行感冒病 BNW011,外感高热: BNW020)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ICD-10 编码:J06.903)或流行性感冒(ICD-10 编码:J11.151) 。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ZYYXH/T11-2008) 。 (2)西。</p><p>5、一、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一、概述:发热是指体温升高,或自觉发热为主的症状。发热为临 床极常见症状,外感六淫、疫毒之邪,或因情志、劳倦所伤等所致诸种 疾病,尤其是各种传染病、时行病、 疮疡类疾病,内 脏瘅 热病类疾病 等均可导致发热。 中医学以往一般分为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两大类。临床对以发热 为主症的病种尚不能确定时,可以发热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 证论治。临 床急诊以外感为多见,以发热、鼻塞、流涕、咳嗽、 恶寒、头 身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系因外感时邪,客于肺卫所致,常见于上呼 吸道感染。 二、诊断 (一)。</p><p>6、上呼吸道感染,又称感冒,是小宝宝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用按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简便易 行,无痛苦。对于轻症、频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将更为适用。 上呼吸道感染病因病机 根据中医理论分析,感冒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感受到了外邪,一般以风那为主,或夹有 其他性质的病邪:如风寒、风热、风湿等。发病的原因多见于气候突变、寒热失常之时, 或衣被增减失宜,或坐卧、沐浴当风,感受疫邪等等,都可能使病邪由口鼻或皮毛侵入人 体。外邪束表,内扰肺气,肺失宣肃,表气不和,或卫阳被遏而见恶寒;热不得散,郁之 于内而见发热;邪气扰肺,气道不。</p><p>7、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护理体会 摘 要 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护理要立足儿科上呼吸道感染的特点,本文通 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从患儿的临床资料的研究入手,严密观察患儿病 情,探讨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方法,总结出适合患儿的护理措施,采取积 极有效的护理手段,对患儿的尽早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上呼吸道;护理;措施 目 录 摘 要 1 前 言 3 第 1 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综述 3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 1.1.1 国内研究现状 3 1.1.2 国外研究现状 3 1.2 病例的临床表现 4 1.3 护理方法总结分析 4 1.3.1 用药护理 .4 。</p><p>8、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 呼吸道的分类 呼吸道:包括上呼吸道和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分支(下呼吸道)其主要作用: (一)调节气道阻力 通过调节气道阻力从而调节进出肺的气体的量、速度和呼吸功 。 (二)保护功能 环境气温、湿度均不恒定,而且可含尘粒和有害气体,这些都交危害机体健康。但是, 呼吸道具有对吸入气体进入加温、湿润、过滤、清洁作用和防御反射等保护功能。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询问 ?有无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密切接触史。 ?有无受凉、淋雨及过度疲劳等诱因。 ?呼吸道有无慢性炎症。 (鼻窦炎、慢。</p><p>9、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简称上感,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 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免疫功能低 下者易感。通常病情较轻、病程短、可自愈,预后良好。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患者喷嚏和含有病毒的飞沫空气传播,或经污染的手 和用具接触传播。 【病因】 急性上感约有 70% 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 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 奇病毒等。另有 20%30%的上感为细菌引起,可单纯。</p><p>1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参加人员: 目的要求: (一) 详细讲解:上感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 (二) 重点讲解:本病的治疗原则、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 一般介绍:本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 教学重点: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治疗原则及临床表现。 教学难点: 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 (一) 利用多媒体幻灯进行讲授。 (二) 结合典型病例行启发式讲授。 授课内容: 一、概述:定义、常见的病原体及发病情况。 二、流行病。</p><p>11、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大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 毒、腺病毒等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但少数患者可 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此时可予以抗菌治疗。 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 患者扁桃体有渗出物、颈淋巴结肿大、发热伴周围血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有助于细菌性感 染的临床诊断。如患者已出现猩红热样皮疹,或有扁桃体周围脓肿,则可诊断为细菌性感染。 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的病原菌主要为 A 组。</p><p>12、2010 年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时期最常见,主要为鼻,咽,喉的急性炎症.中医多属感冒, 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外感性疾病之一,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咳嗽、 喷嚏为特 征。多见 于秋冬春季气候多 变时。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年长儿症状较轻,可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或发热,部分病例可伴腹 痛. 2、婴幼儿起病较急,可伴呕吐,腹泻,高热时可致高热惊厥. 3、体检:大多一般情况较好 ,咽部充血,部分病例可见 疱疹溃疡或扁桃体红 肿及渗 出,可伴颌下淋巴结肿大. (二)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在病毒感染 。</p><p>13、感冒知多少“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有 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 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 病毒等。另有 20%30%的上感由细菌引起。细菌感染可直接感染或 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以溶血性链球菌为最常见,其次为流感嗜血 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偶或为革兰阴性细菌。 各种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 雨、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可使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 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从而诱发本病。老。</p><p>14、1 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由于其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人误 解为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造成小儿疱疹性咽颊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由于最近天气比较炎热、室内空 气流通不畅,使室内空气细菌和病毒急剧繁殖,进入小儿呼吸道而引起疾病发生。这些病毒主要是柯萨奇 病毒、疱疹病毒和埃可病毒,以及并发细菌感染等。 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和埃可病毒等所导致的疾病传染性强、流行快,主要侵犯 1 岁7 岁的小儿 ,该病通常多发夏秋高热季节,症状多表现为起病急,突然高热,早期可伴有流鼻涕,大一点的孩。</p><p>15、任务一 : 感冒、流感药品经销训练 1 1 2 2 项目普通感冒流感上感 病原体多种病毒流感病毒,常见甲型流 感病毒 主要为细菌 流行范围散发常发生大流行无流行性 流行季节不明显,季节转换时容易 发生 晚秋、初冬不明显,季节转换 时容易发生 传染方式空气飞沫空气飞沫,传染性强一般不传染 感染频率85%的人一年2次以上最多每年一次可以多次 主要症状早期以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为主 突发高热、寒战、肌肉 疼痛为主 起病缓慢、不发热 或轻中度发热、咽 痛、咳嗽 并发症呼吸道细菌性感染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细 菌性肺炎 主要治疗对症处理、抗病毒。</p><p>16、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及合理用药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AURI) 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按病原体侵犯部位不同:急性鼻炎、急性咽 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AURI) 局部定位不准确者统称“上感”(普通“感冒“) 发热、咳嗽、咽痛、流涕为主要临床表现 可演变为中耳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疾病 病原体 病毒 最主要的感染病原体 占原发性上感的90%以上 细菌 仅为原发性上感的10%左右 肺炎支原体 冠状病毒 (10-15%) 鼻病毒 (30-50%)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流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