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特 种种 水水 产产 养殖养殖 品品 种种 及及 技技 术术 介介 绍绍 名特优水产养殖涵义的延伸 名特优水产养殖是 20 世纪 80年代与改革开放同步兴起的 新兴产业。名特优水产养殖 ,是相对于传统水产养殖业而 言 ,一般泛指经济价值较高 ,养殖 (或开发 )时间不长的水产 品养殖。就养殖方式而言 ,大多是单一品种的集约化养殖 ( 或少量搭配花、白鲢 ) ,在养殖的全过程 (或某个阶段 )中 , 某些品种还需配备必要的设施 (如甲鱼的控温养殖 ) ,生产 规模有一定的局限性 ,市场销售有一定的区域性 ,因而价格 波动较大。 名特优水产养殖在渔业和农业中 的地位与作用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 ,水产养殖业一直是农民首选的产业之一。但 传统的渔业生产正面临新的挑战 ,常规品种的市场需求量正在减少 ,增 产不增收 ,甚至亏损的现象时时困扰着广大养殖户。与此同时 ,名特优 新品种养殖发展迅速。广大渔 (农 ) 民在市场的引导下 ,对名特优水产 养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据报道 ,1978 年全国的名特优水产养殖产量 只占水产养殖总产量的 1% ,产值仅占养殖总产值的 5%。但到了 2000年 ,名特优水产养殖的产量占养殖总产量之比上升到 15% ,产值比上升到 30% ,而且还呈上升趋势。目前 ,国内的 “ 一品一乡 ” 、 “ 一品一县 ” 等产业化发展模式 ,在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支柱产业的作用 。如上海奉贤的对虾、罗氏沼虾养殖业 ,浙江德清的青虾养殖业 ,江苏 高邮的罗氏沼虾养殖业 ,安徽省巢湖钓鱼乡、庐江同大乡的河蟹养殖 业等。 名特优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 ,我国的淡水养殖品种已达 60 多种。虽说我国的养殖种类已经很 多 ,但众多业内人士对新品种的开发养殖仍热情高涨。国内在品种的 开发上主要走了 2 条 “ 短、平、快 ” 的路子 : 是对国内野生品种的 驯化家养 ,如鳜鱼、黑鱼、青虾等品种的养殖 ; 是对国外引进品种 的消化吸收 ,如罗非鱼、罗氏沼虾、加州鲈等品种的养殖。 当然 ,国内在水产新品种选育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如湘云鲫等。当 前名特优水产养殖对象市场分析 : 名特优鱼类养殖存在的问题 苗种炒作 只要翻开水产界的报纸或杂志就可 看到到处都是 苗种销售的广告,进行苗种大战。前 3年获暴利, 中 3年获厚利,后 3年获薄利,结果使名特优鱼类 苗种的年均价格呈峰前咎后的形态图,形成了谁 先繁育名特忧鱼类苗种谁获利的局面。因此大家 都争先恐后地抢搭名特优鱼类苗种繁育的头班车 。如该局面持续下去,必将极大地损害名特优鱼 类养殖的发展 (2)重苗轻成。 由于繁育名特优鱼类苗种的经济效益比饲养名特优鱼类成鱼的经济效 益高,因此,人们都对名特优鱼类苗种的繁育技术进行研究。我国有 着成熟的常规养殖鱼类人工繁殖技术和苗种培育技术,而绝大多数名 特优鱼类鱼苗的食性与常规养殖鱼类鱼苗的食性相似 即都是以 浮游动物开口的,因此可以比较容易地形成一整套成熟的苗种繁育技 术;而由于不同种类的名特优鱼类成鱼的食性是不同的,要想形成一 套成鱼饲养的成熟技术,不仅需要投人一定的 力、物力和财力,需 耍一定的时间,而且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这是绝太多数企业不愿承 担或擞有能力承担的。因此,绝太多数名特优鱼类养殖只是在人工繁 殖和苗种培育这两个技术环节取得了一定进展,而名特优鱼类饲养没 有象常规养殖鱼类饲养形成养殖技术系列化。没有一套完整的名特忧 鱼类成熟的饲养技术,成功地进行名特忧鱼类成鱼饲养就是一句空话 ,而成鱼饲养正是名特优鱼类养殖的最终目的,没有成鱼的成功饲养 就无从谈起发展名特优鱼类养殖。 (3)重引轻研。 由于从国外引进鱼类比研究开发国内土著鱼类投资少,见 效快。形成全国各地窝蜂从国外引进鱼类的热潮 因此 产生了重复引进或使引进的鱼类与我国的土著鱼类相似或 不适于我国的生态条件,有的甚至改变了某些水域的鱼类 组成等问题,对某些地区渔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到目 前为止,据初步统计,南方省区引进品种的移植驯化成功 率虽然较高,但食用鱼饲养的经济效益并不高,只能靠销 售苗种获利;而北方省区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引进鱼类的 移植驯化成功率极低。更谈不上提高经济效益,殊不知国 内土著鱼类因其适合我国的生态条件,同样是要大力发展 的名特优鱼类,而我们却舍近求远 得不偿失。 (4)重量轻质。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往往只重视增加名特优鱼类的饲养种类,即能进 行人工饲养的种类越多越好;而不重视研究养殖名特优鱼类的一整套 成熟技术包括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饲养、亲鱼培育和饲料生产 等技术,即只掌握 工繁殖和苗种培育两个技术环节,而对其他技术 环节 (如成鱼饲养、饲料生产等 )却不做进一步的研究,制约着名特优 鱼类养殖的进一步发展。 (5)名不副实。 在名特优鱼类养殖中, 们常有 个误区 即想方设法让其摄食 A工饲 料 要知道有的鱼 (如鳜鱼 )根本不摄食 工饲料:有的鱼 (如鲇鱼 )虽摄 食人工饲料,却生长缓慢;有的鱼 (如怀头鲇 )摄食人工饲料,生长良 好,但肉质却发生了改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名特优鱼类。 解决名特优鱼类养殖存在问题的方法 因地制宜: 发展名特优鱼类的养殖必须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 境条件综合考虑。根据气候条件、饲养种类、饵料资源、 人们饮食习惯、市场容量和经济效盏等渚多因素来确定饲 养方式、饲养规模。如人们经济收入较高的地区应饲养经 济价值较高的鱼类 (以活鱼为食的鳜鱼、翘嘴鲌等 );饵料 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应饲养以小杂鱼为饵料的鱼类 (加州鲈 鱼、鲇鱼等 ) 市场容量较太的地区名特优鱼类的养殖规模 应相应扩大,以满足人们对不同档次水产品的需求。总之 ,要根据本地匡的实际情况,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因地 制宜发展名特优鱼类的养殖 (2)研主引辅。 发展名特优鱼类的养殖应以开发本地区的土著鱼类 为主引进外来种类为辅。本地区的土著鱼类在 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等方面较引进鱼类更 具优势 只要研究和解决其人工繁殖、苗种培育、 咸鱼饲养、亲鱼培育和饲料生产等技术 土著鱼类 养殖就可能成为当地渔业生产新的利润增长点。 引进鱼类虽有一整套现成的渔业生产技术 但由于 其对引进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条件是否适应,以及 是否会对当地的鱼类区系组成造成影响等都必须 认真研究,采取慎重的态度,否则将会造成极大 的损失。 (3)质量并重。 发展名特优鱼类的养殖既要增加其种类,叉要保证引进的质 量、使引进的每一种类都有一整套戚熟的饲养技术。因目 前许多名特忧鱼类缺乏成鱼饲养技术,使名特优鱼类的养 殖只能停留在苗种阶段,能不能进行成鱼的人工饲养一直 是个未知数。因此对于名特优鱼类不研究则罢,要研究就 要研究清楚是否能进行成鱼的人工饲养有一个明确的结 论,使后人少走弯路。 (4)名副其实 发展名特优鱼类的养殖就要名副其实 按照名特优鱼类的 喜食性 及根据本地区饵料资源的情况来养殖。饲养饵料 充足的鱼类 既可使经过人工养殖获得的名特优鱼类与自 然水域生长的名特优鱼类在质量上相差无几,又可降低成 本提高经济效益 。 (5)避免炒作。 要想让名特优鱼类养殖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坚决避免进行商 业炒作 商业炒作使名特优鱼类养殖的数量忽多忽少、价 格忽高忽低 市场始终处于动荡中。 美洲鲥 赤眼鳟 红螯螯虾 太湖沙 塘鳢 河蟹 罗氏沼虾 珍珠 加州鲈鱼 月鳢 翘 嘴红鲌 波纹鳜 观赏鱼类 倒剌鲃 黄颡鱼人工饲养技术 黄颡鱼,地方名汪丁,属鲇形目,鲶科,黄颡鱼 属。主要产于长江及支流,我国大部份地区的天 然都有分布,通常个体 0.30.5斤 /尾左右,最大 达 1斤 /尾,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鱼味鲜美。 现广州市场售价 30元 /斤以上,两湖售价 20元 /斤 左右。长期以来,黄颡鱼上市一直依赖天然捕捞 ,很少人工养殖,主要受种苗来源养殖技术等原 因的限制。 鱼苗培育: 最好缓流水培育,小水体,水深宜 40cm, 饵 料以水蚯蚓为主,密度 100尾 /平方米,培育到 35公分 /尾 以投喂鲜活小鱼虾主养 池塘清整:池塘以 25亩 (1亩 =1/15公顷 )为宜 ,平均水深 1.8m,池塘淤泥 厚约 30cm,注排水条件良好 ,池塘必须进行严格的清塘消毒 ,池塘每亩用 150kg生石灰消毒 ,3天后加注新水至 1.5m。 培肥塘水后再放种。 放种:放种规格当然越大越好 ,一般收购自然界野生苗放种 ,规格为 15g/ 尾以上 ,如果是放养人工繁殖的苗种 ,规格一般为 58cm。 再按常规搭 配一些鲢、鳙、草、鲫等 ,以利于控制池塘水质 ,提高池塘的生产力和 经济效益。放种数量南北方也不一样 ,由于北方生长期短 ,放养密度以 10001200尾 /亩为宜。南方水温高 ,生长期也较长 ,所以放养密度以 500尾 /亩为宜。 饲养管理: 根据黄颡鱼吞食的特点 ,根据水质、天气、鱼的活动、摄食 情况 ,在池塘投喂适口的鲜活小鱼、虾 ,让其自由觅食 ,最好的鲜活小鱼 以鲮鱼、露斯塔野鲮、麦瑞加拉鲮鱼、鲫鱼等为好 ,其次是四大家鱼的 苗种。池塘池水的透明度应控制在 2030cm。 每 20天每亩用 1520kg 生石灰全池泼洒 ,控制池水 pH值以创造有利黄颡鱼生长的环境。池塘 内周围适当放一些水浮莲以适应黄颡鱼白天在池底栖息 ,晚上游出水面 觅食的生活习性。这样精心管理的池塘 ,每亩可收黄颡鱼 50250kg左 右的产量。 与池塘养殖鱼(虾、蟹)混养 黄颡鱼与池塘养殖鱼类混养 ,放种规格 要求 10cm 以上 ,每亩放 200300尾 ,这样既 不增加池塘的投饵量 ,又可获得一定产量的 黄颡鱼 ,既不影响池塘主体鱼类的养殖 ,又可 以摄食池塘内小鱼虾、水生昆虫等 ,对清除 池塘野杂鱼起到较大作用。 翘 嘴红鲌养殖 养殖方式 鱼 种 规 格 放养密度 预计产 量 池塘养殖 10 20尾 /千克 2000 2500尾 /亩 350 500千克 /亩 网 箱养 10 20尾 /千克 150 180尾 /m2 7.5万千克 /亩 倒剌鲃 养殖 养殖方式 鱼 种 规 格 放养密度 预计产 量 池塘养殖 20尾 /千克 800 1000尾 /亩 400 500千克 /亩 网 箱养 10 20尾 /千克 100 120尾 /m2 45 60千克 / m2 加 州鲈鱼养殖 养殖方式 鱼 种 规 格 放养密度 预计产 量 池塘养殖 16 20尾 /千克 1500 2000尾 /亩 500 600千克 /亩 网 箱养殖 16 20尾 /千克 100 120尾 /m2 40 50千克 / m2 花 鱼骨养殖 鱼 种 规 格 尾 /千克 300 200 199 50 49 20 19 10 10以下 放养密度 尾 /亩 800 600 300 200 120 青虾养殖 养殖方式 放养 时间 亩 放养量 起捕 时间 设计产 量 青 虾单 养 6月中旬 7 月下旬 68 万尾 鲢鱼鱼 种: 60 80 鳙鱼鱼 种: 20尾 常年捕 捞 虾 : 75 100 千克 鱼 : 40千克 虾 蟹混养 7 9月 2万尾( 规 格 2厘米以 上)蟹苗: 0.5千克或 蟹种 600只 12月 翌年 3月 蟹种 50千克或成 蟹 60千克 虾 : 30 千克 与 罗 氏沼 虾 等品种二茬 养殖 9月翌年 3 月 8 10千克( 规 格 2000 尾 /千克) 翌年 5 6月 30 40千克 河蟹养殖 当年 12月或翌年 1 4月份放养;以水温 5 15 为宜。 密度依扣蟹种规格、养成要求、蟹池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 等因素而定。如蟹种规格在 80 129只 /千克,要求出池规 格达到每只 150克的,每亩可放蟹种 600 8000只;如蟹 种规格为 120 300只 /千克,要求出池规格每只达到 125 克的,每亩放蟹种 800 1000只;如蟹种规格每千克 300 500只,要求出池时每只达到 100克以上的,每亩放 1000 1200只。目前淡水池塘中的放养量已降到 500只以 下。 搭养当地名特品种如黄颡鱼、翘嘴红鲌等,则蟹种放养量 斟情减少。 初养户或本地养殖条件不佳的,则应减少放养量,而且应 晚放,放大的蟹种。 甲鱼养殖 亩 收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微型化柔性传感器制造-洞察及研究
- 福建省福州市罗源第一中学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上海市莘庄中学等四校联考化学高一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四省八校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突破性电极材料-洞察及研究
- 医疗集团化分级管理-洞察及研究
- 脱水作用机理-洞察及研究
- 人员外派行纪合同
- 2025年医卫类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副高)专业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
- 血脑屏障通透性-第1篇-洞察及研究
- 房地产样板间装饰工程重点难点及措施
- 康复科护理金点子
- 工地油库安全管理办法
- 全球治理转型-洞察及研究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高清版)DB32∕T 4001-2025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及计算方法
- 电力物资打包方案(3篇)
- 2025至2030中国味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你的样子就是教育的样子-一位校长对教师行为规范的深度思考建议收藏
- 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课件
- 屠宰场入股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