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新人教版必修4_6_第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新人教版必修4_6_第2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新人教版必修4_6_第3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新人教版必修4_6_第4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新人教版必修4_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才之路 政治 路漫漫其修 远 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版 必修 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二 单 元 第六 课 求索真理的 历 程 第二 单 元 第 2框 在 实 践中追求和 发 展真理 导 学 线 索2 主干知 识 梳理3 探 究 提 示4 疑 难 突 破5 随 堂 训 练6 课 时 作 业7 学 海 导 航1 学 海 导 航 学 习 目 标 必背 术语 1.识记 真理的含 义 ,真 理的基本属性。 2理解真理的具体性。 3 论证 真理只有一个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分析 说 明追求真理 要与 时 俱 进 。 1.真理是 标 志主 观 同客 观 相符 合的哲学范畴,是人 们对 客 观 事物及其 规 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是 具体的。 3 认识 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和上升性。 导 学 线 索 主干知 识 梳理 1.含 义 :真理是 标 志 _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 们对 客 观 事物及其 规 律的正确反映。 2最基本的属性: _。真理面前 _。 特 别 提醒:有用的 认识 就是真理 吗 ? (1)真理作 为 正确 认识 , 对 人 们 的 实 践有 积 极的促 进 作用,所 以是有用的。 (2)“有用 ”的 认识 不一定是真理, “有用就是真理 ”以主 观 需要 作 为 衡量真理的 标 准,否定了真理的客 观 性,是 错误 的。 真理是客 观 的 主 观 同客 观 客 观 性 人人平等 1.真理都是 _的。任何真理超出了自己的条件和范 围 就会 变 成 _。 2真理都是 _的。任何真理都是相 对 于特定的 过 程来 说 的,都是主 观 与客 观 、理 论 与 实 践的具体的 历 史的 统 一。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有条件 谬误 具体 1.认识 具有反复性 (1)从 认识 的 _来看,人 们对 客 观 事物的 认识总 要受 到具体的 实 践水平的限制, 还 会受到不同的立 场 、 观 点、方 法、知 识 水平、思 维 能力、生理素 质 等条件的限制。 (2)从 认识 的 _来看,客 观 事物是复 杂 的、 变 化着的, 其本 质 的暴露和展 现 也有一个 过 程。 (3)这 就决定了人 们对 一个事物的正确 认识 往往要 经过 从 _,再从 _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追求真理是一个 过 程 主体 客体 实 践到 认识 认识 到 实 践 2 认识 具有无限性, 认识 的 对 象是无限 变 化着的物 质 世界, 作 为认识 主体的人 类 是世代延 续 的,作 为认识 基 础 的 _是不断 发 展的。 3 认识 运 动 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 实 践到 认识 、从 认 识 到 实 践的循 环 不是 圆 圈式的循 环 运 动 ,而是一种 _或 _。 4 _, _在 实 践中 认识 和 发现 真理,在 实 践中 检验 和 发 展真理,是我 们 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社会 实 践 波浪式前 进 螺旋式上升 与 时 俱 进 开拓 创 新 特 别 提醒:真理不断 发 展 真理中包含 错误 的内容 认识 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因此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 过 程,要在运 动变 化中 发 展真理, 这 正体 现 了真理的具体性和 条件性,但不能由此 认为 被超越的真理中包含 错误 的内容。 那些 经过实 践反复 检验 已 经 确定的真理,在它的适用条件和 范 围 下,永 远 是真理。 探 究 提 示 1教材 P47“探究 问题 1” 提示: (1)詹姆士关于真理的两种 说 法有着本 质 的区 别 。前者 强 调 以客 观评 价 标 准来判断真理,因而是正确的;后者以主 观 需要 为 唯一 评 价 标 准,是片面的,它 错 在把是否有用作 为 判断真理的 标 准, 违 背了真理的客 观 性。真理是人 们对 客 观 事物及其 规 律的正确反映,能 够 正确指 导 人 们 的 实 践,在改 造世界的活 动 中 获 得成功,因而是 “有用的 ”,但 “有用的 ”却不 一定是真理。 (2)真理是 标 志主 观 同客 观 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 们对 客 观 事物及其 规 律的正确反映。因此,只有同客 观 事物及其 规 律相 符合的 认识 才是真理。 (3)由于人 们 的立 场 、 观 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 识结 构、 认识 能力和 认识 水平不同, 对 同一个确定的 对 象会 产 生多种 不同的 认识 ,因而会有真理和 谬误 的区分。真理和 谬误 的界 限不容混淆。真理是 标 志主 观 同客 观 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 最基本的属性是客 观 性,是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 移的,因而 “真 理面前人人平等 ”的 说 法是正确的。 2教材 P47“探究 问题 2” 提示: (1)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 围 。欧几里得的定理也只有在同一平面内才能成 为 真理。因此 , 罗 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 发现 不是表明欧几里得定理不是真理 ,而是表明真理是有条件的。 (2)实 践是 认识 的基 础 。随着近代航海 业 的 发 展和人 们对 球面 认识 的不断深化,人 们终 于 认识 到欧几里得定理并不是任何 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 3教材 P48“探究 问题 ” 提示: (1)对 待指 导实 践遭遇失 败 的已 经获 得的 认识 , 应该 认 真反思、仔 细 辨 别 。首先分析 实 践 过 程是否存在操作性 问 题 ;然后分析 对 客 观 事物的 认识 是否正确,是否全面深入。 对 于后果,我 们应 以已 获 得的正确 认识为 基 础 , 积 极研究探 索,在 实 践基 础 上 发 展和深化 认识 。 (2)认识 事物的本 质 和 规 律是一个 艰 苦的探索 过 程,因此,在 生活中遇到挫折 时 , 应该 鼓起勇气,再接再 厉 ,充分 发挥 主 观 能 动 性,克服困 难 ,走向 胜 利, 绝 不能知 难 而退,怨天尤 人。 4教材 P49“探究 问题 ” 提示: 人 们对 火星的 认识还 会 发 展。因 为 人的 认识 能力是不 断 发 展的,作 为认识 主体的人 类 是世代延 续 的,社会 实 践也 是不断 发 展的,人的 认识 能力必将随着社会 实 践的 发 展,随 着 认识 工具的不断丰富而不断 发 展,从而 对 火星 获 得越来越 深刻的 认识 。 疑 难 突 破 (1)真理是客 观 的 真理的含 义 :真理是 标 志主 观 同客 观 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是人 们对 客 观 事物及其 规 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 观 性。 由于人 们 的立 场 、 观 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 识结 构、 认识 能力和 认识 水平不同,人 们对 同一个确定的 对 象会 产 生 多种不同的 认识 ,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 认识 ,即真 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是客 观 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 对 于特定的 过 程来 说 的,都 是主 观 与客 观 、理 论 与 实 践的具体的 历 史的 统 一。如果人 们 不 顾过 程的推移,不随着 历 史条件的 变 化而丰富、 发 展和完 善真理,真理就会 转 化 为谬误 。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 围 , 如果超出 这 个条件和范 围 ,真理就会 变 成 谬误 。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与 谬误 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 们 探索真理的 过 程中, 错误 是 难 免的,犯 错误 并不可 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 对 待 错误 。 特 别 提醒: 真理和 谬误 的关系: (1)区 别 :人 们 的 认识 就 总 体 而言,既有真理,又有 谬误 。真理是 标 志主 观 同客 观 相符合 的哲学范畴,是人 们对 客 观 事物及其 规 律的正确 认识 。 谬误 是人 们对 客 观 事物及其 规 律的 错误 反映。真理与 谬误 的界限 ,不容混淆。 (2)联 系:真理与 谬误 之 间 相互依存、互 为 前提、相互 转 化, 是 对 立 统 一的关系。 解析 错误,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能把人们观念中 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任何具体的认 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智库可以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 意见,进而促进决策科学性的提高,故 正确; 错误,真 理具有客观性,谬误不会因为认同的人多就变为真理。 答案 C 解析 A选项观点错误,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绝对的,但不 是无条件的,故排除。 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强调 对于某些特定的呼吸道疾病来说,多喝水甚至对身体有害,说 明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故入选。 C选项观点 与题意不符,题中并没有涉及不同的立场,故排除。 D选项观 点错误,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而不是任意进行相互转化,故排除。 答案 B 1.认识 的反复性 (1)含 义 :人 类 追求真理的 过 程并不是一帆 风顺 的。 认识 受到 各种条件的限制,人 们对 一个事物的正确 认识 往往要 经过 从 实 践到 认识 ,再从 认识 到 实 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原因: 从 认识 的主体来看,人 们对 客 观 事物的 认识总 要 受到具体的 实 践水平的限制, 还 会受到不同的立 场 、 观 点、 方法、知 识 水平、思 维 能力、生理素 质 等条件的限制。 从 认识 的客体来看,客 观 事物是复 杂 的、 变 化着的,其本 质 的暴露和展 现 也有一个 过 程。 追求真理是一个 过 程 2 认识 的无限性 (1)含 义 :人 类认识 是无限 发 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无止境的 过 程。 (2)原因: 认识 的 对 象是无限的 变 化着的物 质 世界。 作 为 认识 主体的人 类 是世代延 续 的。 作 为认识 基 础 的社会 实 践 是不断 发 展的。 (3)追求真理是一个 过 程。 原理: 认识 具有反复性, 认识 具有无限性,从 实 践到 认识 、从 认识 到 实 践的循 环 是一种波浪式的前 进 或螺旋式的上升 。 方法 论 :与 时 俱 进 ,开拓 创 新,在 实 践中 认识 和 发现 真 理,在 实 践中 检验 和 发 展真理,是我 们 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 使命。 特 别 提醒: 意 识 是客 观 事物在人 脑 中的反映,属于唯物 论 的 范畴,与物 质 概念 对应 。 认识 是人 们 在 实 践基 础 上 对 客 观 事 物的反映,它既指反映 过 程,又指反映 结 果,属于 认识论 的 范畴,与 实 践概念 对应 。二者都有正确、 错误 之分。 解析 漫画旨在强调认识事物不能只看到表象就匆匆下结论 ,而应该深入分析内在的诸多因素,特别是事物间可能存在的 各种各样的联系,应认识到客观事物的复杂性, B符合题意。 A、 C不符合题意,排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人获得认识 既可以通过亲身实践,也可以通过学习间接经验, D错误。 答案 B 认识 到了 节 气与 农业 生 产 的客 观联 系 将 节 气智慧融入于生 产 和生活 实 践中 顺应 自然 节 律, 实现 了 对 自然的征服 在 实 践中 获 得了 对 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 认识 A B C D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 “谷雨节气,适合农作物生长,农业生产 进入繁忙时期 ”。节气表体现了人们能够认识自然规律,并利 用自然规律,因此 符合题意,当选;材料体现了人们把这种 认识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 当选; 错误,人们利用自然不 是征服自然,人的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 错误,在实践中人 们并没有获得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因为人的认识是不 断发展的。因而本题选 A。 答案 A 随 堂 训 练 答案 D 解析 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人们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只 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具有客观性,故 D项正确。 A、 B两项说法错误, C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 D 解析 材料表明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故 D项 正确。 A项说法不科学; B项说法错误,真理要靠实践检验; C 项说法错误。 答案 D 解析 人们对人体干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充满了曲折,说明 生命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人类 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符 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改变, 说法错误;认识具有 无限性,真理是正确的认识,原有的真理只会不断发展,而不 会被推翻, 错误。 答案 有的地方政府不注重 实际 行 动 ,没有看到 实 践是 认 识 的基 础 。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理 论 与 实 践的具体的 历 史的 统 一。有的地方政府 认为 “人家怎么做,我 们 就怎么做 ”, 错 在照搬 别 人的做法,没有把他人的 经验 和本地的 实际 情 况 结 合起来。 有的地方政府把照搬他人的 经验 当成一 劳 永逸的事情,没有 认识 到 认识 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没有 认识 到我 们 要在 实 践中不断追求和 发现 真理,在 实 践中不断 发 展和完善 真理。 解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从认识论的角度指出个别政府在 生态文明建设上的错误之处。根据本题设问可知,本题的知识 范围是认识论,切入点是材料中个别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 错误之处,题型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