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专题过关检测(三) 学生用书单独成册 (时间:45 分钟,分值: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 1(2016福州模拟)1949 年 9月,叶圣陶在日记中写道:“此为重大事件,今后之 立国原则与设施要点,俱在此中也。 ”“此”重大事件是指通过或发表了( ) A 新民主主义论 B 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论十大关系 解析:选 B。 共同纲领是在 1949年 9月通过的,故 B项正确;新民主主义论 发表是在抗战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在 1954 年,时间不符,故 C项错误;论十大关系发表是在 1956年,时间不符,故 D项错误。 2(2016湖南常德高三模拟)建国初期,我国制定了土地改革法 惩治反革命条 例 婚姻法 工会法 惩治贪污条例 、 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法律。 1954年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从 1949年到 1957年,中央制定的较重要的法 规性文件共 1 261件。这说明建国初期( ) A我国全面学习苏联的立法经验 B法律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发挥了重要作用 C政协很好地代行了人大的职能 D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推动了立法工作 解析:选 B。根据“制定了土地改革法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从 1949年到 1957年,中央制定的较重要的法规性文件共 1 261件”可知这些法律涉及的范 围广,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法律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 故 B项正确。 3(2016陕西商洛高三质检)1953 年 1月,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 1954年 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体现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 B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D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 解析:选 C。1949 年共同纲领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而 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 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颁行有利于新中国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故 C项正确。 4(2016辽宁大连双基测试)建国初,我国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 1954年 9月颁布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都得到了确认。这是因为三大政治制度( ) A具有人民性、民主性特点 B有利于建立联合政府 C体现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 2 D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 解析:选 A。三大政治制度充分体现了对人民、少数民族和民主党派权利的尊重,故 A项正确;依据材料时间“1954 年”可知此时的追求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联合政府, 故 B项错误;题干信息强调的是 1954年宪法确立三大政治制度,而不是强调依法治国,且 “依法治国”提出于 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故 C项错误;题干信息涉及三大政治制度,不 是单纯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 D项错误。 5(2016北京昌平区高三统一练习)肖劲光将军回忆说:“全会还审查解决了党的历 史上一批重大的冤假错案提出了民主与法制的任务结束了两年以来党的工作在徘 徊中前进的局面。 ”这次会议( ) A清算了王明的“左”倾错误 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C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解析:选 B。由材料可知,此次会议为 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遵义会议清算 了王明的“左”倾错误,故 A项错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 点,故 B项正确;1982 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故 C项错误;1992 年邓小平南 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故 D项错误。 6(2016河南驻马店高三模拟)1978 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 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 ,不赞成领 导人的话叫做违法 ,领导人的话改变了, 法也就跟着改变。 ”该讲话的目的是( ) A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 B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C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 D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解析:选 B。 “文革”中,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从材料“现在的问题是法律 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可知谈话的目的是强调建立和健全“法”的必要性。 领导人的专制作风是由于法律不健全导致的,不能反映问题的实质和谈话的目的,故 A项 错误;材料强调中国法律的不健全,也就是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故 B项正确;有法 不依也是由于法律不健全导致的,故 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增强民众法制观念,故 D项 错误。 7(2016河北沧州质检)1983 年,中共中央提出:说到统一,有一个用什么“统” 的问题。照我们的意见,就是用一个国名、一个首都来“统” ,其余都可以维持现状不变。 就是说,既不要用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去“统” ,也不要用台湾的现行制度来“统” 。对此 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央首次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B “一国两制”下台湾内部事务不变 C台海两岸已实现了自由通商 D中国反对美国干预海峡两岸事务 解析:选 B。从题干中“就是用一个国名、一个首都来统 ,其余都可以维持现状不 变”的信息可得出“一国两制”下台湾内部事务不变,故 B项正确;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 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故 A项错误;2008 年海峡两岸实现直接三通(通航、通邮、 通商),故 C项错误;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美国干预台湾事务,故 D项错误。 8(2016南昌调研)下表是 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情况,这一变化 表明( )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3 建交国家数 8 9 1 0 0 A.新中国面临较大外交困难 B美国实现完全孤立封锁中国目标 C新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贯彻 解析:选 A。从表格可知 19491953年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很少,说明新中 国外交没有取得重大突破,故 A项正确;新中国建立第一年与 8国建交,可知美国完全孤 立封锁中国目标没有实现,故 B项错误;从表格可知,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很少,故 C项 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 1953年提出,与题中 19491953年的时间不符,故 D项错误。 9(2016山东威海模拟)2015 年 4月 10日,中国驻印尼大使谢锋发表讲话说,亚非 各国领导人将于 4月 24日在万隆重演 60年前亚非领袖的“历史性步行” 。这主要是为了纪 念( ) A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解析:选 A。据材料“2015 年” “在万隆重演 60年前亚非领袖的历史性步行 ”,可 知是为了纪念万隆会议,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故 A项正确;不 结盟运动兴起于 1961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 B项错误;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是在 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故 C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1953年中国为处理好与周边国 家关系提出的,得到印度、缅甸等国家的认同,与万隆会议无关,故 D项错误。 10(2016福建泉州模拟)1950 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2001 年中俄等六 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这两个历史事件表明中国外交( ) A坚定奉行友好同盟政策 B力图打破西方国家封锁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解析:选 D。建国初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001 年中俄六国成立上海合 作组织,表明中国在不同的国际环境下,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 D项正确。 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未体现“友好同盟政策” ,故 A项错误;2001 年成立上海合作 组织,不是为了打破西方国家封锁,而是为了共同应对国际恐怖主义,故 B项错误;1950 年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未体现“多边外交”原则,故 C项错误。 11(2016江西上饶高三模拟)下面这一照片拍摄于 20世纪 70年代。对该照片解读 正确的是( ) A纽约华人集会庆祝美国制造两个中国图谋的失败 B越南人民举行集会庆祝中国援越抗美斗争的胜利 C台湾当局抗议美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交 D日本政府抗议美国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为 解析:选 C。结合所学可知,20 世纪 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美国承认世 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因此,不会出现纽约华人集会庆祝美国制造两 个中国图谋的失败的新闻,故 A项错误;1973 年 8月中国援越抗美斗争取得胜利,当时美 国总统是尼克松,与图片信息不符,故 B项错误;从图片信息“卡特无耻”(卡特 1977 4 1981年任美国第 39任总统)、大量的青天白日旗可知为台湾当局抗议美国政府与中华人民 共和国建交,故 C项正确;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与图 片信息“卡特无耻”不符,故 D项错误。 12(2016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 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 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 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的。 ”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 ) A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 B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C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 D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 解析:选 B。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结伴而不结盟,与“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相 符,故 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小题,第 13题 28分,第 14题 24分,共 52分) 13(2016安徽宣城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确实包含许多因素:劳动力、土地、资金、资源等。但 能使各要素有机、合理的发生作用,还是取决于制度安排。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个中国, (1978年)前后三十年的基本国情和自然禀赋并无质的差异,但发展程度却有天壤之别。 宋鲁郑从西方丑闻看中国崛起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 60年,如果说在思想上是不断追求解放,其中,前 30年是以某 种意识形态原则为标准的思想解放历程,后 30年是以实践为唯一检验标准的思想解放历程; 那么,在行动上,60 年来就是在体制、战略和政策上的不断寻求变革道路的历史。其中, 前 30年是试图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理想主义变革道路,以不断的“革命”运动为 特征;后 30年则是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主义变革道路,以“摸着石头过 河”或者“渐进式”的改革开放为特征。 金碚总论中国工业变革振兴 60年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 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 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他强调,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 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 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2013年 11月 8日人民日报载文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1)根据材料一,列举 18世纪英美两国制度建设的有关史实。(12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革新、思想解放与经济体制的角度对材 料三的观点进行论证。(16 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 字 左右) 解析:第(1)问,解读材料一的观点,可归纳为经济发展取决于政治制度建设,按此观 点列举 18世纪英美的政治建设史实即可回答。第(2)问,解读材料三可总结其观点,按总 结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思想解放三方面阐述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 后的区别和联系,注意按要求组织语言。 答案:(1)英国:政治上,君主立宪制确立并逐渐完善,责任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开始形 成;经济上,工业革命开始,工厂制度和自由主义经济制度开始出现。 美国:制定 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总统制和三权分立制,确立民主共和制。 5 (2)参考答案:材料三观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既有相互联系又有区别,但本质 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制度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起新型的三大政治制度(政协制度、人大制度、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三大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并建立了基层民主制度, 逐渐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经济体制: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在计 划经济体制基础上,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前,国内外环境决定了这是以某种意识形态原则为标准的思想解 放历程;改革开放后,是以实践为 唯一检验标准的思想解放历程,思想解放(或理论创新)侧重于经济发展和关注民生等 方面。 14(2016济南高三调研)一战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身处其中的中国外交也经 历了发展与演化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 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 10年一小变、30 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 隔 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 1919年、 1949年和 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 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 结果。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 材料二 人们总喜欢用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来称谓过去、现在或将来的世界格局。 但这往往导致人们忽视这三种格局之间的复杂关系,把三者关系简单化其实,所谓单 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内的主要力量格局或 主要发展趋势,但这三种概念都是相对的,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并存的,看不到三者之间 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甚至把三者相互对立起来,把三者视为非此即彼的关系,可能是片面 的。 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历史与理论反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后两个周期初期中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性调 整” ,并说明这种调整“是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10 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二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逻 辑清晰)(14 分) 解析:(1)第一小问解题关键在于找准后两个周期对应的开始时间分别是 1949年和 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通过对话增进理解与信任的高考作文试题及答案
- 软件设计师考试高效复习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的社会影响力研究试题及答案
- 风险管理的未来发展试题及答案
- 量子计算基础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学重点知识试题及答案说明
- 经济增长与社会福祉的平衡探讨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的考试形式与内容趋势试题及答案
- 软考设计师重点复习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责任的类型划分试题及答案
- GB/T 3917.2-2009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2部分:裤形试样(单缝)撕破强力的测定
- GB/T 34016-2017防鼠和防蚁电线电缆通则
- GB/T 22026-2008气雾剂级丙烷(A-108)
- GB/T 14140-2009硅片直径测量方法
- 尾矿库重大风险及管控措施
-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科学模拟测试题附答案
- 康复训练类辅助器具课件
- PUMA560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 UI界面设计交互设计教学
- 2021版检定和校准实验室程序文件
- 钢箱梁计算分析与案例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