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领导科学与艺术_第1页
《三国演义》中领导科学与艺术_第2页
《三国演义》中领导科学与艺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典名著启示录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主要描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 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 便是黄巾之乱 ,董卓之乱, 群雄割据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三分天下 和天下归晋。三国许多故事相信妇孺皆知,比如赵云七进长坂坡、火烧赤壁等等。就本身 故事性而言三国演义是很精彩,但从书中也可以看出很多深层次的道理,计谋之间的 交锋、为人处事等等都给了我深深的启示。 接下来我主要谈谈三国演义给我的关于领导学的启示。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 赏的就是曹操了, 他是一个杰出的领导者,霸气并有极强的领导力。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 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 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 .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 ,占领了长江 以北的大片土地, 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 ,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 ,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 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 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 ,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 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 ,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 ,打破了依据 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 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 210 年春天下了 一道求贤令.曹操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 来治理好天下的, 而所得的贤才 ,又往往不出里巷, 这绝不是机遇 ,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 鉴于此, 曹操立足现实 ,指出现在天下未定 ,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 .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 虑出身, 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来, 曹操于公元 214 和 217 年又下了两道 求贤令, 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 “唯才是举“ 的方针.他 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 力戒求全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受 有关系, 只要真有才能就行 .经过一番努力 ,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 ,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 人很多, 形成猛将如云 ,谋臣如雨的盛况 .而且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 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 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 ,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 .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 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 ,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 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 不仅对他不处罪 ,还照样任用他 .还比如战袁绍时,袁绍帐下许攸 前来投奔,曹操连鞋都没穿就去迎接,也正是用了许攸出的计谋才能打败袁绍。说到许攸, 至于最后为什么会被杀也有很多道理,原著里许攸后来恃才放旷,经常在公共场合不给领 导曹操的面子,曹操虽然爱才当然会不高兴。因此最后被许褚杀了,曹操不用亲自下杀令 就达到了杀他的目的,只是给了许褚象征性的惩罚,曹操这一出还是做的很漂亮的。 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 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 曹操并未一筹莫展 ,而是笑着说了一句 “今北方仍由我所据“, 并且三 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 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 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 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 话耐人寻味:“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 绝的话,吕伯奢若真带了些人过来追杀他,可能曹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在以后许多 事情上,曹操都可以表现出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气质,作为领导应该有自己的独断专行, 不能随便让下属看出心思,应该有威严感。 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刘备一生的行 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 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但是本人而言我是不喜欢刘备的,小说 里刘备缺少领导者的决断,最致命的是把私人情感至于比天下还高的位置,自己二弟被杀 就气急败坏攻吴,置诸葛亮建议阻拦于不顾,也置刚打下来的蜀汉基业不顾。我觉得这根 本不是领导者应该做出来的事情。一直说要拯救苍生可是最后还是私人感情大于一切。小 说里可能只是想表现出刘备的仁义。但我认为作为领导者刘备是不成功的。 但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吕 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吕韦。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刘备则 更重视人才了,起初赵云并不是刘家的将军,但他十分器重赵云,几次留他,后来终于归 到了刘门下,才使得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两次脱险。徐庶被曹操“拐骗” 到那边,在送别时, 刘备哭着送别,还要砍掉挡在前面的竹林,后来徐庶才又回来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 庐更是成为聘用人才的典范。 所以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买马,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创建事业, 这才是成功之道。与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绍了,照说袁绍与曹操一战的时候,拥有明显的 军事优势,但袁绍为人不重视人才,有许多忠臣在身边也不知道。他如果听忠臣的话,那 曹操怎么可能胜得了他呢?而他却听信一些小人的话,致使败给了兵力较少的曹操。 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人物,也给我许多启示。比如吕布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反复跳槽, 虽然是很有能力,但是反复跳槽导致了谁也不敢用他的局面,以免那一天就被背后捅一刀。 领导者更青睐可靠的人。再有能力不可靠也不行。 三国里面鲜明的描写了许多人物。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 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比 如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 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 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 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这种人有能力并且忠诚就是现在也是领导所青睐的。诸葛 亮也是此类的代表。 最后说下自己从三国得到的一些现代管理的启示 (1)充分了解人才的能力、个性和德行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对一个管理者来说对所用人才基本情况的了 解, 是成功地川人的前提。这些基本情况包括人才的能力、个性和德行。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作为企业领导,应该首先对下属能力、个性和德行有一个全面的了 解,这样才能根据能力的大小,性格的特征和德行分配给下属以匹配的岗位:不仅是单个 地 了解下属,而应该把单位中的所有人才看作一个有机系统,这样,在对下属分配工作时, 就能根据系统目标的需要,安排好不同能力的人、不同性格特征的人之间的匹配,做到最 优化 地使用人才。 (2) 尊重人才的需要,并不断满足人才的需要 人总是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同报的,所以,作为一个企业领导,应该最人限度地满足人 才的需要,使人才能够全心全意地为企业效力。人的需要是人作为价值主体所具有的特 性,而实现自我价值始终是人的基本方利奋斗的最高目标。当个人的止当需要得到满足, 并得到社会公正的待遇时,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个人的价值就能实 现:反之,当个人的止当需要得不刮尊重和满足,甚至被剥夺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人的个 人价值就不能或很难实现。因此,作为企业领导,必须注重满足人才多方面、不同层次的 需要,以提高人才的积极性。 (3)倡导情感管理,营造朴素真诚的情感氛围 就情感这个词而言,主要是指人们对外界刺激肯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