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1. 公共利益:指满足社会或群体中全体成员或大多数成员需求、实现他们的共 同目的、代表他们的共同意志、使其共同受益的一类事务。 2. 私人利益:指只满足社会或群体中个别成员需求、实现个别成员目的、代表 个别成员意志、使个别人受益的事务。 3. 人类需求分为私人需求和公共需求,其中公共需求又分为安全的需求,交往 的需求和发展的需求。 4. 公共利益特点:非加和性集结;非单一主体承载;非一成不变 5. 公共利益分类:自在的公共利益,被察觉的公共利益,被维护的公共利益 6. 根据公共价值与私人价值的不同取向可以将人分为三种: 为公共利益而调节私人利益的公共价值的追求者;、 享受公共利益而不愿“让渡”部分私人利益的公共价值的搭便车者; 举例:逃票攻略 以损害公共利益为代价而使私人利益无限膨胀的公共利益的破坏者。 7. 社会总产品分为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又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 物品。 8. 公共部门、公共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关系: 公共部门是公共管理的主体 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的对象 公共事业管理从属于公共管理 9. 强制性公益 现实表现:政府组织 强制性私益 现实表现:以权谋私和以黑道敛财 自愿性公益 现实表现:慈善机构或公益组织、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自愿性私益 现实表现:企业、消费者 10. 公共领域的社会结构:公共权力领域、社会公共事业领域、公民社会事业领 域 11. 非营利性组织:具有法人资格、以公共服务为使命,享有免税优待、不以 营利为目的,组织盈余不分配给内部成员,并具有民间独立性质的组织。 12. 第三部门的共同特征: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 13. 公用事业(电力、通信等)公共事业(科教文卫体)公共事务(政府主管 的) 14. 公共事业产生途径:补充论、分劝说、自治论 15. 人类社会需求的满足主要通过四种途径:法定途径、商业途径、非正式途 径、志愿途径 16. 三类社会机制比较 动力机制 运行机制 调控机制 属性 企业市场机制 供求双方的经济人动机 市场竞争 价格调节 经济组织 政府行政机制 利益集团的权力分配 选举 法律与政策调节 行政组织 公共事业志愿 机制 民众自愿参与 公共服务供给 社会评价与公众监督 社会组织 17. 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 民社会制衡国家 公民社会对抗国家 公民社会与国家共生共强 公民社会参与国家 公民社会与国家合作互补 18. 施纳姆志愿工作者动机的三项理论:利他主义、需要满足理论、社会化理论 19. 基金会:是一种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有其自己的基金,由其受托人或董 事管理,以维持或协助教育、社会、慈善、宗教等公共服务目的,而且提供 补助金的公益性组织。 20. 公共选择分析模型:哈丁的公共地悲剧、囚犯困境博弈模型、奥尔森的集 体行动的逻辑 21. 奥斯特罗姆的自治组织理论 (P96) 22. 单中心理论四大类型行为者:公民、选任官员、官僚机构首长、一线官僚。 23. 政府、企业和公共事业组织形成了替代与互补机制 24. 为什么政府会将一部分公共物品的供应委托给公共事业组织来完成呢? 通过一个独立的组织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可以名正言顺地向公众收费,从 而降低政府投入的总成本。 独立组织所耗费的成本要低于政府部门,尤其是在劳动力方面。 公共事业组织比较方便为不同的社会群体提供不同的服务。 公共事业组织的非营利性弥补了契约失灵的存在。 25. 公共事业:公共事业是社会公众的事业,既关系到社会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 的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 26. 公共事业的特征:公共性。包括:公众性、公用性、公益性、非营利性 27. 公共事业分类:提供公共物品的自愿性强弱:社会公共事业、公民社会事 业 主要经费的来源:国有资产举办/民间资本举办 28. 公民社会事业类型:政治性公民社会事业/社会性公民社会事业/经济性公民社会事 业市场 29. 公共事业管理内容:政治管理、环境管理、需求管理、管理公共事业自身的 运行管理 作业管理:对公共事业组织自身的管理。 经营管理:对所承担的所有公共事务的管理 30. 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关系: 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 管理目的不同:公益性/营利性 管理的运行轨迹不同:法律轨道/利益轨道 物质资源来源不同: 收入、政府补助、捐赠/投资的回报 效评估不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区别 管理主体不同:公共事业组织/政府机关 管理方式不同:协调讨论的方式/命令与服从的方式 管理的直接性和间接性不同:直接性管理/间接性管理 管理的独立性不同:独立性/非独立性 级性与社会性不同:社会性/阶级性 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区别 理的范围不同:范围小/范围大 管理的主客体不同: 主体是公共事业组织,客体是公共事业,收益对象可以是社会全体公众或社会部 分成员/主体是政府,客体是公共事务,收益对象是社会全体公众 管理的手段不同:柔性手段/刚柔并济 管理的对象不同:志愿者/在职公务员 31. 公共事业组织内在环境:计划结构:直接计划和间接计划 32. 公共事业组织、政府和企业的互动形式: 1.公办,商民共助。政府办公共事业,企业出部分资金或承包经营,社会各 界参与工作。 2.商办,公、民共助。企业兴办非营利组织,政府以政策、资金支持,社会各界也捐 资出力。 3.民办,公、商共助。社会人士主办非营利组织,政府给予监督和补助,企业给予资 金赞助。 4.公、商、民联合举办。政府、企业和社会人士联合起来办非营利组织,不分主辅, 各自分管事业的某一部分。 33公共事业组织:公共事业组织是依照一定的规则,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 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组织。 34公共事业组织类型:按支持对象:顾客支持型组织、公众支持型组织 35公共事业组织存在的意义: 1.推动社会创新与思想创新。 2.提供社会福利。 3.丰富文化生活。 4.调适社会生活。 5.传承社会文明。 6.促进自我实现。 36公共事业计划:公共事业计划是公共事业组织依据其提供公益服务的内容对其实现公 益服务目标和方向的规划过程,它是基于公共事业战略目标设计而进行的具体业务作业过 程。 37计划分析:资源分析、能力分析、技术分析、政治分析 38决策构成:决策主体、决策对象、决策工具 39公共事业决策:公共事业决策是指决策者根据公共事业组织所处的条件和环境,在多 个可能的行动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行动方案的过程。 40公共事业决策程序: 识别问题,诊断原因 确定目标,制定标准 制定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 评估比较、选择方案 实施方案,评价效果 41公共事业战略决策定义:是指公共事业组织为了能在社会中获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 针对动态变化的社会环境所制定的长远发展规划。它是公共事业组织的最高层根据公共事 业的发展目标、资源状况和外部环境而制定的,指明了整个公共事业组织的发展方向。 42公共事业领导权力:职务权力:合法权、惩罚权、奖励权 个人权力:模范权、专长 权 43公共事业领导素质:领导能力: 1.形成组织远景的能力 2.定义组织使命和宗旨的能力 3.制定战略和目标的能 4.建立组织文化的能力 5.建立制度和系统的能力 管理能力: 6.执行任务的能力 7.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8.建立交流和联系的能力 44公共事业领导类型:专家型领导、专职型领导、复合型领导 45公共事业领导者与工商企业领导者 同:都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任期:有任期/无任期。 2、工资:来源国家财政/来源企业利润。 3、自身素质:讲究政治素质/讲究经营管理素质。 4、工作方式:公开/隐蔽。 5、人事权限:权限受到限制/相当大的人事自主权。 6、大众传媒:接触多/接触不多。 7、绩效评估:社会效益/利润。 8、公共监督:受到各方面监督/个人行动自由。 46公共事业组织 成就激励 47公共事业管理激励:公共事业管理者针对成员的需要,采取某些手段,激发人们为实 现公共事业管理目标积极自觉地行动的过程。 48公共事业管理激励的原则:1、目标认同原则 2、公平公正原则 3、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原则 4、随机制宜原则 49麦克利兰成就激励理论: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了成就激励理 论。该理论主要研究人在生理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条件下,还有哪些需要。麦克利兰 认为此时人还有以下三种基本需要:1、权力需要 2、友谊需要 3、成就需要 50公共事业沟通的作用: 使公共事业组织中的人们认清形势。 使决策更加合理。 促进公共事业组织各部门协调发展。 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统一公共事业组织成员的行为。 促使公共事业组织成员更加自觉地遵守各种社会规范 51公共事业沟通的原则 1、准确性原则 2、完整性原则 3、及时性原则 4、策略性地运用非正式组织原则 有效利用非正式组织来补充正式组织的 信息沟通,能产生最佳的沟通效果。 52提高公共事业沟通效果的方法:1.沟通障碍: 观念习俗障碍、心理障碍、语言障碍、职位、专业障碍、组织结构障碍、利益障碍 2.提高公共事业沟通效果的方法: 进行信息沟通检查。 尽可能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组织层次。 研究表明 确保正式沟通的渠道的主导地位,同时充分利用非正式沟通的辅助作用。 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提高信息的清晰度。 提高沟通的心理水平。 掌握沟通的技巧:选择适当的交谈地点和交谈时机,学会有效的倾听。 53公共事业协调:公共事业协调是指公共事业组织机关及工作人员运用各种方法,调整 系统内部个组织之间、人员之间、管理活动个阶段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与其外部 环境、管理对象之间的关系,以便和谐合作的达成管理目标。 54公共事业控制类型:从控制时间:事前控制、事后控制、随时控制 55公共事业管理中控制的方式:法律、纪律、道德、舆论 56公共责任内容:卡恩斯认为:法律责任、协商责任、自主责任、预见责任。 57公共责任重视的原因:1、公共事业的公益性质决定了公共事业组织的公共责任 2、公共事业的产生途径要求公共事业组织承担相应的公共责任 3、公共事业的运作机制要求公共事业组织承担相应的公共责任 4、公共事业环境压力也使公共事业组织必须强化其公共责任 58公共事业监督:是指管理系统内外监督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运用适当的监督 手段对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管理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保证组织作业程序和 工作制度全面、准确、有效地执行,以使系统各环节的管理活动更加规范合理,从而推进 组织目标的达成。 59公共事业监督的方式:1、第一道防线:来自政府的监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唐海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黄骅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户外照明灯具研发生产与市场推广合作协议
- 2025版企业搬迁过程中员工培训与服务合同
- 2025岑瑾与配偶共同债务处理及财产分配离婚协议
- 2025年智能房产租赁居间服务合作协议
- 2025年新型环保材料边坡支护及护壁桩工程合同
- 2025年二手房购房合同房屋产权归属与登记手续
- 2025年度房地产居间代理服务合同
- 2025版水泥产品定制化生产购销合同模板
- 飞机上通用应急设备-安全设备
- 复旦研究生入学教育考试
- 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同步备课系列 教学设计教案(全册)
- 成熟生产线评价报告
- “高效的课件制作技巧及展示技能培训”
- 输电线路工程项目划分表
- 沪教版八年级生物第一册全册完整课件
- 第06章设计美学程能林第4版《工业设计概论》课课件
- 中行bfw框架开发和测试资料课件
- 医疗CT中碲锌镉CZT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 食材配送应急保障配合措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