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课件_1_第1页
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课件_1_第2页
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课件_1_第3页
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课件_1_第4页
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课件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 流行病学 病理生理学 治疗方法 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伴发的动脉粥样硬化常累及 冠状动脉 下肢血管 颅外颈动脉 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1) 糖尿病使患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4倍 。 非糖尿病患者7年发生首次心梗发生率3.5% 糖尿病患者为20% 非糖尿病患者再梗或心血管死亡事件发生率18.8% 糖尿病患者为45% 冠心病(2) 伴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心梗和死亡率增高。 7年内第一次心梗或死亡的发生率: 糖尿病患者 20% 非糖尿病患者3.5% 心梗史使再发心梗和心血管死亡率升高: 非糖尿病患者 18.8% 糖尿病患者 45% 冠心病(3) 糖尿病使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早、晚期事件恶化: OASIS 糖尿病使不稳定心绞痛、非Q波心梗患 者的死亡率增加57% GISSI-2 心梗患者接受纤溶治疗中,男、女性 的糖尿病患者死亡危险性分别是1.4、1.9。 SHOCK 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接受血管 重建中,糖尿病患者死亡的相对危险性(RR) 1.36。 糖尿病与周围血管病变 糖尿病与周围血管病(PAD)关系肯定: 糖尿病使周围血管病的发生率增加2-4倍 糖尿病的病程和严重程度与PAD的发生 和病变程度相关。 周围血管病 HOORN 正常糖耐量和需要治疗的糖尿 病患者异常踝-臂指数发生率分别是7%和 20.9% Framingham研究糖尿病使间歇性跛行发 生的危险性增加:男性3.5倍、女性8.6倍 美国,糖尿病下肢截肢的相对危险性( RR)为12.7(95%CI10.9-14.9),65-70岁的 患者RR高达23.5%(95%CI19.3-29.1) 糖尿病与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患者颅外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增 高5倍 MRFIT 糖尿病发生中风可能性增加3倍 55岁的人群中,糖尿病增加中风的危险 性10倍(OR11.6,95%CI 1.2-115.2) 脑血管病变 中风相关的痴呆发生增加3倍 再中风危险性增加2倍 总死亡率和中风相关的死亡率增加 糖尿病 慢性高血糖 血脂异常 胰岛素抵抗 内皮细胞功能紊乱 平滑肌细胞功能紊乱 血小板功能异常 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理生理学 内皮细胞正常生理功能 内皮细胞 调节血流营养运输 凝血和血栓 的形成 白细胞的渗出 合成生物 活性物质 活性氧 NO前列腺素 内皮素 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血管 NO的生理功能 血管扩张 抑制血小板的激活 抑制管壁炎性反应 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移行 内皮素-1的生理功能 肾脏钠、水潴留 增加血管张力 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平滑肌增生 DM血管病变的病理生理基础 内皮细胞生理功能紊乱 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紊乱 血小板功能紊乱 凝血功能的异常 DM血管病变的病理生理基础 -内皮细胞功能紊乱(1) NO等舒血管物质的产生减少、生物活性降低 高血糖 NO合成酶活性 NO生成 内皮细胞、平 滑肌细胞活性 氧生成 过氧亚硝 基生成 氧化四 氢叶酸 前列环 素生成 抗血小板 物质 胰岛素抵抗 FFA 抑制三磷酸肌醇激酶CNO生成 DM血管病变的病理生理基础 -内皮细胞功能紊乱(2) 内皮素等缩血管物质生成增加 DM Ins介导的基 因转录 受体形成 高级糖基化终产物 刺激受体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基因转录 内皮素活性 激活平滑肌内皮素-A受体 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收缩 DM血管病变的病理生理基础 -内皮细胞功能紊乱(3) 高血糖FFA胰岛素抵抗 DM 直接损伤血管内皮 血管收缩促进炎性反应血栓形成 DM血管病变的病理生理基础 -内皮细胞功能紊乱(4) 高血糖 糖基化终产物 核转录因子和 活化蛋白因子AP-1活性 VLDL FFA 核转录因子表达 WBC粘附因子、趋化因子基因表达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移入管壁 形成泡沫细胞 脂质条纹(早期粥样硬化) 吞噬氧化LDL DM血管病变的病理生理基础 -平滑肌细胞功能紊乱 高血糖 平滑肌细胞 蛋白激酶C 糖基化终产 物受体 核转录因子表达 活性氧生成 高血糖修饰的LDL 平滑肌细胞移行 平滑肌细胞 凋亡 促进粥样硬化的形成 DM血管病变的病理生理基础 -血小板功能受损 高血糖 血小板内 蛋白激酶C 血小板钙 平衡紊乱 血小板表面糖蛋白 Ib(GpIb)表达 内皮源性抗凝因子NO 、前列环素生成 血小板形态、分 泌功能紊乱 血小板与von willebrand因子 、 Gp IIb/IIIa连 接 凝血倾向 DM动脉粥样硬化治疗 2型糖尿病的治疗观念从单纯强调控制 血糖转变为全面的纠正代谢紊乱,包括 血脂异常、高血压、高凝状态、高血糖 等。 高血糖的治疗 高血糖对血管功能、血脂和血凝状态均 有负面的影响 心血管危险性与血糖浓度直接相关 强化治疗可减少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强化血糖控制降低 动脉粥样硬化致大血管病变 胰岛素抵抗的治疗 胰岛素抵抗的程度与心梗、中风和PAD直接 相关 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大血管事件 的发生(UKPDS)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激活PPAR,发挥抗炎作 用,可直接抗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异常的治疗(1)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主要包括: 高甘油三脂血症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 血脂异常的治疗(2) 他汀类药物(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 还原酶抑制剂) SSSS结论: 辛伐他汀使糖尿病患者总死亡率降低43%,非糖尿病患者29% 使糖尿病心梗危险性降低55%,非糖尿病患者32% HPS 4000例患者研究结论: 辛伐他汀使冠脉综合症、中风、血管再造的危险性降低25% 血脂异常的治疗(3) 贝特类药物(纤维酸衍生物) 降低甘油三脂、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激活PPAR而发挥抗炎作用,直接抗粥样硬化 VA-HIT研究:吉非罗齐治疗后糖尿病患者心梗危险性降低了 24% 高血压的治疗 糖尿病患者严格的血压控制可显著降低心血管 事件的发生率 ADA的血压控制标准为130/80mmHg 利尿剂、阻滞剂、ACEI、钙离子通道阻断剂 均能有效的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压 ACEI类降压药物是糖尿病患者降压治疗的首 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1) 抑制血小板和抗凝治疗尤为重要。 ATCG:血小板拮抗剂可降低血管性死亡、MI、中风的联合危险 性达19%(p0.01)。 血小板GpIIb/IIIa受体阻滞剂十年临床试验荟粹分析:糖尿病患 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非糖尿病患者低两倍。 FTTCG(纤溶联合治疗组):糖尿病绝对死亡率降低3.7%,非 糖尿病患者2.1%(p0.0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2) 糖尿病患者接受PTCA后较非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死亡、心梗等 (11%与6.7%,p0.01) 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PTCA后心血管事件和血管重建危险性 增加2倍(p0.01) 糖尿病患者外科血管重建术预后较差。 BARI研究:糖尿病患者外科血管重建术后五年生存率较非糖尿 病患者低(73.3% vs91.3%) 需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好于PTCA PAD的治疗 监护下的锻炼治疗 Cilostazol(III型磷酸二脂酶抑制剂) 拮抗血小板活性 有利于血脂异常 己酮可可碱(黄嘌呤衍生物) 降低血粘稠度 下肢血管重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